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耗,从删掉这些好友开始
(全民健心网编辑:王志敏)
微信删掉3000人,整个人都轻松了
最近,好友静静提到一件烦心事。
她每次发朋友圈,底下总会有人来喝倒彩。
分享跑步10公里,底下评论:跑这么慢,还好意思发出来?
分享很喜欢的歌,底下评论:这唱得太造作了,要听就听XXX唱的版本。
分享吃饭的照片,底下评论:你居然会觉得这家店的东西好吃?什么怪品味?
时间长了,她变得每次发朋友圈前都要反复斟酌,怕稍有不慎,就会被抨击。
前天,又收到几条恶意评论,加上工作不顺心,她一下就陷入情绪低谷:
为什么他们要这样说我?是不是我真的做错了?
我调侃道:是啊,你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早点删掉这些人吧。
没想到,听我这么一说,她才发现自己从来没想过这种方式。
静静有3000多个微信好友,但大部分都已经几年没讲过话,还有很多是叫不出名字的。
然而一直以来,静静奉行的社交准则是:多个朋友总是好的。
因此,除非对方严重冒犯到她的底线,否则都不会考虑删除。
但现实是,这些人给静静的负面体验,正如潮水般慢慢上涨。
对此,我建议她为微信好友做一次大清理:
① 总是留下恶意评论的人,删掉;
② 这辈子不会再联系的人,删掉;
③ 自己长期不参与或不感兴趣的群聊,退掉;
④ 一个人的朋友圈内容过多,且让你无感甚至是不适(比如广告),屏蔽或删掉。
静静根据这些指标,把所有好友都盘了一遍,一口气删了近3000人,只留下几百人。
她突然发现,自己一下子轻松了很多——
分享可以更畅所欲言了:删掉那些阴阳怪气的人,自己更敢于随心去表达想法。
评论互动更让人愉悦了:剩下的好友,都是心甘情愿为自己的生活小确幸点赞的。
整个微信都更加清爽了:不用再看到群聊和朋友圈的刷屏,整个人都清净了不少。
正如马克思说过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我们平时接触到什么样的人,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状态。
当身边都围绕着充满嫌弃、恶意的关系,我们会无形中感到焦虑和压抑。
而只有清理掉这些糟糕的关系后,我们的内心才能腾出更多空间,才能感到更放松和舒适。
像整理衣柜一样,整理你的社交
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断舍离」理念,侧重的是对物品进行收纳、整理、取舍。
把这样的理念带到社交中,也同样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我们不妨试着把社交环境想象成一个衣柜,每个社交对象都是一件衣物。
如果衣柜堆满了自己不喜欢,或是很久没穿,甚至已经发霉的衣服,那么每次打开衣柜,我们很可能会感到压力。
这种影响不一定很明显,但时间久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消耗我们的心理能量。
相反,如果衣柜不拥挤,衣物数量刚好足够,看起来整洁宽敞,每件又都是自己特别喜欢的,那么每次打开衣柜,都会是一种浅浅的享受。
这放在人际关系,也同理。
很多时候,身边的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
尤其是生活中那些来得“莫名其妙”的情绪,比如,突如其来的低落、烦躁、想哭,往往会和社交氛围有关。
与之对应,「社交断舍离」也会带来一些“莫名其妙”的改善。
就比如静静。
她在进行「社交断舍离」前,有多年的酒瘾,每当心情不好,就会跑去喝酒。
尽管自己清楚喝得大醉伤身体,也试过戒酒,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但在清理完社交后,她发现,自己喝酒的欲望,神奇地减退了一大截。
其实,这背后的原理,并不复杂:
当我们身处糟糕的社交环境时,会感到隐形的焦虑;
所以会控制不住地通过一些行为去麻痹焦虑,比如喝酒、抽烟、暴食、游戏、疯狂刷剧等。
而当社交环境改善,焦虑减少了,我们对这些行为的依赖自然就减少了。
情绪失控,不一定是你的责任
为什么当一个人处于糟糕的社交环境时,很难让自己变好呢?
家庭治疗的先驱者萨提亚,曾有一段经典的咨询经历。
她曾为一位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女孩做治疗,经过6个月的沟通,女孩的情况逐步好转。
但就在此时,她却接到了女孩母亲的投诉电话——指责萨提亚在离间她们母女俩的感情。
萨提亚从这位母亲的话语中隐约察觉到了些什么,于是邀请她与女儿一起加入到治疗中。
再遇女孩,萨提亚发现,之前与她在6个月里建立的良好关系,居然荡然无存了,女孩再度回到一开始咨询时情绪极度不稳定的状态。
于是萨提亚开始重新与母女俩一起展开治疗,慢慢重建起一段新的良性关系。
接着,萨提亚提出让女孩的父亲也参与到谈话中来。
然而她发现,当3人坐在一起时,母女俩的状态再度打回原形。
这段经历让萨提亚深思:
如果想要让一个人稳定地好起来,不单单是这个人要改变,他所处的环境也必须要跟着改变才行。
后来,她发展出了家庭治疗,与当事人以及家庭一起开展咨询,直接干预和改变整个家庭环境。
因为只有这样,个体的改善才是最稳固的。
萨提亚这段经历,有着深刻的启示。
我看过太多的人,在追求自我成长时,经历着反反复复的过程。
比如了解了自己情绪化的原因,也了解到调节的方法,但经过不断尝试,都没有丝毫的改变。
在这背后,可能就是忽略了社交环境的因素。
当一个人身处糟糕的社交氛围中,是难以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
就像一个人想要瘦身,但如果他身边几乎所有朋友都不喜欢运动,而且热爱吃烧烤、火锅、喝啤酒,那么他很难瘦得下来。
而如果真的想要改变,则需要与毫无节制的吃货们保持些距离,并且与有运动习惯的人交朋友。
然而,很多流行的观点,都会过度强调个人的作用,比如:只要你足够强大,那么别人说什么话都影响不了你。
这样的说法听起来很浪漫,但是太理想化了,对大部分普通人而言是难以操作的。
静静也曾一度相信这样的说法,当她在社交上碰壁时,总是过度反思自己,觉得是自己的问题,然后进行持续的自我谴责。
这带来的结果是,她变得越来越自卑、内耗,并且社交也毫无改善。
在一个正常的社交环境中,每个人就像是一道菜,当你选择当了萝卜,就很难吸引到喜欢白菜的人。
这世上一定会有一部分人,永远都不会喜欢我们,甚至他们终其一生都会讨厌我们本来的样子。
因此,如果想要让自己的生活舒心些,我们就需要懂得如何识别这部分人,并且与之保持距离。
「社交断舍离」的核心:觉察
或许你会问:
那不就是把所有不舒服的关系都断掉吗?
