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实施全民健心工程 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2014年01月22日 社会心理服务研究 实施全民健心工程 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已关闭评论 阅读 1,042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 该文为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特约专稿,发表于中国民康医学2013年3月 第25卷1-4页)
             (作者: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 、中国全民健心网负责人肖汉仕教授)
摘要:健心包括育心与护心,即培育良好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全民健心是通过多种途径以优化全民的心理素质、维护并增进全民心理健康的实践活动。实施全民健心是促进健康的内在需要、是落实精神卫生法的必然要求、是优化社会心态的客观需要。
关键词:全民健心   必要性
                                           
      这里的健心包括育心与护心,即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全民健心是通过多种途径以优化全民的心理素质、维护并增进全民心理健康的实践活动。其目标从积极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是培育并优化国民的心理素质;从心理卫生学的角度看是维护并增进国民的心理健康。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需要多管齐下,包括提供全面的人文关怀以增强社会心理支持;全方位优化社会环境以减少不良刺激;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建构完善的心理卫生服务网络以防治心理疾病;全民参与健心实践并合理利用心理服务资源。全民健心的特点是面向全体国民,服务人生全程、依靠全民参与。实施全民健心工程在我国十分必要,势在必行。

1.全民健心促进个体全面健康的内在需要
      健心包括两大目标:从发展的角度是培育并优化良好的心理素质即育心,从防治的角度是维护并增进心理健康,即护心。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阐述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心理健康不仅是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促进身体健康、保持社会适应以及道德健康的重要条件。

1.1 健心是维护并增进心理健康的需要
      心理健康状况取决于现实环境的优劣、自身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社会心理支持与心理卫生服务的有无。由于现实环境不会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心理素质的培育不可一蹴而就,因而心理问题难以完全避免。任何人在任何阶段都可能面临自身的发展与适应难题。由于在我国长期以来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导致人们的心理保健意识与心理保健能力普遍缺失,应有的社会心理支持与心理卫生服务严重缺乏,以至心理问题呈现出日益严峻化趋势。
     有关调查表明,我国居民当前的精神健康状况不尽如人意。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但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不足5成,就诊率更低”[1]。各类精神病患病率达13.47‰。在今后20年的疾病总负担中,精神问题仍将排名第一。各类精神问题将占疾病总负担的1/5。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自杀以及攻击伤人的刑事案件大量发生,每年有20多万人自杀身亡。“儿童行为问题,酒与药物滥用,海洛因等毒品成瘾,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在人群中的比例逐年增高”[2]。世界卫生组织1996年相关资料就显示,精神障碍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已经居于首位,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大量自杀、自残现象以及凶杀、暴力、群体事件的存在,都与其心理不健康或心理素质低下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内在关系。有的成为社会事件的导火索。
      有关专家预言:从现在到二十一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象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3]。精神疾病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在21世纪,我国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在2020年的疾病总负担预测值中精神卫生问题仍将排名第一”[4]
      笔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新时期居民精神健康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也发现:我国居民的精神健康问题并未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自动缓解,反而越来越严峻。使用SCL-90测量统计的结果显示:2008年12月我国居民精神症状的各个因子的平均得分都高于具有可比性的1986年的相关研究结果,分别高出0.35~0.62分,其中偏执、敌对、焦虑、抑郁、恐怖尤为突出;样本中有34.5%的居民存在轻度及以上的症状;5 %以上精神症状达到中等严重程度。可见,我国新时期居民的精神健康问题相对以往显得更加严重。精神健康问题的性别差异不显著;经济状况差、文化程度较低、居住在农村、社会地位较低、丧偶、60岁以上、失业的居民等弱势群体的精神健康问题相对更为严重,属于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与此同时,心理健康问题已经程度不一地表现在各个阶层、各种职业、各种群体、各个年龄阶段的居民身上。
    当前我国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虽然得到较大的改善,但人们的幸福感与满意度却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居民的焦虑、抑郁、愤怒、牢骚、烦恼、浮躁、悲观、失落、不满、怨恨等消极情绪较为普遍,人们的心理压力较大,心理疾病以及适应不良的行为在不同年龄阶段以及各行各业的所有群体中都存在一定的比例。
     可见,人们的负性情绪体验,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减少,反而在部分居民中更加频繁、更加强烈。许多居民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负性情绪体验较为常见,心理压力较大。不少人的挫折感、不公平感、郁闷感较为强烈。这些心理现象很容易引发严重的心理障碍与不良行为甚至群体性事件。它不仅影响居民的心身健康、人际关系、工作效率、生活质量以及社会适应,而且也容易引发个体和群体性不良行为,影响社会心态的和谐,威胁着社会的安定,制约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们对心理服务的需求日益强烈,渴望在心理矛盾、处于逆境、遭遇挫折、受到委屈、处于心理应激状态时能够及时获得心理帮助,得到理解、鼓励、支持、开导、启发、肯定、安慰、劝告、同情、倾诉等社会心理支持。能够有话有处说、说话有人听、忧愁有人排、烦恼有人解、压力有法缓、心态有人测、障碍有人除、心病有人医。从而实现心理问题的积极预防和矫治。
    心理问题的预防、矫治都需要主体的实践,需要通过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心理卫生知识,具备心理保健能力,学会心理调适,在积极自助的同时,也在必要时能够主动寻求心理帮助。
     全民健心机制的建构可以使有心理问题的人通过心理卫生服务以雪中送炭,缓解心理问题;心理处于亚健康的人可以通过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学会心理保健,改善心理状况;心理暂时健康人可以通过健心活动锦上添花,促进心理发展,积极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维护并增进全体居民的心理健康迫切需要实施全民健心这一系统工程,通过个人、家庭、单位、社会的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通过全面的人文关怀以提供必要的社会心理支持、全方位地优化社会心理环境以减少不良刺激、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以获取心理保健知识、获得全面的心理卫生服务以及时矫治心理疾病。

