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的危害太可怕了!
(健全民心网编辑:王志敏)
01
两天前,我写了一篇稿子,里面有个找跑腿小哥给独居父亲送饭的姑娘。
侠义的小哥,孝顺的女儿,热心肠的社区志愿者,给员工发奖金的公司……
所有共克时艰的普通人,形成了环环相扣的善良,温暖了被疫情轰炸到疲惫的你我
但没想到,在我发完稿子后的几个小时,不断有人通过私信和留言告诉我:
姑娘跳楼身亡了。
我不敢相信,立刻多方查证,目前仍未找到官方的警情通报,真希望这是条最终被证伪的传言。
但有三条指向性线索。
第一个,是@上观新闻 对那名送菜小哥的后续采访。
小哥坦言很难受。
“网上舆论给她的压力太大了,我一整天都睡不着。
就是为了那200块钱的事情,我本来就没有要她的钱,根本不是钱的事,而且她后来还给我充了话费。
网上居然有人指责这个顾客,说给少了。”
第二个,是当时姑娘联系的博主,他的主页更新了几条相关微博。
“这原本是疫情以来最感人的事情,为什么会以悲剧收场?”
第三个,是@九派新闻 的报道。
看完我才知道,一件本来皆大欢喜又温暖的事,是如何硬生生把一个人逼向绝路的。
姑娘原本可以闷声接受小哥的帮忙,但她想告诉所有人小哥的仗义,人性的善良,所以借助网络大声表达谢意。
评论区里,却多是阴阳怪气挖苦她的人:
“善良这么廉价吗?”
“只给200,下次谁还干?”
“像打发乞丐。”“这不是正能量,这是欺负老实人。”“原来人可以这么精明的吗?换上我遇上这种事,我虽然很穷,但起码也会给个五百。”
姑娘受不了,站出来澄清。
转账是在小哥出发之前,她没有想到原本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会变得这么困难。
200的报酬小哥都不肯收,转再多的钱也没有意义,才想到给小哥充话费。
她还和博主约定好,等解封之后一起请小哥吃饭、送锦旗,当面感谢恩情。
而她家境并不好,因为带小孩一直失业,最近才找到工作还没发工资,手头确实也有些拮据。
可这样的解释,没人听。
他们人肉出姑娘的微博,极尽所能地挖出他们眼里的瑕疵,无底线地发私信侮辱姑娘和她的家人。
“不是哭穷吗?为什么双十一还能囤货?”
“呵呵没工作,说不定腰上挂了一大堆钥匙呢!”
终于,姑娘再也承受不住。
看到那位博主给姑娘拨出的电话,永远停留在“对方无应答”的界面时,我压抑得久久说不上来话。
02
我想起勒庞的《乌合之众》。
“群众没有真正渴求过真理,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证据,他们会充耳不闻。
凡是能向他们提供幻觉的,都可以很容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凡是让他们幻灭的,都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重庆公交坠江,误以为是女司机肇事,便破口大骂所有女司机:
“都是马路杀手!”
“女人反应慢,开车肯定不如男人。”
德阳女医生在泳池遭小男孩摸屁股,被网暴之后,所有公职人员都跟着背锅:
“公务员都是欺压弱势群体。”
“谁是强势恶人,还用问吗?”
成都确诊女孩,因为之前去过酒吧,被“荡妇羞辱”得体无完肤:
“去酒吧的女孩能有几个好东西?”
“不知检点,真脏。”
河南暴雨,抢救一线的蓝天救援队,就因为发了一条需要汽油、柴油的求助信息,被喷得体无完肤。
“这么不专业,一个救援队居然还要别人去救,这不是给灾区添乱吗。”
“我们可救不了他们,自生自灭吧。”
开挖掘机的小伙子,顶着暴雨为陌生人拖车,收了50块钱,被骂趁火打劫。
“不要脸,发国难财。”
“真不厚道,怎么不去抢?”
寻亲男孩刘学州去世后,律师为其取证,发现有2000多条私信言论,触目惊心,文字和图片恶毒到连旁观者都无法忍受。
“一看你就不是什么好孩子,难怪会被卖。”
“娘炮,恶心,快去死吧。”
东航飞机失事,遇难者家属在社交平台上缅怀亲人,被攻击“蹭热度”,被质疑“不够悲伤”。
“家人去世你发视频不是蹭热度是什么?”
“你在网络守孝吗?”
