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家庭教育最残酷的真相

2023年10月01日 社会心理服务研究 家庭教育最残酷的真相已关闭评论 阅读 567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全民健心网编辑:马宁宇)

知乎有一个匿名提问:一个家庭健全的孩子,为何会感到缺爱?

题主说,父母一没离婚,二没家暴,三没出轨闹矛盾,她甚至想象不出,还有什么样的家庭比这更幸福完整?

然而,从小到大,她始终感觉自卑、焦虑、抑郁,无法正常社交。

明明糟糕的成长环境更容易让孩子患上心理疾病,可为什么在近乎完美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会极度缺爱?

这一问揭开无数人藏匿在童年的伤痕。

其中一个回答触动人心,@人类维修师MMMia说:因为人类幼崽需要情感上的连接,而大部分家长都“爱无能”。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无私的爱,那一定是父母给予孩子的爱。

然而现实中,父母爱孩子,却不懂孩子;给予爱,却并非是孩子想要的;到头来,爱却成为一场伤害。

李玫瑾教授说:家庭抚养不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心理抚养。

下面这个三个心理实验,看似跟家庭教育无关,却对孩子的一生影响深远,各位家长一定要了解。

图片

恒河猴实验:

从小未被爱满足,一生爱无能

母亲在孩子的成长中,到底占据怎样的地位?

不同的养育方式,又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

著名心理学家哈里·哈洛针对“母亲对健康儿童发展的重要性”,曾在恒河猴身上,做了一系列的实验。

实验过程很残酷,却拯救了千万家庭。

实验开始,哈洛将出生不久的婴儿猴,隔离在没有生命的实验室,陪伴婴儿猴长大的是两位“代理妈妈”,一个用金属丝网做的,一个用软布包裹木头制成。

实验者发现,哪怕“钢丝妈妈”能够为婴儿猴提供奶水,但小猴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与“绒布妈妈”待在一起,享受柔软的绒布质地带给它们肌肤上的亲密感。

实验表明:母婴之间的纽带,并不完全取决于前者是否能够满足后者的生理需求。

图片

但,仅仅给予婴孩亲近和抚触,就能够满足他们健康成长吗?

很快,实验者发现:这些在绒布妈妈呵护下成长的小猴子,放归猴群后,却格格不入。

它们性格孤僻、行为具有攻击性,甚至对繁殖失去兴趣。

在人工助力完成繁殖后,这些猴妈妈们根本不具备抚育能力,它们殴打孩子,有些还残忍地杀害孩子。

从小不曾被爱过,长大后也无法拥有爱人的能力。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每个人都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将会影响他的一生。

想起电影《芳华》中的小萍,6岁时母亲改嫁,父亲被劳改下放,小萍跟随母亲和继父生活。

因为继父不接纳,妈妈不敢对女儿有任何爱的表达,哪怕拥抱,她都吝啬给予。

小萍是个懂事的孩子,在寄人篱下的日子里,她不哭不闹,在孤独的煎熬中成长,坚持给牢中的爸爸写信,成为她生活唯一的精神寄托。

小萍长大后在写给爸爸的信中说:

“妈妈只抱过我一次,还是因为我特意把自己冻得发了高烧,才换来的。

我坐在吃饭桌边,不觉得那是我的家,也不觉得那些是我的亲人……”

图片

长期缺爱,让小萍的内心深处缺乏安全感,即便自身足够优秀,也本能地自卑到尘埃里。

当她拥有机会站在舞台中央当主角时,她退缩了;

当她遇到爱人时,却告诉自己:他很好,但我配不上他;

当她因为救治伤员,受到表彰,成了英后雄,自己却疯了……

很多人都在为小萍的命运唏嘘,也不理解她为何会疯?

对于从小没有被爱满足过的孩子而言,她想要的,这个世界不曾给过;这个世界硬塞给她的,她也承受不了。

童年是人生的底色,而父母的爱是孩子生命的底色。

也许物质可能让孩子身体健康,可孩子的心理营养,却需要父母爱的滋养。

亲子之间的缘分,不是本能的相处,而是“爱的给予”;亲子之间,也和陌生人一样,需要从认识开始,陪伴、体验、交流、思考、创造……

充满互动的“爱”,才能教给孩子爱的能力,这也是孩子未来拥抱生活的勇气,行走世界的底气。

图片

不倒翁实验:

父母是镜子,孩子是影子

前两天,刷到一个视频,短短几秒钟,却令人触动。

在一个上天桥的台阶上,老人拎着一堆重物,艰难地往上爬,隔着屏幕我都能听到他沉重的喘息。

一家三口与老人擦肩而过后,就在这时,妈妈转回身关切地询问:“需要帮忙吗?”

