A-A+

如何期望孩子

2014年03月13日 心理教育 如何期望孩子已关闭评论 阅读 957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任木千子与您分享,谢谢您收藏、宣传中国全民健心网,将独乐乐变为众乐乐)

神奇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古希腊有一个神话。国王皮格马利翁发现了一块难得的好石,晶莹剔透,令人爱不释手。国王将石头雕成了一座美丽的少女像,那少女像十分美丽动人。每天早晨起床后、晚上就寝前,国王都会含情脉脉地长时间凝视少女像,期待着石像能变为真人。

国王的诚意感动了上帝,锲而不舍的期望产生了神奇的效果,有一天早晨,皮格马利翁国王欣喜地发现,美丽的少女已端坐于他的床头。

  为了考察期望的心理效应,心理学家也在学生当中进行了一项名为“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心理学家对老师讲,经过某些心理学方面的评定,有一些孩子“有发展的可能性,取得成功的希望更大”。

   过了八个月,心理学家来到了学校。在对孩子们进行了充分的比较后,他们发现上次提供给老师的那些“有发展潜力”的孩子,如今确实表现出了高出其他孩子一筹的能力与水平。这一结果令心理学家们颇为惊讶。因为事实上,上一次“圈定”的那些“有发展潜力的孩子”,其实只不过是他们随意抽选的,根本就没有做什么客观的评定。

只能这样解释:专家给教师提供的一个极为肯定的信息,使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产生了期待。在这种期待的作用下,教师在课堂内外对学生的提问、鼓励、评价等都会朝着有利于孩子发挥潜能的方向展开,使学生不断肯定自己,进一步取得良好的成就。

   有时候,期望与期待就是具有那么一种神奇的力量,从而产生令人难以想象的结果。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一分为二看期望

期望的确具有神奇的效力,但并非每一次都是积极的。

    恬恬的爸爸妈妈都是知识分子,爸爸在大学里面教书。与同龄的孩子相比,恬恬能说会道,能歌善舞,在幼儿园里,老师的表扬就数她最多。爸爸妈妈也时常教她学一些东西。每次学完以后,爸爸妈妈总不忘叮嘱一句:“恬恬呀,你可得替你爸爸妈妈争气,凡事都要争第一。”

    父母说这话的本意,或许仅仅是要求孩子有较强的进取心,事事不可马虎了事,更不可由此丧失了成功的机会。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期望的确是很大的。问题在于孩子不会去理解、也理解不了父母这句话下面隐藏的另一层意思。她感受到的只是父母对她的殷切期望,那种盼望她任何方面都出类拔萃的期望。久而久之,恬恬已经把取得第一作为自己成功的标准,不管在什么场合,不管做什么事情。否则,她的情绪起伏准会很大。

  然而,十全十美的人终究是不存在的,更何况是处于发展阶段中的孩子。

在一次绘画课中,老师没有把她的画评为第一。

在一次口算比赛时,她的回答没有另一个小朋友快,老师自然表扬了那一位同学而没有提到她。

还有一次……

   恬恬觉得自己太让爸爸妈妈失望了。她开始抵触去幼儿园。无论父母如何劝说,都无济于事。她说:“我到幼儿园去就是要去和别的小朋友比一比,为爸爸妈妈争气。现在老师老不表扬我,我也老拿不了第一,还到幼儿园去让别的小朋友瞧不起做啥?”

这样的解释听上去很幼稚,却又很令人深省。

   有人这样概括周围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力:上幼儿园时听爸爸妈妈的,上小学时听老师的,到了青春发育期开始听同伴的。这是与孩子的认识水平、自我意识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在孩子尚小的时候,他(她)对自己的评价基本上来自于父母与老师的评价与期望。父母与老师的评价与期望,犹如一杆标尺,时时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与成就作出衡量。当孩子认为父母的期望是他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果子”时,就会自觉地朝这一目标努力;反之,如果觉得自己难以达到标尺上那“诱人的”刻度,他的自信将被慢慢地摧垮,心理问题也会由此埋下种子。

该抱有怎样的期望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父母的希望。在家庭中,家长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孩子将来有所考虑和期望。期望孩子成绩出众,将来上大学、有成就的有之;期望孩子有经营头脑,将来可以挣大钱的有之;期望孩子体格健壮,将来可以破纪录、拿世界冠军的有之;期望孩子只要快乐、平安地度过一生的也有之……

