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心理调适指南,帮你应对疫情危机!

2022年12月28日 心理保健 心理调适指南,帮你应对疫情危机!已关闭评论 阅读 747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全民健心网编辑:王志敏)

在2023环球时报年会生命健康分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表示,2020年世卫组织年度报告显示,失眠障碍超过1亿多人,五分之一来自中国。抑郁症带来的伤害已经超过冠心病对人的影响。目前疫情冲击波下,即使阳性变阴性,对于有些人来说,心理冲击也许不会过去。疫情对人类精神健康的影响,保守估计可能达到10年~20年左右。目前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应对这类心理影响。

01

疫情3年

新增7千万抑郁症,9千万焦虑症

此前,中科院院士陆林曾表示,传染病的大流行,会使医务人员、感染者和大众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病率可达20%以上。他给出了一份数据,截至2021年底,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新增超过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数亿人出现睡眠障碍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在新冠大流行的第一年,全球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大幅增加了25%。

据陆林院士介绍,2020年2月至3月间,一项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对大众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显示,由传染病的大流行引起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率在20%以上;很多患者虽然之后身体恢复了健康,但心理遭受了严重影响;大部分抑郁症患者早晨的心情相对更不好,晚上则稍好一些。我国的调查也发现,近三分之一隔离在家的人员出现抑郁、焦虑、失眠和急性应激反应,不过大部分在疫情之后能恢复健康。

陆林认为,在我国的心理卫生健康领域,未来还有很多事要做,比如完善规范化培训体系,探索医疗机构咨询与治疗的管理和技术流程,建立非医学背景人员进入医院的途径,摸索高校、咨询机构、医疗机构的转诊合作机制等。此外,还要加强教育和科普宣传,让整个社会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关注心理健康。 

02

后疫情下的心理反应剖析

请对号入座

01焦虑

不少人认为疫情持续三年,现在减少核酸检测,不再大范围隔离,病毒感染一定会在人群中爆发,危险度更高了。

在这种思维的主导下担心自己或亲人会被感染,紧张不安,到处寻找核酸检测点,一日不做核酸心不安;

未雨绸缪大量购置防感冒药品和食品等,不敢外出,甚至不让学生上学,不去工作,更不敢外出消费;

心里想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人阳。

有些人不太相信官方的宣传、整日关注疫情的小道消息,一时沉浸在如果疫情再来庆幸自己做足了准备的自慰中,一时陷入贮备不足而孤立无援的“灾难化”想象中;

担心大面积的疫情会再次爆发,手足无措,紧张不安,严重的影响睡眠、影响饮食、影响正常生活。还不断的向外界传播疫情致灾的“可靠信息”,唯恐自己的紧张行为成为别人的笑话。

02疑病

三年的疫情,让大家熟知了新冠肺炎的十大症状包括:发热、干咳、乏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

现在减少了核酸检测的排查,更加重视自身的症状体验,于是整日关注新冠的蛛丝马迹:

经常关注自己、家人特别是孩子身上有无出现新冠症状,一日数测体温,餐餐必确验嗅、味觉,稍有不适则往新冠症状上靠,对号入座,怀疑患有新冠。然而紧急求医后,医院检查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发现,自己还不肯相信,担心医生误诊,不断与医生争执,强调自己的真实,期待隔离,以换心安。甚至,还自己乱服药,导致药物中毒或者肝肾损害。

心理学有个墨菲定律说: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新冠的症状中有好几项是自己的主观体验,你担心它,它就会出现,实际上这是心理暗示的结果。

03害怕

新冠病毒的快速变异、高传染性和免疫的突破性,导致清零的一直存在困难,特别是基层的管理者们,不得不采取以防人来防疫,达到合乎规定,减轻问责。

但当防疫政策调整,抗疫进入后疫情阶段,基层管理者还是以不变应万变的习惯应对,不敢接受新的变化,

害怕管不好,管不严、担惊受怕,稍有“不良信息”,则紧张不安,大难临头,习惯严管,宁可过之,决不错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怕担责任。

这种害怕的心理,虽然是压力下的正常心理反应,但严重的也会出现恐惧、强迫、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要重视和及时缓解,以免伤身误事。

04放纵

后疫情阶段管理模式的改变,被压抑了的原始欲望容易出现报复性的冲动,特别是原本就对新冠疫情认识不清,认为防疫过度、小题大做者;
或因为受封闭等种种原因导陷入生活囧境者,极容易出现脱抑制的放纵行为:自以为是,盲目自信,不守规定,不戴口罩,不打疫苗,聚众活动,不规律生活等。

这种过度的行为有点类似成瘾行为中的戒断反应,有即刻满足的迫切冲动,是一种病理性的心理补偿需求。应该予以及时干预和预防,不然很可能成为影响抗疫的隐患。

03

为疫情新形势的心理问题

"开药方"

为此,北京新闻广播记者采访北京回龙观医院党委书记、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主任杨甫德,为疫情新形势下公众的心理问题开出“药方”
问:随着感染者增多,有人不敢外出,觉得别人都很危险,如何缓解这种焦虑心理?

