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求你看看我!”:有一种暴力,不打不骂,却伤孩子最深
(想学习更多科学实用的知识,请扫一扫“健心学堂”的二维码,免费关注健心学堂,推广还可能获奖哦)
(全民健心网、健心学堂编辑:于梦娇)
前几天看了一个叫《伤痕俱乐部》的短片,被狠狠戳到了。
小男孩Finn和朋友们是一群带有“伤痕”的孩子。不同的是,朋友们的伤痕都是暴力所为,是红色的;Finn的伤则隐藏在皮肤底下,透着蓝色光斑,就像星辰一样,他很喜欢。
直到有一次,他阻止女孩用刷子刷手臂上的伤痕时,女孩说“我不想看到他们!”
他才意识到有伤痕是丑陋的,羞耻的。
于是他回到家中,想问问妈妈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为什么会有污点?”
“朋友说污点很丑,你觉得丑吗?”
面对他的接连发问,在看电视的妈妈非但没有回应,反而把电视音量调到最大。再想追问时,妈妈不耐烦地把他推开了。
Finn的期待又一次落空了。
回想起独自吃饭、独自玩耍、妈妈对他视而不见的一幕幕场景,家在他的面前轰然坍塌了。
蓝色的光斑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将他吞没在黑暗里。
那一刻,他终于明白,原来自己的身上伤是妈妈忽视的烙印。
妈妈的每一次忽视和冷漠,都化作蓝色的光斑,印在他的身上,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深入骨髓。
影片的最后,Finn递给女孩一个创可贴,却用衣服裹住自己身上的伤痕,生怕被人看见。
Finn的遭遇令人心疼。
不禁深思:暴力造成的伤痕还能用创可贴遮掩,情感忽视给孩子带来的伤又该如何抚平呢?
为人父母,我们时常提醒自己要控制情绪,不要对孩子施行暴力,却时常在不经意间忽视了孩子的感受。
殊不知,情感忽视如同精神暴力,让孩子生活在荒漠之中,无力自拔。
· 01 ·
被忽视的孩子,活成了“空心人”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存在性焦虑 ”。
被父母忽视的孩子,因其需求一而再地得不到回应,会产生被抛弃感,继而不断否定自己、质疑自己,认为“没有人在乎我”、“我不重要”。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曾对1511名儿童做过一个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身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和忽视这四大暴力行为中,“忽视”导致孩子抑郁焦虑的可能性最大。
他们长大后有莫名的空虚感和无意义感,不知道活着的价值是什么,常常有自杀的念头。
北大教授徐凯文把这种心理症状称为“空心病”。
《被忽视的孩子》里有个叫西蒙的男孩,就是典型的“空心病”患者。
西蒙英俊帅气,家境优越。因为妹妹身患残疾,所以父母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妹妹身上。
从小西蒙一个人学习,一个人玩耍。父母提供他丰衣足食,却极少陪伴和管束。
看似自由自在,他的内心却孤独又无助。
西蒙希望父母像对待妹妹待他,但次次落空。百般挣扎之中,懂事的他只好掩藏起所有的情感需求,独自消化喜怒哀乐。
这样长大的他,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坐拥豪车豪宅,成为令人称羡的人生赢家,却一点也不快乐。
他经常陷入空虚、迷茫之中,似乎除了工作,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价值。更可怕的是,他觉得自己“爱无能”,一旦涉及情感就退缩。
为了击退这些令他讨厌的情绪,他玩跳伞、玩赛车……
寻找刺激、寻找生命的意义,却最终发现,内心的空洞永远无法填满。
明明那么优秀,却一生都在为父母的缺位背债。这样的结局,令人唏嘘。
父母的忽视,就像一剂慢性毒药。虽不致命,却一点点侵蚀孩子的灵魂。使孩子难以形成完整的自我,也难以与他人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
空心的孩子,犹如一盏没了芯的白炽灯,就算接上了电也永远点不亮。
· 02 ·
孩子“空心”,源于爱的断裂
前段时间,江苏一名女生为了养宠物,竟然闹到跳楼的地步!
所幸消防员及时赶到,才制止了悲剧的发生。
虽然虚惊一场,但女孩单腿跨在窗户上那触目惊心的画面,依然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变得如此脆弱又任性?
仔细了解后,才发现这是一场“爱的拉锯战”。
女孩来自于单亲家庭,妈妈把很大的精力都给了年幼的弟弟。
她渴望妈妈的关注,于是勤奋学习,每天都学到深夜,终于如愿考上了名牌大学。
她以为只要足够优秀,就可以得到母亲的重视,但母亲的注意力始终在弟弟身上,对她则只谈学习。
长期以来的学业压力和心理压力,让她患上了抑郁症,甚至有过割腕的行为,但母亲不以为意,觉得她只是矫情。
她退而求其次,希望养只宠物来缓解压力,却遭到了母亲的无情拒绝。
更让她意难平的是,即便母亲看见她坐在窗台准备跳楼,都没有来劝慰她,反而急着去接弟弟。
面对素不相识的消防员,她崩溃大哭:“她到底爱不爱我?为什么都不看我一眼?”
