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24.6%,这是患者家庭的共同困境和秘密
最近,《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发布了长篇报道,揭示了越来越多青少年、儿童罹患抑郁症、双相障碍的严峻问题。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约有3000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4%,检出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
报道还详细地描述了这部分患者生病、求医的过程,以及孩子与父母的剧烈矛盾冲突、患病后难以坚持学习的巨大困惑等等。
我读完之后感触良多。这篇报道是我们在临床中接诊的青少年患者的真实写照,该文章将患者家庭遇到的现实问题刻画得入木三分。
以下针对这篇报道中的几个要点,也是广大患者父母的几个痛点,我从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角度,尤其是深度催眠下创伤修复的突破性发现,谈一下新的见解和建议,希望对患者和父母有所帮助。
01
孩子出现抑郁发作的症状时,家长千万不要以为这是软弱、不坚强、玻璃心,更不要鼓励孩子“再坚强一点”,“再勇敢一点”等等。
文中多次提及的学生患者陈恒,他一度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罹患了抑郁症,认为这是软弱、不坚强才生的病,产生了严重的病耻感。
文中提到的另一名重度抑郁症高一女生,她打电话跟父亲倾诉,父亲却说,“再坚强一点,勇敢一点,顶一顶就过去了”。
显然,这部分孩子和家长对抑郁症有较大误解,可能将抑郁症与脆弱、退缩联系在一起,也可能认为这根本就不是病。
对于患者来说,若无法客观、科学地认识抑郁症,这会阻碍他们接受规范化治疗,错过最佳的诊疗时机,或令疗效大打折扣。
而对于患者父母而言,如果他们对抑郁症缺乏理性科学的认知,极有可能因一些不经意的言行举止对患者带来二次伤害,令患者更加愤怒或自我否定。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心理障碍,与矫情、懒惰、软弱等贬义词没有关系。主流精神科认为抑郁症的病因说不清道不明,与生理因素、心理社会因素都有关联。
而我们经过大量深度催眠下创伤修复的实践后发现,抑郁症的主要根源是心理社会因素,尤其是患者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只有患者、父母纠正自身对抑郁症歪曲、落后的认知,才能持有更积极的心态,并更有可能寻找到合适自己的康复路线。
02
目前主流的精神医学/精神病学,以及传统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仍有较大局限性,效率较低,耗时较长。患者、父母要理性、客观地对待,不要操之过急。
文中提到在精神科的诊室中,几乎每天都有家长和孩子问医生:
“没有一点好转,我想放弃,看不到希望”;
“他吃3个月药了,心理咨询也在做,我们不对的教育方法也改了,他怎么还不好啊!”;
“今年望明年,明年望后年,我都快和孩子一起生病了”;
……
这些患者、家属面临的困惑体现了现行精神病学/精神医学、传统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局限性。不少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的疗效。有的患者反而先出现药物副作用,或对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感到厌烦,逐渐失去康复信心。
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也焦虑、绝望得成了半个病人。这种负性情绪和压抑的气氛又会反过来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当然,这里面可能还有一些父母个人的因素。很多家长将家庭教育中的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想得过于简单,以为只要父母一改,孩子也会很快有好转。
先不说父母改得对不对;即使改对了,亲子关系的缓和也需要过程,需要持续地付出。父母若抱着功利、着急的心态,很容易被孩子一眼看穿,对父母更加排斥。
总之,很多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久治不愈后,父母对国内的精神科诊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都感到失望,然后开始考虑国外的诊疗资源,或者盲目相信偏方,甚至陷入迷信。
其实,我们在临床中接诊过不少归国留学生。他们在国外出现精神心理障碍后,曾在国外寻求治疗,但面临的问题一点也不比在国内少,甚至更多。
首先,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和地区的精神科用药剂量普遍较大,我国青少年群体难以负荷,更容易出现药物副作用,令原来的精神心理障碍复杂化。
其次,我国青少年患者在国外接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时,因语言、文化的巨大冲突,往往会非常不适应。若选择的是西方精神分析流派,所得到的分析结果可能更加令人云里雾里、或啼笑皆非。甚至有可能会激化亲子矛盾,甚至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很多出国留学生学生在国外求医不理想后,反而回国接受治疗。很多父母反而感慨还是国内的诊疗体系性价比高、效率高。
所以,国内的患者父母一定要充分地认识到这个问题,不要一味抱怨国内的精神科诊疗水平低。在西方发达国家,一样也有这样、那样的弊端和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主流精神医学/精神病学效率低、手段单一这些弊端是国内外的“通病”,这是该学科的局限性。尤其是在病因方面,仍把研究和治疗重点放在生物学因素上,心理社会因素长期得不到重视。
至于传统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绝大部分仍停留在个体的外显记忆层面,无法深入到内隐记忆层面中的心理创伤,所以起效也较慢,效果也不够稳定。
但总的来说,我们国家的精神心理卫生事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青少年的精神心理健康也越来越被重视。
去年9月,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要求各高中、高等院校应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这能令学生的精神心理问题得以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避免对学习、生活产生更严重的影响。
希望患者、父母都要看到社会和国家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理解目前该学科内的局限性,减少不理性的抱怨和指责,调整心态。比如如果选择了药物治疗,找到了值得信任的医生,那一定要具备基本的精神科用药知识:
试药几乎是必经过程,不要以为一吃药就马上有效果;
孩子、家长有想法可以积极跟医生沟通,不要擅自停药、减药、加药;
既然药物治疗有副作用、有局限性,更要想尽办法从心理根源上解决问题,整体上减少服药量,并掌握一些缓解副作用的方法。
尤其是患者的父母,遇到困难要积极解决,不要总是外归因、责备别人而不反省自己。否则将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康复。
03
父母不要病急乱投医,切勿将孩子送到不规范、不专业的“戒网瘾学校”!
