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那个确诊新冠的北京10岁男孩,说了一句话点醒

2020年07月05日 心质培养 那个确诊新冠的北京10岁男孩,说了一句话点醒已关闭评论 阅读 877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张童敏转载、编辑,想学习更多科学实用的知识,请扫一扫“健心学堂”的二维码,免费关注健心学堂,  推广还可能获奖哦

最近,10岁确诊男孩桐桐的一番话,在网上赢得了所有人点赞。
记者问他:“网课还上着吗?”
他回答说:“上着,用手机上……”
“就是换一个地方学习呗。”
医生问他:“宝贝儿,(今天)怎么样了?”
他像个小大人一样回答:“没什么事儿,挺好的。”唯一的烦恼就是“饭菜太多,吃撑了还吃不完”。
被感染了也不害怕,还在认真写作业,甚至还实话实话,闲饭菜太多?这种认真和幽默劲儿,不仅逗笑了旁边的医务人员,也感动了很多网友留言:
多么阳光爱学习的孩子啊!
这简直就是典型的别人家孩子!
希望宝贝好好休息,早日康复出院!
说实话,连我们大人都会紧张害怕的疫情,反倒在孩子这里看到了淡定自若的表情;别的孩子父母啥都伺候好哄着写作业,这孩子却自觉学习,惦记着回学校。
自律的孩子赢在哪儿?
这让不少家长感叹:
自律的孩子各有各的幸福和满足感,不自律的孩子却大同小异。
明明有一大堆作业要做,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再玩一会,翻箱倒柜的找吃的,玩手机,看电视,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的过去,到了实在不能再拖的时候,猛然醒悟,奋笔疾书,最后草草了事。
这样一来,作业的质量可想而知,每当要考试时,又后悔不已,后悔自己当初怎么没有努力一些,后悔那些白白浪费掉的时间。
等到下一次,又一样的管不住自己,又是一样的后悔,于是陷入了不自律的无限循环。
科学家将孩子的3-6岁称为“潮湿的水泥期”,意思是说孩子的85%性格、习惯和生活方式都在这一时期形成,将7-12岁称为“正凝固的水泥期“,这一时期孩子85—90%的性格、习惯等已形成。
事实上,在孩子的性格、习惯尚未形成时,家长做一些必要的干预,提高孩子的自律性,其实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将伴随、影响孩子的一生。
《你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一书指出:
“内驱力是君主、篮球巨星、商界领袖等世俗意义上取得成功的人,在已经坐拥权力、名声和财富之后,仍然能推动自己前进的东西。”
被唤醒了内驱力的孩子,不要任何外界的推动,也会主动自发地追求卓越。
有自律能力的孩子一般都是有自我驱动力的,帮孩子找到内在的学习动机,是个特别关键的事情。
学习动机层级理论
关于学习动机的层次排序,学习策略师叶修这样来呈现: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和家长经常利用第2和第3层动机来推动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认真学习,好好考试,你如果考到第X名,就给你买个你最想要的遥控飞机!”
“这个字你怎么又写错了,回去写十遍加深印象!“
“都几点了,这点儿作业还没写完,别边写边玩了,抓紧时间!”
奖励、惩罚、监督催促……这种被我们俗称为“胡萝卜+大棒”的模式,真的发挥作用了吗?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爱德华·德西通过索玛立方块(一种类似“七巧板”的立体积木拼图)实验证明了这样一个结论。
他把大学生分为A组和B组,两组成员每天参加一小时的实验,连续3天。
第一天,两组成员按图片1拼立方块。
第二天,两组成员按照图片2拼立方块,并且,A组成员完成后可以得到奖励,B组没有奖励。
第三天,两组成员按照图片3拼立方块,两组都没有奖励。
根据观察:
第一天,两组成员的表现没有差别。
第二天,获得奖励的A组成员表现更加积极。
第三天,A组成员的拼图兴趣却明显降低了。
心理学家的研究同我们的预期出现了相反的结论:外部奖励并不能激励人们对于工作的兴趣,反而降低了人们的内部驱动力。
人们会觉得“我做这件事是为了奖励,而不是为了兴趣”,因而当奖励无法持续增长以使得它的额度对行为主体始终具有吸引力,人们对于做事本身的积极性便逐渐消失了。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如果他们学习只是为了爸爸妈妈给予的物质奖励(如考试考到XX成绩就买新玩具),而不是为了自己的成长与满足,那么他们是否仍能自愿地、持续地付出努力?
再来看看反面,对于错误进行处罚,会发生什么?
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美国一所幼儿园为了促使家长们放学时按时将孩子接走,推出了一项政策:若家长未及时将孩子接走,就对家长罚款3美元,结果迟接现象不降反增。
因为家长们觉得:既然我已经交了罚款,迟接就可以理所应当,老师多照看一会儿孩子是我付费购买的服务,我对于老师的加班,并不会有什么内疚。
这就是惩罚带来的负面影响:让人把心思放在如何应对惩罚、逃避惩罚,而不是反思自己的行为。
有些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先想到的第一件事是如何掩盖、推脱、伪造。若实在逃避不了,也无非是检讨书、隔离禁闭、罚写罚站,或是一顿打,至于内心深处的悔意,可能早已抛之脑后。
可见,外部的奖励与责罚,即“胡萝卜+大棒”模式,虽然在短期内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人的内驱力来说,却往往起到负面作用。
 如何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1.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在教育方面,有些事情“多作为”,有些事情“不作为”。
“多作为”的,是经常与孩子聊天,通过交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心愿和理想,并及时加以发掘、给予支持。孩子会进一步明确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会有意识地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而“不作为”的,则是一些琐碎的小事,比如准备第二天的文具用品、整理书包等等。让孩子在学业上获得一种自主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要为自己负责。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让他们在相对自由的空间尽情探索。这种情况下,孩子在学业中的“主角光环”才会凸显,他们对待学习才会有持续的热情与动力。
毕竟,只有当成是自己的事在做,人内在的驱动才会马力十足。
 
2.尊重孩子对观点的表达
 
“才几岁的孩子,也已经从父母、小伙伴,以及家庭氛围中,有了相当程度的认知。他们已经开始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想法。”
因此,哪怕是才上幼儿园的孩子,父母和老师,也不该把他们当做大脑空空的一张白纸,而是要让孩子多参与发言,尊重孩子的观点表达,认真对待这些“童言童语”,甚至可以将它们记录下来。
只有一个孩子的发言权,从小得到尊重,他才会意识到,要对自己说的话、做的决定负责。
 
3.帮助孩子制定并达成目标
 
“目标设定理论”指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而当这个目标“明确具体,具有一定难度,但又在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时,效果是最好的。
拿到教育中来说,当我们为孩子制定难度适中的目标时,他们努把力、“跳一跳”就可能达成。这种情况将会大大激发出个人的内驱力。
成果日积月累,便是蜕变。看似能把人击垮的难题,几经分解、逐个击破;一旦度过去了,就是自己了不起的成就。
可以和孩子一起定制学习计划,阶段目标,以及为了达成目标需要做的事。由此,孩子会获得十足的胜任感,积极性和自信心自然也就充分调动起来。
苏格拉底曾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其实,这团火焰正是孩子心中的内驱力。
或许,它会由于种种缘故被熄灭,让孩子暂时失去前进的动力;但火种永远都在,随时可以复燃。
一旦烈焰熊熊,它注定会迸发出成长路上无穷的力量!
(文章来源于:家长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