1.2 健心是促进身体健康的需要
    人们比较注意预防病从“口”入,却容易忽视病由“心”生或病由“情”生。现代医学通过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综合研究发现,心身疾病日益增多,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是造成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例如原发性高血压、溃疡病等。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功能性障碍,则被称为心身障碍,例如神经性呕吐、偏头痛等。广义的心身疾病包括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心身疾病可能发生在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骨骼肌肉系统以及恶性肿瘤、皮肤病、耳鼻喉等身体的各个方面。心理因素在许多躯体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障碍在发生与恶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心身疾病的发生与病人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紧密相关。因此,躯体疾病的预防与矫治都需要心理干预,需要通过健心以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这是维护并增进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可见,健身的同时还要健心,这样健康才有保证。

1.3健心是促进社会适应的需要
     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反映,社会的转型必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们的心理。我国现代社会已经呈现出一系列变化特点或趋势,例如经济市场化与国际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选择自由化、管理法制化、信息膨胀化、传播快捷化、知识更新频繁化、生活节奏快速化、科技影响深远化、竞争激烈化、协作紧密化、人际关系复杂化、差距扩大化、人口老龄化、宏观生态环境恶劣化。
     这些社会现实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人们的潜能开发与自我实现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与更多的机遇;另一方面,也使人们心理适应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进而给人们的心理健康构成了严峻的挑战甚至威胁。要想兴利除弊,需要全体现代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维护心理健康,获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这里的心理素质是指在遗传基础之上,在教育与环境影响之下,经过主体实践训练所形成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其中的性格品质是指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相对稳定的态度以及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如自尊、自信、乐群、合群、善良、乐观、开朗、坚强、理性、平和、积极、上进等;其中的心理能力包括认知能力、适应能力、心理动力。认知能力是指通常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创造等认知过程中的能力;适应能力指个体适应现实社会所需要的自我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应变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心态调适能力、行为自控能力;心理动力是指在合理需要、兴趣与动机基础上产生的内在驱动力。
   要想具备现实社会对人们心理素质的客观要求,必需加强心理素质培育与训练,通过积极育心实现自身的心理优化与主动发展,才能保持对现实社会的积极适应。
     健心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就是通过培育与训练以优化心理素质。即通过面向全民的心理素质教育与主体的自我实践训练促进心理发展,实现心理素质的全面优化。特别是通过性格品质的自我修养、智力潜能的自我开发、心理适应能力的有意识训练、内在动力的自我激发,达到优化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强化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的目的。

