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湖南三所高中的探索生涯教育路径

2019年05月30日 心理教育 湖南三所高中的探索生涯教育路径已关闭评论 阅读 1,494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来源:科教新报 作者:王燕

    如何引导学生选科或填报志愿,有效地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怎么化解生涯规划教育中遇到的瓶颈?有没有可以借鉴的方法与经验?

    为解开许多学校和老师心中的困惑,记者连日来深入到长沙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长沙市一中)、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湖南师大附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学(以下简称湘西州民族中学)采访调研。记者发现,这几所学校在先行先试的过程中,大胆探索和科学实践,摸索出了一条条生涯规划教育的新路径。

A 搭建生涯探索实践活动

     “妈妈希望我选择排名靠前的大学和理科专业,但是我拒绝了。我具有语言类天赋,我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我必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在长沙市一中,高一年级的许戈告诉记者,湖南高考方案出台后,面对着选科,她给父母提供了自己目前各科的学业成绩和历次生涯规划测评的大数据,以及自己内心的想法。最终,她说服父母并成功选择自己心仪的专业。

     事实上,长沙市一中早在2008年就在心理课中开设生涯规划教育板块。为了迎接新高考,长沙市一中又在2014年开始主动探索和实践生涯规划教育课程。

    “我们发现仅在有限的课时内讲生涯规划教育还不够,于是我们利用课外作业搭建生涯探索实践活动。”长沙市一中校长助理、学生处主任彭健表示,“利用寒暑假作业,组织学生自主进行生涯微调研、职场人士访谈、大学及专业调查、构思将来的职业规划书等作业内容。”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业,指导学生内观自我,外探世界,培养进行生涯规划、决策和实践的基本能力。

    与此同时,长沙市一中在2017年引进网络版生涯测评软件,学校依据自身情况,参与软件研发。生涯测评软件主要是兴趣能力倾向、专业职业意向、性格评估等生涯测评。在学生网络生涯测评完成后,系统将根据测评结果为学生推荐学职信息,学生选择专业后,系统还会把全国开设有该专业的学校按分数排序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利用大数据得到更新、更准确、更全面的信息,从而提升其生涯决策的科学性、针对性。

     “我们要求所有学生从高一开始做生涯测评。有些学生在高一时,不是很重视测试,但这些学生到高三填报志愿时,都会来找我们调出测评结果以供参考。”彭健透露,“学业和升学规划是高中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为了对接高校,长沙市一中充分调动分布在海内外各高校的校友资源,每年寒假期间都举行毕业生高校宣讲活动并形成传统。”

C 让学生编演“生涯剧本”

     湘西州民族中学生涯规划教育起步于2017年,虽然时间不长,但走出了自己的“模式”。该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舒暖告诉记者,2019年,学校编辑出版了校本教材《高中学生生涯规划导与学》,将生涯教育课融入了心理课堂,并保障高一年级每周一个课时。

     与很多学校一样,湘西州民族中学也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我校以心理健康教师、教科室、团委为中心,成立了生涯教育教研组。而这个教研组就是推行生涯规划教育的主力军。”舒暖介绍,在生涯规划理论知识的指导上,学校扬长避短,以心理学角度,向学生解释生活中的生涯现象、问题。“我们主要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自己的故事,回顾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让学生对人的一生的发展规划进行观察了解,编写出‘我的生涯情景剧本’。”剧本出来后,学生们以组为单位,共同表演出情景剧。

     在这个编写剧本、演出剧本的过程中,学生们会主动认知自我、走入社会、认知职业。“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会得到很大提升。”舒暖介绍。

     相对来说,湘西州民族中学的社会资源、家长资源不具备优势。“但这并不影响学校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探索课程。”舒暖老师认为,大部分的人最终都会走上普通的岗位,成为普通人。“我们让在普通岗位上的家长走进课堂,在拉近了家长与学生、学校的关系的同时,还让家长现身说法——普通人的生活也是幸福人生。”

     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家长课堂中,很多学生都很受鼓舞和感动:1704班陈童妈妈讲述了自己做了几年打工者后,回到家乡种茶,学茶技,成为行家里手后带动大家致富的故事。1707班李政润爸爸介绍了自己的职业情况,讲述了自己的职业经历——财校毕业后,明确生涯规划,坚持学习,参加公务员招考进入乡政府工作,不断参加招考,先后进入县委办、州委机关工作……

