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机制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肖汉仕)
内容提要: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取决于外部影响的优劣、自身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科学与否。要想保证学校心理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客观上必须注意以下七个方面。即:明确心育的目标,两种方式并举,注意三个原则、调动四个方面的积极性,采用五条途径,从六个方面评估,创造七个条件。也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模式。
关键词:学校 心理教育 模式
我国现代学生的心理问题呈增加趋势,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三个大的方面,其一是现代社会中对心理的劣性刺激增加,二是长期以来,学校心理教育的缺乏,致使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严重滞后,三是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缺乏科学有效的心理教育与辅导机制。
从宏观层面看,我国正经历着剧烈的社会转型,呈现出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选择自由化、管理法制化、信息膨胀化、知识更新频繁化、生活节奏快速化、传播多源化、竞争剧烈化、人际关系复杂化、差距扩大化、宏观生态环境恶劣化、家庭结构小型化、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的新特点或新趋势。而这些新的特点及趋势中,既有有利于人们心理健康与发展的积极因素,为人的潜能开发与自我实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更加广阔的舞台,也有的可能成为劣性刺激,给人们带来心理困惑和压力,给心理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客观上需要人们拥有更高的、更全面的心理素质才能兴利除弊,在这一社会中顺利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心理素质的优化需要科学的心理素质培育与长期的心理训练。我国教育却长期忽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致使学生的心理素质滞后,以至难以适应社会对其心理素质的客观要求和挑战。要想维护心理健康,还需要有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机制,而我国的不少学校在这方面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专业人员不足、条件不够、水平不高的现实,致使学生的心理问题有些被置之度外;有的心理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准确判断,更无力解决;有的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奢侈品或装饰品,尚未作为学校与学生的必需品。致使学生的心理问题、由心理因素而引发的行为问题大量存在,有的甚至引发出许多本可以避免的悲剧。
是否全面、科学地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成为了衡量一所学校是否真正对学生负责,是否将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是否真正以人为本,富有人文关怀的重要标志。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是一项科学性与实效性要求很高的教育实践,需要根据其内在规律科学进行。
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少走弯路,减少失误,使之尽快走上科学化的轨道。笔者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与实践,从我国学校教育的实际出发,并结合自身二十多年来的研究与实验,在此就心理教育实践中需要注意的有关问题,谈谈一孔之见,以抛砖引玉。
一、需明确心理教育的多层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素质培育与心理健康辅导,在这里简称心理教育或心育。心理教育应是教育者从教育对象的心理需要出发,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其心理的各有关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与干预,以优化其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的实践活动。人的心理需要包括心理健康、心理发展、心理适应这三个层次,心理教育的目标可概括为护心、育心、促适应。即维护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促进社会适应,从而顺利实现其社会化。
其中最基本的目标是防治心理障碍,维护心理健康。这是它的特色,也是实现其它目标的基础。它的中级目标是通过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即通过个性品质的优化,提高德育的有效性;通过心理能力的强化,促进智育的高效化;通过心理健康的维护,促进健康的全面化;通过内在动力的激发,促进自我发展的主动化;通过行为习惯的优化,促进个体的顺利社会化。社会适应状况既是社会化水平的标志其最终目标是充分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并且保持对社会的积极、主动的适应,实现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和谐与统一。
为此,需要以护心、育心、促适应作为其目标,以育性、启智、健心、强能、激力、导行作为其直接任务。
二、坚持心理素质培训与心理问题辅导两种方式并举