1.4健心是促进道德健康的需要
    道德健康主要指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保持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思想情操,在自然界及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循的一定规律、规则、 规范等。
     良好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是道德健康的基础。道德健康要求严于律己、自尊自爱,对他人谦让友爱,对工作爱岗敬业,对父母孝敬,对物爱惜节俭等等。这些既是良好性格品质的体现,也是道德健康的基本要求。应有的心理素质缺失是道德不健康甚至违反乱纪的根源之一。例如缺少自尊自爱的人容易放任自流;缺乏他人意识的人容易损人利己;缺乏理性平和心态的人容易偏激冲动;缺乏积极进取心的人容易自暴自弃;缺乏自律意识与自控能力的人容易违法乱纪。
    道德健康不仅需要道德教育,也需要心理教育,正所谓育人先育心,现代德育需要从“心”开始,通过良好性格品质的培育、心理能力的培养,促进心理优化,才能塑造出健全的人格,增进道德健康。
     通过育心实践达到心理自我优化,实现心理发展是每个人毕生的任务,心理素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性格品质的修养、心理能力的提升是没有止境的,内在动力的激发是长期的。
     在生命发展过程的每个阶段都有不一样的心理适应的难题,从婴儿、儿童、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更年期、老年期直至临终都将面临相应的心理适应问题,需要相应的心理支持与心理卫生服务,以顺利完成过渡,达到心理适应。每个人在人生各个时期都可能偶尔产生情绪困扰、心理压力,存在引发心理障碍的风险,都可能需要接受心理卫生服务。
     健心已经不再是现代人的奢侈品、也不单纯是装饰品,已经成为每个现代人终身的必需品。因而以培育良好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为目的的健心实践是每个人终身健康、适应、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全面健康的内在要求。
2.全民健心是落实精神卫生法的需要

2.1落实精神卫生法需要面向全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二条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维护和增进公民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精神障碍、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活动”。强调要在全国范围内面向全体公民,不仅要使心理正常者的心理健康得到维护,预防心理精神障碍的产生;并要进一步增进其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全体国民的心理更加健康,从而锦上添花。而且对于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公民要通过心理治疗以雪中送炭,促使其改善心理状况、恢复心理健康。
     可见,精神卫生不是单纯面向有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人,而且旨在维护和增进全体国民的心理健康,无论心理健康状态如何,都需要重视精神卫生,要使心理卫生工作惠及全体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四条要求:“精神卫生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预防、治疗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要达到预防的目的,需要有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减少对人们心理的不良刺激。而社会心理环境的优化除了物质生活改善之外,还需要加强人文关怀以减轻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实行人性化管理,提供心理支持与心理卫生服务等。从而为促进全民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创造必要的社会心理条件。

2.2落实精神卫生法需要依靠全民
     无论是心理健康的维护、心理健康的增进、精神障碍的预防以及康复都离不开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成为精神卫生法的贯彻与实施者,换而言之,精神卫生法的落实需要依靠全民的积极参与,通过全民参与育心与护心活动,实行心理互助,使每个人在积极参与健心实践的同时,也成为健心活动的受益者。
     无论是心理健康的维护还是增进都离不开自身的主观努力。需要每个人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以掌握心理卫生知识,获取心理不生病的智慧,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医生以实现心理自助。需要学会自我心理评估、心理调适、心理求助,从而积极预防或减少心理应激,自我缓解情绪困扰与心理压力,以预防心理问题乃至精神障碍的发生;在接受心理咨询服务时需要依靠求助者自身潜能的开发利用才能产生效果;精神障碍的康复同样需要主体自身的努力配合。
     心理健康的维护与增进除了必要的社会心理支持与心理卫生服务这些外在的因素之外,也需要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包括优化自己的语言、行为、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以减少不良刺激;学会奋斗求乐、化有为乐、助人为乐、苦中求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以自我营造良好的心态;在自助的基础上主动为身边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心理支持,例如尊重、倾听、理解、宽容、开导、鼓励、安慰、启发等,实现人际间的心理互助。在心理互助过程中需要每个人既作为奉献者,也成为受益者。这样既能减少人际间的心理伤害,也能强化社会心理支持系统。
    可见,精神卫生法既定目标的实现,全体公民心理健康的维护和增进需要面向全民、发动全民参与。

2.3落实精神卫生法是项系统工程
    精神卫生法第六条规定:“精神卫生工作实行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家庭和单位尽力尽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机制”。可见,精神卫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单纯依靠政府这一外在的力量,更依赖于所有公民的自觉努力;不能单纯依靠卫生等某一个部门,需要各个方面齐抓共管;不能单纯依靠公民个人,还需要家庭与单位各负其责;不仅依靠公民心理自助,还需要精神卫生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者、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精神病医生等专业人士的有效配合。
    广泛发动全社会个人、家庭、群体、单位、社区、政府等各个方面的力量实施全民健心工程,是落实精神卫生法的必要选择。
3 全民健心是优化社会心态的需要

