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如何应对叛逆孩子

2024年11月29日 心理教育, 心质培养 如何应对叛逆孩子已关闭评论 阅读 5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在知乎上看到一位妈妈求助:她家的孩子高一,如今已经是躺平的状态,一天到晚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有时候,她稍微关心一下孩子,他就会吼她:“不要你管,你滚开。”孩子每天晚上玩游戏玩到半夜,也不学习,说他几句他就特别暴躁,在家里乱砸东西。这位妈妈说:以前的他多么乖巧懂事,可是现在却一点都不尊重我,每次想起来都想哭。看到这位妈妈的无奈,真的特别让人心疼。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尊重父母?随时都在对父母大喊大叫,一身的“反骨”。我曾在一本育儿书上看到了一种解释:很多时候,孩子顶嘴、吼父母、叛逆,可能源于大脑的自然反应。

一个特别逆反的孩子他一定经历过被父母吼骂、批评、嘲笑和不尊重。

而人的大脑,在面临指责批评时,会有3个反应:攻击、逃避和防卫。所以,我们看到孩子一系列的顶嘴、叛逆等行为都是孩子“捍卫”自己的方式。

  1、爱较劲的父母激发孩子的“反骨”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追蛇定律”:讲的是一个人在野外行走的时候,被突然出现的一条毒蛇咬伤了。他第一反应不是治疗伤口,而是泄愤。随后,他捡起一旁的树枝向蛇的方向追了过去,想立马将蛇打死。可是蛇早就溜得无影无踪,而他已经因毒性发作,倒在了路旁。这个人像极了很多父母,当孩子让我们感觉到糟心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是去和孩子“较劲”:孩子考差了,不去找他的弱点,而是对孩子一顿打骂后批评他“考试不认真”。孩子扫地时不小心摔碎了水杯,妈妈对他一顿臭骂,批评他“这点事都做不好”。孩子犯了错,父母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泄愤,不断地打骂、批评孩子,而忽略了问题的根本所在,因而恶化了问题的程度。最终就像这个拖着带血的伤口,四处追赶那条毒蛇的人一样,总是较劲,把双方都弄得遍体鳞伤。

有研究表明:父母的过度较劲,往往会让孩子感到被束缚,从而加剧了他们的叛逆心理。一位网友说,女儿从初二开始变得异常叛逆,什么事都和她对着干,不仅成绩一落千丈,还沉迷于手机游戏。刚开始她没收女儿手机,吼也吼过,骂也骂过,可是女儿只当她是空气,回家一句话都不说,只会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她在气愤之下,拆掉了女儿房间的门锁,每天都守着她。没想到,女儿却越来越讨厌她,总是在她面前撒泼打滚、大吼大叫,还到了不愿意去上学的地步。她看到女儿的叛逆,伤心欲绝,却无可奈何。每一个敢跟父母抗衡的孩子,内心都积攒了对父母太多的不满或者其他不舒服的感觉。如果父母面对孩子总是:说话态度强硬,和孩子说话总是吼、孩子不听时总是骂骂咧咧。明明是爱孩子,表现出来的恨却更多,所以会激发孩子的“反骨”。与孩子较量的父母,其实是在与自己内心的固执较量,最终伤了孩子,也输了自己。

2、每一个叛逆的孩子都在争夺主权

《解码青春期》中,作者写过这样一段话:“当一个孩子不断地推开他的父母,挑衅他的父母,不断地做这个测试的时候,其实他就是想看看父母爱不爱自己。”

叛逆的孩子不是不爱,而是太缺爱。而孩子所需要的爱并不是只有“融合”,有时候“分离的爱”给不到位,也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尤其是孩子成长中的这三次叛逆,每一次都是孩子在寻找自己,父母读不懂,才会让孩子“不爱你”。

第一次叛逆:2-3岁,凡事喜欢“自己来”。这阶段的孩子,有了自我意识,他们凡事都喜欢自己做主。所以当孩子说“不要、不行、不好”时,就是在说“我要自己来”。

第二次叛逆:7-9岁,独立意识强烈。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喜欢顶嘴,尤其是特别爱和父母争对错,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不喜欢被干涉。这阶段的孩子特别爱面子,接受不了批评。所以,父母经常批评、指责就会让他们用顶嘴来反抗。

第三次叛逆:12-17岁,渴望尊重和自由。这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非常强烈:非常看重个人隐私,渴望有独处的空间与时间。