老人显然有些不好意思,可他无奈:“东西有些沉,我实在有些提不动。”

妈妈迅速下台阶,准备帮助老人拎东西。

就在折回身的一刹那,一起上来帮忙的还有孩子:

“妈妈,我也一起来帮忙!”

孩子稚嫩的声音穿过手机屏幕,成为世界上悦耳动听的声音。

那个小小的努力搬着重物往上爬的身影,也成为最美的背影。

图片

有人说:有其母必有其子。

但事实上,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行为来源于模仿,而不是内部基因。

上世纪六十年代,儿童成长受何影响?各种声音,争议不断。

由此,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在1961年,以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系列“不倒翁实验”

研究人员在斯坦福幼儿园选取了3-6岁的男孩和女孩各36名,分为三组。

每个孩子分别被带进一个房间独自玩耍,房间角落里,有实验用的不倒翁。

10分钟以后,成人进入房间,实验正式开始。

第一实验组的24名儿童亲眼目睹成人对"不倒翁"大打出手,用拳头打,用脚踢,用锤子敲,成人甚至把不倒翁摁倒在地狠揍,还用言语辱骂。

第二实验组中,成人进入房间后与不倒翁友好玩耍;

而第三实验组,则设置为对照组,成人完全不出现。

图片

实验结果显示,孩子明显受到成人行为影响,观看过暴力行为的儿童,其模仿暴力行为水平远远高于其他两组儿童。

人类行为“模仿说”,由此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实验之一。

刚出生的孩子,心智犹如一张白纸,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完全依赖父母的言行。

纵然父母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但若父母努力在点滴小事上做好榜样,孩子必定受益一生。

想要教育出优秀的孩子,父母的言传身教才是关键。

一如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在一期节目中说的:

“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父母不仅给予孩子生理上的基因遗传,更在人格品质上给予孩子塑造。

图片

人种歧视实验:

贬低式教育,只会推孩子步入深渊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孩子。

然而,家长总习惯性将孩子分两类:别人家优秀的孩子,今生来报恩;自家的问题娃,今世来要债!

“人种歧视实验”告诉你:当你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孩子,只会将孩子推向罪恶的深渊。

实验发生在1968年,一个名叫简·艾略特的教师在其执教的小学三年级学生中进行了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种歧视实验”。

1970年,该实验被拍成纪录片,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由于班上的孩子都是白人,艾略特根据孩子眼睛颜色不同,分为蓝色眼睛”组和“棕色眼睛”组。

第一天,她宣布:蓝眼睛人种优于棕色眼睛人种。

由此,蓝眼睛同学享有特权,课间多休息5分钟,提前吃午餐,可以使用饮水机……

而棕色眼睛同学不仅无法享受特权,还必须戴上“低人一等”身份的假领子。

很快,15分钟后,实验产生效应。

天真无邪的孩子瞬间成为具有攻击性的学生,他们为了捍卫自己的身份,发生了肢体和语言冲突。

更让艾略特吃惊的是,有个一直戴近视镜的蓝眼睛小男孩,为了表现出优越感,甚至摘下了眼镜。

实验第二天,艾略特借故调换特权。

立刻,刚刚还趾高气扬的蓝眼睛同学变得沮丧,而棕色眼睛的孩子瞬间变得傲慢、爱发号施令,对蓝眼睛同学表现出不友好。

图片

实验结果发现:当特权对调后,棕色眼睛组的孩子更具有报复性!

并且值得思考的是:当孩子被判定为好孩子组群时,他们表现在考试和智力水平上明显要高。

而判定孩子好坏、制定规则的是老师,孩子眼中的权威,权威很容易左右人思想!

对孩子而言,父母就是他们心目中的“权威”,父母的言语态度,深刻地左右着他们的思想。

一句肯定,或让孩子接纳自己,充满信心;一句贬低,却如一味毒药,侵蚀孩子对自我的认知,从而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

李玫瑾教授曾经对1000名未成年人做过一项调查,分析结果发现:经常遭受父母责骂的孩子,出现性格缺陷几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郁,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经常“暴躁”。

父母们总以为,孩子不听话,骂一骂就能够让孩子清醒,殊不知,父母吝啬表扬,否定孩子,只会让孩子容易怀疑自己。

心理学研究指出:给孩子积极正面的心理暗示,更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激励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优秀不是与生俱来,被父母认可的孩子,最后才能活成父母的骄傲。

图片

每个人都有一个原生家庭,或多或少,也会在原生家庭里受伤。

但这并不意味着,成人身上那些没有被疗愈的创伤,需要一代代复制下去。

父母,不是因为孩子,就会成为好父母;父母,也需要学习成长,才能胜任成为合格的父母。

别忘了,你现在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希望天下每一位父母都能读懂孩子,给予孩子温暖而有力的呵护,让孩子拥有积极向上成长的底气。

(全文转载:中国心理咨询师成长联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