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心——维护居民精神健康的社会学对策
全民健心——维护居民精神健康的社会学对策[①]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肖汉仕[②]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 杜沙沙与您分享,谢谢您收藏、宣传中国全民健心网,将独乐乐变为众乐乐)
摘 要:我国新时期居民的精神健康问题形势严峻,根据制约的社会性因素,从社会学的视角,需要面向全体居民实施全民健心工程。即实施以维护居民心理健康为直接目的,以全方位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培育、建构社会心理支持机制、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发动全体居民参与为途径的系统工程。这是一项有利于居民健康、幸福、适应,有益于社会安定、和谐与文明的奠基工程。
关键词:精神健康;社会因素;全民健心;功能 促进
promote psychological health among all people the sociology measures of maintaining the resident mental health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Public Administration Sociology Department Xiao Hanshi
Abstract: In new period, the resident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our country are rather severe.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constraint factors, it is necessary to enforce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ject among all people from sociology view. We have to enforce a system project which directly aims to maintain resident mental health, optimizes social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ll direction, carries out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quality training, constructs social psychological support mechanism, perfects mental health service system and starts all people to participate. It is a kind of fundamental project which is in favor of the health, blessedness and accommodation of the residents and benefits social stability, harmony and civilization.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social factors; psychological health among all people; Function
1、新时期居民精神健康现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新时期居民精神健康问题的社会学研究”项目组于2008年12月—2009年2月在湖南、广西、上海、山东、甘肃五省、市、区,采用偶遇抽样的方法,对1500例正常居民的精神健康状况进行了测查,发放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问卷1500份,回收1437份,回收率95.8%,男性678名,女性759名,城市居民510名,农村居民927名,年龄为10~76岁。
研究发现,新时期我国居民的精神健康问题已经变得更加严重。
1.1 精神症状的比较
表1不同时期正常人SCL-90的因子分布比较
项目 1986年(1388)[1] 2009年(1437) 2009与1986年 M SD M SD 均值比较 |
躯体化 1.37 0.48 1.72 0.68 +0.35 强迫症状 1.62 0.58 2.05 0.69 +0.43 人际敏感 1.65 0.61 2.02 0.72 +0.37 抑郁 1.50 0.59 1.96 0.67 +0.46 焦虑 1.39 0.43 1.91 0.69 +0.52 敌对性 1.46 0.55 2.07 0.69 +0.61 恐怖 1.23 0.41 1.72 0.71 +0.49 偏执 1.43 0.57 2.05 0.67 +0.62 精神病性 1.29 0.42 1.69 0.65 +0.40 总均分 1.89 0.57 |
结果表明,2009年居民精神症状各个因子的得分均高于1986年,高出0.35~0.62,新时期居民的精神健康问题变得更加严重,特别是偏执、敌对性、焦虑因子平均高出0.5,其次为恐怖、抑郁因子也有较大的提高。
1.2负性情绪困扰现状
对于居民的情绪调查发现,许多居民遭受负性情绪的困扰。
表2 1437名正常居民负性情绪体验的比重分别为(%)
项目 经常如此 偶尔如此 说不清 基本没有 极少如此 |
感到精神紧张 3.4 19.2 37.4 27.5 12.5 感到心情不好、情绪低落 2.9 7.1 36.4 41.8 11.8 毫无理由地感到害怕 5.1 28.1 10.6 43.3 12.9 做过的事要反复检查才放心 20.7 36.2 18.8 21.6 2.6 感到孤独 12.2 45.5 16.0 18.4 7.9 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5.4 35.0 15.4 35.5 8.6 感觉空虚无聊或活着没有意思 4.8 29.5 14.2 32.5 19.0 |