3.1 我国社会心态问题较为严重
     社会心态产生于社会个体心理,又以整体的形态存在,进而影响着每个社会成员的社会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影响着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大局。良好的社会心态,是促进个人、社会、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心理基础,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心态是改革发展的“风向标”、文化建设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安全阀”。个体心理素质水平影响着社会心态的优劣,社会心态的好坏又反作用于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当前我国的社会心态状态存在许多不理想的因素,令人担忧。例如自卑、自负、偏激、浮躁、消极、悲观、失衡、怨恨、苦恼、困惑、焦虑、抑郁、怀疑、恐惧、不安、无助、空虚、冷漠等消极心态较为普遍。一些社会公众表现出极端化、情绪化、畸形化的思维方式和心态模式。社会群体性不满情绪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2013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社会心态蓝皮书》[5],通过对一年来中国社会的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安全感、社会公平感、社会支持、尊重和认同、社会信任和社会情绪等方面的研究,发现民众需求层次进一步扩展,标准大幅提高;社会不信任扩大并固化,群际冲突与社会矛盾增加;底层认同及弱势群体认同比较普遍;民意极端化,常常表现出一边倒的声音和行为;一些不利于个人健康与社会和谐的负向情绪基调不容乐观,社会情绪的耐受性和控制点降低,社会事件的引爆点降低。 
     这一现象的存在不仅制约着人们的心身健康水平的提高、破坏人际关系、影响工作效率、生活质量以及个体的顺利社会化,而且也容易引发不良行为和群体性事件,加大了社会管理的难度,威胁着社会心态的和谐、安定和可持续发展。
     这与我国相应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缺失有密切关系,它使得社会个体生活压力、心理压力难以缓解和释放,个体心理失衡,负性情绪弥散加剧着社会心态失衡现象。同时,由于社会心理卫生服务体系的缺失或不完善,致使心理障碍难以及时发现、得不到及早干预,以致心理压力因得不到缓解而造成情绪困扰,轻度的心理问题演化为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恶化为精神疾病。

3.2 社会心态的优化需要全民健心
     要想遏制当前心理问题严峻化的趋势,促进社会的长治久安,实现社会的和谐,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需要在开展全民健身的同时,也实施全民健心工程,在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心态建设,通过全民健心工程的实施以优化国人的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为其他建设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提供所需的心理资源。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明确要求“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6]”。
     从社会来说,心态建设一方面需要面向全民加强人文关怀,提供社会心理支持;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减少劣性刺激,最大限度地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另一方面,面向全体居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建构并完善面向各类心理求助者的心理服务机构,以满足人们心理发展、心理适应与心理康复的需要。
     社会心态有赖于国民个体心理素质的提高,个体性格品质的优化、心理能力的强化、内在动力的激发,一方面需要全体居民树立自我心理修养与心理保健的意识,具备相应的能力、掌握相关的心理训练与心理保健方法。并且付诸于自觉自愿、持之以恒的育心与护心行动。这就需要调动全民健心的积极性,通过自我育心护心达到自我优化、积极预防、主动求助、及时干预、尽快康复的目的。
     为此要求,心理卫生工作不能单纯依靠政府强制或居民自发行为,不能局限于某一年龄阶段或某些群体,应该通过政府与居民的联动,将心理工作要贯穿于全民生命过程的始终,惠及各行各业的全体国民,以促进全民的心理健康,优化全民的心理素质。
    可见,全民健心是促进全体公民全面健康的内在需要;是贯彻精神卫生法的客观需要,是优化社会心态的必然要求。全民健心工程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居民的全面健康、人生幸福、自我实现,而且有益于社会的安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的文明发展。作为一项利民益社会的奠基工程,已经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环球时报-环球网2010年5月29日
[2] 中国/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高层研讨会宣言〔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1):3
[3]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兰博士在1999年中国/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高层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14(1):6
[4] 殷大奎,中国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 在中国/世界精神卫生组织精神卫生高层研讨会上的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14(1):4-5 
[5] 王俊秀 杨宜音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年版
[6]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人民日报 2012.11.8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