心理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都是心理服务的手段。但严格地说,各自的服务对象、功能、内容、重点、方法又有所不同。具体实施的人员不完全一样,其中心理教育需要全体教育者参与,心理辅导主要由受过一定培训的心理教师开展,心理咨询需要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工作者承担,心理治疗主要应由专业的心理医生负责。
根据学校心理教育的目标、任务、师资水平以及学生的实际需要,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坚持教育发展与预防矫治并举的综合模式。即,以教育发展为主,咨询矫治配合。以面向全体师生的、全面的心理素质培育以优化其心理,提高师生的心理素质,实现自我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并依靠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促进其它素质的主动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心理素质的提高不可一蹴而就,同时,客观环境中的不良刺激在所难免,因此,必需通过心理测评、辅导、咨询,以便及时发现、解决常见的、力所能及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必要时要及时转介给专业机构接受心理治疗。而不应厚此薄彼,也不宜照搬医院的临床治疗模式,或者传统的灌输教育模式。
三、注意三个基本
1、面向全体与重点帮助结合
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实社会与个体的共同需要,接受心理素质教育是每个学校应该享有的权利,帮助每个学生树立育心意识,掌握育心方法,激发育心动力,学会自我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校教育的天职,心态正常的学生希望进一步发展,需要锦上添花。因此,应该使每个学生在学校阶段接受到一定的心理素质教育,从而为以后的自我发展奠定心理素质基础。与此同时,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不一样,所处的现实环境有差别,遭遇的现实刺激也不一致,因此,特别是心理素质水平暂时落后,所处环境恶劣或遭遇生活事件打击的学生,其引发心理问题与心理问题的可能性会加大,获取心理保健、心理适应帮助的需要会更加迫切、强烈,更需要心理关怀与帮助,学校应给予重点关注。
2、帮助与自助结合
学生心理发展、心理适应与心理保健需要的满足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共同努力,有机配合。一方面,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各种途径与方法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心理教育与服务,另一方面,学生是心理教育的主体。心理教育的目的在于满足学生心理健康和发展的需要。这一需要应是来自学生自身的实际要求,而不是社会或教育者硬性强加的。因此,在心育过程中。首先要唤醒并强化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帮助其激发出内在需要。变“要我”接受为“我需要并且想要”接受心育服务。要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学生的潜力学会自我帮助,将育心与护心内化自身的需要与观念,将教师传授的育心与护心方法转化为自己能力以及自觉有恒的行为。最终通过接受心理教育学会自我优化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顺利适应社会。教是为了不用教,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过程要特别突出内化和转化,树立并强化育心与护心的意识,变要我接受为我要接受,变社会需要为自身需要,变被动应付为积极主动,变观念为计划,变计划为行动,变一时行为为长期的行动。
3、注意衔接与贯通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衔接:心理素质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许多内容需要跨学段进行,各级学校的目标、任务、内容应有机衔接,保持必要的连贯,使前一学段成为下一学段的基础,后一学段应以前一学段为起点。既避免内容脱节,也避免简单重复。
心育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要想达到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目的,实现其利教、促学、益社会的功能。需要注意心育内容、途径与心育目标的统一,加强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方面之间的协作、配合。
其次,注意心育与其它教育活动的结合。
心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等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通向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速公路,处于基础的地位。同时,其它教育中也有丰富的心理教育的内容。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将心育与其它教育有机结合,互相促进。
同时,注意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协同。
心理教育要在学生自我实现的同时,还得自觉保持对社会的积极适应。既要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重视其主体地位,但当个体的目标、需要、兴趣、爱好、动机与客观的现实社会存在矛盾时,又需要引导学生妥善处理。如果一味强调某一个方面,而不顾另一方面,就必然产生冲突。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或者加剧对社会的不适应。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贯通是指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内容应与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以及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机贯通,避免割裂与重复,避免产生内耗与冲突。
