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陈书婷把儿子养废后,我才知道“贬低教育”和“捧场教育”养出来的孩子差别有多大
(想学习更多科学实用的知识,请扫一扫“健心学堂”的二维码,免费关注健心学堂,推广还可能获奖哦)
(全民健心网、健心学堂编辑:于梦娇)
你的打击和训斥,不会让孩子懂事上进,只会把孩子打趴,让他变得自卑、抑郁,找不到人生的价值。
——虎妈
◐
看完电视剧《狂飙》,许多人都被“大嫂”陈书婷圈粉了。
她风情万种,美艳动人,同时还精明能干,有头脑有手腕,妥妥的颜值和实力并存。
但她却有一个致命的缺憾——
把自己的亲生儿子高晓晨给养废了。
陈书婷很爱高晓晨,她也竭尽所能地想要把儿子养育成才。
不仅舍得花钱给他请私教,补英语补数学,还给他报了各种兴趣班,钢琴、书法、礼仪,一样都没落下。
高晓晨小时候,是个白白净净、聪明伶俐的小男孩,打扮也是一副文静模样。
原本以为,在陈书婷的精心栽培下,他会成长为一个温文尔雅、知书达礼的翩翩公子。
可结果,长大后的高晓晨却变成了一个目中无人、狂妄自大的纨绔子弟。
他半夜飙车,还寻衅滋事,制造了2.28枪击案,最后锒铛入狱,被判了有期徒刑5年。
细细回想陈书婷的教育方式,我们会发现,高晓晨的悲惨结局,其实早就有迹可循了。
你的每一句贬低都是对孩子的诅咒
剧中有几幕陈书婷教育儿子的场景,越看越让人窒息。
当警察上门调查时,才几岁的高晓晨想要保护妈妈,于是拿着玩具枪对着警察一通扫射。
陈书婷随手拿起玩具砸向儿子,当着大家的面一通训斥:
“白晓晨,我给你脸了,对吧?”
“捡起来,快点!”
“过来!道歉!”
高晓晨虽然脸上极不情愿,但还是被陈书婷恶狠狠的眼神和语气吓到了,他只能低下头说了声“对不起”。
有一次,高启强未经同意,就擅自将高晓晨最宝贝的八音盒送给了别人。
高晓晨满心的委屈,可陈书婷没有一句安慰,反而不停地数落他:
“屁大点事,你哭什么?把眼泪擦掉!”
“刚刚是不是冲爸爸吼了,还推爸爸了是不是?”
还有一次,高晓晨正在练钢琴,高启强夸他学得快,陈书婷却在一旁打压他:
“练了一个月才练成这样,还有脸说!”
听到妈妈这句话,高晓晨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情绪也变得低落,不自觉就分神了,结果又被陈书婷狠狠打了一下:
“手型不对,学钢琴不打怎么练!”
高晓晨就是在陈书婷的不断打压和贬低中长大的。
陈书婷爱他,但却从来没有给过他一句肯定和鼓励,字里行间都“看不上他”,骂他是个“没用的莽夫”。
高晓晨表面上不敢忤逆妈妈,可内心却变得极度自傲又自卑,充满了仇恨和逆反。
他急于想得到认可,所以才会冲动、莽撞,费尽心思去证明自己,结果酿成大错。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投射性认同”:
当父母把自己的想法、观点强行投射到孩子身上,长久的压力之下,孩子就会变成父母所认为的样子。
你说他胆子小,他就慢慢不敢与人说话,变成一个闷葫芦;
你说他没出息,他就真的觉得自己什么都干不好,最后变得一无是处。
沈阳市心理研究所曾经采访了6位少年犯,他们无一例外小时候都被父母打击羞辱过。
其中有个男孩,小时候做事有点慢吞吞的,父亲总嫌弃他笨手笨脚,骂他是“猪脑子”“废物”。
情急之下,还会说出“像你这样,迟早进监狱”这种恶毒的话。
正是这一句句打击挖苦,把男孩推向了绝路。
他说自己宁愿进监狱,也不愿再承受父亲对他的伤害。
许多父母都想通过不停地打压孩子,让孩子懂事、听话、上进。
可实际呢?
你常说的那些话,只会变成对孩子最深的诅咒。
你习惯性的贬低,会在他心里形成“定势”,然后通过行动反馈出来,最后变成事实。
从没被肯定过的孩子永远找不到价值感
作家阿兰·波德顿说:“孩子自我感觉和自我认同,完全受制于父母对他的评价。”
孩子是通过父母来确认自己的价值的。
若父母总是不间断地给孩子负面评价,孩子感受到的就是不喜欢、不接纳、不重视。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觉得“我真的不行”、“我的确很糟糕”、“我不值得被爱”。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人际交往,都会习惯自我否定。
在《凉子访谈录》中,有一个抑郁症女孩。
她小时候成绩一直是中等,但妈妈期待很高,所以经常打击她。
印象最深的,是她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好不容易考出了97分的成绩。
她满心欢喜地跑回家,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妈妈,结果妈妈非常冷漠地反问她:
“还有3分去哪了?”
