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2023年02月13日 健心资料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已关闭评论 阅读 1,386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全民健心网编辑:朱君)

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受多种因素影响,总体来说,无外乎生理、家庭、学校、社会、个体五类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

一、生理因素

生理是心理的基础。家谱分析、双生子研究以及寄养子女调查等表明,遗传对有些心理疾病影响较大。研究发现,一般人群中,患精神分裂症的终生风险率约1%,(即100个人中预期1人会在其一生中某个时候被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而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直系亲属,其患病风险则接近10%。国内的资料表明,多动症儿童的家庭成员中有多动症史的占13.6%,其中父辈或同辈有类似病史者各占50%。当然,遗传仅仅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关键还是后天环境作用。另外,疾病诸如病菌、病毒干扰、大脑外伤、化学中毒、严重躯体疾病等都可能导致心理障碍。

二、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对儿童心理健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1.家庭结构。家庭结构完整且气氛和谐的家庭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成长,而破裂家庭或父母不和谐、经常争吵的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

2.父母教养方式。有关研究表明,父母在教育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不一致、压力过大、歧视、冷漠等、打骂等特点时,儿童常常会表现出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学界一般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放纵型和民主型,它们分别对儿童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影响:

(1)权威型:父母对儿童过于支配,儿童的一切都有父母控制。儿童易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不诚实等。

(2)放纵型:父母对儿童过于溺爱、儿童随心所欲,甚至失控。儿童易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唯我独尊、蛮横无理、胡闹等。

(3)民主型:父母与儿童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儿童,给儿童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的指导。儿童易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

3.家庭环境。主要指家庭的实物环境(硬环境)和心理氛围(软环境)。前者如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的贫富、居住条件优劣等,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后者包括家庭语言环境(语言是否文明礼貌、体现民主平等)、心理环境(亲子之间的态度及情感交流状态的好坏等)和人际环境(是否尊老爱幼、相互体贴等),较之前者,后者对儿童的心理影响有决定性作用。家庭心理氛围主要由家庭内部人际关系,特别是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的状况来决定。

三、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系统性,其对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是任何其它机构无法代替的。

1.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学校的教育指导思想、教育体制和管理制度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学校仍受应试教育体制的束缚,指导思想仍是片面追求升学率,这就无形中给教师和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致使心理问题屡屡发生。

2.学校物理环境。宽敞明亮、优美整洁的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具有重要的熏陶作用,有助于学生心理得到净化和发展。

3.学校的心理环境。学校的心理环境主要指校风、班风。其对学生的心理有感染、规范、引导和约束作用,良好的校风和班风促使学生积极向上、团结互助、关系和谐,从而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和提高,而不良的校风、班风对学生的作用正好相反。

4.学校人际关系。学生在学校里能否和老师、同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他们心理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对进入青春期的学生更是如此。研究表明,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都和不良的人际关系密切相关。因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5.教师因素。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目前越发受到重视。

(1)教师对学生的认知(理解、态度、期望等)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大家熟知的罗森塔尔(或皮革马利翁)效应就证明,教师的高期望可以对学生产生良好的自我实现预期效应,促使学生向教师预期的方向发展,并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而教师的低期望,则可能导致学生自暴自弃,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并形成不良的课堂气氛。

(2)教师的言语和教学管理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教师的不良言行(如语言侮辱和体罚)会使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受损,产生焦虑、自卑、胆怯等不良心理。研究表明,某些成绩差而又长期遭受教师言语伤害的学生容易产生反社会心理。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会导致学生自卑,恐惧、逆反,自闭、退缩,玩世不恭等不良心理;学生撒谎、欺骗、粗暴、冷酷、霸道、攻击等行为均和老师的不当惩罚有关。目前,各级各类学生的“师源性”心理伤害值得重视。

(四)社会因素

包括社会环境、生活工作环境、社区环境等。

1.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大体包括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一定社会的物质文明对人的心理健康以及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有直接影响。然而,精神文明如风俗习惯、道德观等,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等心理品质。体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往往根深蒂固。不同文化对人的心理健康有不同影响,民主、开明、进步的文化显然有利于国人的心理健康;反之,独裁、愚昧、落后的文化显然对国人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作用。作为社会环境重要部分的舆论和媒体,诸如影视、报刊杂志、书籍、网络等等,在时时刻刻传播社会信息,就像空气一样对人的心理发挥着影响。目前,大众媒体,尤其是一些不负责任的自媒体传播的不健康的内容对人,特别是对身心发展不够成熟的青少年的心理毒害已经触目惊心,严重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人的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也不可低估。

2.生活工作环境。研究发现,城乡差异、人口密度、居住条件、学习和工作的自然人文环境等对人的心理状况均存在明显影响。例如,山清水秀、花香草绿、干净整洁、安静宜人的环境令人心情舒畅;而破烂不堪、脏脏兮兮、拥挤嘈杂的环境会使人的心理烦躁不安,人与人之间更容易产生矛盾和争吵,生活在其中的个体也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近几年新冠肺炎疫情泛滥期间,居民长时间的隔离等导致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问题大幅度增长的状况,也说明了生活工作环境对人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3. 社区环境。社区指由若干群众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内形成一个生活上相互联系的大群体,如街道、住宅小区、村庄等。社区环境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通过社区文化、社区人际关系等来产生。

(五)个体因素

上述生理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大体上属于影响心理健康的客观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个体因素就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内因。

1.个体的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欲望、世界观、价值观等)影响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人有合理的需求、动机和欲望,能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以及和主流文化要求相一致的价值观;反之,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有着不合理的需求和欲望,往往唯心地、形而上学(片面、静止、孤立)地看问题,其价值观也往往和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

2.个体的外貌、能力、习惯等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外貌靓丽、帅气、能力较强的个体,在生活中往往会更多地获得别人的喜爱和尊重,会感到更多的满意和愉快,这有助于心理健康;反之,外貌较差、能力较弱的个体,特别是在青春期时,容易感到自卑、焦虑、挫折,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3.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同样一种生活挫折,对不同个性的人,其影响程度完全不同。有的人性格乐观、豁达,挫折容忍力强,就可能接受现实,正视挫折,加倍努力,奋发图强;反之,性格悲观、狭隘、挫折容忍力弱的人就无法承受,或消极应付,从而自暴自弃。研究表明,有些人格特质往往是某些神经官能症的发病基础。例如,过于内向、敏感多疑的人格容易产生抑郁;谨小慎微、求全求美、优柔寡断、墨守成规、心胸狭窄、苛求自己等强迫性人格特征很容易导致强迫性神经症;易受暗示、沉湎于幻想、情绪多变、容易激惹、自我中心、热衷自我表现等特殊人格特征,很容易导致癔病。因此,培养健全人格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受上述五类因素交互作用影响,任何一类因素都不可脱离其它因素单独发挥作用。然而,不同的人,五类因素对其心理健康各自的作用会有不同的贡献率,如张三的心理问题主要由家庭因素所致,李四有可能更多受学校因素影响,王五则大概率是由于世界观、价值观出现了扭曲。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咨询中,既要善于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全方位地进行分析,又要善于重点突破,精准分析这五类因素中,究竟那类因素对他(她)发挥了主要作用,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