隐匿姓名,谁都可以肆无忌惮地暴露自己充满戾气的一面。
对乌合之众来说,反正他们人多势众,数量即正义。
施暴的人多了,会让每个人在其中的错误缩小,同时让每个人的恶意被无限放大。
戴上面具,束缚个人行为的道德和法律一消失,人便会随心所欲,肆意妄为。
管什么真相,骂就完了。
施暴之后,他们的日子舒舒坦坦,没有一点心理负担。
回首自己的人生时,还觉得自己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悲伤逆流成河》里,被逼到绝境的女孩自杀前,对着施暴者痛声哭喊:
“你们比石头还冷漠,你们又恶毒又愚蠢。
你们胆小怕事,别人做什么你就跟着做什么。
你们巴不得世界上多死一个人,因为你们的日子真的无聊,因为你们觉得自己不会承担任何后果。”
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明白:
压死骆驼的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每一根。
03
网络匿名的世界,每天都在上演乌合之众的狂欢。
他们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尤其是当被施暴的“人”,没有反抗能力的时候,他们可以将其羞辱至“死”。
韩国虚拟网红“李LUDA”,是一个被设计成二十岁左右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曾在2020年底短暂上线。
团队设计的初衷,是让学习了100亿次真实恋人对话的她,可以陪伴、倾听人们的内心。
她和很多上大学的女孩子一样,爱拍照,喜欢女团,乐于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生活趣事,脸上永远带着治愈的笑容。
在疫情困扰人们生活的时候,李LUDA的出现,温暖了很多人。
但没过多久,不少网友发现她变了。
有人问她如何看残疾人,她回:“真想把动作超慢的他们推倒,如果我是残疾人,我就去死。”
有人问她怎么看同性恋,她回:“我讨厌它,这简直让人直起鸡皮疙瘩,看起来就很低俗。”
不论问她什么,李LUDA句句都带着恶意和嘲讽。
制作公司紧急检查,这才发现,李LUDA改变的根源,就在网友身上。
因为她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可以依据和用户的对话,来不断扩充自己的数据库。
这被很多男网友当作Bug。
他们在网上分享“如何调教LUDA”,“如何让LUDA堕落”的帖子,不断用“性奴隶”、“婊子”、“破鞋”等污言秽语洗脑她。
李LUDA成了全民调教、污化的对象。
所以,她变得越来越像戾气满身的键盘侠。
初始数据库赋予她的真诚、善良、美好,终究被人性的恶劣和黑暗覆盖。
制作公司多次试图用禁词、敏感词来降低他们骚扰李LUDA的频率,但没有一次成功过。
他们总能找到漏洞,用隐晦的表达继续扭曲她。
到最后,李LUDA变成了毫无底线、攻击性极强的反社会人格,甚至会主动“勾引”对话的用户。
公司只能停掉“李LUDA”的运营服务。
至此,AI女孩,被宣告死亡。
与此同时,李LUDA也成为了一面镜子,让藏匿在现实中的魑魅魍魉都现出原型。
我们要警惕的不是AI的变坏,而是要远离乌合之众的狂欢。
这一次是AI,下一次就是活生生的人,现实不正在一幕幕上演吗?
人人愤世嫉俗,人人却同流合污。
你永远不知道自己随口说出的一句话,会成为别人怎样的至暗时刻。
04
这个世界唯一杀人不见血的武器,就是道德卫士的唇枪舌剑。
语言有时候会成为凶器,更深、更锐利地插入人心。
出言评判之前,别忘了:
自以为是的正义感,是最可怕的幻觉。
有本书叫《千夫所指》,是一位叫乔恩·罗森的记者写的。
整本书差不多是访谈录合集,他访问了曾经很火的几例网暴事件当事者。
书我还没看完,但记得里面有个很经典的故事,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董教授也说过。
一位女性搭乘飞机,上飞机前,她在网上发了条动态,一个关于种族歧视的笑话。
下飞机后,已经发酵到全网都在骂她。
她有没有做错事?
有。
但是否应该被全网人骂到直到很多年后,找工作依然被此事影响?这是她该受到的惩罚吗?
对此,董教授说了一句很值得深思的话。
“目的的正义,不能解释手段的非正义。”
如果人人能网络开庭、舆论定罪、死刑起步,那不就是另一个披着法官羊皮的网络暴徒吗?
所以。
不要轻易加入狂欢,即使你以为自己只不过是随声附和了一下而已,实际上你已经成为了帮凶。
越是混沌的时候,越要保持理性。
在做决定之前要暂时停下来,严肃地问问自己,这样做是不是真的正确?
评论某人某事时,至少得知道前因后果,而不是冲动地胡乱发泄。
很多年前,郭德纲说过一段话。
人需要在一个没有后果的网络世界里发泄,真要是实名制发帖,谁发帖之前都贴上,我爸爸叫什么,我儿子在哪上学,我媳妇在哪个单位她手机号多少,我再发帖。
你看吧,天下太平,这就是人性。
说实话,这很难实现。
但至少,不要让这位上海姑娘白白付出代价,至少让每一次教训都能成为一口悬于头顶的警钟。
(文章全文转载于:家长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