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教育的灵魂在哪里

2014年08月30日 心理教育 教育的灵魂在哪里已关闭评论 阅读 751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任木千子与您分享,祝您多点开心,少点烦恼!谢谢收藏)

       教育是传授知识还是启迪智慧?是生产人才还是造就人?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孰本孰末?李政涛老师的观点值得我们思考。

       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
       在柏拉图那里,智慧即指关于“善之相”或绝对的善的知识,绝对的善就是绝对的价值。教育的目的是使人通过“认识你自己”趋向那绝对的善,因此,人要不断地去爱智慧,追求智慧,它能照料人的心魄,实现心灵的转向。
       真正的教育应包含智慧之爱,它与人的灵魂有关,因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育的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
       教育最重要的是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和尽可能使学生之“思”导向事物的本原,在本原中把握安身立命之感,如果单纯把教育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即使一个人的学习能力非常强,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从这个角度看,现今流行的教育口号,诸如培养学习兴趣,学得一技之长,增强能力和才干,增广见闻,塑造个性等都只是教育的形式,而非教育的灵魂。
       有灵魂的教育意味着追求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智慧、美、真、公正、自由、希望和爱,以及建立与此有关的信仰,真正的教育理应成为负载人类终极关怀的有信仰的教育,它的使命是给予并塑造学生的终极价值,使他们成为有灵魂有信仰的人,而不只是热爱学习和具有特长的准职业者。对此,北大在任时间最长的校长蒋梦麟先生当年曾说过:“教育如果不能启发一个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单单强调学生的兴趣,那是舍本逐末的办法。”此话今天听来依然难能可贵。
       有灵魂的教育不会排斥科学,相反它能引导科学的发展方向,因为科学的基础和目标不能从科学本身中得到。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有了灵魂,成为人类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只有在此时,我们才能同意斯宾塞的结论:科学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