可见,存在各种不良情绪的人不是个别现象。人们的紧张、抑郁、焦虑、恐惧、烦躁、郁闷、苦恼、愤怒等情绪障碍以及压力感、挫折感、不幸福感、不满意感、不公平感并未随着社会发展、生活的改善而减少,反而在许多人心中更加频繁、更加强烈。这不仅给居民自身带来精神痛苦,严重地影响其身体健康、人际关系、工作效率、生活质量以及社会适应,而且也容易引发个体和群体性问题行为,影响社会心态的和谐,威胁着社会的安定,制约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3 心理压力感的变化
居民近几年心理压力感的变化情况:
表3 1437名正常居民近年来的心理压力与以前比较(%)
项目 总样本 男性 女性 城市 城镇 农村 |
大了许多 16.4 16.5 16.4 15.2 14.6 22.1 大一些 41.5 41.3 41.7 41.8 37.9 42.7 一样 14.5 12.3 16.8 13.3 18.7 17.2 小一些 18.5 18.6 18.7 19.9 21.2 12.7 小许多 8.8 11.3 6.5 9.9 7.6 5.2 |
新时期,人们的心理压力也并未随着社会发展而减小,反而一半以上居民的心理压力与以前比较有所增大。
1.4 居民精神健康问题严峻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但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不足5成,就诊率更低”[2]。每年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自杀以及攻击伤人的刑事案件大量发生,每年有20多万人自杀身亡。“儿童行为问题,酒与药物滥用,海洛因等毒品成瘾,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在人群中的比例逐年增高”[3]。世界卫生组织1996年相关资料就显示,精神障碍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已经居于首位,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有关专家预言:从现在到二十一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4]。精神疾病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据预测,“在21世纪,我国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在2020年的疾病总负担预测值中精神卫生问题仍将排名第一”[5]。
2、制约居民精神健康的社会性因素
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除了遗传、生理因素外,主要取决于宏观及具体社会环境的优劣、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的有无、精神卫生服务机制的完善与否及水平高低、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程度以及自身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心理保健能力的强弱、自身对社会心理服务资源是否有效利用。
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影响居民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表现为:
2.1 宏观社会变化对居民心理带来三重影响
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反映,社会的转型必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居民的心理。我国社会已经呈现出一系列变化特点或趋势,例如经济市场化与国际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选择自由化、管理法制化、信息膨胀化、传播快捷化、知识更新频繁化、生活节奏快速化、科技影响深远化、竞争激烈化、协作紧密化、人际关系复杂化、贫富差距扩大化、人口老龄化、宏观生态环境恶劣化。这些现实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人们的潜能开发与自我实现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与更多的机遇;另一方面,也给人们的心理健康构成了严峻的挑战甚至威胁,并且对新时期居民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社会生活中的劣性刺激大量存在
由于社会以人为本的意识薄弱,人文关怀较少,心理关怀常被视为奢侈品,或者仅仅作为装饰品,还没有被视为必需品。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交往等活动中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因素大量存在,成为负性情绪与心理障碍产生的外在根源。加上住房、就业、医疗、教育、晋升竞争等生存与发展的现实压力,社会不公平及不合理现象、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冲突都可能成为影响心理健康的劣性刺激。
2.3社会心理支持与服务体系薄弱
心理健康的维护需要必要的社会心理支持与服务。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中的心理支持严重缺乏。有关组织重视政治思想教育,忽视员工的心理关怀;工会重视员工物质福利,轻视心理帮助;不少单位政治学习活动多,心理辅导活动少;业务技能培训多,心理素质培训少。非正式群体中酒肉之交多,知心朋友少;人际之间的心理互助意识淡薄,有形的物质交换多,无形的心理帮助少;老人赡养中物质帮助多,精神赡养少。以致常常心中有话无处说,痛苦无处诉,忧愁无人排,困惑无人解。
