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学校心理健康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

2014年03月23日 心理教育 学校心理健康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已关闭评论 阅读 828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任木千子与您分享,谢谢您收藏、宣传中国全民健心网,将独乐乐变为众乐乐)

                                   常德财经学校  黑晟斌

【摘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塑造良好人格和健康心理品质服务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隐性课程正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心理健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完整人格形成与发展。隐性心理健康课程资源开发是各校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崭新的重要课题。本文将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特点,阐述隐性课程内涵、特点及开发策略。
【关键词】:隐性课程资源  内涵  特点  开发策略
    课程资源根据存在形式不同可分为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两大类,它们是学校课程资源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显性课程资源主要构成人的骨骼框架,而隐性课程资源主要构成人才的血肉和灵魂,它们在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方式共同完成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①近年来,随着课程资源观念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隐性课程资源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价值,因此对隐性课程资源清晰认识、合理开发,实现高效课堂是对新形势下教师提出的更迫切的要求。
一、隐性课程资源内涵
    1968年美国学者菲利普·W·杰克逊在他的《课堂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他认为:隐性课程是潜藏在正规或显性的认识性、活动性课程之后或之外的课程,特别是教育环境中的体制性和气氛性课程。②隐性课程提出之后国际上掀起了一场关于隐性课程研究的热潮,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对此有所研究,在《教育大辞典》中对隐性课程做了清晰的概括:“潜在课程亦称‘隐蔽课程’,‘非正式课程’等。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在课程规划(教学计划)中反映, 不通过正式的教学进行, 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境, 包括物质情境(如学校建筑、设备), 文化情境(如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 人际情境(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风、班风、校风、校纪等。)③ 虽然对于隐性课程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在不断的深入研究中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隐性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二、 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特点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是指学校在进行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同时,通过对教育场地、教学内容、参与人员的资源组合,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感染、熏陶、内化学生,从而改善他们的价值观、心理机能、发挥个人潜能的一种课程形式。它有着自身的专业独到之处,其特点包括:
  (一)影响方式的隐蔽性。
     学校中特定的文化、心理内容集中反映了校园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以及学校成员的共同追求与价值取向,它是通过感染、暗示和模仿等心理方式作用于学生的,使学校校园形成一个巨大的心理场,对每一个成员都产生着难以抗拒的效应④隐性心育课程是通过间接的、内隐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影响。隐性心育课程往往是一种受教育者,甚至教育者本身都未觉察到的教育影响。
(二)时空范围的广延性。
    与显性心育课程相比较,隐性心育课程的作用途径更加的广泛而开放,它打破了固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仅广泛地潜伏在受教育者的各项有目的的心育活动之后,而且隐含在一切的教育环境的体制与气氛之中,甚至广泛地隐藏在受教育者的整个学校生活之中。
(三)作用过程的无意性和渗透性。
     心理健康课程无论是在课程的总体设置上还是具体的操作中,都是具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教育者在实施显性德育课程时也会通过各种方式非常明确地把课程的目的传达给学生;学生在接受显性课程教育时,虽然有认知的参与,但更多的是情感、意志、态度、兴趣等非认知心理的参与,这种作用往往是通过无意识对受教育者进行渗透的。无意识“是指人的现实的文化心理结构,也即是未经过思想加工整理过的人们的精神状态、心理定势。”隐性德育课程正是通过渗透到受教育者内心深处并通过学生无意识的摄取机制而实现教育作用的。
(四)作用结果的深刻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只有通过心灵的体验和领悟,才能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进而影响其情感、意志和行为。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的隐性心育课程正是迎合了这一特点,其作用是持久和深刻的,因此也就非常持久和深甚至影响人的一生。
三、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
    在实践教学工作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意识到了隐性心育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当我们摩拳擦掌想开发这个巨大的“宝库”时,大家却又面有难色了,我们该哪些方面去挖掘?怎样去挖掘呢?我以为我们可以借鉴教育家傅建明在《“隐性课程”辨析》中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动态的、立体的、稳定的维结构图去思考。分别是地点维:指隐性课程存在的地点;内容维:指影响的具体内容;对象维:指施加影响的主体以及相互关系组成④。借助他的三维立体图,我们可从以下几个途径去开发心理健康隐性课程资源。
(一)优化校园环境是开发心理健康隐性课程资源的基础
    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与是生命的其他时间相比,儿童时期心理健康问题与周围环境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在这一方面,学校环境在其生长和发展中占重要地位。”可见,优化校园硬环境、软环境是挖掘隐性课程资源的必要手段。
1、创设优美的校园硬环境。
  硬环境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包括自然环境和设施环境。硬环境之中隐含的价值、观念、美感等,以暗默的方式传递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信息,影响学生的认知、审美、创造力等。因此对学校物质空间进行系统规划时,可考虑以下一些因素:(1)学校的自然环境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力扬长避短,做到净化、绿化和美化;(2)建筑设计要美观实用,更要适合学生的心理与审美需求;(3)室内设计要考虑光线、摆设以及学生的座位排列等因素;(4)设施设计,图书资料、文体器材、实验仪器等方面物质设施的安排也应该是能对学生心理产生积极影响的;(5)色彩匹配,即校园内外建筑、花草树木等色彩的协调匹配。据资料显示,好的设施环境可以使用脑效率提高15%~35%,并可减轻和消除脑力疲劳。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来说,设施环境不仅要符合建筑学原理,还要符合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应融知识性、教育性、创造性为一体。学校还可以设置表现一定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的标语、字画等,形成极具特色的整体氛围,以利于学生的心理体验、心理感受和心理发展。  