文中的陈恒曾被母亲两次送到戒网瘾学校。第一次“戒网瘾”结束之后,“效果”非常好,陈恒看起来阳光,做事勤快,成绩上升。
可其实,陈恒在戒网瘾学校里遭受了几乎是非人的对待。高强度的体罚、吃不饱的饭菜,正是因为对戒网瘾学校的恐惧,他才故意在父母面前表现得如此完美。
但伪装终究难以持续。结果,母亲再次以他不努力学习为由,把他送到了戒网瘾学校。这导致他彻底精神崩溃,这次重大的伤害延续至今,亲子关系恶劣到几乎看不到缓和的希望。
希望广大家长一定要吸取这个惨痛的教训!
社会上这类戒网瘾的社会机构非常多,最著名的是前几年被曝光的“豫章书院”。去年,法院判处豫章书院创始人、校长、教官等人对孩子的所谓“教育行为”构成了非法拘禁罪!大批孩子遭到了他们的折磨和虐打!
还有不得不提的杨永信。他是山东临沂四院的精神科专家,却打着精神科治疗的名号对青少年采取电休克、电击治疗。这严重违背了医学伦理,对孩子的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堪称酷刑!
著名的《Science》杂志曾公开指责杨永信是“最臭名昭著的”精神科医生,他是精神医学界中的耻辱。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注意识别,看到孩子问题背后的心理社会根源,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快速起效。若没有科学而高效的临床技术,“效果好”的背后往往意味着精神、肢体上的暴力压迫,令孩子出现更严重的精神心理障碍,亲子关系彻底断裂。
04
在复学的问题上,父母、孩子应积极努力做好充分的准备,但面对结果要坦然接受。
父母对孩子是否能复学的问题高度重视,这很正常,也完全可以理解。学业是青少年的主要任务,如果能够顺利回归校园,甚至考上不错的高中、大学,这当然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有利。
这个初心是好的,但很多家长的方法不得当。很多孩子的病情尚未稳定,根源性的问题尚未解决,只是表面上的情绪平稳了些,可父母便急着让孩子学习、上学。
这往往会再次激活孩子的心理创伤,病情反弹,孩子不得不二次休学,或者继续长期请假。这对孩子、父母的打击会更大!
如果想更顺利地复学,父母一定要学习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尤其是理解抑郁症背后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中,有不少来自于父母以往的不当教育方式。
所以父母一定要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掌握科学的家庭方式和沟通技巧,有意识地改善亲子关系,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
如果父母中只有一方具备自我反省的意识(常见是母亲),而另一方仍固守以前的教育方式,继续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此时就需要有智慧的一方来带动另一方进行自我反省。
若父母双方都能够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改变以往与孩子相处的方式,成为孩子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这样离顺利复学、孩子康复就更近了。
还有,父母必须了解学习障碍的相关知识。为什么孩子在家休养时情绪比较稳定,跟父母的关系也有所改善。父母和孩子都以为这个病好得差不多了,但一回到学校不久,情绪又出现波动?
一来这是因为学校情景激活了孩子未得到修复的相关创伤,二来是因为孩子的学习障碍其实没有得到解决。
所以,孩子复学后的波动有可能是学习障碍的表现,而非真正的精神心理症状。但大部分精神科医生对此不了解,很容易认为孩子复发了,进一步加大了孩子的心理压力。
如果父母提前了解学习障碍的知识,懂得利用一些方法改善孩子对学习行为的恐惧、厌烦,甚至建立起学习时平静、愉悦的情绪,那这个问题就容易解决多了。
整体来说,当孩子在家能够比较平静、专注地自学了,或者在辅导班、网络课或请家教辅导时比较投入地学习,学习状态有明显改善了,这才是最理想的复学时机。
退一步说,即使孩子难以回归学校,但能在家中自学、上辅导班等,这也不失为一种折衷方法。只要孩子坚持学习,这就是很大的进步,父母必须给予具体的肯定!
即使复学不成功,或者最后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父母一定要从一生的高度、用时间思维去看待这个阶段。不要灾难化思维,并引导孩子理性对待。
能不能顺利复学,这不是康复的标准;能不能考上理想的学校,这也不是衡量成功或有价值与否的标准。
中青报的报道细腻地描写了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及其家庭的困境,重于写实,但并未透露出太多关于康复的希望和方法。
家长们阅读后大可不必悲观。抑郁症、双相障碍等常见精神心理障碍是完全可以康复的。
但孩子能不能更顺利地康复,康复的程度如何,这与父母对疾病的认知和知识、父母与孩子共同选择的治疗方法、父母是否真的做到了深刻的自我反省等有密切联系。
父母要意识到,对于绝大部分患者及家庭来说,理性地接受主流的精神科治疗、专业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运动疗法等,再加上父母的积极学习,不断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努力改善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这是最实际、最经济的康复路线。
希望广大父母不要过多地沉浸在悲痛、绝望中,更不要过度自责;而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帮助孩子们摆脱疾病,甚至将患病经历转化为人生财富,令整个家庭都得以提升。
(文章来源:广州晴日心身专科门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