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怎么帮助非自杀性自伤的学生?

2024年12月02日 心理教育, 心质培养 怎么帮助非自杀性自伤的学生?已关闭评论 阅读 16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自伤自残整合辅导

自伤发生率比较高,在学校里成为班级管理的难点,家长也苦不堪言,大家对自伤的认识需要提高,对自伤的心理特点需要更多地了解,更需要一套系统方法来帮助学生。非自杀性自伤整合辅导方案(non-suicidal self-injury combined counseling program,以下简称 NSSI CCP)响应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自伤的发生机理和自伤者心理特点设计。NSSI CCP是每个老师、学校社工、心理咨询师都可以学会的。该方案主要目标是:

1、缓解自伤症状,降低自伤的冲动性和伤害程度;

2、提醒自伤的学生及时就医,对需要治疗引起自伤的疾病进行规范诊治;

3、识别自杀风险,及时协调资源守护生命。

图片

什么是非自杀性自伤?

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指个体在没有自杀意图的情况下,采取故意、直接伤害自己身体的一系列不被社会所接纳的行为。在儿童青少年中多发,是自杀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受个体易感因素、早年创伤、受虐待经历、家庭矛盾、人际冲突的影响。与非自杀性自伤有关的精神心理疾病包括:心境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破坏性情绪失调障碍、人格障碍(>16岁)、进食障碍、物质滥用等。自伤增加了自杀的风险,特别是当个体绝望感增加的时候。

人们对非自杀性自伤有很多误解,比如认为自伤的人是“怪物”,是为了吸引关注,伤口不深也无所谓,或者认为自伤都是为了结束生命等。怎样正确理解自伤行为后面的动机呢?简单讲有以下的动机:

1、为了缓解压力、释放痛苦的情绪;

2、为了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显示自己有胆量、不怕疼;

3、为了体会可控感(对自己和他人);

4、为了逃避真正的问题;

5、为了避免更严重的伤害(比如自杀);

6、为了让自己对生命还有感觉,不至于太麻木。

图片

非自杀性自伤整合辅导方案(NSSI CCP)的技术模块核心技能包括压力情绪管理、自信心训练、人际关系提升训练、自伤自残成瘾行为管理和自杀预防五个模块

1、压力情绪管理:主要是放松训练(呼吸放松、想象放松、肌肉放松)和正念压力情绪管理训练。自伤的确可以起到暂时缓解压力和负面情绪的作用,但这种方式是不健康的。很多自伤的人缺乏有效而积极的应对技能,情绪波动大就忍不住自伤自残,学习新的压力情绪管理方法对他们有非常大的帮助。本模块选用经典的快速放松方法呼吸放松、想象放松和肌肉放松训练,帮助自伤者面对紧急压力时可以选用除了自伤以外的方法来应对。

图片

2、自信心训练:自信心对任何人来讲都是重要的内在资源,很多自伤的人倾向于自我谴责、自我贬低,或把成长过程中体验到的忽视、指责、批评累积的负性心理体验转为自我惩罚,自信心普遍偏低。不断自伤加重了自我边缘化,更加自卑和隐蔽,这种状况又不断恶性循环。所以自信心训练对自伤的学生有很积极的作用,帮助他们增强可控感和对压力的耐受能力。

本模块技术采用经典而有效的积极自我暗示法,训练自伤的学生每天积极暗示自己,久而久之在内心就会养成自我欣赏、自我悦纳的习惯,不依靠做标新立异的事来寻求关注。体态反馈训练是以开放伸展的身体语言来引发积极心理体验的一种训练方法。

图片

3、人际关系提升训练:分享人际关系和沟通要点,帮助自伤的学生理解与父母、老师、朋友和同学等不同角色交往的原则,训练帮助别人的沟通技能。大部分自伤的学生都有人际关系的困扰,他们成长过程中缺少开放、民主和友善的沟通体验,沟通不畅造成的冲突常常成为他们自伤的诱发原因。本模块从未成年的视角出发,不带说教性质地帮助他们理解怎样与不同的人沟通,减轻人际关系带来的负面情绪,并且通过良好的沟通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体会越多的积极情绪,累积的负面体验就不容易在遇到挫折时爆发出来,自伤的冲动就会越来越少。

人际关系提升训练还能帮助自伤的学生逐渐从自我边缘化回到所属的社会群体中。自伤的学生在群体中人际互动呈现两极分化的倾向,一种是过度展示自伤行为和伤口,像表演一样吸引关注;另一种则是非常隐蔽地实施自伤行为,小心掩藏伤口,远离人群。不管哪一种,都不利于建立稳定而深刻的关系,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可以让他们在群体中更加从容。

