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人类进入"心疾时代" 全民健心消戾气势在必行

2015年03月11日 社会心理服务研究 人类进入"心疾时代" 全民健心消戾气势在必行已关闭评论 阅读 1,025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转载自2013-12-19 06:49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普遍的心理问题导致社会戾气蔓延,乃至恶性案件频出,我们该如何应对?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肖汉仕给出了解决之道。这些年,他一直致力于提高国民心理素质,呼吁实施全民健心工程,引发业界关注 。今年11月30日~12月1日,204名来自湖南、甘肃、北京等地的心理工作者齐聚湖南师范大学,联合向中央建议、向社会呼吁早日实施全民健心工程,将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打一场正本清源、消灭戾气的战争。 

  人类进入“心疾时代” 

  “请您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来形容您这一年的感受。”2013年11月,《小康》杂志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当中开展这一调查,共2013人参与。结果显示,“累”是被受访者提及最多的感受:有人“身累”,有人“心累”,有人“特别累”,还有人“越来越累”。除了“累”之外,“忙”、“烦”等感受也被频频提及。 

  “有的人烦躁时会持续很久、生气时怒不可遏、发火时不顾一切,有的人却意识不到不当情绪对自己的健康、事业、幸福的消极影响,既不会自我调适,也不主动求助,任其恶化,容易引发焦虑症、抑郁症、神经衰弱症等神经症。”肖汉仕介绍,在某些外在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很容易引发恶性案件甚至群体性事件,在情绪失控状态下,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小动作都有可能引发刑事案件。这类预先没有动机、一时冲动酿下恶果的犯罪,被称为“激情犯罪”。而事发后,当事人往往对自己一时冲动、缺乏理智而后悔莫及。据统计,这类犯罪已占我国一般刑事案件的三分之一。一些地区25岁以下的人群中,“激情犯罪”所占比例高达70%左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 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但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不足5成,就诊率更低。许多人遭遇情绪困扰与过大心理压力,心理上处于亚健康状态。作为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新时期居民精神健康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主持人,肖汉仕曾于2008年在湖南、广西、上海、山东、甘肃五省、市、区,采用偶遇抽样的方法 ,对1500例正常居民进行测查 ,结果表明:2008年居民精神症状各个因子的得分比1986年高出0.35~0.62,说明新时期居民的精神健康问题变得更加严重,特别是偏执 、敌对性、焦虑因子平均高出0.5,这客观上也佐证了中国人越来越累。 

  “有专家称人类已经过传染病时代到躯体疾病时代,如今进入了心理疾病时代。正所谓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各行各业各有其压力,每个人从新生儿到临终都有出现心理问题的风险,都需要心理的支持与服务。”肖汉仕认为,虽然只有少数人存在心理康复的需要 ,但是多数人将面临心理适应的难题,每个人都有心理发展的欲求。人人需要育心、护心,个个希望乐心。 

  肖汉仕指出,我国传统社会生活中人文关怀少,心理关怀往往被视为奢侈品,或者仅仅作为装饰品,还没有被视为“必需品”,以致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交往生活中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劣性刺激大量存在,成为负性情绪与心理障碍产生的外在根源。 

  建设心理素质强国 

  肖汉仕认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中的心理素质教育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导致国民心理素质水平低下,心理发展滞后,性格缺陷大量存在,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适能力适应不了现实社会的要求。 

  当前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仅局限于学校且没有全面开展,广大社会居民没有接受心理教育的机会,成为心理卫生知识普及的盲区,导致许多居民的心理卫生知识缺乏,育心与护心意识薄弱;心理保健方法缺乏科学性与实效性,致使居民的心理自助能力差,求助专业心理支持的动机不强。这一局面不仅严重影响着居民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心理素质的优化,还削弱了居民的幸福感与整体健康水平。 

  “长期以来,人们重身体素质轻心理素质,重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重书本知识学习忽视心理素质培育,以致人们的心理素质发展严重滞后,应有的心理素质缺失。”肖汉仕举例说,在注重智力开发的同时,却忽视自我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应变能力、挫折承受能力、情绪调适能力、行为自控能力、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以致有些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在拥有高智商的同时却情商低下,只会读书却不会做人,只会健身却不会健心。 

  由于适应现实社会所必备的心理素质缺失,适应不了现实社会对人的要求,一旦遭遇不幸、挫折等劣性刺激时,就无法承受、不会调适、不能自控,进而出现认知失误、心态失衡、压力过大、行为失控等问题。 

  肖汉仕表示,人们在满足物质等基本的生理需要之后,安全的需要、情感的需要、尊重、自我实现等精神层面的需要已经日益强烈和迫切,不仅希望能够少点烦恼,也希望自己的心理素质更好,过得更加开心、更有尊严,不仅希望长寿,也希望幸福。 

  而社会对人们变换了的需求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应对不力,心理素质训练、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顾问、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专业的心理服务跟不上,存在机制缺乏、人员不够、水平不高等问题。 

