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没有安全感的背后是原生家庭

2022年01月07日 健心资料 没有安全感的背后是原生家庭已关闭评论 阅读 978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全民健心网编辑:马宁宇)

安全感是一种渴望稳定和安宁的心理需求,属于于个人内在精神需求。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事时的有力/无力感。

“安全感”这个词,大家经常挂在嘴边。很多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缺乏安全感。大部分人只是有时会感到缺乏安全感,有一小部分人却总是处在这种状态中,他们会表现出一种莫名的焦虑感,却难以发现背后的原因。

从生理需要的角度来看,饮食、睡眠、性当然都是我们需要的。可要是从心理需要的角度来论,那么最基本的就一定是安全感了。我们很多对关系的渴望和依赖,其实是因为我们自己缺乏安全感。可问题是安全感有多重要我们就有多缺乏安全感于是,就变得特别渴望好的,确定并且稳定的安全关系,可以安抚到自己那个总是觉得惶恐担忧的心灵。然而建立关系,对缺乏安全感的人来说,又是极大的考验。缺乏安全感的人,总是会担心很多事情。

不安全感如影随形,在人格深处,在潜意识里,总是整个人处在紧张状态,无法放松。对事物不必要的过度担心,缺乏自信;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关键时刻总是希望依靠别人,希望别人能够帮助自己;同时,内心深处对自己和别人又都不够信任,对生活周围的人与事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有的人还会总觉得自己生病了,对死亡异常的害怕。

我们为什么会缺少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格的基础部分,早在我们幼年时便已经在与父母的关系中得以建立。然后我们借由人际关系这个通道,将自己的安全感/不安全感投射到我们之外的人或者事上,进而通过我们的行为模式影响到我们与他人之间的交际结果,最后发展出其他的人格特征,比如自尊、自信或是自卑等等。

东野圭吾曾经说过: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有时候,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就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需要勇气和时间去治疗。成长的环境、旧日的创伤或者有着苛刻的父母,都是造成个体成长过程中缺乏安全感的因素。这样的经历使我们缺乏安全感感,认为自己不重要或者怎样都不够好。如果父母总是批评,要求你受人欢迎并且成功,那么你就会对他人的评价过度敏感。这类安全感缺失就是由对自身价值的否定以及对他人评价的过度敏感引起的。亲子关系是人们最初的社会关系,影响着个体日后的人际交往。尤其是在生命的初期,生理需求能否及时得到满足,影响着个体对于外在世界与他人的信任感以及安全感的判断。                                                                                                

当父母能够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时,孩子更有可能认为外在世界是安全的,他长大之后也更容易表现得不拘谨、善于与他人交往。反之,则亦然。

曾经有一位来访者,她说她和丈夫很恩爱,彼此也都对家庭一心一意的付出,但是丈夫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就莫名其妙的情绪失控。有一次丈夫负责的项目出现了意外,更是对她大吼:“我就知道你早就看不上我了”“要不是因为孩子,你是不是早就和我离婚了?”完全不顾她的安抚和解释。她对丈夫的状态百思不得其解,经常这样下来,让她整个人都很崩溃。在与她丈夫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从小到大他的父母就很忙,他的童年基本上就是和保姆一起生活的,父母每次回到家也是匆匆来、匆匆走。“在我印象中,妈妈好像很少抱我”,“就连毕业典礼都没能来参加”。其实这就是早年在原生家庭里形成的不安全依恋模式在关系中所呈现出的状态。导致他从小就形成了一种不安全的依恋关系,成年之后就会影响他的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

尽管大多数幼年的记忆早已被我们遗忘,但这些关于爱与安全的感受早就固着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影响着我们之后的性格、人际关系、包括亲密关系。早期,林丹的妻子谢杏芳接受媒体的采访时表示自己是一个很没有安全感的人,不喜欢社交也不喜欢表达。因为这一切都是和自己的原生家庭有关。谢杏芳还表示自己和自己的父母甚至有10年都没见过一次。在采访中,谢杏芳表示因为自己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很大,所以自己要求林丹必须先爱自己,因为只有爸爸爱妈妈,才会让孩子知道爸爸爱妈妈,自己也要爱妈妈,爱家人,这样才能够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原生家庭是我们无法选择的,谁都想生在好人家,但从我们诞生,就已经无法选择了。不过我们的孩子还有机会,驱走原生家庭的黑暗,我们是孩子原生家庭的起点。首先要自身内心强大,如果由于童年父母爱的缺失导致缺乏安全感,你一定要每天都告诉自己,你没有做错什么,你值得被爱,你很优秀。原生家庭只是一个环境,我们无法选择出生,但可以保持个体和思维的独立。环境确实可以改变一个人,但也要看内心是否坚守那份独立,我们要清醒地知道自己是什么,自己要什么。

(全文转载于:我爱我心理工作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