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

2013年11月10日 心理教育 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已关闭评论 阅读 1,175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湖南省邵东县两市镇三完小    曾蓉
     “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这则顺口溜,点出了留守儿童遭受伤害的直接原因,反映出许多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亲情、教育、安全,缺失了这些至关重要的环节,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引人忧思。在这样一个充满转型与阵痛的“流动时代”,如何让追逐梦想的流动人群告别候鸟式的“半城市化”状态?如何使留在农村的儿童避免过早被“社会性断乳”?如何避免父母为孩子外出打工挣钱、下一代却在留守中荒芜的发展悖论? 
    留守儿童在教育、安全、生活、心理和生理方面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和考验,在身体发育、智力水平、学习成绩、思想品行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明显差于其他孩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状况一般
    由于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差,得不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加之儿童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现代社会中不良诱惑,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成绩优秀的不足3%,80%以上成绩中等或偏下。
 二、 道德行为差
     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往往对事物分不清好坏和是非,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上反面现象的影响,造成一定程度的道德缺失和不良行为。例如:经常说谎,爱说脏话,不服管教,行为自私、任性,打架斗殴,更有少数留守儿童整天沉迷于武侠小说和网络游戏中,模仿成年人抽烟喝酒、拉帮结派,被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拉拢、利用,甚至参与盗窃、抢劫,走上犯罪道路。 
三、心理发展不健全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父母的关爱,致使部分留守儿童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不少留守儿童性格内向,情感淡漠,情绪低迷,心理承受力差,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自卑的思想,有较强的孤独感。个别留守儿童内心封闭,情感淡漠,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力差,不合群,存在抑郁自卑,乃至厌世嫉俗的心理。在初中生中,个别留守儿童不愿住在学校而到校外租房居住,导致早恋或其他越轨行为。 
四、安全意识差
    留守儿童自身在生理上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心理上也缺乏防范意识,容易受到侵害。由于大多数主要劳动力外出,   一些不法分子往往趁机对留守儿童家庭实施不法侵害。包括入室盗窃时打伤留守儿童,企图拐卖留守儿童,尤其是未成年留守女童容易成为性侵害的主要对象。由于缺少管理和控制,父母都在城里打工,再加上城市生活的诱惑,有些孩子还会选择离家出走的危险方式。此外,部分留守儿童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
    经过几年的观察和实践,我发现只要我们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他们会很乐意跟你交流他们的心声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说:“心灵既是指教师的心灵,也是指学生的心灵。所谓教育就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教育的核心是什么?是育人。我们的教育不仅仅要给学生以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优良道德品质、学习品质、心理品质等各种优秀素养的人。作为一名教师,在处理一些问题时,不能简单粗暴,应该用自己的情感和心灵去贴近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去倾听心的低语,触摸情感的心弦,淡化教育的痕迹,真正做到我以我心付童心。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唤醒孩子生命中的灵性和欲求。在教学实践中
我采用了以下措施:
    1、用师爱唤醒留守孩子的良知: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睿智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老师应从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孩子的心理需求,从生活、学习、心理方面给予多方面的关照,与孩子建立浓浓的师生感情、同窗情,让他感受到人间自有真情在。逐渐让孩子找回自信,体验自尊,并以此为契机,教给孩子调整情绪、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方法。“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教育的真理,孩子每时每刻都在观察、感念老师和同学。当他的良知和爱心被唤醒以后,在孩子的心中便自然拥有了一片蓝天碧水,并在此基础上建造起一座美丽的心灵大厦。
