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升学与择业心理辅导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任木千子与您分享,谢谢您收藏、宣传中国全民健心网,将独乐乐变为众乐乐)
选择职业是人生大事,因为,职业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争先铁匠打铁砧,铁砧也锤打铁匠;海螺的壳在棕黑深邃的海洋里变成,人的心灵也受到生合历程的染色,只是所受的影响奥妙复杂,不易为人觉察而已。所以说,选择职业,就是选择将来的自己。——罗素
升学和就业指导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强调:
一是指导孩子填报志愿不仅关系到为国家输送合格人才,也关系到孩子个人未来的选择;
二是要注重对孩子进行个人能力特长与所选专业和就业岗位的有机结合;
三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一定要尊重孩子个人的兴趣。
每一个孩子在初中或高中毕业时,都面临着“升学”与“就业”的选择,既使是继续升学,也同样面临着一个“职业定向”的选择问题。虽然这个时期的孩子在各方面还不够成熟,但决定自己一生将从事什么职业、走哪条道路的关键时刻,往往就在这个时期,如果孩子对升学和就业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不仅会影响身心健康,也会影响以后的生活和发展。因此,升学和就业辅导,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应该引起各位家长的充分重视。
(一) 指导孩子填报志愿
在孩子升学这一活动中,志愿填报是否得当,对考生的录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正确填报志愿,是关系到国家人才合理分流、培养以及考生切身利益的大事,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都应该认真对待。
首先,家长对各类别学校及其各自的培养目标要清楚。
其次,志愿类别选择一定要坚持“知己知彼、扬长避短”。“知己”,是指家长要对孩子的德智体劳等方面的条件有一个正确的估价,不能过于自信,也不要自卑。“知彼”,是指家长对有关招生的各项政策规定,各类学校的报考条件力求了解得全面、准确。“扬长避短”,是指孩子如具有某一方面的专长或学习成绩特别好,可以报考专业学校或录取分数线高的学校。而带有生理缺陷的,如个子太矮或色盲等,或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则不宜报考对生理有特殊要求的学校或录取分数较高的学校。考生及家长在填报志愿时,既要考虑自己的愿望,又要考虑个人的条件,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成功的选择。对初中生来说,从个人愿望考虑,想进一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打好全面素质基础,将来升入高等学校深造,可报考普高类;想掌握一技之长,且成为中、初级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可报考中专、职高类;想成为技术工人的,可报考技校类;想成为一名小学或幼儿园教师,可报考中师类。从个人条件考虑,文化基础比较扎实或具有较大学习潜力的,可报考普高类;具有一定管理潜质的,可报考中专类和职高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可报考技校类;具有献身教育事业的抱负,又有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素质的,可报考中师类。
再次,要认真填写志愿表,尤其是对第一志愿的选择一定要多方面考虑。中考的录取工作是分批进行的。一般情况下,前一批学校的录取分数要比后一批学校高。招生部门按第一志愿投档,生源充足时,第二、第三志愿一般是不予考虑的。在填报志愿时,正确的做法是,依次排出“最理想的”“理想的”“较理想的”学校,然后根据自身条件,分析哪个学校作为第一志愿被录取的可能性较大。如“最理想的”学校作第一志愿的命中率不大,不妨将“理想的”学校作为第一志愿,这样可以提高第一志愿的命中率,进入自己较满意的学校。在决定第一、第二、第三志愿时,要考虑到有梯度,这样可以避免在第一志愿不取时,可依次进入第二、第三志愿。同时,还要慎重填报“服从”栏。对“服从”栏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如果填“服从”,录取的机会会增加(校际之间调剂),如果空白不填或填“不服从”,一般就不再调剂了,也就是说自愿放弃统配机会,但也不会被分配到不理想的学校中去。在填报志愿时,家长和孩子要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分析,尽可能做到周到、全面。如果家长对此工作不太清楚,可向学校的老师或有关部门咨询,取得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从而使孩子能够升入满意的学校。
(二) 能力与职业
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一般把能力分为两种,一种是指已经发展或发现出来的能力,如会自己做饭、会速算、会演讲、会操作电脑等;另一种是指可能发展的但还没有表现出来的潜在能力,它为发展成为实际能力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但只有在后天教育下,在遗传和成熟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实践,才有可能变成为实际能力。如有的孩子身体特别好,动作灵活、敏捷、有爆发力、身材匀称等,虽然他现在在体育活动方面的能力还不突出,但却有发展前途,是搞体育的苗子。这就是说这个孩子有潜在的体育才能。潜在能力是实际能力形成的基础和条件,而实际能力是潜在能力的展现。能力还有一般能力和职业能力之分。一般能力是指从事各种职业活动中必须具有的基本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操作能力等。
