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认识你面对的学生

2022年03月14日 健心资料 认识你面对的学生已关闭评论 阅读 920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全民健心网编辑:马宁宇)

大学毕业,再次接触中学生时,我已32岁,用当年的话说,“在社会上混过”,有些人生经验。学生调皮,读书不用功,有心理问题,有这样那样的困难,我观察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书本提供的,也不是老教师传授的,更多的来自个人思考和经验。应当说,我对那些困难有足够的准备。经历十年“文革”,一直在读“社会”这本大书,有理想,也有激情。当时很多同学师范毕业不肯到中学,嫌没地位,嫌教学工作没意思,往往也是因为害怕面对学生。然而,这些对我都不是困难。

30年前,我曾根据学生的性格和志趣,对他们的未来做过一些预测。之所以做这件事,是想弄清基础教育该做些什么,教育所做的一切,究竟有没有用;如果能推测未来会发生什么,那么我们今天该有什么样的准备。现在看来,当年有些推想比较符合学生的实际,人的个性发展的确有“轨迹”。唯一没考虑的因素,是经济大潮的冲击,二十多年前,怎么也没想到有那么多学生会成“总经理”和“董事长”。而那时的某种担忧却又不幸被这个社会无情地推成现实——因为名校的气氛相对洁净,学生没有很强的与社会“融通”的能力,走上社会后多了一些困惑。

了解学生,是教师的教育职责;如何了解学生,则是对教师智慧的检验。

当年学业负担不重,下午放学很早,学生会找到办公室来和我说话;我总是愉快地放下手中的事接待他们,从没说“我忙,你明天再来吧”。因为我想到,他(或她)是鼓起勇气才来找我倾诉的;也许和我谈过后,今晚他会放心睡一个好觉,会感到愉快,或许会兴奋地把和老师的谈话写进日记,甚至会和同学分享,会向父母炫耀“我和老师聊天的”……而我手上的这些事,晚上迟点睡就能做完。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些教师在工作了较长一段时间后,仍然不想了解学生。如果不研究学生的状态,学生疏远老师,他们也会疏远知识与文明,教师的教学将没有什么价值。

为什么学生会厌倦学习?为什么他的学习状态会时起时落?他的兴趣究竟在哪些事上?他周围有什么样的人在影响他?他的心里是否怀有某种恐惧?……做教师的不去探究,有可能失去最佳的教育机会。

很多学生的经历值得一说。有个学生从高一下学期起,学习一蹶不振,无论家长如何焦急,她就是“爬不起来”。学校没有排过名次,但该生不断埋怨“考错学校了”,说如果留在原先的学校,不一定会这样落后的,即所谓“宁做鸡头,不做牛尾”。这样的学生,往往在初中比较顺利,考进重点中学,失去了原先的学习优势,没有老师的特殊关照,也没有人夸他了,这时很容易“滑下去”。所以,每遇招生咨询,或是对高一新生讲话时,我一定要把这种现象说给大家听。你说准了他的心思,他有了心理准备,或许能少些困难。但我也发现另一种现象:有些学生,无论在普通学校还是名校,也不论在什么“层次”的班级,他都能“始终徘徊在中等”。这种类型的学生(在社会上也常见到这种类型的人),任你批评他“平庸”、“不思进取”,他都无动于衷。其实,“安于现状”、“易于满足”,也是一种人生选择,其间自有乐趣,没有必要指责。

期中或期末考试结束,教师在阅卷,会有学生故意在办公楼前走来走去,这是想让我看到他(起先一般是女生,后来男生、女生都会这样)。我知道,这些学生是想打听考分。出于理解,有时我也会喊她一声,她会立刻跑过来,急切地问:“老师,改完了吗?能告诉我吗?”我把成绩告诉她。但问完了,她还会问:“某某呢?某某某呢?”这个“某某”和“某某某”不一定是她的死党,而仅仅是她心目中潜在的学习竞争者。我一向反对所谓的“学习竞争”,但我不能点穿她。她的学习成绩很好,但总有些惴惴不安,总想着别人会超过自己。这不是品格问题,是性格缺陷,我会在她信任我时,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建议。

了解学生在想什么,也就大致能了解他成长中发生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但我认为,无论如何不能夸大教师的作用。

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其实是指“经师”。基础教育是普通的国民教育,学生处于“开蒙”阶段,更由于社会的影响,这个任务不是一两个人、一两年时间就能完成的。

以前看到人们回忆某位教师,说“他改变了我的一生”、“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天”,我觉得极其神奇。我做教师后,也得过这样的称赞,我没有发晕,我觉得自己没有那样的神奇。我所做的工作其实很平常。也许是那个孩子此前运气不好,懵懂无知,竟认为没有遇到一个令他信服的教师,也就是在他迷惑之时,在他消极之时,在他准备放弃之时,甚至是在他感到绝望之时,我无意间的一句话启发,或是用了一两个小时倾听(从没有人那样耐心地听他表达内心世界,使他感受到尊重),或是和他一同感慨,甚至是和他一起宣泄(他从这里发现教师是个活生生的人,从此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友人)。——就这么简单。为什么?把他当作一个普通人去了解,而未必要去考虑什么“教育”,在平等的相处中,学生逐渐清醒了,睁大眼睛看世界了,站直了。

(全文转载于:教育思想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