  “整个社会心理支持体系其实很薄弱,能提供的人文关怀不够,人际之间的心理支持过少,专业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力量不强,心理服务事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得不到所需的扶植,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肖汉仕指出,当前精神卫生工作由精神卫生机构孤军 普遍的心理问题导致社会戾气蔓延,乃至恶性案件频出,我们该如何应对?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肖汉仕给出了解决之道。这些年,他一直致力于提高国民心理素质,呼吁实施全民健心工程,引发业界关注 。今年11月30日~12月1日,204名来自湖南、甘肃、北京等地的心理工作者齐聚湖南师范大学,联合向中央建议、向社会呼吁早日实施全民健心工程,将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打一场正本清源、消灭戾气的战争。 

  育人首先要育“心” 

  “当前有的人有苦恼无人倾听,只好憋在心里;自己的心态无法知,去求助八字算命;有压力无处宣泄,就胡乱发泄而惹祸;有困惑无人解,有忧愁无人排,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无处医。”肖汉仕认为,健心应该从婴幼儿开始,贯穿人生的始终,首先要贯穿学校教育的始终,由于儿童青少年阶段是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阶段和黄金时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落实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学校教育在教书育人时,要高度重视育“心”,正所谓浇花要浇根,育人要先育“心”。 

  “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很多学校都不重视,出了大事就大喊大叫。有的心理设备被当成了应付检查的装饰、摆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学校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有的学校则存在目标功利、途径单一、内容不系统、方法欠科学等问题,老师只教书不育心,将心育视为专业老师的事情。”肖汉仕建议,学校要以对学生终生幸福负责的精神,将心理素质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家长及社会要将是否重视孩子的心理素质培育与心理健康维护作为评价学校及老师的重要内容之一,避免片面追求考分与升学率。 

  全民健心势在必行 

  肖汉仕认为,遏制心理问题严峻化的趋势,优化国民的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提升幸福指数,根本之道是实施全民健心工程。据介绍,全民健心工程是以优化全民的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提升幸福指数为直接目的,以面向全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优化社会心理环境 、结合开展心理素质训练、全面开展心理卫生服务、全体居民主动参与为途径的实践活动。 

  肖汉仕建议,应当将人们合理的心理需要的满足纳入社会管理与服务的目标体系,将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指数纳入各级政府的考核指标。在重大决策出台前,对有关对象的心理反应及行为倾向进行预测与预警,纳入风险评估,做好心理辅导,减少心理伤害。 

  同时,要面向全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快心理健康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普及,并尽快普及至全社会,以帮助人们树立育心 、护心 、乐心意识,增强心理的自我保健与自我优化能力。指导人们培育心理素质,努力培育自尊自信 、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心理应变能力、挫折承受能力、情绪调适能力、压力管理能力、行为自控能力,激发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帮助人们学会自我营造良好心态,懂得奋斗求乐、化有为乐、化苦为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能够自我预防、自我识别心理问题,学会自我调适,在必要时主动求助。 

  肖汉仕还建议,完善心理卫生服务网络。重视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的建设,充分发挥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作用,以提高精神障碍患者的就诊率与康复率。要将心理卫生工作前移,建立各级心理服务中心(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者。政府加大投入,大力扶植有关的公益组织及热心人士,大量培养心理服务人才,充分发挥专业人士的作用。 

  各级干部要学会做群众的知心朋友与心理顾问,社区需要组建心理志愿者队伍,使人们心中的不快有处宣泄、苦恼有人倾听、忧愁有人排解、困惑有人解释、压力有人缓解、委屈有人理解、困境有人帮助、心理矛盾时有人参谋、行为冲动时有人提醒,从而形成广泛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 

  社会将心理帮助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形成助心为荣、助心为乐的氛围,将心理帮助方法的指导纳入学校教育、职工培训、公务员考核 、技能提升继续教育的内容,将心理关怀作为争先创优的评价指标。 

  为了将这一惠民工程落到实处,肖汉仕建议各级政府成立全民健心工程领导小组及研究指导机构,并将5月25日(谐音“吾爱吾”)作为我国全民健心日。 

  肖汉仕期待着,通过这些举动,我国国民的心理健康赤字能日渐消除。 

  “阳光甘肃”的健心尝试 

  在专家们的呼吁下,今年11月12日,甘肃省卫生系统正式启动了“阳光甘肃·全民健心”工程,旨在关注百姓心理健康,优化社会心理环境,缓解社会压力。 

  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社科院党委书记范鹏表示,当下社会心理不健康已经成为百姓非常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甘肃将进一步做好“阳光甘肃·全民健心”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健全党政组织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家庭单位尽责、全民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抓好落实,力争用5到10年时间把甘肃人的心搞阳光,搞健康。 

  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对卫生系统人员提出五项要求:一要积极主动做好“阳光甘肃·全民健心”工程的宣传工作;二要建立好心理健康咨询和精神卫生诊治的工作平台;三要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学校、企业等重点单位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四要重视运用中医情志调摄理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五是省卫生系统“阳光甘肃·全民健心”工程办公室要做好协调和组织工作,积极动员全社会各个部门参与和重视“阳光甘肃·全民健心”工程,切实让老百姓享受“阳光甘肃·全民健心”工程带来的成果。 