图片

4、自伤自残成瘾行为管理:包括瘾头识别、冲突管理、行为脱敏、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等几个方面。“瘾头”指的是成瘾的程度,自伤发生前大多数人都经历了负性生活事件,带来消极的心理体验,在巨大的压力和情绪波动中,成瘾的奖赏机制被启动,就会出现难以控制的重复性行为来缓解压力和情绪,这种对成瘾行为或成瘾物质难以控制的强烈需要,就是渴求感。家长和老师常常责怪自伤的学生缺乏控制力,其实成瘾行为的管理并非易事,尤其对于未成年人,他们大脑掌管自控力的部分还没有成熟,更加容易被这种“渴求感”控制。

本模块的训练是在前面几周的基础上进行的,经过放松训练、压力情绪管理、自信心训练和人际关系提升训练后,自伤的学生心理调节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储备,正念练习训练出了情绪识别能力,自信心提升增强了学生的抗压力,人际关系提升训练减少了自伤的诱发原因。加上本模块中的冲突管理练习和行为脱敏指导,基本都能学会管理自伤行为的成瘾性。在八周“疗程”结束之前建立“手拉手”同伴帮助,强化支持系统。

图片

5、自杀预防:包括自杀风险评估、求助教育、生命承诺和紧急守护。由于自伤是自杀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所以第八周一定要给予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相互关心和保护,识别自己和同伴的自杀高危信号,及时向身边可靠的成年人求助。这个模块的训练要在轻松又庄重的氛围中进行,邀请学生填写《我的求助卡》,在模拟情景中练习拨打求助点电话,做不伤害承诺。

图片

非自杀性自伤整合辅导方案(NSSI CCP)操作方法

第一步、准备工作

1、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师或班主任老师通过心理健康课或特别班会课,向学生做自伤心理健康相关问题的科普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能减轻学生对自伤行为的困惑,学会用科学的视角来看待自伤行为,尊重并学习帮助心理遇到困扰的同学。增强有自伤行为的同学在班级的自信心和归属感。大家都正常化、科学化地认识和对待心理行为问题。由于老师们对涉及自伤的心理健康教育缺少经验和信心,在自伤整合辅导培训中,会附带一套《爱护自己、关心同学:自伤心理健康教育》课件。

2、招募小组成员:心理健康教育课后就可以招募小组成员,主要是有自伤行为的学生,鼓励学生参加为期八周的小组辅导。由于自伤和一些精神疾病和严重心理问题相关(见前文所述),在学生入组前,老师要和家长取得联系,并鼓励家长带学生到医院精神科或心理科做评估和诊断。不管医院的评估和诊断是什么,都不影响进入小组。

3、建立小组规则签署协议:一对一向学生宣讲小组规则,并签署小组辅导协议。承诺积极分享、全程参加、接受复诊建议、自杀风险高时求助。

图片

八周小组辅导内容

每周安排一次线下小组辅导,每次1.5-2小时,小组辅导结束后每天做家庭作业(训练),完成后在小组群内打卡,如果学生不方便使用手机,可以把家庭作业打印成练习单,学生在纸质练习单上记录每天的训练情况。小组人数8-20人比较合适。年龄差距尽量小一些,比如小学4-6年级一组,初中一组,高中一组。

1、第一周:主题是建立小组和基础放松训练,小组辅导完成创意互相介绍,体验呼吸放松、想象放松肌肉放松练习,家庭作业是每天呼吸+想象放松组合练习早中各一次,睡前渐进性肌肉放松练习一次。

2、第二周:主题是正念压力情绪管理第一节,小组辅导完成正念呼吸训练和正念进餐体验,家庭作业是每天呼吸+想象放松+正念呼吸训练一次。

3、第三周:主题是正念压力情绪管理第二节,小组辅导完成正念身体扫描和正念步行训练,家庭作业是每天呼吸放松+正念身体扫描一次。

4、第四周:主题是自信心训练,小组辅导完成积极自我暗示+体态训练,家庭作业是每天正念呼吸+积极自我暗示+体态训练一次。

5、第五周:主题是人际关系提升训练,小组辅导完成人际关系和沟通要点、与不同的人怎样交往?解决问题的沟通方法。家庭作业是每天正念呼吸一次后阅读自我宣言和角色演练剧本一次,一周中和父母、同学实践沟通技能,并写下实践体会。

6、第六周:主题是成瘾行为管理第一节,小组辅导完成自伤成瘾行为心理教育和管理训练(瘾头识别、脱敏),家庭作业是每天正念身体扫描一次,填写《情绪、思维、行为清单》,识别瘾头,实践脱敏方法。

7、第七周:主题是成瘾行为管理第二节,小组辅导完成冲突管理、寻求社会支持(手拉手结对子同伴帮助)体验,家庭作业是每天肌肉放松+正念身体扫描一次,识别出渴求感时,给“手拉手同伴”求助。

8、第八周:主题是分享总结和承诺,小组辅导完成分享收获和感受,识别自己和他人的自杀危机信号,签署求助承诺书,家庭作业是每天正念呼吸/身体扫描 /正念步行任意一种,完成后至少找“手拉手同伴”分享2次感受。

(全文转载于:心理急救PFA)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