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中学生考试焦虑的成因与调控

2014年03月13日 心理教育 中学生考试焦虑的成因与调控已关闭评论 阅读 1,115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任木千子与您分享,谢谢您收藏、宣传中国全民健心网,将独乐乐变为众乐乐)

攸县渌田镇中学    谭仁林

 

【内容摘要】

    学习焦虑,特别是考试焦虑,是当前中学生中最常见,影响最严重、最深刻的心理障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极大危害,已成为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帮助中学生认识考试焦虑的症状,分析考试焦虑形成的原因,并加以调控,很有必要。经研究,我们发现中学生的考试焦虑症状,不仅有心理症状,而且有生理症状;而引起中学生焦虑的原因是多种因素(个人的、家庭的、学校的和社会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减低中学生考试的焦虑需要学生增强对自己的心理状态的调控,家庭、学校和社会加以助控,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中学生     考试焦虑      成因      调控

【正文】

一、中学生考试焦虑的症状

    考试焦虑是对考试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它是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

考试焦虑症状主要表现为:

情绪紧张、慌张、不能自制 。有的伴随手足发冷、心跳加速、肌肉紧张、甚至头昏,个别还会出现晕倒现象。

感知障碍。表现为视听困难,感受性降低,甚至把试题的要求都看错等。

注意障碍。即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有时会出现莫名其妙的幻觉。

记忆障碍。平时熟悉的内容回忆不出来,但一出考场又马上想起来了。

思维迟钝、混乱。不能正常分析、归纳、判断、推理,本来完全能做出的题目一下“卡住”做不出来。

    考试焦虑高的学生往往把考试看作是对个人的威胁,他们怀疑自己的应考能力,忧虑、紧张、不安、失望、惧怕,进而行动刻板,记忆受阻、思维发呆,并伴随着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轻则经常长吁短叹,重则会感到呼吸困难、胸闷、过度换气(频频地大喘气)、心悸、眩晕、头昏、口角发麻、四肢感觉异常。如果考试焦虑达到极度状态,则还会引起植物性神经机能紊乱,表现出种种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如消化功能失调、神经性厌食和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部胀满、小便频繁、便秘、心惊头晕、睡眠失常等。考试的长期持续的焦虑、紧张,还可能引发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等疾病,还可以成为冠心病,支气管哮喘、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和某些神经系统心身失调的重要诱因,甚至有研究发现,对肺癌、肝癌、食道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病,也有潜在的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中学生考试焦虑的成因

1、个体自身因素对考试焦虑的影响

(1)遗传因素。由于每个人受父母遗传基因的影响,而在神经类型的强弱上有所不同,所以每个人对环境刺激产生的紧张程度也有所区别,神经系统较脆弱的人,对刺激环境极易产生紧张反应,而神经系统较强的人,即使对较强的刺激,也许只会产生微弱的反应。

(2)生理节律。科学研究表明,人体内部存在有周期性的盛衰变化,即生理节律。当个体处于高潮期时往往表现为体力旺盛。如在体力方面,会感到精力充沛,生机勃勃;在情绪方面,会出现强烈的创造力,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心情愉快乐观;在智力方面,会觉得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记忆力强,更具有逻辑性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相反,当个体处于低潮时,体力容易疲劳,做事拖拉畏惧;在情绪方面往往表现为喜怒无常、烦躁、意志沮丧;在智力方面则出现注意力不易集中,健忘、判断力降低等。当个体处于监界期时容易出现差错,粗枝大叶,容易感染疾病,机体各方面协调能力差。

(3)认知评价能力。

    考试能否引起中学生的焦虑,以及焦虑的程度如何,与个体的认知评价能力有直接关系。认知评价能力,包括个体对刺激情景性质的认识过程,与自身的利害关系,自身对应付刺激情境能力的估价。一般地说,动机水平越高,应试者对考试期望也越大;反之,则越小。研究表明,凡考试动机过强,则考试焦虑水平就越高,考试中能力发挥往往失常,中等偏强的动机强度使人头脑头奋,最好地发挥考试水平,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4)知识准备。一般来说,平时学习基础差,复习不认真,甚至许多内容还未看过,许多习题还未做过,便仓促上阵,便可能会信心不足,情绪紧张,坐立不安,焦虑加剧。

(5)应试技能。不具备应试技能的学生,答题时东做做、西做做,或在一道题上花费许多时间、精力,或在做容易题目时,粗枝大叶,丢三落四,则在整个考试过程中,容易出现手忙脚乱、情绪紧张、烦躁的现象。

