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孩子叛逆期,这3种沟通方式,最有效!

2022年05月10日 健心资料 孩子叛逆期,这3种沟通方式,最有效!已关闭评论 阅读 804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想学习更多科学实用的知识,请扫一扫“健心学堂”的二维码,免费关注健心学堂,推广还可能获奖哦)

(全民健心网、健心学堂编辑:于梦娇)

刚学会走路的小屁孩,进入 “可怕的两岁” ,就开始把 “不要不要” 挂嘴边;

再到七八岁狗都嫌的年纪,动不动就跺脚,“哼” 的一声就开始闹脾气;

到了青春期一点就着的顶嘴,摔门,甚至离家出走。

面对青春期百般不顺的孩子,家长时常会忍不住会问:孩子为什么会叛逆?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TA “本事大了” ,因为长大,所以要夺权。

随着独立战争的第一声枪响,

夺权大战开始了

陈默老师说:当孩子感觉到自己不允许被长大的时候,就开始反抗了。

长大的标志是让孩子拥有选择权。叛逆期其实就是宣示主权。

研究数据表明,女孩10岁,男孩12岁左右进入青春期。

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将它称之为 “心理性断乳期” ,“身心聚变” 让原本乖巧的孩子一反常态。

首先,内分泌腺激素分泌量变大,第二性特征也逐渐显露。

生理的变化也让青春期孩子面临难以言喻的不适,时常觉得躁动、不安、压抑、冲动。

同时,随着思想逐渐成熟,拥有独立思考能力,所以他们内心强烈抗拒父母的耳听面命,事事监督,渴望自由和独立。

于是通过顶嘴,脾气暴躁,表现得无礼和粗鲁等叛逆性行为,来跟父母针锋相对,来宣示主权;

故意用破坏性的方式发泄自己的力量和不满,甚至做出自残、轻生等不可挽回的行为。

有一份调查显示:约 70% 的孩子在青春叛逆期会和父母唱反调,75% 的家长认为顶嘴是孩子成长中最令人讨厌的事情。

殊不知,青春期的孩子是通过反抗一切限制,来宣布独立。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书中写到:

许多青春期的逆反行为,都出自对展现独立性、追求与成人平等,以及对男性或女性气质的渴望。

所以,所谓的叛逆、唱反调,只是孩子在用对抗来维护自己的心理空间,用顶嘴来维护自己的主权。

此时,如果父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跟倔强的逆反娃硬碰硬,那么结局一定是鸡飞狗跳,两败俱伤。

电视剧《小别离》里的几位父母,对儿女的关心就是密不透风。

怕他们早恋耽误学习,怕他们被坏学生带上歪路,所以翻孩子的书包,偷看日记,一言不合就唠叨、训斥……

在这个越追求自由,越渴望独立的阶段,父母管得越严,孩子逆反心理越严重。

最后,这几位青春期的孩子,都不约而同地用打架,恋爱,厌学、顶撞师长、离家出走来进行反抗和宣泄,以求证明自己,捍卫自己的独立。

一方渴望独立,一方拼命压制。青春期的孩子与父母,注定有一场战争。

这是孩子寻求自我的夺权大战,打响了人生独立战争的第一枪。

随着枪响,父母的作战方略就不得不审时度势,见风转舵了。

放权,叛逆期的体面后退

许多人说,2岁的叛逆能忍,12岁的叛逆难扛。父母最大的卑微,就是孩子到了青春期。

青春期的叛逆,能够折磨得你黔驴技穷,身心崩溃。

无论你多努力想要顺应孩子成长的变化,想方设法应对他们各种怪异行为。

可是常常一片冰心、一腔关怀、一张笑脸,迎头怼上的却是还是冷冷的背影,扎心的顶撞,嫌弃的白眼。

其实,与其说青春期的孩子最叛逆,不如说青春期的孩子最脆弱,最需要父母 “爱” 的滋养。

冷酷桀骜的外表底下,往往藏着的是一颗炙热的,渴望被理解和接纳的心。

1、争权不是逆反,而是成长

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相依,是叛逆期孩子心理的最大特点。

渴望独立,但思想尚未成熟,社会经验匮乏,经济和生活都还需要依赖父母,心理上的脆弱和无助更让他们盼望得到父母的关怀。

所以又想逃离又离不开的心理矛盾,只能用外在张牙舞爪的挑衅,来彰显自我,寻求关注和理解。

渴望孩子成长,又不舍得放手,同样是父母内心最大的矛盾。

许多父母跟孩子最大的争执,是父母总是打着 “一切都是为你好” 的旗帜,规划孩子的人生。

希望孩子能够按部就班,走在自己铺设好的康庄大道上。

兴趣班,是父母选好的;选学校,是父母筛过的;填报志愿,是父母决定的;

