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学生要先抓习惯,再谈成绩

2022年08月09日 社会心理服务研究 学生要先抓习惯,再谈成绩已关闭评论 阅读 576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全民健心网编辑:马宁宇)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由无数的行为所构成的,行为优秀不是优秀,习惯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

学生阶段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

尤其是新入学一个学期的孩子,更应该重视习惯培养,以利于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底色。

下面的这份学生1-9年级习惯养成一览表非常实用,请老师转给学生和家长,一起把孩子培养得更优秀。

图片

 一年级习惯 

图片

 二年级习惯 

图片

 三年级习惯 

图片

四年级习惯 

图片

 五、六年级习惯 

图片

教育就是习惯培养。

孩子需要养成的好习惯很多,上面的习惯都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习惯,在孩子12岁以前养成,会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老师、家长要有耐心,坚持做下去,这样孩子上了初中后就会很省心了。

初中是这十二年中最重要的三年。要想获得更高的分数,这个阶段就必须养成一种新的、之前从来有过的学习习惯!

举一个绝大多数家长容易懂的例子。

一年赚10万的人的思维格局、行事策略,和一年挣一千万的人是一样的吗?绝对不一样!

孩子在70分时的学习习惯,和95分以上孩子的学习习惯,一样吗?完全不一样。

因此,我们表面上,要求孩子刻苦学习,只是目的!其实,更多的应该去控制过程,改过程!(过程,就是学习习惯)

因为,只有过程,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初中阶段这三年是孩子一生很重要的受教育阶段,很多家长心情急切,望子成龙。但更多的是从众学习,没有做好整个中学期间的习惯和能力培养规划,错过习惯和能力培养的最值时间,等发现问题的时候已经很难改正。

初中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从我的经验来看:

初一以学习习惯培养为主

初二以培养思维能力为主

初三以培养自学能力为主

图片

 初一培养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以下五个环节:听讲、笔记、作业、改错、总结。这五个环节与我们的成绩息息相关,非常重要。

和成绩的关系度:听讲与笔记,约40%,作业约10%,改错约20%,总结约30%。

具体做法:听讲、笔记,时间分配:80%时间听讲,20%时间记笔记。

听讲听什么:老师对一个题目的思路突破分析,一个题目或者一类题目的总结,自己有疑问的地方。

笔记记什么:


(1)基础的定义、定理、性质

(一定要理解记忆)
(2)自己课上的灵感
(3)自己有疑问的地方
(4)老师的归纳与总结

作业:认真完成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落实,很重要

改错:对自己没掌握的知识的及时弥补与修正。

总结:总结的时间不需要太长时间,但是对能力提升很重要。把自己的知识体系归纳总结,编织成网。

1.按时完成老师部署的各种作业

这个要在每天及时将作业完成,效率很重要!不能一边做一边玩,要高效率学习高效率的玩!初中学业任务加重,效率很重要。

2.做题书写整洁、清晰

开始要重点要求步骤,对题目解答交待清楚通过步骤反应思维过程,不能出现跳步现象。在步骤清楚时再要求板书整齐(尤其男孩板书可能会马虎些)

初中对步骤要求很严格,孩子们不知道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要么写很多,要么跳步。等意识到问题时,很难停下来去改正。

 初二培养思维能力 

做好四会:会听、会做、会讲、会变。

会听:会听老师讲课的关键点,听讲效率高
会做:把会的就成对的,准确、规范的进行书写表达自己的思路
会讲:把自己会的东西讲解出来,能力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会变:题目的形式发生变化,能发现本质,准确解答

具体做法:

1.家长装傻让孩子把题目讲给你听

有时候家长要傻点,题目的解答你看懂装没看懂或根本不看就说你看不懂,让孩子把过程讲给你听,把你讲明白,过程还装傻提些问题。

既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让他(她)对题目理解更深一层!(题目解答能看懂和能讲清楚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

还有就是让孩子有成就感,爸爸妈妈都不明白的题,是我讲给他们讲明白的。听懂不意味着会做,会做不一定能做对。讲题会加深进一步对题目的理解,对能力提高大有好处。

2.让他(她)学会总结,做读书笔记交流体会

学会一个章节或一册,让他(她)给你总结下知识,开始你可以帮助他(她),让他(她)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最重要。

有些时候放松下,让他(她)读些名著、读者或青年文摘、励志类书,有感想时让他(她)做好笔记,你也可以和他(她)一起看,交流些对人物的感受和心得体会。

会总结和归纳,才能让学习更高效,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一。

改进学习的思路,做好三多:

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

一题多解,打开思路,找到巧法
多题一解,归纳总结,找到通法
一题多变,形式多变,找到模型

 初三培养自学能力 

初三在延续思维能力提高的基础上,让孩子逐渐养成自学习惯,自己学会整理和查找资料。

开始你可以操作让他(她)看,逐渐让他(她)自己整理你给予指导,到最后让他(她)自己整理。

比如:

老师经常会要求整理作家的生平事迹,开始上网帮助她查资料,后来就是她自己查自己整理。

开班会的资料也是自己查自己整理,其中有些图像是她自己用相机拍。

另外孩子喜欢玩魔方,就让她自己上网查资料整理相关资料(玩魔方有助于培养孩子空间想象与动手能力)高中需要很好的自学能力,有意识做这方面培养,才能慢慢放手。

 习惯养成要注意的几点 

1.要坚持

有家长留言说,给孩子建立习惯的过程中难以坚持。这让我想起身边很多的熟悉的场景。

一个小学生已经坚持了两个星期每天早起锻炼,结果某天晚上和家长一起看《中国好声音》到11点多,第二天早上起不来,从此再也没有进行过早锻炼。

一个高中生好不容易在家长、老师的合力下,上缴了手机也不再上网玩游戏,可某一天在同学的拉拢下又一次身陷网游不可收拾,虽然自己的保证书还随身携带。

有很多爱美人士苦苦坚持数天晚间节食,结果一场好友聚会便自此守住餐桌回归旧途,饱享口腹之欲却事后自责不已。

查尔斯·杜希格在《习惯的力量》中说:“习惯从来不会消失,它蛰伏在大脑的基底核,当正确的暗示和奖赏出现时,它会再次出现。失忆老人能找到回家的路,老鼠能在巧克力的诱惑下进出迷宫,都是这个道理。”

2.写下来

你的“习惯建立计划”具体吗?有白纸黑字写下来吗?

事实上,在习惯建立的过程中,“写下来”这个动作非常关键,通过写下来我们才能在头脑内确认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才能梳理清楚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才会不自觉地模拟即将发生的场景。

这些是实际行为发生的“先行组织者”,没有这些确定性的演练,我们的大脑缺少真切的行动指南。我们做事之前,大脑需要“仪式感”,其实质上是内心归属的确认,我们生活中几乎时时处处都需要“仪式感”,不是吗?

3.做可视化的进站记录

比如,某件约定的事儿做好以后,在日历上做出标记,以示自己当下的进展。

这给我们对做好的事起到一个心理确认的功能,由此产生的成就感起到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视——这是真正让我们坚持下去的内在动力。

这个进展记录尽可能放到醒目之处,另外也可以通过记日记的方式达到坚持的目的。

图片

写在最后:

好的习惯可以让我们终身受益,精美源于细节,细节造就成功,“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再伟大的成就,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让我们陪孩子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受益终生。

(全文转载于:校长传媒)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