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养出的孩子是否爱你,就取决于这4个细节
(全民健心网编辑:马宁宇)
现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分会会长魏书生曾在演讲中提到:“某个人说自己爱祖国,爱人民,看不见摸不着。他如果不爱自己父母的话,你说他爱祖国爱人民,100%是骗人的,用不着论证。只有一个孩子从小知道心疼你了,长大了他自然会心疼老百姓,心疼集体和国家。”
一番话说得鞭辟入里,引得无数家长点赞。
的确,为人父母最大的成功,莫过于能培养出一个懂得关心自己、体贴自己,时刻把自己放在心上的孩子。
可怎么做才能养出一个爱父母、心疼父母的孩子呢?
看完我今天分享给大家的四张对比图,相信你的心中一定会有答案——遇到困难时你是挡在孩子身前还是站在孩子身后前两天,刷到了这样一则视频:炎炎夏日,一位妈妈正骑着电动车载着自己的儿子。谁知电动车突然没电了,没办法继续骑行。妈妈只得从车上下来,艰难地将歪向一旁的电动车扶正,随后,用力推着车子向前走。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几度因扶不住车差点摔倒。可后座的儿子却始终事不关己地稳稳坐着,眼睛死死盯着手机。直到车子彻底倒地,也没有起身帮妈妈搭把手的意思。看完这个视频后,我不禁想起了之前看到的另一对母子:河南农村,一个10岁的男孩正顶着酷暑在地里浇水。原来,男孩的爸爸不在家,懂事的他便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每天帮着妈妈一起干农活,哪怕已经累得汗流浃背也不肯停下。同样是养孩子,为什么一个养成了白眼狼,对父母的难无动于衷;一个却养成了小棉袄,主动为父母遮风挡雨?其实答案很简单。很少有天生就懂得体恤父母的孩子。有的父母一直挡在孩子身前,什么都替孩子做了,可结果,不仅累倒了自己,还惯出了一颗逆子的心;而有的父母,从小让孩子感觉自己被需要,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等孩子长大了,自然知道体谅父母的不易,懂得付出和感恩。所以,想养出一个知冷知热的孩子,最好的办法不是一味地给予,而是坦然地接受。接受孩子的付出,肯定孩子的孝心,孩子才会在反哺中一步步靠近爱的真谛。在特殊的日子里你是用心营造仪式感还是当作普通的一天记得有一回,和几个家长聊天,不知怎么说起了仪式感。其中一个爸爸抱怨道:“现在的小孩子事真多,动不动就扯仪式感,咱们小时候有几个过生日的啊,也没见谁怎么样。”
另一个妈妈也附和说:“可不是,之前学校办什么毕业典礼,我和他爸想着请假还要扣钱。就让孩子奶奶去的,谁知这孩子竟然说我们不爱她。”
实际上,仪式感的本质从来都不是一次生日、一件礼物。
而是因为生活中多了这些看似可有可无的形式,孩子才深刻地感受到,这世上有个人愿意为自己花心思,准备惊喜。
之前,B站博主@李酥酥的酥曾发过一则视频,记录给儿子小周过生日的经过:
她想要让儿子过一次特别的生日,但又不知道该送什么礼物好,就想起儿子平时会在自己的购物车里加一些喜欢的东西。
于是,她决定给儿子过一次难忘的生日,清空儿子的购物车。
收到快递后,她“骗”小周,这些快递都是自己的,但要请小周帮忙拆一下。
小周答应了,谁知竟然从中拆出了自己想要已久的玩具。
再拆一个,居然又是自己心心念念的玩偶。
游戏周边、雪王、能变成圆珠笔的小挂件......
