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如何预防精神疾病的复发?

2022年05月07日 健心资料, 心理保健 如何预防精神疾病的复发?已关闭评论 阅读 753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全民健心网编辑:朱君)

“我没有生病!”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不承认自己生病了,甚至也不愿意接受治疗,这就是精神疾病患者,那么精神疾病的产生与那些因素有关联,和我们一年四季的变化有没有联系,目前并没有确凿的研究证据及明确的理论,能够证明春季或春夏之交是精神障碍发作的危险因素。然而当一个人在冶愈这些创伤之后,应该要注意那些事项?

精神疾病复发有哪些征兆?

1.患者突然睡眠无故变得不好,表现为不能很快入睡,又说不出道理和原因。

2.无精打采,情绪低落、浑身无力、说话低沉、对事物不感兴趣,或者脑子里思想凌乱,无法表达和形容,或者想问题困难,或者无端觉得十分高兴,觉得什么都能干,或者女病人突然变得活跃,涂脂抹粉等。

3.患者无故出现头昏、头胀或全身不适,或本来就有又突然加重,此时应注意。 

4.患者出现思维不连贯,想事情、说话,写字时会突然中断或困难或缓慢。

5.之前的症状再次出现,如重新听到天上或墙壁里有人说话,又怀疑背后人们议论他等。

6.焦虑紧张,局促不安,不知所措,好象要生发祸事,有大难临头的感觉。幻想自已本来没有的病,家人错把自己送进精神病院的想法。

以上预兆,一般在复发前3-5天出现,此时,病人没有办法正常反应,家属一定要引起注意。

如何预防精神疾病的复发 

精神障碍的复发会给患者本人及家庭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无论春夏秋冬,患者及家人都应持续警惕精神障碍的复发。那我们在家里能做些什么,来预防复发呢?

一、遵医嘱服药

按时、按量服药,未经医生评估,不要自行减量或停药。

即使症状完全消失,精神科药物治疗也需要足够长的巩固期和维持期,不规律服药和过早减药停药是精神疾病复发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中断药物治疗者的复发风险远高于持续药物治疗者。精神疾病复发后再次治疗,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症状缓解,巩固、维持治疗时间也会延长,并有可能治疗效果不如之前。

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有很多,看看您有遇到以下几种令人苦恼的情况吗?比如:

● 患者病情波动或自知力受损,无法主动遵医嘱服药;

● 部分患者年龄较小,不能自行管理药物;

● 部分老年患者因躯体障碍、认知功能下降等原因,无法按时按量服药,甚至可能无意识地误服不当剂量的药物或在不当时间服药;

● 病耻感;

● 畏惧药物的不良反应。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呢?

家庭支持在患者的疾病康复过程中非常重要,若观察到患者无法自行遵医嘱服药,就需要家人协助患者,共同完成治疗任务。

▲ 可以由家人代为保管药物,定时看护患者服药,并防止患者藏药;

▲ 帮助患者利用药盒分装药物,确保正确的服药种类和剂量;上闹铃提醒患者按时服药,避免因忘记而漏服;

▲ 给予患者关怀和支持,协助其正确认识疾病和服药的重要性;

▲ 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向医生诉说难以坚持服药的原因。医患双方共同探讨,选择适合患者的最优用药方案和应对不良反应的解决方案。

二、定期复诊,不适随诊

定期复诊有助于医患双方交流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等各种问题,便于医生掌握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给予相应的药物调整。具体复诊周期,可与医生协商。

患者或家属在治疗过程中遇到问题与困难,应尽快就诊,寻求专业帮助,如有必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更多的病情波动。

“久病成良医”“谁病谁知道”等俗语,绝不适用于精神科的药物调整,自己调药可能延误治疗时机,也不安全。疫情期间还应提前规划复诊取药,避免因环境因素影响复诊甚至停药。

三、家庭照料

家庭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病情稳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属可以做到:监督服药、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帮助患者及时心理疏导,排忧解难;陪伴患者就医,和医生及时沟通,成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桥梁;为患者提供和睦温馨的生活环境,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四、康复训练

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系统的社会功能康复训练,能有效预防精神疾病复发,改善患者社会功能。常见的康复训练内容包括社交技能、生活自理技能、药品自我管理技能、运动技能、心理自我调节技能等。康复或功能训练需要医院和家庭共同参与,根据患者情况,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的开展康复训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