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谈高考的问题——风雨过后见彩虹
http://epaper.voc.com.cn/kjxb/html/2013-05/29/content_669687.htm?div=-1
本期主持:余娅 唐添翼
编者按:十年磨一剑,六月显锋芒!高考终于来了。一个星期后,你们就将步入考场,接受人生的第一次大考。成竹在胸的你们,需要适度紧张、适度放松的心态。这个星期,就让我们在专家的指导下,生理和心理调整到最佳应考状态,带着从容的微笑,让飞翔的梦在六月张开翅膀。
解开真正的恐惧
对于高考,考生几乎都会有一些或轻或重的焦虑体验。大部分同学会表现为紧张、焦躁、失眠、患得患失等较为普遍的体验,而小部分同学会表现为对某一生活困扰事件的焦虑,这种焦虑通常很难去识别,甚至还觉得与高考无关,但这类事件往往又无法完全消除或解决,最终影响高考复习。
案例回顾:小文,男,某高中高三文科班学生,文化成绩全年级第一,篮球专业,理想是湖南大学。无论是小文本人,还是父母和老师,都知道以他的实力,进入湖南大学没有任何问题。一次专业训练中,他目睹同学投篮时误伤围观同学而引发争执,他陷入担忧:假如我在训练中砸到同学,也这么麻烦,一定会影响高考。此后,他拒绝参加专业训练,发展到拒绝进入教室学习,怕伸胳膊、踢腿时误伤到前后左右的同学,甚至发展到担心亲近的人出行交通安全。
调适方法一:自我探索,澄清问题局面
我怎么了?我正在担忧或恐惧的是什么?我所担忧或恐惧的真的是最可怕最糟糕的吗?
通过自我探索,当事人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自己目前的情绪现状,并尝试去描述和陈述自己所担忧或恐惧的,从而起到平静、整理情绪对问题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调适方法二:自我辩驳,寻求问题本质
我真正恐惧的是什么?我的恐惧对我有什么意义?如果这件事情异时异地发生,我会不会这么恐惧?如果不是,那我现在为什么会如此恐惧?
通过自我辩驳,当事人通常会认识到自己的担忧和恐惧是缘于自己的认知:认定当前事件一旦发生,绝对就会影响高考。而为了不影响高考,就必须坚决杜绝该事件的发生。而自己所担忧或恐惧的就是自己无法完全杜绝这种事件发生。从而进一步认识到生活困扰事件的真正诱因还在于自己对高考的态度。
效果反馈:小文接受了三次辅导,在自我探索阶段他很意外,但还是学习去面对问题本身,而不是一直纠缠于问题的情绪体验;在自我辩驳阶段,他曾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抗拒,抗拒咨询师不帮他解决问题而要他自我辩驳,去“拷问”自己,但最终他在自我辩驳中学会了分析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最后的自我建设阶段,他表现得更为主动,积极地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具体方法。
就像小文自己的总结:遇到任何问题都是可以通过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最终达到防患于未然的!
考前想考后,就如兄弟争雁
事件回放:读高三的张同学,临近高考时情绪紧张,感觉身体特别紧张甚至时常轻微发抖,大小考难以进入状态。考试做题时头脑中反复出现“不会做”的念头,甚至连最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数学以前一直可考到110分左右,临近高考却只能考50几分甚至更低。
通过心理测量和交谈,心理老师了解到他出现过度焦虑的原因:一是父母对其期望值高,希望他能考上二本,而他估计自己的实力只能考上三本。二是他很在意别人的看法,担心高考考砸后同学、朋友、亲戚会冷嘲热讽。张同学明白对于考试结果的过度关注和不乐观判断是诱发考试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如果能改变这种负性的观念,就能解决考试过度焦虑问题。
咨询师通过交流得知,张同学发挥正常时他的成绩并不差,再努力一点考上二本并不是天方夜谭。同时还发现张同学对三本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咨询师告诉他,读三本也不是下到地狱,也能有好的发展,同所高中毕业考进三本现在的情况也很好,纠正了他对三本的错误认知。
为什么以往能考好现在却不能,张同学回忆以前的考试状态,发现平时考试只想尽力去考,没有像现在这样这么在乎结果。而现在不管是考试中还是没开考时都想着考不好,带兵打仗,自乱阵营。有个故事叫兄弟争雁,还没有大雁射下来的时候,就争论怎么吃好,结果错过了射雁的机会,空欢喜一场。
故事告诉我们:抓紧时间做好当下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不要把时间白白浪费在无谓的争论上。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还没到来,关键是把握住现在,尽力而为,尽力复习,尽力考试。如果万一考试紧张不能进入状态,想想自己轻松应战的考试场景,相信自己,给自己打气。
三次咨询过后,他的紧张情绪得到了有效缓解,可以较轻松地应对考试。
合理饮食