 2、营造民主的校园软环境。
  如果说校园物质文化是一种“硬件”,那么学校制度形态与精神形态则一种“软件”。制度形态的软环境是学校各种规章、守则、规范和组织等的总称,体现着学校管理者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规范和引导着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严明的校规、促使学生不断调整思想和行为,内化为学生的心理素质。精神形态的软环境中蕴含了更为广泛、复杂和深层的心理教育内涵和因素。弥漫于学校中的校风、班风、历史传统、心理氛围、仪式等所传载、倡导的人文价值和校园精神,轻松、和谐、民主、文明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体意识,形成积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开发心理健康隐性课程资源的保证
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劳动向来具有很大的示范性和感染性,学生有着近乎本能的向师性,教师的人格魅力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的人格会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会不自觉地根植于学生心灵之中,甚至于教化其一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者的一切。”⑤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主要的隐性课程资源,它包括教师本人的人格修养、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等,具体体现在其一言一行上。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不是一种暂时性的教育因素,它像种子一样撒播在学生的心田,时刻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想成为一个有魅力的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个人修养,对待工作也应该表现出热情、忠诚,乐于奉献;另外一方面也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艺术。
(三)从学生实际出发是开发心理健康隐性课程资源的关键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情绪调节、情感体验,是心灵的沟通、理念的认同,决不是干巴巴的说教所能奏效的,一堂好的心理健康需要教师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对学生实际进行充分认识,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活用教材:①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出发,找准学习的新起点;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准学习的兴趣点;③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出发,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例如:在上《青春期秘密》时,我选用了“同桌的你”歌曲导入,伴随悠扬的旋律学生开始了美好的学习之旅,歌曲结束时我让学生思考:女生的日记写的是什么内容呢?为什么会想和异性在一起呢?你有这样的经历吗?熟悉的旋律、巧妙的设问、饶有兴致的话题、愉快的氛围,课堂开始的最初我已经成功的扑获了学生的心,后面的环节更是层层递进,高潮迭起。我始终相信只有尊重学生的实际,引起情感共鸣,我们才可能在孩子的心里奏响最美的音符。
(四)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发心理健康隐性课程资源的前提
心理健康课的教学过程是师生通过双边活动,达到学生逐步体会感悟、形成观点、并付诸行动的复杂过程⑦。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良好互动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爱护学生,提倡师生平等,同时要求师生都注重感情投入,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坚强的教师集体和团结互助的学生集体,创造良好的师生人际交往氛围。为了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努力以外,平时也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学生、开导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是一个可信任的人。当学生把教师当作朋友,他们在课堂上才会畅所欲言,教师才有机会把握珍贵的课程资源。
(五)捕捉课堂信息是开发心理健康课程隐性资源的核心
每一堂课教师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落实教学目标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然而教学是个双边活动,它是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过程,通过交流互动会引起的思维碰撞、观点交锋和情感交融,很多东西是我们预先没法设计的,更多是现成生成,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要有弹性,如果教师只会死守目标不放,那将遗憾的错失宝贵且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如我在上《学会合作》公开课时,我布置了“同舟共济”的活动,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希望通过学生成功的撤离,来掌握合作的技巧。我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撤离小组成员,没有上船的同学将意味逃难失败。每个组都做得很投入,然而有一个小组却在多次尝试之后宣告失败,由于是一堂公开课,孩子们满脸自责的看着我,虽然这不是我预设的结果,我想这并不是件坏事,可能是个帮助学生建立团队意识的良好契机,我动情地采访了那个被留下的同学,“你会责怪其他成员吗?”“不,是我让他们走的,不能因为我一个人害我们这个队都走不了。”随即我又问他们这个组其他的同学“他为了大家选择了留下,你们有什么感受呢?”话还没说,就有几个女生留下泪来:“我感觉到了团队的力量,我觉得对不起他,我们是一个队的,我们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个队员!”说完大家紧紧抱在了一起,其他同学为他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堂课上孩子们收获的不再是单调、固化的理论知识,而是真实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感悟,这种意外我们可遇不可求,但只有我们有心有能力去把这些资源利用起来,我们的课堂一定会绽放出最美的花。正如教育家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      参考文献:
[1] 魏贤超《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M] 杭州大学出版社
 [2] 陈红军,贾连芝,宋书通.试论潜在课程对学生影响的心理机制[J].教育探索,2004,
[3]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M]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4]黎琳.论隐蔽课程的德育功能[J].广西大学学报,1997,(6):83.
[5]傅建明在《“隐性课程”辨析》载《课程 教材 教法》,2000(8)
[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7]刘华山.《心理健康标准与概念的再认识》[J].心理科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