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推倒思维的墙

2022年03月17日 健心资料 推倒思维的墙已关闭评论 阅读 1,082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全民健心网编辑:王志敏)

在开始今天的话题前,我们先来看这样一组等式:

1+1=1;1+2=1;3+4=1;5+7=1;6+18=1;

当你看到这组等式,大脑的直觉会瞬间告诉你:这根本不可能!

但是如果稍加思考后换一种视角,在每个数字的后面加上单位,那就变成了如下等式:

1里+1里=1公里;

1个月+2个月=1个季度;

3天+4天=1周;

5个月+7个月=1年;

6小时+18小时=1天;

现在这组等式就完全成立了!

由此可见,人的大脑往往会受到过去的习惯、经验影响,从而对某些问题产生直觉性的判断,这就是惯性思维。

所以每每遇到问题之后,我们常常会说“不可能”,而不是多问几个“为什么”。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往往决定了他看待世界的方式,同样也决定了他的人生轨迹。

打破大脑固有的惯性思维,推倒思维的墙,很多你看不懂、想不通的事情都会迎刃而解。

01

西奥多·罗斯福在参加美国总统竞选(第二次)时,准备制作一本装帧精美的宣传册,以此来争取选票。

随后,300万份宣传册全部打印完毕,就在准备分发的时候,工作人员突然发现:

里面有一张罗斯福的照片,版权归属为“芝加哥莫菲特摄影室”。

现在一个大难题来了,竞选旅行要开始了,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再重新印刷宣传册。

而如果擅自发放,不仅会引致一段“丑闻”,总统办公室还要支付每册1美元,总计高达300万美元的版权费。

如果是你,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找谈判专家来直接商讨版权支付价格?可能会被狠狠地“敲诈”一笔。

撕掉300万份宣传册的那张照片?可能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还有时间并不允许。

以总统身份强制执行?那总统的竞选可能还没开始就要走向结束了。

如果直接把自己放在比较被动的位置,就会产生“硬碰硬”的固有思维,导致两败俱伤。

而这件事最终被一位名字叫乔治·珀金斯的工作人员,轻松地解决了,并且还小赚了一笔。

他给该摄影工作室发了一封电报:

“我们计划散发几百万份印有罗斯福总统照片的小册子,这将给提供照片的工作室带来巨大的宣传效果。

如果我们使用你们的照片,你们愿意付给我们多少钱?请速回电。”

不久,莫菲特摄影室回电:

“以前我们从未做过此类交易,就目前情况,我们愿支付250美元。”

珀金斯从“买家”的思维模式,转换为“卖家”的思维模式,从被动局面化为主动局面,轻而易举就解决了总统的燃眉之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双赢。

任何一件事,换个思维或角度看问题,就会产生不一样的处理方式和结果。

当直觉让我们走入某个困境,这也意味着是破局的好机会,只要让思维转个弯,就会寻得一条新的“佳径”。

02

上个世纪90年代,大英图书馆要从伦敦的旧馆搬迁到圣潘克拉斯新馆去。

要知道,这座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学术图书馆之一,藏书有1300多万册。

如此庞大的工程量,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据估算大约需要花费350万英镑。

新楼刚刚建成,大英图书馆并没有这么多的储蓄金了,眼看着雨季就要到了,如果再不搬,损失就会更大。

正当馆长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年轻的图书管理员找到了他,并对他说:

“我有办法,而且只要给我150万英镑就可以了。”

第二天,报纸上刊登出了这样一条消息:

“自即日起,大英图书馆免费、无限量向广大市民开放借阅,但因图书馆迁址,请借阅者把书还到指定新馆......”

就这样,大英图书馆在短短一两个月的时间内,就完成了90%的图书搬迁工作。

剩余图书的人工搬迁费用,连150万英镑的零头都没有用完,就把这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完成了。

当“搬书”这条路行不通时,就转换成“借书、还书”的思维模式。

老馆借,新馆还,就在这“一借一还”中,不仅让大英图书馆得到了全民认可,也让这位年轻的图书管理员一跃成为了百万富翁。

《易经》中有一句话:“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当一件事情想不通,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就让思维转个弯,换个角度看待问题。

当你跳脱出自己固有的思维框架,懂得“变”的时候,一切烦恼自然也就“通”了。

03

让思维转个弯,就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那么我们要如何培养自己的思维水平,提高思维转换的能力呢?

1. 破除经验主义

在澳大利亚的黑天鹅没有被发现之前,几乎所有的欧洲人都以为天鹅只有白色的。

而黑天鹅的出现,推翻了上千年来人们的固有认知,给他们的世界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塔勒布在《黑天鹅》中写道:

“人类总是过度相信经验,却不知道一只黑天鹅的出现就足以颠覆一切。”

而这个世界不仅仅是有黑天鹅,任何一种新观念的出现,都足以让整个世界震颤。

年仅20岁的伽利略做了“比萨斜塔”实验,最终证明了轻重不同的物体,在从同一高度坠落后将同时着地,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延续了1800多年的错误论断。

哥白尼40岁时提出了日心说,用科学的观察否定了毫无根据又影响深广的“地心说”,改变了人类对自然1400多年的错误认知。

达尔文在晚年发现了自己建构的“进化论”的缺陷,他的一生都在不断推翻自己,不断学习和研究。

只有破除经验主义,才能打破思维的桎梏,跳出直觉和经验的窠臼。

2. 从“不可能”到“怎么做”

人的认知决定了他看到的世界,当一件事超出了认知范围,人的直觉性思维就会告诉你“不可能”。

遇事先别急着说“不可能”,试着先想想“怎么让它变得可能”。

茨威格在《拜占庭的陷落》中讲到这样一个很有意思的战例。

马霍梅特在攻占拜占庭时,由于他的舰队不在内港,无法施展力量。

于是他做了个大胆又荒谬的决定,他要让舰队翻山越岭,从外海运至内港。

根据人世间的全部经验,船舶只能在水中航行,舰队翻山越岭更是千古奇闻,以至于拜占庭人根本没有从战略上考虑到这个可能性。

马霍梅特准备了无数圆木,让木匠制成巨橇,把船舶固定在上面,然后用炮火掩护船队翻山越岭,抵达内港,最终赢得了胜利。

这里的固有思维,就是“船舰无法翻山越岭”,马霍梅特没有急于否定它的可能性,而是打破固有思维思考如何实现它。

而拜占庭人却成了思想和观念的囚徒,用不可能掩盖了思维桎梏,难以避免地走向了陷落。

3. 站在对方的位置思考问题

每个人的思维和视角都是不同的,能够站到对方的位置思考问题,往往会看到对方的需求。

当你满足了对方的需求,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需求。

励志学大师拿破仑·希尔需要聘请一位秘书,在发布了招聘广告后,应聘的信件大量涌来。

这些信件都有一个类似的开头:

“我看到您在报纸上的招聘广告,我希望可以应征到这个职位......”

他对此很失望,直到看到这样一封信:

“您所刊登的广告一定会引来成百上千封求职信,而我相信您的工作一定特别繁忙,根本没有足够时间来认真阅读。

因此,您只需轻轻拨一下这个电话,我很乐意过来帮助您整理信件,以节省您宝贵的时间......”

拿破仑·希尔毫无疑问地回拨了她的电话,并在后来感慨道:

“懂得换位思考的人,能真正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考虑问题,并能切实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这个世界就是你的。”

石墙易毁,心墙难拆。

如果一味地固守思维的高墙,只会不断地闭锁自我,原地踏步。

而只有打破思维惯性,才能够看到不同的世界,走向更好的自己。

(文章全文转载于:洞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