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浅谈普通高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构建的途径

2014年03月23日 心理教育 浅谈普通高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构建的途径已关闭评论 阅读 1,002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任木千子与您分享,谢谢您收藏、宣传中国全民健心网,将独乐乐变为众乐乐)

                      作者:澧县第一中学 谭勇健

     摘  要:积极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末的美国,经过近20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当代心理学的一股重要力量。国内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孟万金教授于2007年创立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该模式自推广以来,得到了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响应。积极心理学的科学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心理教育的不足,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了新的更广阔的途径,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本文旨在以积极心理学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并结合澧县一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构建的实践经验,探索普通高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构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普通高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构建途径
    积极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末的美国,经过近20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当代心理学的一股重要力量。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国内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孟万金教授创立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成功推广让我们更加坚信帮助普通高中学生构建积极的心理品质可以让他们的人格得到健康成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并提高学习效率,进而促进其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为此,我校于2011年成功申报了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普通高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构建的实践与研究》。经过两年多以来的实践和研究,并结合澧县一中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础和学校优良的文化传统,我们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构建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升华。并以此提出普通高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构建的有效途径,供业界同行们探讨和批评指正。
一、深刻领会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价值观及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核心价值观
    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不同的是,积极心理学强调对心理生活中积极因素的研究,它的主要研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积极的情感体验;二是积极的人格特质;三是积极的社会环境。
    积极心理的核心价值观是“积极”。积极的情绪体验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积极情绪体验,以及积极情绪与个体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上。积极的人格特质方面具体研究了24种积极的人格特质,包括自我决定性、乐观、爱、工作能力、勇气、交往能力、美感、坚持不懈、宽容、创新、理想、灵性、天赋和智慧等。其中引起关注较多的是自我决定性和乐观。 积极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影响人才发展的外部条件。
(二)积极心理学的目标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学问,是关于引导人们懂得如何实现自我、如何幸福生活、如何使社会和谐发展的科学,其目标是促使人们建立生命中的美好品质,增进幸福感,以造就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且具有幸福感的优秀人才。积极心理学的目标与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不谋而合。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应该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运用积极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积极心态、积极品质和积极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三)积极心理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带有以下特点:(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强调人的潜能,应该关注人的潜能的挖掘与发挥。   (2)、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帮助人追求幸福的生活,而不是帮助人消除所谓的什么问题。(3)、心理健康的本质并不等于没有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或者是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的消除,还应该包括身心积极因素的增加。(4)、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对问题寻求积极的解释有助于我们从更高的角度,全面地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5)、应该重视学生的自我调节与体验。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无法由别人替代,只有自我调节能力提高了,免疫力才会得到增强。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也是教师健康的促进者。(6)、应该充分利用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因素。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一切积极因素都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土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真实的生活,而不是脱离学生的实际。
二、紧紧围绕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价值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探索普通高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构建的有效途径。
   (一)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大心理健康教育观”来有效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因此我们应该紧紧围绕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价值观,充分挖掘和整合本校的一切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建立符合时代要求和具有本校特色的“大心理健康教育观”来有效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澧县一中为例,我们坚持如下一些理念和做法。
    澧县一中是一所千年学府,文化底蕴深厚,前哲先贤辈出。学校从千年的文化积淀中提炼了三大校园精神:崇尚忧国忧民,培养有高尚品德的人;崇尚经世致用,培养有真才实学的人;崇尚勤奋刻苦,培养有进取精神的人。明确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以“人格养成”为核心内容。注重运用前哲先贤的高尚品德培养学生的大气人格,成为我校对师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竭的创新源泉和动力源泉。
对学生,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第一,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我校将办学目标定位为“让每一个学生得到与其个性相适应的最大发展”。第二,我校坚持把学生人格培养放在第一位,坚持“身心好、品行好、学习好”的成才标准,把健康的思想感情、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人生最重要的修炼内容。
