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心理学家:阻止孩子发脾气,很可能影响大脑发育

2021年07月28日 信息之窗, 心质培养 心理学家:阻止孩子发脾气,很可能影响大脑发育已关闭评论 阅读 893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孩子发脾气该对抗管教吗?”,前几天,微博话题上了热搜。

事起综艺《不要小看我》,助教官张萌与男孩雷雷起了冲突。原来,雷雷的玩偶被小伙伴拿走,他生气地拉扯对方,眼看就要打起来,张萌上前制止后,雷雷有了情绪。而他接下来的行为,让张萌发了火。

张萌给大家发点心,小朋友都围坐在一起,唯独雷雷不肯过来。张萌示意他来拿点心,其中有孩子却说:“雷雷不可以吃”,这下激怒了雷雷,他生气地扔出手中的小台灯,差点砸到小朋友。

张萌急了,声色俱厉地冲他叫道:“你干什么?!”雷雷不但没被吓住,反而又举起垃圾桶一顿乱砸。见制止无效,张萌又开始使用群体压力:

“我们还是欢迎雷雷归队吧”

“我们还是给他一次机会吧”

“所以你们不希望给他机会吗?”……

张萌的反应,让雷雷感受到集体的“敌意”,他脸蛋被怒气憋得通红,不停地砸东西、扔鞋子,气愤地说:“我也不给你们机会!”

场面一度失控,张萌只好让工作人员把他带出室外。其实,是别的小朋友招惹在先,雷雷发脾气在后。张萌只关注到他的行为结果,却忽略了事情起因,一味地加以制止,不免让雷雷心有委屈,让事态越演越烈。

而在育儿中,孩子发脾气挑战父母底线是常有的事,同样,以暴制暴也是他们惯用的方法。但这样的处理真的好吗?

1

综艺《婆婆妈妈》里,安迪约了朋友来家玩,但又被告知要上网课,顿时来了脾气,跟爸爸杨子通话时,言语急躁。

听安迪口气不对,杨子立即制止,并警告:“我不想看到你生气的样子,千万别让我发火……”压制之下,安迪努力克制还是忍不住抽泣,而杨子又威胁,再哭就把平板送给路人。

跟朋友约好了一起玩,却因网课泡了汤,安迪难免失望,感觉辜负了朋友,因此爆发情绪。但杨子不管原由,而是要求他:任何情况都不该有情绪,都该保持平和的态度。

但事实是,成人都无法做到凡事淡定,又如何能要求小小的孩子办到?而这种情况,也发生在另外一个孩子身上。山东济南,街头值勤的交警,接到一个男孩“报警”。

原来,孩子和爸妈逛街时,看中一件衣服,无奈没他能穿的尺码,孩子就闹起了情绪。爸爸在车上打了他两巴掌,又把他赶下车,孩子独自在街上走了老远,终于,找到了警察叔叔并对其诉苦。

孩子需求没被满足有了情绪,父母认定这就是无理取闹,于是大声制止,甚至动用暴力。德国教育专家迈克尔·梅勒特认为,父母不喜欢看到孩子难过哭泣,不仅是哭泣让我们觉得麻烦,也怀疑自己的价值。

养孩子是与麻烦为伴,但如果父母希望诸事顺利,急于摆脱烦恼,就会转而压制孩子,用蛮力让他改变。然而,强行压制孩子发脾气,其实是一种教育上的偷懒。

育儿不是“训兽”,以暴制暴也只会带来更多麻烦。

2

《被忽视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视》书中认为:

孩子的情绪就像流动的水,源头是他的内心。

如果在水前设置了障碍,水要么绕过障碍,改变流动方向,要么只好回流到源头,这也意味着孩子将情绪加诸自身,伤害自己。

网上一位妈妈说起女儿,满脸心疼。

小时候,爸爸很不喜欢孩子哭闹,只要一哭就凶道:“不准哭……”现在孩子5岁,从没像别的孩子那样大哭过,就算难过到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也会吸着气使劲往上抬眼皮,不让眼泪掉下来。

孩子的状态让妈妈很担心,在咨询心理医生后被告之:如不及时改变,会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发育及健康。脑科学研究表明,孩子发脾气时,大脑分别掌控情绪和理智的两个区域会发生强烈连接,这也是促进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

反之,如果阻止孩子发脾气,则会妨碍大脑正常发育。爸爸经常压制孩子情绪,孩子接受到的信息是:哭不好、不对,等有情绪上来,就会主动压住它。这不仅让大脑失去发育的机会,还会造成日后的心理问题。

知乎上一位网友就分享过这样的经历。小时候,他爱哭闹、发脾气,父母就以打骂制止。很多次,他在被压之下虽不再大哭,还是忍不住抽噎。但父母并不罢休,又把他拖出门外,直到完全安静。

慢慢地,他形成了这样的观念,认为悲伤、哭只会吵到他人,是脆弱的表现。于是,只要有不好的感受,就拼命压抑,在人前却表现得很快乐。他不允许自己悲伤低落,也越来越感受不到情绪,甚至连眼泪都流不出来。他抑郁了,经常闪现结束性命的念头。

情绪一旦产生,就需要要往外出来,如果强行把它困住,孩子内心就会产生强烈的冲突,破坏心灵和谐,最终导致心理问题。情绪是孩子生命的一部分,父母如不允许它存在,就等同破坏了生命的完整性,导致身心问题。