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并在这种职业活动中表现的一些能力的综合。如作为一个营业员的职业能力就包括注意分配能力、心算能力、接人待物能力等,一个人只有具备一般能力,才能顺利而有效地掌握和运用职业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特长,有的人善于交谈,有的善于实际操作,有的人善于理论分析,有的人善于干事务性的工作,有的人善于学习、有的人善于从事创造性的工作等。从职业对能力的要求来看,不同的职业需要具有不同的职业能力,好的财务人员需要有很强的计算能力,而不一定要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优秀的牙科医生需要手指灵巧,而不一定要具有较强的公关能力;一个属性研究人员必须具有极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而不一定要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选择职业时,要考虑自身所具备的能力与各种职业能力的要求之间的适应性。只有选择了与之相匹配的职业,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提高工作效率,不会因能力无法施展而苦闷消沉,也不会因无法胜任而自卑焦虑。作为家长,在帮助孩子选择职业时,一定要注意,如果你不是很擅长,就要向老师、专家咨询,不可盲目武断地为孩子选择。
(三) 兴趣与职业
前面已经讲过,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并伴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它可以促使人们不知疲倦、不计报酬,自觉地探索某个原理、参加某个活动,不带任何功利主义色彩。兴趣有选择性、动机性、投入性、愉悦性的特点。人们在面临周围事物时,不可能一视同仁,总是对其中的某些事物优先优势地做出反应,这种对事物的倾向便是选择性;动机性是指兴趣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行为起着推动力的作用,如发动机一样驱使着某项活动的进行;投人性是指兴趣活动中人们往往是全身心地集中在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和活动中,最投入时会使人产生一种除此以外别的似乎不存在的感觉;愉悦性是指在参加了最喜欢的活动和弄清了某个原因之后,所产生的一种近乎游戏娱乐活动后出现的愉快感觉。所以,对某种事物或活动感兴趣,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其有关职业的选择。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工作便成了精神的享受,不仅能调动整个身心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心理健康。人的兴趣、追求是因人而异的,一个人从事的职业只有与他内在的需求大体上得到统一,才能使他的职业生活具有充实感、享受感,否则会增添许多苦闷和烦恼。如从事数理逻辑工作或进行单调、封闭的物质生产,会使追求情感世界的人感到厌倦、沮丧;社会福利、公共关系等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会让善于研究自然、追求思辩的人苦不堪言。
当然,一个人对某一特定职业感兴趣,并不意味着他一定能干好这一工作,相关的因素还有很多。但如果一个人对某种职业不感兴趣,那么干好这种工作的希望就很小了。
(四) 气质与职业
气质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性情”“秉性”。心理学上把人的气质分成四种类型:①胆汁质型:精力旺盛、坦率、热情、急躁,情绪易于冲动,心境变化急剧,具有外倾性。②多血质型: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具有外倾性。③粘液质型:稳重、安静、踏实、反应迟缓、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但不易转移,忍耐力强,具有内倾性。④抑郁质型:情绪体验深刻,善于觉察细节,外表温柔,行动缓慢,但对事物的反应有较高的敏感性,具有内倾性。大多数人是各种气质的某些特征的结合体,属于混合型。由于各种气质之间可以起到补偿作用,因此,对一般活动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气质特点却影响一个人的职业活动的适应性。如果倾向胆汁质型,就可以选择做需要反应迅速、动作有力、应急力强、危险性较大、难度较大而费气力的工作,最好不要从事稳重、细致的工作。如果倾向多血质型,那么应该选择做社交、文艺等要求反应敏捷且均衡的工作,而不适宜做需要细心钻研的工作。如果倾向粘液质型,最适于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刻板性强、平静且耐受性较高的工作,避免选择激烈多变的工作,不要选择那些要求反应灵敏、处理果断的工作。
不同的职业对人的气质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汽车司机、车工等,应当具有注意稳定和善于转移、动作灵活敏捷的气质特点;打字、化验、机要秘书等工作则需要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等气质特点;对飞行员、飞机乘务员要求具有敏捷、身心耐受高度紧张等气质特点;对组织管理干部要求具有工作细致、善于与人 交往、耐心不粗鲁等品质。
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类气质都有其长处,每一类气质有其最适合的工作类型。如果自己的气质类型与最适合的职业正好重合,便能提高工作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不仅工作效率不高,而且还会带来心理上的痛苦。
(五) 性格与职业
性格是一个人表现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稳定的和习惯化的心理特征。性格在人的个性中处于核心地位。它对人生所有领域无不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性格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性格是在后天环境中形成的态度特征及在后天实践中形成的行为方式特征,因此,外部环境和自我锻炼可促使人的性格变化。不同性格的人有不同的相应职业。