这一幕,看得我心疼不已。
女孩奋力呼唤爱和关注,妈妈却一味予以忽视或无视。
孤注一掷的孩子,只好用最极端的方式来吸引起妈妈的注意,验证爱的存在。没想到,再次落空。
武志红说,没有回应,家也是绝境。
爱本是双向流动的。但妈妈却用自己的忽视,亲手将爱凝结成冰。
这样的家,对孩子而言,何尝不是绝境呢?
或许在妈妈的心里,她依然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她的行为却没有流露半点爱意。孩子没有感受到爱和重视,亲子之间爱的联结开始松动。
忽视越多,爱的裂缝越深。
久而久之,孩子怀疑自己“不配被爱”“活得没有价值”,一旦这种观念在内心深种,孩子接收爱的“窗口”也自动关闭了。
当某一天,父母发现问题想要努力修补,却为时已晚。
被忽视的大刀粗暴对待的孩子,早已被放逐在荒芜之地,内心空空荡荡。
孩子“空心”的背后,何尝不是爱的断裂?
· 04 ·
“看见”孩子,架起爱的联结
儿童精神病学家温妮科特说:抚养一个孩子成长为情感健康、可与他人形成健康连接的成人,需要父母给予一定量的情感互动、共情和关注作为燃料。
想要让孩子远离空心病、建立起爱的连接,别无他法。唯有重视孩子的感受,用心对待孩子,用爱滋养孩子。
‖“看得见”孩子需求 ‖
弗洛伊德的《性学三论》中就有这样一个故事:
小男孩在一间黑屋子里大叫:“阿姨,和我说话!我害怕。”
阿姨回应说:“那样做有什么用?你又看不到我。”
男孩回答:“没关系,有人说话就可以带来光。”
存在即是被感知。而父母的的回应和看见将带给孩子无限希望。
所以,当孩子在我们面前“刷存在感”:耍无赖、闹脾气、撒娇等等。不管我们有多么忙碌,请先停下手头事务,“看见”孩子需求,给予积极的回应,一个眼神、一个拥抱,都能让孩子在第一时间拥抱安全感,感受来自父母的爱意。
‖“听得懂”内心声音 ‖
前几天,和朋友逛完街去她家玩。刚进门,就发现她儿子闷闷不乐地坐在沙发上,奶奶数落:“又是甩脸子,又是摔门,闹了一天脾气了!”
朋友见状,给孩子一块糖果,轻轻抱住他问:“你怎么不开心了?能告诉妈妈吗?”孩子憋了好一会才说,奶奶把他好不容易得来的玩具转手送人了,还批评他小气。朋友赶紧代奶奶给他道歉,孩子也展开了眉头。
朋友的做法令我不由点赞。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父母眼中的小事,没准是孩子心里的头等大事。
所以,面对孩子时,不妨放下自己的成见和期待,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寻找话语、行为或情绪背后的动机,才能让他感受到理解和尊重,继而建立起稳固的情感联结。
‖“做得到”悉心陪伴‖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自己带孩子的眨个眼都知道他在想什么。”其中的奥妙,在于悉心陪伴。
把三个孩子送进斯坦福的陈美玲女士,不仅从婴幼儿期起贴身照顾三个儿子,而且在陪伴时非常“走心”。
她会和孩子玩“下亲亲雨”的游戏,从额头一路亲到脚底,让孩子感受到爱;
每天下班,她都会把孩子叫到一起,唱着自己改编的歌曲,“快给妈妈幸福吧!”让孩子明白被需要;
即便再忙,她也会和丈夫一起陪伴孩子,哪怕只有短短半小时,她也会开心地和孩子玩一玩,聊一聊,分享喜怒哀乐,努力做到“高浓度”的陪伴。
很多父母无法做到时刻陪伴,但也可以每天找一段“专属时光”和孩子交流情感,这将让他的心打开小窗,感受到关注和被爱。
用“心”去看见孩子,用爱去滋养孩子,终有一天,我们将建立起稳固的亲子联结。
· 04 ·
作家龙应台曾写道:
“脚踏车经过一片花开满地的平野,将车往草地上一倒,就坐下来,蒲公英年年都有,孩子那样幼小却只有一次。”
孩子的成长没有暂停键。
在时间的这条单行道上,我们可别因为一时的“忽视”,造成孩子一生“空心”,让自己后悔莫及。
所以,不妨慢一点,对孩子耐心一点。懂得倾听和看见孩子,让每一声呼唤都有回应,每一次嬉笑哭闹都有温暖的拥抱。
终有一天,父母的爱将内化成孩子心中的光,照亮通往世界的路,跨越山海,乘风破浪。
锦衣玉食虽好,不及“看见”来的美妙!
(文章全文转载于:中国心理咨询师成长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