2、外部因素对考试焦虑水平的影响

   家庭。现在中学生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水平普遍过高,使学生因达不到家长要求而对学习和考试产生厌烦和焦躁情绪。

   学校。许多学校基本上还在 “应试教育” 的轨道上,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天一小考,一周一大考,一味重分数,排名次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使一些中学生终日陷于考试焦虑的苦恼之中。

   社会。社会上对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只是考分,升学率。一些部门重文凭,轻人才的现象,再加上目前我国有关政策、体制还不完善,学生缺乏职业选择的自由与机会,大家都拥挤在上重点高中,上大学的羊肠小道上,这也给学生参加重要的考试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压力。

三、对中学生考试焦虑的调控

   考试,特别是升学考试,是人生旋途上的重要一站,在关建时刻,出现一些考前的心理波动是很起正常的,对大多数考生来说也是能够承受的,但如果考生心理素质较差,或者外界压力过大,家长期望过高,则会使考生过于紧张,以致出现一系列不良后果,因此,考生要重视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充满自信地迎接挑战,与此同时,家庭、学校、社会要协同助控,方能减低焦虑 ,使学生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从而发挥应有的水平。

(一)中学生要重视自己的心理状态的调控

    1、要有取胜的信心。美国作家爱默森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决。”充满信心是考试取得胜利的必备条件。考试的竞争,特别是重大考试如中考,会考,高考的竞争 ,在一些程度上也是一种自信心的竞争。那么,怎样增强自信心呢?(1)在对自己水平客观的估计上,建立适当的期望值 。(2)正确看待前途。能上重点高中,能上大学当然是一个很好的机缘,但由于种种原因,上不了重点高中,大学,那也不必悲观,成才的道路很宽广。“条条道路通罗马”,“天生我材必有用。”(3)适当的进行自我心理暗示。如,“我平时学习成绩很好,复习也可以,一定能考好”; “我答不出来,人家也不一定能答出来”。这些自我暗示都能增强自信心,稳定情绪,使自己迅速进入角色,集中精力,沉着应考,创告最佳心境,考出最好水平。

    2、要有充沛的精力。为了在考试时保持充沛的精力,要做到:(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讲究科学用脑。(2)要积级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3) 要注意营养、卫生和安全。(4)正确看待学习中的“疲劳”现象。

    3、要掌握答题的技巧。答题是一门学问,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对提高考试成绩将产生直接效果。答题技巧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1)要做好答题前沿性事项(如,倾听监考老师的有关答题的要求或订正说明;填写有关号码,姓名等;了解考试时间;检查试卷是否完整;安定自己的情绪。) (2)全面浏览考题,统筹考试全局。(3)调控答题顺序。(4)认真审题 。(5)注意不同题型的解题策略。(6)全神贯注,细心答题 。(7)书写要速度快,内容准,卷面整齐清洁。(8)做好答题后的检查工作。     

4、要注意克服怯场。

 (1)考试前防止怯场的控制措施:

   ①系统脱敏法:即在放松状态下逐步增强刺激强度的一种抑制训练。如结合中学生的考试,可设计出一系列的程序,逐渐增强刺激强度。如家庭作业→课堂作业→单元测验→期中,期末考试→会考、中考、高考等。要求考试焦虑者在平时做作业时就在固定场所,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最后达到将做作业看作考试,将考试看做作业。

   ②面对法(又称“曝光法”或“以恐治恐法”)。它是在被试体验强烈焦虑之后,逐步减弱刺激强度的一种仰制训练。即将患者完全置于一种恐惧场景之中,毫不试图阻止他去体验焦虑甚至恐慌。如将考试焦虑者带入一个气氛非常严肃、紧张的考场中参加考试,并使他无法躲开。鼓励焦虑者想象他经历的最严重的焦虑情景的突出情节,其结果便是焦虑感的减少或消失。因为焦虑者终究从实践中认识到,他没有被可怕的情景所征服,所以不必回避或逃避最初引起他产生焦虑的那种刺激。

   ③认知疗法。即通过全面地分析引起考试焦虑的各种因素,使求助的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焦虑的来源及危害,并帮助其解除思想顾虑,使其集中精力参加考试。

(2)考试时防止怯场的控制措施:

   ①平静心态法。暂停作答,闭合双眼,轻轻地对自己说“放松”、“放松”,重复6次,并注意体验全身松驰的感觉,也可以全身高度缩紧10秒钟,然后突然放松。在考试突然慌乱时,自己会发现深呼吸变得急促,这时考生把双脚与肩同宽,两手自然地放在膝盖上,双目微闭,深呼吸三、四次,用腹部慢慢地吸气,气吸足后,稍微屏一屏,然后渐渐地把气吐出。在呼气或吸气时,要做到绵长、缓慢、深沉。如果因思路中断而产生慌乱时,则可以自己对自己说“停”,同时握紧一下拳头,这样就可以中断原来思路,当自觉情况好转后,再迅速转入正常考试。

   ②思维转移法。一般做法是,立即停止答卷,做些与答题无关的事,或思考一件最感兴趣的事,以转移注意,或干脆伏案休息,让心情平静一会儿。

   ③解除疲劳法。当考试数小时,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思想非常集中,书写量较大而产生疲劳时,要不时给自己一些调整状态的短暂间歇,伸展四肢和腰背,活动手腕和头颈,摇摇手指关节,这样可以避免过分的紧张和疲劳,帮助自己维持良好的机能状态。如果感到手指非常紧张,甚至影响握笔、写字时,则应先放下笔,活动活动手腕,手臂自然下垂,轻轻地摇几摇,也可以双手交叉按压指关节,双手举至面部自上而下干洗脸5至6次,这样手也会放松许多。

5、要迅速完成不同门类考试之间的思维转移工作。

一门课程的考试结束后,最为恰当的做法是:马上把这门课完全放下,让思维和情绪完全丢开对这们课程的负担,并全面转手对后一门课程的预热。如果一个考生从出考场开始,思维就转入下一门课程的考试,可以使思维在相关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上获得一段时间的预热,到考试开始时,思维就可以处于高度的激活水平上,从而使有关问题的解决更加迅速和顺利。

(二)家庭助控

    1、要创设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父母要关心子女的学业,但不应在家里也造成一种考试气氛,尽量避免给子女造成不必要的压力,而要创设一个自然、宽松、平静的学习环境。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不要把在外面所受的委屈在孩子面前发泄,拿孩子做出气筒,不要一天到晚千叮咛、万属咐,让子女感到唠叨个没完,要尽量减少或避免人情往来的应酬,嘈杂的环境会使子女心绪不宁,不能安心读书,从容赴考。

   2、对子女学习状态的估计要客观,期望要合理。父母在考前要帮助子女恰如其分地做出估计,既不要盲目乐观,也不要低估自己。使自己子女处于自信而不自满,自尊而不自负,自善而不自弃的心理状态。学习水平的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子女的期望必须实事求是,合情合理,恰如其分,不要期望过高。

家长期望值过高,孩子在学习上所面临的困难和遭受失败挫折的可能性也越大,大多数学生则在平时学习时苦不堪言,在考试时紧张无比,产生焦虑心理障碍的条件愈加充分。

   3、要帮助子女树立必胜的信心。考前给子女振奋士气、树立信心是父母应该想到和做到的。要给子女降压、松绑,不要过分强调竞争,否则把考试视为下赌注,那么子女进入考场如临大敌,如履薄冰,一遇挫折,便惊慌失措,很容易出现失常现象。要多倾听、多宽慰、多疏导,鼓励子女只要发了力气,考出了自己水平就是成功。多关心自己子女的休息与心境,有意识淡化考试气氛,减少考试压力,这样自己的子女就会容易平心静气地进入考场,发挥应有的“竞技状态”。增加自信心是降低焦虑的最好办法,自信心是获得成功的重要精神支柱。

4、要让子女考前保证充足的睡眠。

睡眠充足,精力充沛,在考场上才会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才会有好的思维结果。因此,父母有责任教会子女科学用脑,考前不要开夜车,否则肯定会精疲力尽使优势变为劣势;最好在考前几个月就培养子女有午睡的习惯,午睡要有,午睡时间不能太长,一般在半小时至45分钟即可。午睡可能失去了一点时间,但它换来了下午和晚上清醒的头脑。还要注意起床时间不要离考试时间太近,刚睡醒就赶到考场,兴奋程度较低,对考试也是不利的。

    5、要让子女维持均衡的营养。在饮食的安排上,要做到食物多样,三餐合理。早餐要让孩子吃饱,而且要吃好。午膳尽量要丰盛一些,晚餐不要过于油腻。除了饮食合理外,还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在街头小摊上买东西吃,少吃或不吃冷饮,以免引起消化道疾病,影响复习和考试。白开水应是解渴消暑的首选饮料,还可以选用绿豆汤、淡绿茶来解渴消暑。不要过分迷信“营养保健品”、“健脑品”对孩子智力、学习成绩的作用。