可万一这个让自己不舒服的人是家人怎么办?
对此,我想强调的是:断舍离的主角,首先得是我们自己。
虽然「社交断舍离」看起来是在筛选、过滤掉一些不适合的关系,但在这个过程中,关键在于:
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保持觉察。
具体来讲就是,
在与每一个人、每一个社交情景、甚至每一个谈论的话题发生连接时,都去觉察自己的感受变化,并根据此进行调整。
从而达到一个目的:
减少不良关系的消耗,塑造具有滋养性的关系。
我的来访者阿方,因为总是情绪失控,经常和男友吵架。
接到她的咨询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是不是她男友脾气不好,或者做了很过分的事情。
但经过了解,我发现——
她男友是个很有耐心、也很能包容她的人;
真正的导火索,其实是阿方有个控制欲超强的妈妈,以及几个喜欢制造焦虑的朋友。
每次和妈妈通话,阿方都会被她挑各种毛病,还会被要求所有生活细节都要听她的。
即使阿方有理,也说不过能言善辩的妈妈,最后只能憋一肚子气。
而那几个朋友是阿方的生意合作伙伴,每次喝多,就会对阿方的男友评头论足,认定他不是真心喜欢阿方的。
即使阿方试着举例证明男友的靠谱,也总会遭到嘲讽和反驳。
时间久了,她看到男友也会容易往糟糕的可能性去揣测。
如果在同一天里,阿方先和妈妈通电话,然后和朋友喝酒,她的耐性往往会被消耗见底。
所以,如果接下来去见男友,她绝对不会有什么好脾气,必然会因为一点小事情大吵起来。
由此,我们就能看出阿方失控的原因——
在妈妈与好友们的“围攻”下,阿方感受到强烈的压抑,必须要找地方释放;而性情温和的男友,就成了最安全的发泄对象。
然而,阿方虽然清楚这样做不好,但无论是妈妈,还是这几个朋友,都是不可能彻底断联的。
这让她感到进退两难。
对此,我给她的建议是:有层次地过滤与他们的接触。
具体而言,囊括2个方面。
① 过滤会消耗自己的话题。
实际上,阿方并不是每次和妈妈聊天都会焦虑。
只有当妈妈全方位“关心”自己,并紧接着“提建议”时,阿方才会有压力。
因此,当了解到是特定话题带来的焦虑,那么就可以有计划地过滤它。
比如,当妈妈再问及自己的生活细节时,及时拒绝,或是尽量简单回答,尽快结束话题,让焦虑降到最低。
② 过滤会消耗自己的社交场合。
和生意上的几个朋友,除了喝酒,大家还会偶尔讨论工作的事情。
既然他们每次喝完酒,就会散播焦虑,那么就尽量避免和他们一起喝酒。
其他时候,该谈生意就谈生意。
这样一来,阿方自然就少听了他们对男友的攻击。
一场社交的“元素”,主要由话题和场合去组合而成。
通过更加深入细微的觉察,我们可以把这些元素识别出来。
这样,就可以既保留原有关系,同时又把消耗自己的元素过滤掉,从而更灵活地经营关系。
就比如阿方。
通过一段时间练习,她已经可以熟练地拒绝那些消耗自己的社交元素。
所以在面对男友时,她的情绪能够轻松地保持稳定,吵架也从之前的每天一大吵,变成了一两周才吵一次。
而为了让她的状态进一步改善,我也建议阿方思考:和什么样的人相处,会更能够滋养自己?
这同样需要她去觉察:在和谁、在怎样的场景、在怎样的对话中,会让自己感受到放松,或者能让自己恢复能量。
比如——
和闺蜜谈烦恼时,对方的耐心倾听,会让自己感到惬意;
比起喝酒放松,周末去爬山,更能让自己保持心情愉悦。
其实换作我们任何人,也同样如此。
如果我们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消耗性的社交元素中,会容易得到糟糕的反馈,因而越来越疲惫;
相反,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爱意、精力留给能滋养我们的人和事上,我们才会得到更多的滋养和关怀。
写在最后
所谓「社交断舍离」,并不是一个阶段性的操作。
更多时候,它指的是一种生活态度。
人与人之间的相遇,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人是多样的——
有些人会消耗你的能量;
有些人会让你更有活力。
但无论遇到怎样的人,都可以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的喜恶。
只有带着觉察投入到关系之中,去和真正与我们契合的人相遇,才会让生活越来越贴近自己想要的样子。
(文章全文转载于: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