敏感,对父母的话越来越少,如果父母不尊重他,就会触发他们的脾气。渴望自己做主,包括什么时候学习、交朋友、穿什么衣服都不喜欢被干涉。

这阶段的孩子,他们正值青春期,对个体的独立、自由的追求更强烈,讨厌一切束缚。所以越是逆反的孩子越是想通过“打败父母”来维护自己的主权。无论是哪一个时期的叛逆,都是因为自己的渴求没被满足,只要爱给得够就不会发生。萨提亚的冰山理论这样讲:每个人都像漂浮在大海中的一座冰山: 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言语、情绪反应等,只是露出海面的一小部分,是表面现象;

决定这些行为现象的,是暗涌在海面以下的大部分。由一个人的感受、信念、应对模式、需要和精神追求等组成。孩子的感受越好,他的行为会越让人喜欢‍;他的感受越差,他的言行越恶劣。

3、杜绝孩子叛逆就对他说这4句话

当我们读懂了孩子的叛逆,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和预防,主要还是在于父母的沟通方式。《非暴力沟通》中指出,想要亲子关系达到平衡,就需要在沟通中达到四要素:观察、感受、需求和状态。把这4个要素融合起来,其实就是4句话。

1.“我看到……”说出你如其所是的观察

这句话,是在向孩子描述事实。比如:“我看到你写作业的时候玩玩具了,为了写作业效率高,请你把玩具收起来。”

“我看到你把垃圾扔到地上了,为了让家里保持整洁,请把它捡起来。”

“我看到你今天学习比昨天认真了一点。”

“我看到你今天主动做家务了。”……“我看到”这几个字:如果是用到批评上:虽然话里面有责备、也有命令,但是给孩子的感受却是温柔的。如果用在鼓励上:则向孩子传递的是“我在关注你”。孩子听完后,意识到:我在犯错,立即改正。父母很重视我。所以,用“我看到……”去向孩子描述一个实实在在发生的事实,是一种充满真诚与善意的正向情感表达,孩子更容易接受和认可。

2.“ 我感觉…”表达你内在真实的感受

许多父母和孩子沟通时,孩子常常闭口不谈,而父母在一旁喋喋不休地批评和指责。这样的结果会导致孩子反感,然后用顶嘴和不听话来对抗父母。其实,沟通的结果是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感受,所以我们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先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比如:规定孩子玩30分钟手机,可是他却玩了四十分钟。这时候我们很生气,大部分父母会说:你必须、马上关掉手机。这种命令的语气,会让孩子内心讨厌父母,然后默默较劲。如果我们说:我们规定的时间过去了十分钟了,我感觉你今天没有昨天表现好。“我感觉”这几个字的另一层含义是:我希望。一方面向孩子传递:鼓励、认可孩子以前做得很好。另一方面:用“期待感”去让孩子更多地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能激发起孩子的自觉性以及责任心。

3.“我想让你这样做……”表达你的期待

这句话是在向孩子传达我们的需求,以及引导孩子去改变。让孩子能通过你的话语,真正看到“你为他好”的那颗心,而不是大吼大叫说“我是为你好”。比如:我想让你赶紧写作业,是因为:我想让你写完了痛快地玩。我不想让你玩游戏,是因为担心你沉迷于其中,影响学习。把我们的担忧、我们的需求明确表达出来,会让孩子感觉父母是真正的为他好。教育孩子,拒绝情绪暴力,我们要尽可能用更多的温柔去引导孩子做正确的事。

4.“你能做这件事吗?”改变状态

心理学上有一个“期待效应”:指的是如果你对他人有所期待,可以通过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对方,给予其由衷地赞赏,从而调动其积极性,促使其朝着自己所期望的方向发展,这份期待或许就会成真。孩子犯错时,我们可以加入“期待效应”,引导孩子去对自己做出承诺。比如:经常对他说“你以前做得挺好的,现在能做好这件事吗?”先夸奖孩子,再引导他去承诺,提醒他:你应该去改变现在的状态。只有自己发出的邀请,孩子才会愿意去改变。其实,这也是给孩子的一种选择权。既让他有自主权,又感受到被尊重,他就会收起逆反的念头。

心理学著作《孩子:挑战》中写道: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父母也开始学着做一个「过滤器」。通过慢慢地观察和引导,过滤出孩子可以自己面对、应付的情况,然后有意识地退后,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去成长,去体会解决问题后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叛逆、顶嘴,都潜藏在每一个孩子的内心,决定他是否会爆发的唯一诱因就是:他有没有感受到父母好好爱他。每个孩子都会犯错、有压力、会变得差劲,这时候父母要学着去“过滤”孩子的所有不足,然后去尊重他、关注他、接纳他、等待他,孩子也会过滤掉他内心的阴霾,把爱给父母。

所以,我们尽可能的用爱去教育孩子:情绪稳定、不急不躁、好好说话、去感受孩子在变好,当孩子感受到有归属感和价值感时,他才会爆发出内驱力。

(全文转载于:男孩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