“民以食为天”,说明事物对人的重要性。科学合理的饮食既可以保证生理健康,为考生脑力劳动提供营养基础,也是减轻心理压力的生理保证。
怎么吃?早餐要吃好,切忌空腹应考。日常三餐要合理,在营养的搭配上,主食不可忽视或减少,每顿都应有米饭,馒头或薯类食品,还需要蛋白质类食品如鱼类,同时掺杂一些海藻,小杂鱼,奶及豆制品等。
食物以清淡为宜,少食油炸食品,限制高蛋白动物脂肪的摄入,少吃食糖。少食、多餐有助于减轻考生紧张与疲劳,保证学习精力充沛。南方夏天闷热,可以多喝些绿豆汤或凉开水(加入少许食盐)防暑,以补充因气候炎热身体失去的水分,促进体内循环。
此外,有些东西也有直接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如维生素C。当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时,身体会大量消耗维生素C,所以考生应大量摄取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草莓、洋葱、菜花、菠菜、橘子。经常吃花生、瓜子等坚果类食品对恢复体能、减轻疲劳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睡眠调节
一些所谓补脑的保健品需要谨慎选择。选择的不好,轻则起不到任何效果,重则引起考生胃肠道不适,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影响考生考试。
考前失眠千万别私自服用安眠药,吃了安眠药前半夜一般不会起作用,药效会在后半夜产生。在第二天可能会出现头晕、昏昏欲睡等症状,这样当然就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了。同时长期使用安眠药容易引起对药物的依赖性,对健康不利。
高考前睡不着的孩子很多,主要是心理太紧张了。这时建议不要用茶、咖啡之类的具有刺激性的饮料来提神,这样不仅会打乱本身固有的生物钟,而且不利于睡眠质量的提高,最好的办法是让他喝一杯热牛奶或是酸奶。这样不仅有安神的作用,而且有利于改变睡眠质量。
适时求助医生
如果自己通过很多方式都无法缓解压力,我们不妨试着去咨询一下心理医生。不要忌讳或者害怕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能够通过一些专业知识进行个体化的心理疏导。
常见的有生物反馈疗法。借助生物反馈仪将人体生理活动转化为我们可以辨认的视听信号,考生可以根据这些信号了解自己的生理活动的变化,并通过反复学习和训练调整、控制自己的生理活动和与之相关的情绪反应,在这个基础上改变自己的认知和行为模式,最终达到减压的目的。每年高考来临时,都会有学生来到医院做这个治疗,这是一项很有效的减压方法。如果自己实在没有办法调整好睡眠,我们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改变情绪和助睡眠的药物。
家长也备考
高考,既考学生也考家长,很多家长为了在孩子高考的关键时刻出力使出浑身解数。但因为思想认识、处理方式的不同,其结果往往南辕北辙。专家建议,考前家长应该用镇定从容的态度影响孩子,帮助孩子轻松应考。
过度关心会适得其反
家庭环境对考生有多重要,陈女士有过深刻的教训:孩子今年要参加高考,家里却从孩子上高中就紧张起来,特别是进入高三,一家人的活动更是小心翼翼。陈女士甚至决定,从高考备考之日起,全家人取消节假外出的旅行,家里若是来了客人,也尽量在外面接待。儿子平时上下学,夫妻轮流接送。在家里,电视、电脑、电话都被设置成了静音。就连桌子椅子,也被布包得严严实实。一家人心照不宣地轻脚走路,轻声说话,避免发出声音吵到儿子学习。
小心谨慎并没有换来好的结果,一次夜里,儿子复习累了,出来透气,猛然发现客厅里立着一个黑影,倒抽了一口冷气,大叫一声就倒在了地上。陈女士抢上前来,抱住儿子,“是妈妈啊,妈妈在等你睡觉呢。”这一吓,儿子一病不起,半个月才好起来。
“有了教训才明白,过度的关心只会让孩子更紧张。”陈女士说,孩子病好以后,家里过回了高中之前的生活,节假日适当地外出走走,有时还有热闹的家庭聚会,孩子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成绩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用快乐感染孩子
长沙市某机关工作的黄先生说:我对孩子实行放松型管理,只管大方向上的学习计划,并不要求每天每次考试的学习效果。孩子念完一天书回家,在晚饭桌上,一家人很少谈论学习,而是有说有笑地聊天。聊聊当天发生的新闻趣事。就算是说起孩子高考复习的事,也会淡然处之,避开成绩、排名之类的话题。
黄先生和儿子一样是拜仁慕尼黑的球迷,可儿子复习越来越紧张,已经顾不上看球赛。拜仁踢进今年欧洲冠军联赛决赛后,黄先生一场比赛都没落下,并争取在晚餐桌子上把比赛结果和精彩花絮告诉儿子。遇到周末有空,他甚至会带上儿子去户外踢上几脚,虽然这在别的父母看来有些不可理喻,但黄生先坚持好的身体是高考的本钱。
前几日,拜仁在今年的欧冠决赛中得胜,黄先生就和儿子一起看了球赛转播。“兴趣爱好不仅能够起到放松减压的作用,还能激励孩子进步。”黄先生说,足球教会孩子“胜败乃兵家常事”,而作为一名铁杆“粉丝”,球队夺冠无疑让孩子也有了高考必胜的信心和勇气。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