那一刻,她像是被迎头浇了一盆冷水。
直到长大,她仍旧忘不了那时的崩溃和挫败。
类似的场景有很多,她的性格也因此受到影响。
她总是很自卑,很畏难,觉得自己就是个废物,什么也干不好。
进入职场后,老板疯狂地PUA她,可她却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
她只能对内攻击,把所有的事情都归结于自己太没用,结果一步步陷入抑郁。
毕淑敏说:
“孩子的成长,首先是从父母的瞳孔中确认自己的存在。
如果连最亲的人,都不顾你的尊严,否定你的价值,那么孩子是无法看到自己存在的意义的。”
父母脱口而出的刺激性语言,只会让孩子陷入自卑的泥潭。
慢慢的,他就失去了努力变好的动力,甚至觉得活着没意义、生命没价值。
在电视剧《三悦有了新工作》里,三悦从妈妈那里得到的,几乎都是苛责和打击。
妈妈常常把“我就不该生你”挂在嘴边,当她遇到困难了,妈妈也总是让她从自己身上找毛病。
最过分的,是她实习期拿了满分,可因为领导重男轻女,她就被无故辞退了。
伤心欲绝的她本想着能从妈妈那儿得到一丝安慰,结果却反被妈妈嘲讽:
“谁让你蠢,脑子不好使,脾气还差,成天哭丧着个脸,也不知道冲人笑一个,活该没有被选上。”
妈妈对她的不满、指责和贬低,让她彻底放弃了自己。
她觉得自己的出生就是个错误,所以不如在家混吃等死好了。
每每想起妈妈对她的种种打击,她就忍不住想要跳桥自杀。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人只有在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能获得勇气。
一个从来没被看见、被肯定过的孩子,很难建立起自尊和自信;一味的忽视和打压,只会让孩子陷入自卑、抑郁和迷茫。
只有父母的肯定和赞赏,才能让孩子感受到“我是被爱的”,从而拥有自我认同感。
同时能赋予孩子“我一定能行”的力量,在他心里埋下爱、自信和希望的种子,让他知道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孩子越变越好从父母懂得捧场开始
曾经陪儿子看过一个绘本故事——《爱德华: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
爱德华是个普通的小男孩,但有时他会乱踢东西,会制造噪音,会把房间弄的乱七八糟,还会欺负别的小朋友,捉弄小动物。
周围的人都指责他:“你就是世界上最粗鲁、最吵闹、最脏乱、最恶劣、最没爱心的小朋友。”
渐渐地,爱德华变得越来越粗鲁、吵闹、脏乱、邋遢、野蛮、恶劣......
直到有一天,爱德华踢飞了一个花盆,它飞过空中砸在了一位老爷爷面前。
可老爷爷没有批评他,反而笑眯眯地夸赞他:
“爱德华,我看见你种的花,长得很可爱,你应该多种一些植物啊!”
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却给了爱德华改变的动力。
从那天起,他喜欢上了种花,而且越种越好,最后大家都邀请爱德华帮他们种花。
没过多久,爱德华又开始照顾小动物、关照同学、热爱劳动,变成了一个人见人爱的小男孩。
这就是欣赏和赞许的力量。
当我们换一种语气和孩子沟通,换一个角度去看待孩子,就能激起孩子变好的决心和动力。
教育家周宏的女儿,从小双耳失聪,求医无数也治不好。
三岁半的时候,女儿才开始说第一个词,练习一个字的发音甚至要用半年。
但他却始终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孩子,不停地对她发出真诚的赏识。
女儿10道题只对了1道,他就在对的地方打上大大的勾,说:“你真厉害,爸爸像你这么大,连题目都看不懂”。
女儿作文写不好,他就用心地圈出不错的句子,开心地给女儿鼓掌。
后来,女儿成为了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最后攻读了硕士和博士学位。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中提到:
“常常赞扬、鼓励孩子,尤其是当着别人的面,能使孩子产生成功感和荣誉感,从而增强他们学习和做事的信心。”
一个会捧场的父母,真的能改变孩子的命运,让孩子变得自信,活得灿烂。
孩子淘气时,别急着纠正,而是肯定他的天马行空;
孩子作业不会写,别着急骂他,而是夸奖他的努力坚持;
孩子遇到挫折了,别总是打击,而是陪着他一起解决问题,给他勇气和能量。
试试多给孩子捧场吧!
用尊重代替控制,用启发代替命令,用信任代替贬低,那个被不断认可和鼓励的孩子,一定能朝着你期许的方向长大。
你的正面期待,就是孩子开启幸福人生的密码。
(文章全文转载于:男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