独立性强的人能适应需要独立思考、独立决策的职业,如科研人员、管理者、律师、医生、记者、警察等,而较难适应那些需要不折不扣根据别人的决策办事的职业。外向性明显的人能很好地适应工作内容变化较多,需要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如外交官、记者、管理人员、营业员、律师、导游、采购员、服务员、推销员等。内向性明显的人较难适应上述职业,但却能很好地适应那些在处理事物方面、工作内容方面比较固定不变的职业,如绘图员、会计、档案管理员、图书管理员、计算机工作人员、机械操作员等。
不同的职业对就业者的性格品质也有特定的要求。如医生、护理人员需要有同情心、热情和蔼、小心谨慎、耐心细致的性格;律师、警察需要有理智、严肃、庄重、冷静的性格。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性格相适应,他工作起来就会感到得心应手,舒畅愉快,也容易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反之,要是性格的特点与所从事的工作不相适应,这种性格就会阻碍工作任务的完成,工作者内心就会长期存在对自己职业生活的不满意感,极大地损害工作者的心理健康。家长不仅要注意培养孩子有宽广的胸怀、高尚的志趣,还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心理学家指出,要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性格特征,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自知——自我意识观念明确。自我意识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身心的知觉印象和评价。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相貌、体型、体质、生理特点、体能、健康状况、心理动机、兴趣、态度、情绪、情感、能力、气质性格、品德和智慧等,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而且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第二,自爱——正视现实,悦纳自己。个人理想、信念、目标、行动等,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并且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不论自己长得美与丑、有无生理缺陷、智力能力的高低,都能悦纳自己,不管自己周围环境优劣、条件好坏,都能从实际出发,努力适应。
第三,自尊——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尊敬长辈,团结同学,对人宽容,乐于助人,对别人诚挚关切,真心诚意赞赏别人的优点。
第四,自强——有理想,有目标。自信自己的存在对社会、对人民有价值,确立远大理想,从身边小事做起,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增强自制力,不断使自己的行为规范化、社会化。
(六) 职业生涯设计
从择业需要来看,家长不仅需要了解孩子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还需要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生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体质的强弱、身高体重及各种感官的感觉能力和运动感官的运动能力。生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一般说来,一个人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生理上的各种特点,都有客观标准,比较容易了解。而心理特点则由于人的心理的复杂性,较难了解。所以,家长必须在全面、客观地评价孩子的基础上帮助孩子认识心理自我。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心理测验,并把心理测验的结果与 经验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孩子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
择业不能一厢情愿,仅从自己的美好愿望出发,不考虑社会需求及职业对人的要求,愿望往往会落空。家长在择业方面对孩子的指导,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帮助孩子了解社会需求。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要,源于经济发展的实际。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目标、有计划,每一阶段有每一阶段的特点,又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对职业的需求也就不同。所以,帮助孩子分析所处地区经济的发展及经济建设对行业的需求是十分必要的。但不能仅看当前,还要看近期并预测未来的发展。二是帮助孩子了解不同职业对人的不同要求。从知识到技能,从生理到心理,要全面细致了解清楚,避免择业时出现盲目性。家长还应该帮助孩子把自身的特征与职业要求进行比较,帮助孩子做出明确的选择,找适合孩子特点的职业,这是家长对孩子最有意义的指导。
家长还应对孩子进行职业适应性的培养。职业适应性的培养,首先在于培养孩子的基本素质,这是从事任何职业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品质等。从心理品质分析,能力方面有认识能力、动手能力、社交能力,而独立性、自信心、上进心、坚韧性、合群性等则是现代社会做好任何工作都必须的个性品质。其次,当孩子有了一定的职业倾向,家长就应该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扬长避短,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如孩子喜欢教师职业,但性格却比较内向、胆小,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话,家长就应该经常让他参加一些家庭聚会,并让他出面联系、主持、接待等,还应鼓励他去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孩子大胆起来,性格逐渐开朗,以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