在连拆了四、五样以后,小周终于意识到,今天所有的快递其实都是妈妈为自己准备的惊喜。
他一边假装抱怨“你果然是在忽悠我”,一边紧紧抱住了妈妈。
17件快递,一共400多块钱,对博主而言虽然有点小贵。
但在儿子灿烂的笑容的映照下,这一切又显得格外值得。
德国作家洛蕾斯利在《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感》一书中写道:“有仪式感的人生,让我们真切地感知到生命,热忱地面对生活,它的本质是发自内心的爱。”
那些看似无用的仪式,却是足以温暖孩子整个童年的小确幸。
也正是这些小确幸,为孩子的心灵注入丰盈的营养,让孩子感知爱、相信爱,最终,学会给予爱。闲暇时光你是跟孩子有说不完的话还是无话可说前阵子,儿子的几个好朋友来家里做客。到了晚饭时间,我留他们一起用餐。吃饭时,儿子像往常一样跟我说着他今天遇到的各种趣事、他的奇思妙想,还有他围棋班的同学。说到最后,我们都笑成一团。饭后,我正在厨房洗碗,儿子的一个好朋友突然偷偷走到我身旁,对我说:“阿姨,我真恨不得能天天来你家吃饭。”
我乐了,问她:“可乐总说我做的菜没味,你要是喜欢,阿姨欢迎你常来!”那孩子摇了摇头,说:“阿姨,你知道吗?以前我都不敢想象,有父母能跟孩子边吃饭边聊天。在我家,我爸妈每天只会跟我说三句话:‘作业写完了吗?’‘上课举手发言了吗?’‘最近学习怎么样?’他们从来不会跟我聊好玩的事情,更不知道我在学校有哪些好朋友,长大后想做什么。我真的好羡慕可乐啊,他什么事都能跟你说。”
看着她委屈的样子,我猜,她家里一定有一对不会聊天的父母。
记得之前在李玫瑾教授的视频中,我曾看到过一个观点:
一家人之间越是有爱,孩子越是话多。
如果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特别爱说话,那么大概率上,他1到3岁期间,身边的家人至少有两个以上,而且家庭氛围融洽。
反之,如果一个孩子特别不爱说话,且与人交流时目光闪躲,那么说明:
3岁之前,这个孩子身边可能只有一个看护者,或者家庭中充满了争吵和矛盾。
正如《奇葩说》辩手杨奇函说的:“很多的‘我爱你’,都藏在了废话里。”
除了学习,父母能跟孩子聊的其实还有很多。
也只有我们真正拥有了跟孩子说“废话”的能力,孩子才会真正对我们卸下防备,跟我们越来越亲近。孩子犯错时你是一上来就指责批评他还是坚定地和他站在一边重读郑渊洁的小说《智齿》时,被里面的一个情节深深打动了:女孩梁新在学校被同学冤枉偷东西,老师叫她去办公室谈话。没想到,梁新的第一反应却是:我要给我父母打电话。老师一愣,因为以她的经验来看,大多数学生遇到类似的状况,最怕的事情,莫过于老师联系家长,可梁新居然主动要求找家长。事实上,梁新这样的孩子,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平日里,她的父母始终在给她传达一种信念,无论如何,爸爸妈妈都会和你站在一边。而这,也恰恰是很多父母做不到的。设想一下:当亲戚朋友来家里做客,对方的孩子看上了自家孩子的玩具。两个孩子为了争一件玩具,大打出手。这时候,你会出言责怪孩子小气、不懂事,还是坚决支持孩子有不分享的权利?当孩子哭着回家,说学校里有人欺负自己,自己再也不去上学了。这时候,你会批评孩子“一个巴掌拍不响”,还是告诉他自己会联系老师和学校,“不管发生什么事情,爸爸妈妈都会陪你一起解决。”当警察突然打电话给你,说小区的一辆车被人划了,而监控显示当时只有你的孩子在附近玩耍过。这时候,你是气急败坏地训斥孩子调皮,还是无条件地接纳孩子,无论他犯错与否?
前一种反应,是我们的本能;
而后一种反应,却往往需要非凡的勇气。
冒着丢脸、冒着被别人认为没把孩子教育好的风险,也要向孩子传达着这样的观念:
孩子,无论你面临多大的困难,多少流言蜚语,爸爸妈妈都会一如既往爱你、支持你。
当一个孩子有了父母的爱和信任,他自然拥有了打败问题的决心。
也只有这样,父母才能真正赢得孩子的心。《无条件养育》一书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能够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那么会更容易从孩子身上找到线索。”
当你不知道如何向孩子表达爱意时,只要多做换位思考就够了。
用孩子渴望的方式倾听他、关心他,让他感觉被需要、给他营造仪式感、多跟他说说“废话”,以及坚定和他站在一边。
当孩子感受到这份无条件的爱后,自然会回馈给你同等的爱意。
让你在养育的过程中,体验到被滋养、被治愈的感觉。
点亮“在看”,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在见过爱的模板后,学会珍惜爱、付出爱。
(全文转载:男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