很多情况下,父母的殷殷期望化作了孩子向上奋进的动力。

  而有时,过高的期望会化为孩子肩上沉重的压力。

  由于几千年传统观念和近年来独生子女化的影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已成为家长们的普遍心态。前不久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家长期望子女达到大学毕业以上程度达95.73%。此外, 家长对子女的职业期望,频率最高的分别为医生(24.8%),技术人员、工程师(22.09%),大学教师和科技人员(17.5%),演员、运动员、作家、翻译家(16.67%),这几项合计为80.61%。而选择工人和商业服务人员的比例却不足2%。

   然而现实与人们的期望往往有所差距。就我国目前就业人员的职业分布来看,前者的比例仅占6.91%,后者却高达73.79%;即使是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上海,达到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也只有3.87%。

   在上海,闸北八中的“成功教育”名噪一时。“成功教育”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教师与父母对每一个孩子都抱有成功的期望,了解每个孩子的特长,为他们创设成功的环境,鼓励孩子取得成功。

所以,对孩子的期望是有一定讲究的。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把握对孩子的期望呢?

第一,拓宽期望面,不要只局限于智能与学业。

   以智能高低、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成功、将来是否有前途,是现代社会的流行病。但事实上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具有许多评价标准。

  在罗马,有个小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那么理想,成天郁郁寡欢。一次,父亲把他带上了罗马一座教堂高高的塔顶。

“往下瞧瞧吧,亲爱的孩子,”父亲指着像蜘蛛网般的街道说,“通向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一样。假如你发现这条路达不到目的地,就走另一条路试试!”
   多么聪明的父亲!他以一种恰如其分的方式,表达了对孩子取得成功的期望。

第二,期望应符合孩子的能力水平与志向爱好。

   从自己的好恶出发,形成对孩子的期望,替孩子设计一个未来的宏图,是一些家长乐此不疲的事情。甚至在家长心目中,对孩子期望的高低也会出现攀比心理。

   但现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切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往往事与愿违。

   成功的家长,在对孩子有所期望之时,先不妨评估一下孩子的智能特点、兴趣范围、个性特征。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分析一下,孩子的优势在哪里,不足之处又有哪些;有些行业上的成功,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智能水平,还需要有许多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孩子是否具备了,或者是否可以通过一定的培养达到;父母所期望的是不是孩子所感兴趣的或钟爱的;孩子的个性最适宜于从事哪些工作……如此等等。

父母要记住,要以孩子自身作为参照,以他的特长为出发点,而不要以周围人甚至自己作为期望的参照物与出发点。

第三,表达适度,激发动机。

   要将期望转变为现实,得让孩子把父母的期望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如今的孩子,生存于信息时代,生活在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中。所以他们生来就被置于五彩缤纷的天地里,享受着众多成人给予的关爱。在这样的生存空间里,孩子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一种被动的习性,习惯于等待信息与指令。比如说,凡事都要大人说了才去做,每天在电视屏幕前一坐就是两三小时,被动地接收着电视上的“精彩节目”。如此一来,那些真正源自于内心的需求与动机则显得相当缺乏,导致主动性与创造性水平较低。

     同 样,父母喋喋不休的期望表达,就亲子间的交流而言,孩子仍然扮演了被动的角色。其结果,要么使孩子人云亦云地盲从,要么使他对什么都无所谓,对家长的期望不屑一顾,还有就是使孩子产生“你越是要我这样,我越是要那样”的逆反心理。这样的期望,能对孩子产生作用吗?

   一句话,第一次讲可能是真理,第十次讲就是陈词滥调了。在一个适宜的时间与场合,与孩子一起探讨一下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其效果远远胜过一日十次的重复。

   父母还应训练孩子成为生活的主动参与者。这就要求父母适当减少对孩子的关爱与期望,多让孩子自己作判断、作选择,承担家庭与社会的责任,将生存与发展作为自己的内在需求。“外部力量要通过内部因素产生作用”,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是同样的道理。

(欢迎浏览,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www.zhipr.org  肖汉仕谢谢您收藏、宣传、链接中国全民健心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