(三)、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统一原则
心理教育是一项科学的实践。它的内容、方式、方法等一切方面都可能给学生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特别对于儿童、少年,在其心灵可能留下深刻甚至终身的烙印。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基础之上,以心理学、教育学及有关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在心理教育学这一新兴学科的直接指导下进行。其目标的确立要与教育的总目标相一致;内容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发展的需要;方式、方法须符合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的原理;具体要求应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避免违背科学的盲目蛮干,以免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出现教育者所不愿看到的后果。
同时,心育作为一项应用性很强的实践活动,必须富有实效性。在设计心育目标时就应考虑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在确定方式时要看是否有可行性;在选择方法时要看有没有可操作性,在评估效果时主要看有没有实效性。不应为了产生轰动效应而片面追求形式的花样,搞花架子。为追求课堂一时的效果,而去强迫学生去掌握甚至背诵心理学的知识。以免脱离心育的实质,走向形式主义或者变成心理学的课程教学。
四、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四个方面的积极性
在心理教育中,学校是保证心理教育全面性、科学性的主要渠道,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学生护心和育心的认识需要通过教师的教育去帮助提高;心理保健与训练的积极性需要教师去调动、激发;有关的方法需要传授;学生的护心与育心能力需要教师培养。因此,教师积极性的高低是制约学校心理教育能否顺利和科学开展的关键因素。
学生作为心育的主体和内因,决定着心理教育效果的有无及其大小。首先需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谈体验,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看到心理教育对其今天以及今后的健康、发展与幸福的紧密联系,内化为学生自身强烈的需要,产生强烈的内在积极性。
家长是心理教育的方面军。特别是中小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期望、要求,教育方式和方法,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需要通过家长会、办家长学校、向家长推荐有关资料等途径,帮助家长提高认识、优化方法,争取家长积极配合,形成心育的合力,避免内耗。
社会环境与舆论对学校心理教育的成功实施与效果也存在制约作用,首先是社会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如、文化、新闻、公安等部门决定着舆论的净化、优化及安全状况。新闻、卫生部门的关系更为直接。可见,学校心理教育还需要得到各有关部门的配合。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成为全社会的事业,纳入到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五、同时采用五条主要途径
根据国外学校心理学的研究与实践,结合我国国情与教育实际,参考国内近十多年来的研究、实验和学校具体实践,心理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全方位优化并有机结合
外来影响的刺激是心理健康与发展重要的制约因素。其中积极的影响成为良性刺激,否则,就会构成劣性刺激。在这里主要是指学校这一特殊环境的影响。具体包括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以及学校、家庭和学生所处社区对学生心理构成直接影响的软、硬环境。需要通过全面优化,以便扬优抑劣。特别注意营造压力适度、人际和谐、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
由于心理素质与其它素质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心理素质既是其它素质发展的基础,又有机地渗透于其他素质之中。这就决定了心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将一部分心理品质、心理能力等的培育,有机地与德、智、体、美、劳育相结合,这不仅是心育的需要,也是其它教育本身的要求。可以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教书必须育人,育人必先育心。需要全体教育者扮演好“经师”、“导师”以及“心师”的角色,实现教书育人和育心的有机结合。
(二)、适量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和专题辅导讲座
这里的心理教育课不同于一般的文化知识课和单纯的活动课,它有明确的护心、育心目的。旨在帮助学生提高有关的认识,激发需要、兴趣,从而强化护心、育心的意识和积极性。通过必需的心理学知识传授,心理卫生常识的普及,有关自我训练技能的掌握,以便帮助学生学会护心和育心,自我培育优良个性、挖掘智慧潜能、增强心理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矫正不良行为。
通过对学生已经存在或可能遇到的带普遍性的心理问题的集中辅导,以缓解、预防常见的轻度的心理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心理教育的效率,也减轻个别咨询、辅导的压力。具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讲座是心育课的灵活补充形式。
