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赵旭东:不良亲子互动与病态的家庭结构

2021年11月07日 心理教育 赵旭东:不良亲子互动与病态的家庭结构已关闭评论 阅读 1,119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亲子关系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它发生的最早,在出生前就已经产生,并且会陪伴我们终生。在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妇女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中我们都会提到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保证大多数人健康成长、正常发展的基本条件。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家庭的亲子关系都非常好,非常健康。

 一个人和家庭的联系,不仅仅有生物学上的基因遗传,还有生活习惯、精神心理等方面。一个人的心理组织、心理潜能、人际关系等都带着家庭的烙印。

亲子关系,特别是母子关系是所有关系里第一重要的,可以称之为血肉相连,心心相印,所以怎么强调它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01

大家知道,孩子出现心理障碍常常和家庭有关系。有时候,被我们认定为病人的那个人可能是个小孩,但是家庭治疗师并没有对小孩做什么,而是让家长做出改变,孩子的症状就会改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庭治疗在发展早期,被用来治疗精神科的障碍。如今在发达国家,家庭治疗是青少年儿童精神科最重要的心理干预方法。从重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到儿童品行障碍、情绪障碍,都在大量使用家庭治疗。

02 

我举个例子来讲,在20世纪40年代,有研究者就发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中,有一部分家庭的亲子关系、家庭模式比较有特点。

比如,家庭中父母亲角色颠倒,母亲很厉害,父亲却很懦弱、被动、逃避、没有担当、不负责任。也就是说父母亲的角色和大多数农耕社会、工业社会里的模式不太一样,分工不均衡,甚至角色颠倒,这个叫婚姻偏斜。

03 

还有一种比较突出的模式叫做婚姻分裂,是指父母之间发生争斗、吵架甚至打架,互相争夺孩子对自己的孝顺、忠诚,常常在孩子面前暴露他们的分歧矛盾。

 最常见的就是这样的场景:闹矛盾的夫妻质问孩子:“你想跟爸爸还是跟妈妈?”这样的处境对于孩子来说非常惨烈,是具有摧毁性作用的,因为他们让孩子的忠诚和孝心发生了冲突。

 婚姻偏斜也有这样的问题,只不过不是以这样激烈的形式出现,子女很自然地被控制在夫妻中强势一方的手上,制造出孩子内心冲突。

 04

 我的德国老师提出一个理论,叫派遣理论。父母亲养育孩子就好比培养战士,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用兵的时候就是派遣。孩子长大以后离开家执行任务、完成使命,去延续生物学的生命以及家族的社会理想,这里面就会出现以下几种偏差的情况:

一种是过分要求,超过了孩子的禀赋、能力、素质,简单说就是揠苗助长。

另一个就是刚才提到的冲突,家长派给孩子很多任务,父亲说一套母亲说一套,孩子不知道要完成那个任务。或者父母说了很多任务,一会儿当明星,一会要当科学家,一会要当官……这叫任务冲突。

第三种是孝心冲突。这是离婚分居、不和谐家庭最大的问题。孩子被划线站队后不知道对谁好,结果两边受气。

第四种是派遣不出去,临门一脚踢不走。父母过于溺爱孩子,没有遵循孩子生长发育的生理心理特点,没有学会慢慢放手,没有把孩子正常派遣出去执行任务,这个叫派遣失败。 

临床上经常遇到这样的案例,平时乖巧懂事的孩子在即将上大学、工作,或是结婚的时候突然出现了精神科方面的疾病。我们常常提到的啃老族、宅一族就是派遣失败的表现,我们的专业术语叫做“心理分化程度太低”。 

我们了解到,有的家庭孩子直到初中甚至高中都没有和母亲分床睡觉,这样的孩子生病几率非常大。或者说,这种处境和亲子关系模式是一种高风险的模式。

第五种情况是孩子从小被忽略、忽视,或者受到养育者的明显虐待。这些孩子不知道自己被爱、被期待是什么滋味,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使命、有什么任务,这叫派遣不足、派遣模糊。

这些家庭出来的孩子则容易抑郁,自暴自弃,变成反社会、边缘人格,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05

在中国,有一个得到认可的家庭治疗流派叫做结构式家庭治疗,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是由美国的米纽钦创建的。结构式家庭治疗特别强调家庭里子系统的作用。

 子系统由家庭中的个人、两人或更多一些人组成的家庭中的小团体,如夫妻子系统(丈夫与妻子)、亲子子系统(父母与孩子)、同胞子系统(孩子之间)。每个家庭成员都可能同时属于不同的子系统。在不同的子系统中拥有不同水平的权利,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不同的互动。

刚才提到的这些情况,被称为病态三角化。结构式家庭治疗将整个家庭系统作为治疗对象,把个体至于关系中进行理解,注重家庭结构的分析、解构和重构。

06

六七年前,美国有位虎妈很出名,虎妈是位美籍华人,她写了一本极具争议的书《虎妈战歌》,书中记录了她如何用严苛的家教方式来教育两个女儿,比如不准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每门功课至少得到A,参加任何竞赛都要获得头奖,不准在练琴时喝水上厕所等。虎妈绝对不在别人面前称赞自己的孩子,认为当众指责孩子会让她们有所长进…… 

两个女儿在妈妈的严格管教下,在学业、音乐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表现。我去美国访学时做过一个英文的报告,讲的就是这类虎妈“光荣骄傲”背后不为人知的悲惨事情。 

因为大家只看到了光鲜靓丽的家庭、人物,而不知道从独木桥上摔下来的那些需要心理治疗机构帮助的,默默无闻的孩子背后所承受的事情。

 所以,我非常反对过分的养育和过分的教育。要让孩子健康成长,要尊重青少年儿童心身发展规律,不要过分操控、包办代替。父母要有自己的生活,不能总盯着自己的小孩,心理上纠结、含混不清。

(文章来源:心理提升课堂)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