    对教职工,学校坚持“教师第一”的管理理念和“人格优先”的培养理念。学校坚持“人格优先”的原则培养教职员工,对教职员工提出“心态光明,状态积极,推己及人,知足常乐”的基本要求,让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深入领悟“用人格提升人格,用智慧启迪智慧,用爱心培养爱心”的育人境界。如我校的师德论坛论文集《大写的爱》和《以人育人》就很好地表达了全校教职工对育人理念的诠释。
(二)科学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价值观,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专业化发展。
    2010年,由我校心理咨询师自主规划、设计并建成的澧县一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总体面积达500余平方米,共12个功能室。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建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阵地,并不断地整合学校的各种优势资源,搭建起多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探索出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将规范化、科学化的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尽可能让心理健康教育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展现给师生和家长。学校开展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如下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通过宣传橱窗、校本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讲座等形式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和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第二个层次是通过开展各类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帮助其中的成员优化人际关系、挖掘心理潜能、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掌握心理调节的技能和增强社会适应的能力等等。第三个层次是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通过心理咨询信箱、网络咨询、电话咨询和面询等形式与求助者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帮助他们解除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              
同时,我们十分重视继承学校优良的传统教育活动,通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其一、用校园文化去熏陶学生。我校文化底蕴深厚,回溯起来,有八百多年历史,车胤、范仲淹、陶澍均与学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从三位伟人中提炼出了“博学多能,经世致用,纯洁操守,张扬个性”的培养目标。学校橱窗内醒目的校园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等,时刻在传达着一种精神的力量,起到了心理暗示的作用。
    其二、用校园活动去升华学生。学校学生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定期开展一些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学习、考试、为人处事的积    极心理品质。比如国旗下的讲话、社团活动、洗墨池文化节、祭孔典礼、科技艺术节等。
其三、用校园制度去引领学生。我们学校学生管理制度齐全、完善,我们重在让学生在落实制度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其四、用校园榜样去激励学生。我们将在全校树立一批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样板,利用学校广播站、黑板报、校报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让其他学生学有榜样,追有目标。
    (三)科学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价值观,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模式下班主任工作和各科任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两大主要难题是师生关系紧张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在班主任工作和课堂教学中融入积极心理学思想,有利于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构建学生学习的动力源。
教学中,我们注重营造激励和引导的教育机制。创造能够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积极品质和正面思考的教育制度,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目标,释放学生内在的活力和潜力,增强学生抵抗外界困难的免疫力。教师还广泛发掘课堂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探索利用班会、户外实践、游戏活动、成长小组等多元化途径,并在学科教学中运用情境创设、分享讨论、问题辨析、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增强师生、生生互动,扭转单向传授的不足,从而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
   (四)创建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和积极的人文、自然环境,巩固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构建的成果。
我校的教育评价体系有如下几个部分组成:
   (1)制定“新三好标准”:即身心好、品行好、学习好。(2)确立办学理念:学校提出“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与其个性相适应的最大发展”的办学理念。每学期除评选“学习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外,还评选“希望之星”、“优秀特长生”、“单项积极分子”等,让每个学生都有崭露头角和拿奖的机会。通过创设机会,培养学生自信心。(3)明确实践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即努力培养:健康的思想感情、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我校每个学生都有一本《学生素质发展手册》,内容包括人生目标、人生格言、目标构建、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班主任评价等等。通过手册内容的分阶段填写,使学生把自我规划、自我激励、自我管理与外部教育结合起来,这个制度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同时,我们也十分注重创设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成良好的成长环境对学生起着无声的心育作用。从有形和无形的角度来分,成长环境包括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学校的物质环境又包含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我们学校十分重视文化、环境对心理品质的优化作用。我校校内人文景观丰富,自然环境优美。学校将校园环境设计风格定位为“简明、通透,古朴、大方”,对培养学生大气的人格起到了环境暗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汉仕.学校心理教育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
「2」陈忞.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
「3」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7
「4」林崇德.积极而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0,(9):4~8.
「5」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41~45.
「6」曾文雄 .关注幸福的科学——积极心理学「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刊),2009,(1):4~6.
「7」钱兵.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刊),2009,(1):7~9.
「8」陈虹,张婷婷.美国积极心理学倡导的“优秀品质和美德” 「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半月刊),2009,(3):18~21.
「9」王定华.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及影响「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半月刊),2010,(8):4~7.
「10」何竟轩.普通高中课堂有效教学的心理学支持研究「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刊),2011,(2):7~10.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