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尊重农民工并关注农民工的心理
请给农民工以尊重
他们生存在繁华之中,但却游离在繁华之外。在这个越来越美丽繁华的都市,谁能否认朴实勤奋的外来农民工为此付出的巨大贡献?事实上,进城务工农民是城市的建设者,甚至成为社会的纳税者,他们应该享受城市居民的待遇,享受城市的文明,融入城市社区。
而让农民工变为城市居民这道命题,早就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搁上桌面。而这种转变和融入,前提和基础当然是为农民转入非农产业创造就业机会,保证物质生存条件。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不合理限制等,在政府部门和全社会的关注下,农民工的各种合法权益越来越受到重视和保障。但仅有面包是不够的,一种真正完整和深刻的转变,在于心灵结构和精神层面的转变。一声“炸弹”,一种极端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渴盼融入的诉求和暂难融入的现状。表达的方式虽然错误,但表达的内容值得关注。
不可否认,由于教育程度、家庭环境等原因的影响,外来农民工身上存在着许多缺陷和弱点。但是这些缺陷和弱点却是他们原先田园式生活经验的积累,是社会赋予,并不是他个人赋予自己的“个人文化”。城市人应该是宽厚大度的,社会要现代化,农村要城镇化,城里人不应该带着高人一等的偏见心态嘲笑他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制造新的城乡文化对立,而应该从人人平等和人格尊重的人文精神出发,帮助他们从物质到精神都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来。
重视解决农民工的 6大心理问题
近一年来,四川建武心理咨询中心开始关注进城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经常义务为民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从他们收集的情况来看,以下6大心理问题在农民工中具有普遍性:
一.压抑心理。农民工进城后,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和事,加之农民工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心理适应能力和城市生存能力较弱。其表现为:与外界发生矛盾时,不是积极地调整与外界的关系,而是采取退缩、回避的态度对待矛盾。
二.封闭心理。农民工离乡背井来到城市,脱离原来的生活环境,自然会产生孤独、寂寞的感觉。如果缺乏自信,不能尽快适应新的环境,甚至遭遇一定挫折和打击,就易产生封闭心理。其表现为:不愿与人沟通,甚至尽可能地减少与人的接触。
三.自卑心理。农民工以前的生长环境、家庭状况、受教育程度、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等方方面面,甚至口音都会和城市人有一定不同。农民工若一味认为自己比城里人“土”,便会产生自卑。其表现为:自我评价过低,对自己缺乏信心,总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四.看客心理。把自己包裹起来,缺乏与城里人交往的主动性和对城市事物的参与热情,只有围观和了解的兴趣。
五.被排斥心理。进城农民工不能与市民享受同等机会等,这些都是农民工产生被排斥心理的原因。
六.空虚心理。城市里更快的生活节奏,更多元化的价值观,可能给农民工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有时会产生很大的思想混乱。再加上缺乏沟通和理解,从而产生强烈的空虚心理。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什么都不想干,缺乏人生目标、责任感和自我决定的能力。或者一切只为钱,甚至为钱不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