就连每天吃饭、穿衣、出行,交的朋友,做的练习册,父母都恨不得一一包办。

理由就是,希望让孩子走最少的弯路,收获最有利的人生。

所以当孩子揭竿而起,竖起独立的大旗,要求走自己的羊肠小路时,父母的内心难以接受,仿佛那是一场毁灭人生的自杀式奔赴。

孩子渴望探索自己的人生,父母认为孩子会毁了自己的人生。

一场相互对抗的权利之争,就此爆发。

韩国校长李柳南是一位颇受盛誉的教育专家,可大家却不知道,她曾经被青春期的儿女视如仇敌。

儿子热爱跳街舞,她认为不务正业;女儿想学漫画,她极力反对。

为了让孩子遵循她的教育路线,而霸道地监视和控制孩子的一举一动,不允许孩子有任何个人的想法。

直到儿子患上社交恐惧症,女儿抑郁自残,双双退学,她才痛定思痛,反思自己独裁式教育。

开始学会倾听、学会信任、学会放手,让孩子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

她的改变,让亲子关系得以修复,孩子们重新找回信心和追求。

后来,女儿考上了美国大学的心理学系,成为唯一一个成绩拿全A的留学生,儿子也考取了哲学系研究生,立志成为一名作家。

著名教育专家杰弗里・伯恩斯坦曾指出:

父母如果执着于与叛逆孩子进行权力争夺战,最后只会落得个两败俱伤的境地。

相反,当父母学会避免与叛逆孩子一争输赢时,孩子的叛逆行为就会越来越少。

每一场叛逆之战,都是孩子争取做自己的较劲。每一个唱反调的台词背后,都是在呐喊 “我长大了,请允许我做主” 。

如果父母能够明白 “成长” 是必然的事,而 “成长” 又伴随着孩子的 “独立”。

“独立” 预示着父母需要放手,父母的痛苦感就可以降低,与孩子的叛逆期大战也能得以平稳过度。

寻找自我,学会独立,是孩子成人的功课。

接受成长,体面退出,则是父母的必修课。

2、适当放权,给予孩子 “有限的选择”

既然孩子渴望掌权,那么放权,就是对抗叛逆最佳的途径。

可是,放权≠放任不管,相反,应该是 “有选择的放权,有选择的约束” 。

美国的心理学家曾在养老院选择了两组老人,做了一个 “选择权” 实验——

 实验一:

第一组老人拥有权利,可以自主安排摆放在自己房间的绿植、床品、装饰物;

第二组老人则是由养老院替他们做好搭配,他们只是顺从地遵循决定。

 实验二:

第一组老人得到的都是 “限制性选项” :例如,想看电影,只能在周四或周五。

第二组老人得到的都是 “无限制选项” :例如,可以任意选择观看电影的时间。

结果,两组老人在执行选项一段时间后,第一组 “有选择,但受限制” 的老人却更加快乐,个人价值感更强。

这个结果也印证了心理学家的观点:

拥有选择权、控制感和胜任感,可以让人变得更积极乐观、有责任感,更有助于身心的健康。

叛逆期的孩子,挑战权威,冲撞制度,是因为感受到规则的束缚。

但如果撤掉防护栏,任由孩子自由自在,无边无际地横冲直撞,他们又会茫然失措,感到不安。

瞒着父母,偷偷上网打游戏,是紧张而刺激的。

可如果父母对自己不闻不问,打游戏到昏天暗地也没人在意,却又会突然感到空虚而迷茫。

这就跟2岁的孩子哭喊着 “我不要” ,可父母真不管他,又悲痛欲绝喊妈妈,是一样矛盾的心理。

每个人的天性都需要有对生活的选择权和掌控感,而前提是 “我” 的决定被看见。

“我” 选择、“我” 做主,才是自我存在的一种印证。

如果 “我” 消失了,没人看见,没人在意,那么这一切就突然失去了意义。

孩子渴望选择权,但选择不是越多越好。

所以,给孩子 “放权”,是指在孩子需求的范围内,给出有限选择。

选择太多,会令人陷入选择困境当中。

如果没有限制,那么当孩子做出了最差选项,远超我们心理接受底线时,放权后又反对,那么只会让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迎来更激烈的冲突。