但如果父母重视孩子的情绪,并在它出现时能够“接得住”,孩子才能发展出健康情绪,以及健全的人格。

3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提出“抱持”这个概念,即“holding”。

指父母既能在生理上抱持住孩子,照料他不受伤,满足其需求,又能在精神上给予充分的安全感,让孩子感受到确定性,即能“hold”住孩子,通俗来说就是“接得住”。

当孩子情绪上来时,父母不是与其对抗,而是尝试去接住,孩子才能感到安全,也才能逐渐认识、学会与情绪和平共处,并有助于形成健康完整的自我。接住孩子的情绪,分三步走。

1. “看见”情绪。

看见即回应,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诉求以及情绪感受,并作出正面回应,让他的感受被确认,被看见。电视剧《幸福从天而降》,茉莉等爸爸陪她玩,结果一整天也不见人影,她生气了。爸爸忙完工作到家,茉莉正气呼呼地整理着拼图,叫她也不应声。知道孩子白等了一天,心里有委屈,爸爸立即坐下来陪着玩拼图,虽然女儿并不答理他。但爸爸并不灰心,反而更投入,还请教女儿该如何玩。爸爸带着理解和歉意的态度,缓和了女儿的情绪。

最后,她一脸傲娇给爸爸指点起来。孩子的情绪是冲着爸爸缺席而来,爸爸看见了她的需求,于是报以理解的回应,孩子的感受被认可,情绪也就很快平复了。

情绪背后是诉求,看见诉求,并给予积极正向的回应,才是解决情绪最佳的方式。

2. 给予充分的信任。

无论发生何事,父母始终相信孩子的本质是好的,有向善的生命本能。这会激励孩子追求上进,远比说教来得有用。一则广告短片中,遥遥担心妈妈有了弟弟后不再爱自己,总是莫名闹情绪。妈妈看穿他的心思,一再保证,就算有了弟弟,爸妈也一样爱他,并表达了对他的信任:“相信你能爱护未来的小弟弟,成为他榜样。”

妈妈的信任不单在口头上,也付诸实际行动。邻居好意让遥遥拿一颗糖果,他不由分说抓了一把,妈妈虽感觉不妥,却没当面责备;奶奶给遥遥一个玩具,他又把另一个也抢了过来,妈妈仍然没批评;他故意摔碎爸妈的相框……爸爸气得跳脚要教训他,却被妈妈拉住了。爸爸认为这会惯坏孩子,但妈妈却表示:我并不是认可他错误的行为,而是相信他本质是好的,他需要时间改变。

很快,妈妈发现了遥遥床下的纸箱,里面有他画的一家四口的画,有跟邻居要来的糖果、从奶奶那里抢来的玩具、还有一副自制的爸妈合影……它们都被贴上标识,是遥遥给未来小弟弟的礼物。妈妈的信任,激励了遥遥的改变,他想要成为妈妈口中的榜样,做出爱护弟弟的举动,虽然表达方式不是最好的,但他努力变好的动机值得嘉奖。

孩子的行为或许不尽人意,但信任却给了他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他乐意修正改变自己。

同时,这也是孩子强而有力的托底,让他有勇气面对挑战,突破自己。

3. 稳住自己,稳住孩子。

孩子爱发脾气,受制于大脑的发育。研究表明,人到30岁大脑才完全发育成熟,也才具备控制情绪的能力。而孩子年龄越小,就越依赖用情绪表达内心,缺乏以理智表达的能力。

所以,孩子哭闹以及发脾气,是他在表达内心,而不是故意生事。理解、接纳孩子这一特性,有助于父母保持平和,稳住自己。

其次,运用同理心。把自己当成孩子,体会他发脾气时内心的难过和焦躁,这也有助于打开父母的格局,变得更包容。演员迟帅曾分享自己应对女儿闹情绪的经历。女儿哭闹时,他会陪在身边,体会孩子的感受,不哄她也不讲道理,只是默默地给她擦眼泪和鼻涕,一直等到她的情绪完全释放出来。女儿情绪平复之后,有时会主动说:“爸爸,我错了”。

有时,则是迟帅提醒她错在哪,而孩子这时也很容易接受建议。最后,父母不必把孩子的情绪和自己的价值感联系在一起,孩子要学会为自己的情绪负责,而父母要做的是接纳并引导处理好情绪。

如此,孩子才能学会与情绪友好相处,并学会管理情绪。

4

青少年问题专家乔希·西普在著作《解码青春期》中分享了儿时的事。10岁时,他第一次坐过山车,却发现座位没有安全带,只有一个金属做成的大腿压杆。他使劲地推、拽、拉这根压杆,企图移动它、把它崩开,但它纹丝不动。西普是想把压杆崩开,好让自己摔出去吗?不是,他之所以破坏它,只是想知道它够不够牢固,自己是否安全。

孩子爆发情绪,冲击父母的内心,如果能回馈以柔软,并能稳稳地接住,孩子就会感到安心,愿意表达自己,分享内心。如此,孩子的情绪就会如水自由流淌,把世界融入内心,也将内心呈现于外,活出阳光健康的生命。

(全文转载于:男孩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