6、帮助子女做好考前的准备工作。

    要督促子女做好物质准备,包括笔、尺、橡皮、圆规等学习工具,以及手帕、水杯等生活用具。尤其注意带上准考证并妥善保存。开卷考试的要带好课本,复习提纲等。这样可以避免临考前手忙脚乱,加剧紧张心理,以至影响考试结果。要关心孩子的考场,要督促子女在考前一天到考场看一看,熟悉一下考场的环境,做好这些工作都有利于孩子考试水平的发挥。

(三)学校助控

1、学校与老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

    应视教育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以升学考试为中心,智育至上,分数至上,把升学率看成学校教学质量、老师质量、学生质量的唯一标准。一切围着分数转,老师、学生都压得喘不过气来。学生负担过重,身心健康受挫。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它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基础教育。相对应试教育来讲,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学校、教师,必须树立起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2、关爱学生,做好心理疏工作。目前中学生有考试焦虑的人数比例较大,要利用讲座等形式开展消除考试焦虑的辅导活动,主要进行认知矫正和行为矫正。认知矫正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影响学生对考试的知觉评价,使学生对考试获得一种现实合理的态度。可以通过四个步骤进行自动性认知矫正。

第一步:首先把自己有关考试的忧虑全部写下来,不要分析,也不管这些忧虑是否在理。随后加以归类,去掉重复的忧虑。

第二步:对忧虑进行合理分析,因为考试忧虑有两重性,既有现实、合理的,又有不现实,不合理的。在分析中重点区别哪些属于认知错误的成分,哪些忧虑是无事实根据的推理,哪些忧虑是以偏概全的,哪些忧虑是由个人的情感支配下产生的属于情绪推理的,哪些忧虑是被夸大和缩小了的,这样以冷静、理性的态度来分析考试忧虑,排除其中不合理,不现实的部分,忧虑就会少多了。

第三步:对合理的忧虑也要进行“危害分析”,因为任何担忧都可能带来以下危害:①使人分心,不能集中精力进行复习,参加考试。②使人背上思想负担,不能轻松地备考和应考。③使人紧张,影响在考场上的正常发挥。④使人痛苦。

第四步:在上述基础上,得出对忧虑合理的积极的认知和态度。

   行为矫正包括进行放松练习和自我系统脱敏两种程序。前文有所法及,这里不再重复。

    3 、搞好组考工作。组考工作包括考前的思想动员,一方面要鼓励打气,另一方面也要进行忠诚老实教育。并要说明考试的地点,每天考试的科目,每门科目考试的时间,那些科目有开卷考试方式的,开卷考试应带的书本及资料,以及必须携带的证件和考试用品。碰到中考、会考、高考、在考试当天,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应在考场进行慰问、关心,并及时处理学生迟到、忘带证件,走错考室、生病等特殊情况。

    4、做好家长工作。针对家长对子女的考试成绩,特别是升学考试有过高要求,要让家长了解子女的学习实际状况,了解考试或升学的实际状况,以调整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值。针对家长对子女学习从不过问,要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的长处和不足,要求家长从思想、学习、生活各方面多给子女实际的关心和帮助。针对家长对子女要求过严,平时沉默寡言,一遇问题就谩骂训斥,学生在家中没有一个和谐的气氛,则要求家长注意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针对家长在家里经常唠叨、噜嗉,学生感到很烦,则要求家长在家庭保持一定平静。

(四)社会助控

    1、社会对学校教育要有正确评估和导向。普通教育是教育的奠基工程,它的根本任务,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升大学是基础教育的一个目的,但不是唯一的目的。由于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升大学的在我们国家的同龄人中只能占百分之几,学校教育不能也不应该培养人人升学,但应该也能够培养人人成才。如果全社会都能这样去看待教育、看待学校、看待教师、看待学生,则学校、老师、学生就能在较宽松的环境里工作、学习,素质教育的许多措施也能真正地落实,学生也才能以正常的、平静的心态去看待考试、看待分数,考试焦虑症也会在许多学生身上自然而然地消失。

2    、开辟多渠道办学形式。除了改革考试制度,淡化“指挥棒”外,还应继续建立和发展传统教育以外的教育机构和办学模式,采用开放性、多样性、高效性的办学形式,继续搞好电视、无线电广播、函授、自学考试、成人高考、民办大学、电子计算机辅导教学等多渠道的办学方式,使走上普通高中的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及其技能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寻找适合自身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提高途径,从而缓解上大学是唯一一条“求生之路”的现状。

 

 

[参考文献]

青少年考试应缴反应及其控制/孙锡禄编著——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9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