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学生自尊心:一项关涉生命的师德准则
(编辑:屈露露)
近日,媒体披露了这样一件令广大师生揪心的事:2021年4月16日,西安一名中学老师发现自己放在办公室的1200元钱失踪了。后去查看了监控,发现竟然是成绩非常好的学习委员茜茜所为。为此,学校3名老师就一起和她谈了话。茜茜承认拿了钱,但请求老师不要告诉家长。可是老师考虑到事情的严重性,还是给茜茜妈妈打了电话。结果这个平时学习特别优秀的女孩,内心既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万分懊悔,又对教师不顾自己不要告诉家长的请求直接向家长通报深感失望,一时觉得自己深陷学校和家庭双面道德责备,人活着的起码自尊心丧失殆尽。她在困境之中,得不到此刻最需要的来自教师及家长的精心呵护和耐心引导,顿时觉得生无可恋,纵身从公寓20楼的窗户跳下,结束了自己12岁的年轻生命。在跳楼之前,她在窗户边写下“再见了”三个字,还留下一个小本子,上面写着:“家不是依靠,而是用假笑应对的场合,国际公寓20楼,我知道我只会逃避,谢谢你们,路脏了,抱歉。”
又一条学生年轻的生命早早离去,令人扼腕痛心!她本该有幸福的人生和美好的未来。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自杀事件屡屡发生,究其原因,十分复杂。但我们从12岁女生茜茜自杀的惨痛教训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自杀,一方面由于其自身缺乏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的坚定信念,生命意志薄弱,一有挫折就轻易选择自杀;另一方面,也因为有些教师和家长不懂得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犯下这样或那样大小错误时,教育和训斥一定要有高度的教育智慧和责任心,应当既要让孩子明辨道德是非,又要千万重视、悉心呵护孩子的自尊心。教师呵护学生、特别是犯错学生的自尊心,是关涉学生生命、关涉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师德准则。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人们将永远赖以自立的是他的智慧、良心,人的尊严。”自尊心是人的立身之本。自尊心既是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和肯定,又是对自我道德人格和尊严的预设。教育工作的全部秘密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引导学生的自尊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常言道,“人要面子,树要皮”。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来说,自尊心不仅关乎个人的尊严和“面子”,而且关乎自己要努力当一个“好人”的自我道德期待。每个教师和家长都应当知道,一个人的道德成长既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也是一个在“遭遇挫折”中成长的过程。一旦发现犯了错误,甚至是比较严重的错误,也要冷静以对。不能因为学生的一事之错,就全盘否认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夸大学生犯错的性质和程度,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爱心。为了教育好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工作赋予教师和家长具有教育惩戒权。恰恰是在行使必要的教育惩戒权时,应该拿捏好教育的态度、方式和分寸,注意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权。切记住,当学生做了错事而受到师长和同学批评指责时,对于外界对待他们的一言一行常常是非常敏感的,在帮助他们分清是非曲直的同时,特别需要用心来呵护他们的自尊心,肯定他们向善向美的心愿。有些教师和家长以为学生或孩子犯了错,教育方式和语声语气不用太讲究,可以任意处置,是违背教育规律和师德根本要求的。
对于道德人格和心理人格正在逐步形成的中小学生来说,教师和家长有意或无意地损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就会引起他们内心的极大痛苦和强烈反抗。有时候,他们甚至会用极端的行为,来捍卫自己的道德尊严。2020年9月17日,武汉一名初三学生因违反校纪,他妈妈被老师叫来一起教育犯错学生。妈妈在学校走廊里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当着众人的面愤怒地推搡并扇了儿子几个耳光。走廊的监控拍下了这样一个细节:妈妈在走廊里当众推搡殴打儿子时,儿子的同学都在楼道里围观,也有人前来阻止妈妈别打了。但妈妈并没有停手。对于一个初三男学生来说,他妈妈当着同学的面打自己的耳光,感到自己脸面尽失,自尊心无地自容。妈妈走后,儿子愤懑不已,站在原地犹豫了几秒钟,探头往教学楼下看了一眼,然后就从高楼上一跃而下。他用这样极端而无法承受的方式,报复了妈妈。
一件件活生生、血淋淋的事实,一再告诫教师和家长:教育犯错的学生和孩子,绝不能意气用事,必须谨慎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呵护好学生和孩子的自尊心。热爱、关心和教育学生,要以尊重和呵护学生的自尊心为基本前提。
王正平教授曾在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人民教师的道德修养》一书中指出,学生的自尊心,是“自我教育之母”,是一个人的荣誉感、健康的自爱心,不甘落后的上进心的源泉之一,是教育工作赖以开展的重要心理基础。尊重、爱护和培养学生正确的自尊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教师的责任和技巧,就在于机智而敏锐地发现和保护学生求上进的自尊心,适时地加以引导。如果不这样做,经常会给受教育者带来痛苦,造成学生自暴自弃,窒息了学生的天赋和才能,压抑了他们道德上向上的意向,这是教师没有对社会和自己的学生尽到责任。
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学生的心灵常常是脆弱和敏感的。教师要恰当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需要具有对学生真诚爱心基础上的教育智慧和艺术。当发现学生在学业、道德上有明显过失或错误时,要善于从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角度善解人意,选择最有利于帮助学生迁善改过、自我教育的科学的、适宜的方式方法。许多优秀教师的实践表明,真正好的教育智慧和教学艺术就是能够在学生发生大大小小的差错时,懂得既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恰到好处地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把教书育人落到实处。
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件令人感动的真人真事:在一个婚宴中,一位中年男士认出了也来参加婚宴的他的小学老师。他走上前恭恭敬敬的叫了一声:“老师!”,然后说:“您好,您还认得我吗?”老师摇了摇头说:“对不起,我实在想不起来了!”学生说:“老师,您再想想,我是当年在教室里偷了同学手表的那个学生啊!”老师看着面前的这位学生,还是摇了摇头说:“我真的认不出你了!”学生问:“您一点不记得了吗?当时您叫全班同学站起来,要求大家面向墙壁,用手帕蒙上自己的眼睛,然后您一个个搜查我们的口袋。当您从我口袋里搜出手表时,我想我一定会受到您的谴责和处罚,一定会遭到班上同学的鄙视,也将在我人生中烙下不能磨灭的耻辱的印记……”“但是事情并不是我想像的那样,您把手表还给失主后,就叫我们坐回原位继续上课。一直到我毕业离开学校,偷手表的事从来没有被提过或被传过。”“老师,现在您应该记起我了吧!”老师微微笑着说:“我怎么会认得你呢?为了同学之间能保持良好关系,为了不影响我对班上同学的印象,当时我也蒙上自己眼睛来搜查学生的口袋。”信任学生本身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这是一个多么具有师德智慧的老师,多么懂得用最恰当合理的方式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启迪学生在道德上自我成长!
应当看到,在当前教育内卷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有不少教师和家长用“我这是为了学生好”“我是为了你好”等种种在道德上似乎是名正言顺的理由,不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没有把握教育的分寸,粗暴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爱心,演出了一幕幕令人痛心的教育悲剧。教育是塑造思想、塑造灵魂、塑造生命的神圣事业。我们要大声疾呼:呵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是一项关涉青少年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师德准则。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应当从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开始!
(文章来源:师德研究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