答:从心理学角度说,如果我们看别人都看他的好处、优点,那么我们可以和所有人成为朋友,如果我们看别人都看他的缺点,都像坏人,那么我们就没有可以交往之人。我们不要把所有人都看成是危险的人,因为即使疫情政策放开了,大家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每个人都会做好自我防护,只要做好防护,你不会传染别人,别人也不会轻易传染给你。

产生焦虑的根本原因是对未知结果的担心如果我们通过各种正规途径获取到新冠疫情防控的科学知识,通过数据了解相关的结果,就会减轻焦虑和恐慌。我们呆在家中,是面对可能风险的一种“被动适应”,正常情况下,我们应该做好“主动适应”,那就是做好防护措施,比如戴好口罩、手不要随便触碰其他物品,手不要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口腔等,做到了这些防护,就不容易出现问题。

问:合租室友感染了,该如何与他相处?

答:室友感染了,合租的人怕感染,又无处可去,可能会出现抱怨的情况。积极心理学里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他人”,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人,在高兴的时候希望跟他人分享,在有困难有压力的时候需要他人来分担,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和室友保持积极互动的关系,才会帮别人也帮自己缓解压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好的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状态,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室友感染新冠病毒只是一个过程,几天之后就会恢复,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几天的状态,就不能够接受对方,理解对方。要明白现实情况是无法改变的,这时候埋怨是无效的应对,甚至会带来副作用。如果这时候能积极互动、相互理解,保持良好的心态,还会让我们的免疫系统更强更好一些。

问:家庭成员感染了,该如何照顾他的心理感受?

答:家庭成员之间,无论是平时还是疫情期间,都应该相互鼓励。家人在陪伴的过程当中要多陪伴、少说教,多倾听、少责备,因为他是一个病人,不要在这时候还跟他去唠叨半天。家庭成员之间也可以通过家庭群进行聊天互动,开一些视频家庭会议,分享一些日常,让彼此放心。还可以通过微信运动比赛等小活动进行互动,消除彼此的隔离感和距离感。病人也可以根据自己身体情况做一些适宜的运动,既健身也健“心”,可以调节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加快身体的康复。

有孩子的家庭,为了他们的健康通常会把孩子和病人隔离开,如果孩子不理解、吵闹、烦躁,这时候亲人的陪伴是最重要的,只要有大人在身边,他往往就会安静下来。多抱一抱孩子,给他足够的安全感和温暖感,用通俗的语言该孩子解释清楚,告诉他没事,过几天就会好,孩子平时的兴趣爱好还可以继续保持,让他的注意力进行调整和回归,对缓解情绪也是有帮助的。

问:居家期间,该如何调整好心态?

答:因为居家不能正常工作学习,人们感到压力其实是一种正常的保护性防御反应我们可以对注意力进行再分配,不是每天只关注疫情怎么样了,我天天居家该怎么办?而是把白天、晚上的时间进行调整,白天依然要进行学习或居家办公任务,保持规律作息。在室内仍进行一些运动,注意饮食的平衡,同时还需要保持一些人际沟通,都会是很有帮助的。

心理学上有一个“黄金72小时”,最佳干预时间是在危机事件发生后24到72小时。我们应该在72小时内通过自我调适,走出不良情绪。当你感到紧张、焦虑、急躁、烦躁时,首先是“stop原则”,先停下来,可以做几次深呼吸,深呼吸的时候你的心率和呼吸都会慢下来,思维会变得更加清晰,更加理智。这时候想想到底是什么想法在干扰你、影响你?只要静下心来想这个事,就会变成理性面对的事情,帮助我们缓解情绪,去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

04

儿童与老人的新冠指南

不过,比起自己,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害怕是家中的老人和小孩,害怕自己传染给他们,更害怕他们被感染后自己束手无策。

故,在此附上【儿童与老人的新冠指南】

05

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自我康复手册

当然,若你已“阳过”,处于“阳康”的状态,那请不要过度担心自己变成“重阳”,

12月9日,钟南山院士及其团队在广州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感染奥密克戎后,78%的人在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不会被重复感染。而根据丹麦一份数万人的资料数据,感染奥密克戎后,98%的人可避免第二次奥密克戎感染。“从这个意义来说,如果感染奥密克戎后无症状或轻症,相当于是接种了一个疫苗。”钟南山强调,当然,这不是鼓励大家去感染奥密克戎。

如果你已经处于阳后康复期,下面应对方法务必保存⬇⬇⬇

(文章全文转载于:心理提升课堂)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