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小谈心理诊断

2014年02月21日 心理保健 小谈心理诊断已关闭评论 阅读 1,074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与您分享,谢谢您收藏、宣传中国全民健心网,将独乐乐变为众乐乐)

   “你好,我……,这是不是什么心理疾病?”
  “我朋友……,那算不算有心理问题?”
  ”我有……心理疾病,请问该如何解决呢?“
 
    收到过很多次类似这样的询问,这些问问题的朋友有些是想通过几句话语的描述,让我帮他们作出分析或者下个诊断结论;有些是自己给自己下了个疾病诊断,希望我告诉他们一个快速有效的方法帮他们解决。虽然我能理解有些朋友在问问题时的焦急心理,但我无法通过几行文字就给他们下个定论或者随便讲几句话就能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困惑,何况我本就不愿意给来访者贴上任何标签或作出某种心理疾病的诊断。
 
   从一些介绍国外心理咨询理念或者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所写的书中了解到,有部分心理学派的心理咨询师倾向于在全面的了解来访者的情况之后给出心理诊断,但一般情况下,都不是短短几十分钟可以给出一个精确的诊断结果的;另有一些心理咨询理念认为,过快的给出某种心理疾病的诊断容易对心理咨询师深入了解来访者内心产生干扰,所以会倾向于将诊断放在最后几次咨询过程中,也就是在来访者的心理困扰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之后才给出;有些心理咨询师认为心理疾病的诊断对于心理咨询或者整个心理治疗阶段是没有必要的,还有些咨询师认为心理诊断对来访者不但没有帮助,而且通常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所以整个心理咨询过程都不会将来访者诊断为某种类型的心理疾病,这其中包括倾向于存在主义疗法以及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心理咨询师。而我就是不希望作出心理诊断的其中一员,以下是自己所总结一些观点,大概能解释出自己不愿作出心理诊断的原因:
 
   人的心理很奇妙,有的人很容易受到外界对自己内在的影响,可能他人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让这种类型的来访者产生一定的心理暗示,限制他们更深入地剖析自己内心;而且,作出诊断可能会限制心理咨询师看待来访者的视角,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心理咨询师更全面的去了解来访者内心世界,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影响整个心理咨询过程的有效性;
  还有一点,也是对于“不作心理诊断这个观点”来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觉得不管是谁,都没有权利去诊断其他人的心理是否有病,没有权利诊断别人的生活有什么问题,没有权利指挥其他人应该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唯一有权对自己作出诊断的人是每个人自己,而且这应当不仅是一种权利,也应该是每个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事实上,有些人之所以会产生心理困扰,也许仅仅是因为他们不习惯、不善于或者不敢于对自己作诊断并依据自我诊断来选择人生道路,他们经常依靠其他人为自己作选择,不能够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对于这部分群体来说,心理咨询的任务之一在于协助来访者发展出自我判断的能力,并逐步承担起自己人生掌舵者的职责。很多的优秀前辈都曾经说过——“没有人能比自己更了解自己“,强制做出某种价值判断并强加于他人是不太令人愉快的。例如同性恋在上个世纪初还被认定为性心理障碍甚至部分国家还针对这种行为处以刑罚,现在却已经是被很多国家立法承认的群体;还有异性癖同样在以前被认定为性身份识别障碍,而现在已有专门的变性手术为这部分群体提供帮助。不管人们拥有怎样的心理,只要没有伤害其他人,社会大众都不应该强加干涉。严格说来,如果因为伤害他人需要接受法律或者一些社会管理制度的惩罚,那也只是因为那种违法或违规的行为,而不是因某种心理或思维。我相信大部分人都难免在人生中某个时段产生一些不同于以往或者较为特殊的思维或者心理现象,但有某种心理并不一定意味着会做出某种行为。以发展的眼光来看,我们无法确定哪些心理在绝对意义上属于疾病范畴,谁又能担保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强迫症、自闭症等这些目前看来应算作心理疾病、需要治疗的心理状态,在将来某一个时期成为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呢!
  有时候我会想:也许有一部分群体并不排斥甚至比较享受他们内心那些与众不同的心理现象以及因此而带来的异于他人的生活状态,只不过由于现今心理学界对于心理疾病的定义以及社会大众认知观念的限制,才导致这些人内心产生压抑、困惑等烦恼,如果个体可以不受某些外界的影响而敢于表现真实的自己,说不定就已经解决了部分群体的那些心理困扰。
 
     在我看来,对个体心理状态的定义,关键在于每个人自己对自己的生活是否满意、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否满意,无论你是心理压抑、抑郁、焦虑,只有在自己不满意目前这种状态、希望自己从心理上作出改变、希望发展出另一种令自己较为满意的内心世界、并且希望通过心理咨询来帮助自己达到自己的期望的情况下(我相信想要做出改变有很多方法,心理咨询只是其中一种。),才需要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所以我理解的心理咨询师的职责就是协助来访者度过这个“对自己不满意到满意或者比较满意”的过程,而不需要去诊断来访者内心是否属于心理疾病。
 
     以上应该算是我对于来访者中心疗法创始人罗杰斯所提出的“非指导性咨询”的一些个人理解吧。在心理学这么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也许是由于心理咨询师各自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出了不同的心理咨询理念,我相信那些希望寻求心理咨询服务的人们如果能在走入心理咨询室之前对心理咨询师的咨询理念有所了解,应该能更好的促进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咨访关系的建立,相应的也能使得心理咨询过程更为有效或者更令自己满意。
 
  心理咨询师Wake(孔维)
孔维心理咨询室:长沙市开福区伍家岭天健芙蓉盛世H栋1925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