    2、允许孩子犯错: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西欧那个教育的意义上说,应给每一个孩子机会,因为,这样的机会也许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给孩子机会等于给孩子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欲备千里马,先备万里原。”要想让学生的才能得到展现,老师就要搭建各种有利于学生表现才华的平台。让每个学生在舞台上展示他“英雄”的一面。每个人在舞台上找到了骄傲、找到了勇气、找回了自信,他就会自我追求进步。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要特别注意利用这个平台在大家认为“差”的学生身上发现其优点,并给予即时的鼓励与强化。心理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善意的谎言也是美丽的!同时教师还应具备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因为,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期待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成;
    3、熟悉留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不喜欢做的事;
   4、创造机会和他们聊或做他们感兴趣的事;
   5、平时多观察他们,发现有情绪不好的,我会用写小子条的形式去关心他们,让他们觉得老师每时每刻都在关注他们;
   6、每发现他们有进步,及时给予表扬
   7、为了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心和朋友的关爱,我在班上每个月开一次集体生日聚会,在聚会上孩子们吃的很香,玩的也很开心。事后孩子们都很期盼下一次的聚会;
   8、多给孩子们开展课外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忘却不开心和孤独感,更好的融入班集体。
   9.用心关注留守学生,调查了解留守情况,爱心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
学生入校时,班主任要建立学生的个人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并用爱心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留守儿童的家庭住址、打工地点、目前监护人和联系电话要另类登记造册,并针对留守孩子的性格,家庭等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管理,建立留守学生成长记录卡,把他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日常行为和情感变化以及成长过程等相关评价材料留存在成长记录袋中,分析他们的成长过程,掌握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动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生活上和心理上的关注。再在留守儿童的父母打工回来时及时反馈,这样更有利于家长的督促,促进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10.关注留守学生生活,用爱开启留守学生孤独寂寞的心扉
    在爱心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基础上, 班主任要清楚每个留守孩子及监护人的基本情况,清楚孩子的父母外出务工的去向及联系电话,定期与留守孩子谈心交心,定期到留守孩子家里家访,用爱开启留守儿童孤独寂寞的心扉。
    11.多给予鼓励和表扬,既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又要辅以良好的行为指导和训练
    留守儿童大多数其实是很自卑的,老师可以在他们取得小小的进步和成绩时,及时的进行表扬,增强他们的信心,让他们觉得自己其实并不比其他的孩子差。
   12.要号召全班同学关心和帮助他们,创造一个团结友爱、温暖和谐的班集体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长久的分离,会导致这些留守儿童性格孤僻,感情淡漠,尤其与父母之间,交流渐少,距离渐远。严重的甚至出现心理失衡。青春期的孩子们最需要正确有效地引导,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容易受外界物质因素的影响。父母常用金钱来弥补与子女的情感交换。这就造成了一些小孩把钱看得比较重,淡漠了与父母的情感。 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要让他们学会怎样和别人交流,怎样让他们很好的溶入班集体,使他们的心里能健康的成长,从而创建一个和谐温暖的班集体。比如,可以先调查弄清留守孩子们的生日,让同学们和他一起度过一个愉快的生日聚会,让他融入到集体当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还有,可以经常组织班上同学到他们家去帮忙,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给他们的爱。
    13.多同其亲人沟通,教会他们怎样教育和管理孩子
    运用电话等通讯工具和其父母取得联系,可以鼓励留守孩子写信和父母进行交流,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在外挣钱的不易,体会父母的用心良苦,明白其实父母一直在关心他们,从心底里爱着他们,想着他们,念着他们,并为此而发奋学习,使亲情的纽带不至于松散。我班有一个女生,父母均在外地打工,寄养在亲戚家,而且父母因关系不和正在闹离婚,这个女孩由于失去了父母的关爱,养成不好的习惯,学习成绩也不好,经常出现一些不该发生在这个年龄女孩身上的事情,我和授课老师经常鼓励她用热线打电话给父母,让电话传递家庭的温暖,慢慢引导她向好的方向发展。使她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总之,教师不仅要关注留守生的学习、生活,更要关注留守生的心理,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细心体会,耐心倾听,让他们的各种烦恼与困惑有地方、有人倾诉,为他们打开心结。对这样一群处于弱势的特殊群体,我们必须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爱,用爱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让他们不再孤独,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用温暖的言语去温暖留守儿童,用温暖的行动,去温暖留守儿童,使学校变成更多留守儿童精神的乐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