所以,我们给出的有限选择,首先应该是在我们能接受的范围内。

同时,有限的选择代表着一定的信任,所带来的效果也会更积极。

有了被弃选项的衬托,人们会对自己做出的选择更加满意。

“你想晚饭后洗澡,还是睡前再洗澡?”

这样二选一的决定,无论是问 2岁 还是 12岁 的孩子,都更能得到正向的反馈。

那如果孩子两个都不选,怎么办?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倾听和共情他的感受 “你是今天太累,暂时还不想洗澡,想先休息下,对吗?” 

这样的表达会让孩子放松,得到理解,也会更愿意配合。

谈话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孩子,我跟你是盟友,我能感受到你的感受。

我们必须接受一些事,但你可以有选择的权利,以及选择采取如何接受这些事情的权利。

争权大战的背后,其实孩子要的就是尊重。

经常对孩子说:“你可以自己决定/选择这件事” 是一种信任。

来自父母的信任,可以减少敌对的博弈,增进亲子之间的和谐,也能让孩子慢慢形成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和理解。

面对叛逆的孩子,高高在上的控制、命令、口若悬河的说教、指挥、通常无益。

适当抛弃自己的权威,放下父母的架子,与孩子站在平等的位置,更容易降服孩子的叛逆,让孩子的行为回到正常轨道。

孩子的叛逆就如同拍皮球,你越用力拍打,他越鼓足劲反弹。

相反,你如果轻轻滚动,他反而顺着你要的方向前行。

3、当你希望孩子配合时,试试 “拆屋效应”

可是,总有一些事情,是必须要做,但孩子不愿配合的。

例如,堆积如山的作业,疲于奔命的培训班,高强度的体育锻炼等等。

那么,我们可以试试用 “拆屋效应” 的方法来引导孩子,顺着我们想要的方向前进。

何为 “拆屋效应” ?

这个词,最早源自鲁迅先生《无声的中国》一文,他指出:“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

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这种先提出难以完成大要求,再适当的让步,提出小要求,对方会权衡利弊,更容易接受后者,心理学上称之为 “拆屋效应” 。

简而言之,就是以退为进。

例如,女孩在冬天坚持要穿一条短裙出门,比起坚持让她换回长裤,披个外套的建议,会更容易被接受。

那么,当你希望孩子每天坚持晨练1小时,不如先提议从每天跳绳 500下 或慢跑 5圈 开始,缓慢过渡。

再在过程中,通过积极的赞赏,鼓励他逐步增加锻炼时长,最终达到晨练目的。

“拆屋效应” 在心理上会让孩子看到父母的退让,也让孩子在面对困难时,带来缓冲区和安全感。

拆分目标,难度逐级递进,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就会更加有信心和动力。

想让孩子配合,需要的不仅是曲线救国的套路,玩的还是心理战术。

让孩子赢了父母,

让父母赢得孩子

每一个叛逆期的孩子,都是希望通过战胜父母,来宣示自己的独立。

为人父母,在这场战役中,需要做的,就是体面后退。

放下焦虑,理解和接纳这个阶段的孩子,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支持独立,也愿意给予支持;

鼓励探索,也提供安全的港湾;

赋予选择权,但也引导方向。

帮助他养精蓄锐,也助力他冲击激流险滩。

虽然父母看似失去了对孩子的掌控权,却赢得了孩子的心。不战而胜,就是这场夺权大战最好的双赢结局。

养育是一场盛大的告别,懂进退,才能成全孩子,懂放手,他才能展翅高飞。

相信孩子,成长的蜕变虽然带有阵痛,但破茧成蝶却终会迎来光明。 END 

(文章全文转载于:武志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