根据我国现行教育实际,按照既达到目的,又不加重学生负担,根据实际需要与现实可能,宜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适量的专题讲座和心理辅导活动。在初中和高中的一年级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进行系统讲授、训练和辅导。在中学的其它年级和大学,应根据学生心理实际要求开设有关的专题讲座。
(三)、进行必要的心理测查
为了使心理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除了依据儿童、青少年发展心理学所揭示的一般心理需要外,为使心理教育与辅导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应该根据教育与具体心理辅导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心理测量、心理调查及行为观察,以便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心理需要,为班级或年级集中的心育课堂辅导或者心理讲座提供内容选择的依据。另一方面,通过心理测量以及时发现、科学诊断学生的心理问题,为个别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提供矫治参考。以免使辅导变得无的放矢,使咨询矫治缺乏科学依据,也为有关心理教育的研究与实验提供必需的量化材料。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辅导咨询
学生个别特殊的问题难以依靠集中辅导得到全部解决,其心理需要无法具体满足。因此,需要根据问题的性质、学生的个性特点与要求,灵活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心理咨询和具体辅导。如,相同问题的小组辅导,心理咨询室进行的面谈咨询,电话咨询,书信指导,以及对一些比较普遍的一般性问题,通过黑板报、广播进行解答。以满足不同特点的学生的具体心理需要。
(五) 指导学生自我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和心理互助
解铃需要系铃人,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需要自我保健,心理素质的提高需要自我持之以恒的训练。外界帮助的目的应是让学生学会自助。这就要有自助的意识和要求,同时,帮助学生学会自助,使之具备自助的能力。
在同龄的学生之中,也蕴藏着巨大的心理互助潜力。同学之间的相互关心、宽容、接纳、支持、鼓励、帮助、尊重,是学生满足心理上的温暖感、安全感、归属感、力量感、尊重感的重要途径。同时,同伴的喜欢与理解,可使其心灵打开大门。相互的倾诉、倾听,会为其宣泄心里压力,及时发现问题,提供方便。同学间平等的交流、开导、劝戒,容易被接受、内化。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互助精神和理解人、帮助人的热情和能力。
以上心育的途径各有其独特的功能与意义,都是全面实现心育目标所不可缺少的。需要综合运用,以便实现优势和功能的互补,形成合力。如果厚此薄彼,片面地突出一点而不及其余,将会制约心育目标的全面实现和功能的全面发挥。
六、从六个方面全面评估
心理教育不宜追求任何华而不实的形式。一切应该从学生的实际需要的满足出发,来选择内容与方式、方法。必须以学生合理的心理需要的满足与否及其满足程度,作为评估其成败的主要标准。具体看学生的性格品质是否得到了优化,其性格变化的方向及程度如何;各种心理能力是否有所增强,考察其对学习、生活、交往、工作、现实环境变化的心理适应情况;学生的内在动力是否得到激发,看其行为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如何;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否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看有关的心理问题是否得到了预防或缓解;原有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是否有所好转,看其行为习惯变化的方向与大小。
在注重实际效果的同时,还得注意具体方式、方法的运用是否科学、恰当,主要看学生的对心理教育活动的满意程度。避免只讲结果,忽视方法和学生心理感受的现象。
由于心理现象的复杂性、不稳定性及心理状态改变的长期性、艰巨性,在具体评估心理教育的效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即要看主流而不唯支流,看全面而非单一,看一贯而非一时一事,看变化的方向而不急于求成,注重长远作用而不唯眼前效果,尽可能量化,但不宜刻意追求量化。
七、需要创造七个必要的条件
即,领导有意识和要求,师生及家长有共识,学校专兼职的师资,有必需的设施工具,心理工作有合理的报酬,上级有检查评估机制、业务上有专业指导。
学校心理教育的顺利和成功实施,需要多方面必要的条件。其中,领导的认识水平及其教育观念,以及教师和家长的意识与自觉参与是关键。学生心理保健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以及护心和育心的意识是心育的出发点和基础。教师从事心理教育的水平的高低、能力的强弱是决定着其有效性;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的培训是科学性的保证,开展心理教育与咨询矫治所必需的设备、图书、工具、经费是物质条件。学校和上级对心育工作者合理的激励机制是保证心理教育长期深入开展的必需动力,教育行政部门的科学管理与要求是推动这一实践发展的必要条件,专业人员的指导是其科学性的保证。因此,我国在开展心理教育时需要全面考虑,努力创造各种必要的条件,以推动这一事业的顺利和长期开展,加速其普及,并保证其科学性和实效性。
学校心理教育运行机制
目标 途径 评估 条件
培育性格品质 | 全方位优化外部环境 | 性格是否优化 | 领导有意识和要求 |
开发智力潜能 | 全面渗透心理教育 | 潜能是否开发 | 老师和学生有共识 |
培养适应能力 | 适量开设心育课程 | 能力是否强化 | 学校有专兼职师资 |
激发内在动力 | 进行心理测量调查 | 动力是否激发 | 有必要的设施条件 |
防治心理疾病 | 开展多样化的咨询 | 心态是否健化 | 工作有合理的报酬 |
矫正不良行为 | 自觉坚持心理训练 | 行为是否转化 | 上级有检查和指导 |
作者介绍:肖汉仕 湖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应用心理学博士,心理健康教育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