B 推行“成长导师制”

    高考综合改革带来了升学模式的变化,湖南师大附中在全省率先推行“成长导师制”。

    在湖南师大附中,每个学生都有一位“导师”。“‘成长导师制’是一种成长导师与学生同学习、共成长的全新制度。它为学生三年高中生活提供了全程、全方位、个性化指导,为每一个学生走在最适合自己的那条成长跑道上提供了切实的保障。” 湖南师大附中学生处副主任袁建光说:“将七八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每一名老师认领一个小组,成为这个组的成长导师,师生间是双向选择关系。”

    “成长导师更像学生的好朋友,而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逐渐蜕变成健康、有梦想的人。”李志艳是湖南师大附中心理教研组长,她的办公室是学生经常光顾的“好地方”。她说,“成长导师既熟悉生涯规划指导,也能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心理调适、课外活动,成长导师都将深度参与其中。”

    袁建光表示,成长导师全部由校内优秀教师担任,帮助学生树立长、短期学习目标和人生规划。截至目前,该校通过举行“生涯规划师认证培训”,已经有120余名教师拿到“生涯规划师”证书。

    2019年5月,湖南师大附中举办了第四届“对话职场·预见未来”活动。活动中,走上讲台的人有两个身份——学生家长和职场精英,他们给孩子分享职业选择,讲述职场背后的故事,而参与活动的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走进任何一个教室聆听,绘就自己的职业梦想。

    李志艳表示,“对话职场·预见未来”活动的目标就是情感连接,链接家长资源,精准对接学生需求,打开外部世界,最后让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反馈,达到提升的效果。

    一直以来,湖南师大附中的生涯规划教育既有“向内求证”又有“向外拓展”,以学校为本位,联动家庭、企业、社会,打通更多的渠道资源,为学生们提供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助力学生们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利用寒暑假,学校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进行“三体验”活动。“高一年级进行军营生活体验,高二年级进行农村生活体验,高三年级进行企业生活体验。时间都是一周。”袁建光说。

专家建议

破解高中生涯规划教育难点

高考研究专家、原湖南省教育学会家庭教育分会秘书长 蔡晓辉

第一,把生涯教育放在寒暑假小学期完成。建议学校在高中阶段的正常教学安排以外,每个学期结束后开设小学期,每个小学期为期3至7天不等,共开设6个小学期,分时间、分阶段、分内容在小学期开设生涯规划课程。这样既不打乱原有的教学安排,又满足了学生生涯规划学习对时间的要求。建议寒假3天,以理论学习为主,暑假7天,以生涯体验为主。这样就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学课时不够的问题。

第二,提供选修课程、组织兴趣小组。建议师资条件不充分的学校可以组织选修课程,聘请社会上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讲学,把职业生涯规划的几个方面拆分开来,邀请不同方面的专业人士深度讲解。如果学校经费有限,可以利用校友资源,定期聘请校友来校分享。重在探讨,在探讨中让学生建立起生涯规划的目标和方向来。

生涯规划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只要老师善于引导,家长充分放权,学生高度参与,学校有意识组织学生参与生涯规划课外兴趣活动,能从很大程度上解决学生的生涯认知问题,再配合老师和家长的建议,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第三,科学决策,不盲目选科。建议选择学科要以充分认知学生的人格特征、多元智能的前提下科学判断,理智选择。比较有经验的老师能快速判断学生的人格特征和学生多元智能的强项和弱项,没有经验的老师也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和软件来辅助判断,再结合学生的学科特长来进行判断和选择。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有MBTI、霍兰德职业测试、多元智能测试等测试软件,它们能帮助家长和学生完善认知。

新高考的学科选择还要考虑未来生涯规划和大学专业选择的匹配。新高考背景下,志愿填报是以专业组群结合院校来填报,可以说从选科开始,高中生的志愿填报就已经开始了。不同的专业要求的选修科目不一定相同,相同专业不同院校要求选修科目仍然会有不同。因此选科必须考虑未来专业选择的需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