  文/图   

  记者 单俊楠  周超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人类进入“心疾时代” 

  “请您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来形容您这一年的感受。”2013年11月,《小康》杂志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当中开展这一调查,共2013人参与。结果显示,“累”是被受访者提及最多的感受:有人“身累”,有人“心累”,有人“特别累”,还有人“越来越累”。除了“累”之外,“忙”、“烦”等感受也被频频提及。 

  “有的人烦躁时会持续很久、生气时怒不可遏、发火时不顾一切,有的人却意识不到不当情绪对自己的健康、事业、幸福的消极影响,既不会自我调适,也不主动求助,任其恶化,容易引发焦虑症、抑郁症、神经衰弱症等神经症。”肖汉仕介绍,在某些外在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很容易引发恶性案件甚至群体性事件,在情绪失控状态下,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小动作都有可能引发刑事案件。这类预先没有动机、一时冲动酿下恶果的犯罪,被称为“激情犯罪”。而事发后,当事人往往对自己一时冲动、缺乏理智而后悔莫及。据统计,这类犯罪已占我国一般刑事案件的三分之一。一些地区25岁以下的人群中,“激情犯罪”所占比例高达70%左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 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但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不足5成,就诊率更低。许多人遭遇情绪困扰与过大心理压力,心理上处于亚健康状态。作为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新时期居民精神健康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主持人,肖汉仕曾于2008年在湖南、广西、上海、山东、甘肃五省、市、区,采用偶遇抽样的方法 ,对1500例正常居民进行测查 ,结果表明:2008年居民精神症状各个因子的得分比1986年高出0.35~0.62,说明新时期居民的精神健康问题变得更加严重,特别是偏执 、敌对性、焦虑因子平均高出0.5,这客观上也佐证了中国人越来越累。 

  “有专家称人类已经过传染病时代到躯体疾病时代,如今进入了心理疾病时代。正所谓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各行各业各有其压力,每个人从新生儿到临终都有出现心理问题的风险,都需要心理的支持与服务。”肖汉仕认为,虽然只有少数人存在心理康复的需要 ,但是多数人将面临心理适应的难题,每个人都有心理发展的欲求。人人需要育心、护心,个个希望乐心。 

  肖汉仕指出,我国传统社会生活中人文关怀少,心理关怀往往被视为奢侈品,或者仅仅作为装饰品,还没有被视为“必需品”,以致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交往生活中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劣性刺激大量存在,成为负性情绪与心理障碍产生的外在根源。 

  建设心理素质强国 

  肖汉仕认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中的心理素质教育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导致国民心理素质水平低下,心理发展滞后,性格缺陷大量存在,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适能力适应不了现实社会的要求。 

  当前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仅局限于学校且没有全面开展,广大社会居民没有接受心理教育的机会,成为心理卫生知识普及的盲区,导致许多居民的心理卫生知识缺乏,育心与护心意识薄弱;心理保健方法缺乏科学性与实效性,致使居民的心理自助能力差,求助专业心理支持的动机不强。这一局面不仅严重影响着居民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心理素质的优化,还削弱了居民的幸福感与整体健康水平。 

  “长期以来,人们重身体素质轻心理素质,重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重书本知识学习忽视心理素质培育,以致人们的心理素质发展严重滞后,应有的心理素质缺失。”肖汉仕举例说,在注重智力开发的同时,却忽视自我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应变能力、挫折承受能力、情绪调适能力、行为自控能力、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以致有些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强,在拥有高智商的同时却情商低下,只会读书却不会做人,只会健身却不会健心。 

  由于适应现实社会所必备的心理素质缺失,适应不了现实社会对人的要求,一旦遭遇不幸、挫折等劣性刺激时,就无法承受、不会调适、不能自控,进而出现认知失误、心态失衡、压力过大、行为失控等问题。 

  肖汉仕表示,人们在满足物质等基本的生理需要之后,安全的需要、情感的需要、尊重、自我实现等精神层面的需要已经日益强烈和迫切,不仅希望能够少点烦恼,也希望自己的心理素质更好,过得更加开心、更有尊严,不仅希望长寿,也希望幸福。 

  而社会对人们变换了的需求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应对不力,心理素质训练、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顾问、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专业的心理服务跟不上,存在机制缺乏、人员不够、水平不高等问题。 

  “整个社会心理支持体系其实很薄弱,能提供的人文关怀不够,人际之间的心理支持过少,专业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力量不强,心理服务事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得不到所需的扶植,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肖汉仕指出,当前精神卫生工作由精神卫生机构孤军奋战,疲于严重精神病的治疗,而心理障碍的预防与早期干预难以开展。

 

奋战,疲于严重精神病的治疗,而心理障碍的预防与早期干预难以开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