心理卫生服务体系薄弱,未引起政府应有的重视。单位没有配备心理辅导员,社区的心理咨询力量薄弱,得不到所需的扶植;精神卫生工作由精神卫生机构孤军奋战,医疗条件不理想,精神卫生的专业人才不足,疲于严重精神病的治疗,有关部门及社区参与配合不够,心理障碍的预防、评估与早期干预、后期康复难以及时开展;各层次的精神卫生服务机构缺少协调、联动。以致心理障碍发现不及时,心病常常不用“心药”医,用传统思想教育取代心理咨询,精神干预不及时,影响了康复率。
2.4居民的心理健康教育缺失
学校及家庭教育存在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重知识学习,轻性格培育;重技能训练,轻心理能力锻炼。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引起重视,普及面低,导致许多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水平低下,心理发展滞后,走入社会时存在性格缺陷乃至变态人格,人际交往能力、挫折承受能力、情绪调适能力、行为控制能力不强,适应不了现实社会的客观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目前仅局限于学校并且没有全面开展,广大的社会居民没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成了心理卫生知识普及的盲区,无法享受应有的心理教育,以致心理卫生方面存在大量误区,健心意识缺乏,同时缺少所需心理自助能力。
2.5居民的育心护心意识薄弱
由于没有系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许多居民的育心与护心意识薄弱,对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重专业技能训练、轻心理适应能力培养;重智力开发、轻性格品质培养;重身体健康、轻心理保健;重治疗、轻预防。
对心理疾病的病耻感严重;接受有关教育与辅导的积极性不高;心理素质自我培育意识不强,心理卫生知识缺乏;有的心理保健方法缺乏科学性与实效性。以致遇到劣性刺激时,心理自助能力差,调适方法不当,求助心理专业帮助的动机不强或求助方法不当。
表4居民对于心理咨询对象的看法及地区分布(%)
项目 总样本(1283) 城市(927) 集镇(195) 农村(262) χ2
心理障碍患者 39.5 41.0 31.6 40.5 5.91
有心理帮助需要的正常人 58.7 60.3 61.0 51.5 6.98*
精神病患者 16.3 13.8 19.5 22.7 13.48**
部分居民以为只有精神病患者才会接受心理咨询。
表5 听心理健康辅导讲座的意愿及性别分布
项目 总样本 男性 女性
N % N % N %
愿意 298 21.3 145 22.3 153 20.4
看情况 839 59.9 363 55.8 476 63.5
不愿意 263 18.8 142 21.8 121 16.1
调查表明,两成多的居民愿意花钱听心理健康方面的专家讲座,近六成者持旁观态度,近两成者表示不愿意,男女性别呈现显著性差异(x2=10.02,p <0.001)。
表6,在需要心理咨询时,接受有偿心理咨询意愿及经济状况分布(%)
项目 总样本(1393) 较好(144) 一般(1013) 不好(236)
愿意 33.5 36.8 33.6 31.4
看情况 50.0 49.3 51.4 44.5
不愿意 16.4 13.9 15.0 24.2
调查显示,三成以上的居民必要时愿意进行有偿心理咨询,近两成的居民不愿意花钱咨询,一半的居民态度不确定,与经济条件相关显著,r=0.064,p <0.05。
3、改善居民精神健康状况的社会学对策
这些局面不仅严重影响着居民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心理素质的优化,消弱了居民的幸福感与整体健康水平;而且也制约着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威胁着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要想遏制我国居民心理问题严峻化的趋势,预防心理障碍发生,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实现国家的有关精神卫生工作的有关目标,从社会学的视角,需要在我国实施一项全民健心工程,即面向全体居民,开展以维护心理健康为直接目的,以全方位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培育、建构完善的社会心理支持与服务体系、全体居民主动参与为途径的社会性实践活动。亟需将其作为一项系统的、奠基的工程提上社会管理的议事日程,纳入居民的日常生活,变为社会与居民的自觉行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同时展开。
3.1全方位优化社会心理环境
现实的社会变化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利弊兼而有之,为了达到兴利除弊的目的,需要社会在尽量减少劣性刺激的同时,还要人文关怀从“心”开始。
一方面,扬优抑劣,以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充分利用经济发展的成果来改善民生以减轻居民的生存压力,加速民主化进程,丰富文化生活,尊重居民的自主与自由,在管理法制化的同时也注重管理的人性化,减少不良信息的传播,指导居民理性鉴别信息,理智应对现实,观念上与时俱进,重视心理压力的调适,减少科技成果的负面影响,加强食品安全与社会治安以提高居民的安全感,引导居民理性竞争,相互协作,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缩小居民之间的差距,积极迎接人口老龄化与城市化的挑战,优化生态环境等等。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心理的劣性刺激源,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另一方面,人文关怀要从“心”开始,落实于居民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需要的关注与满足,重视居民安全感、尊重感、归属感、愉悦感、满意感、幸福感、自我实现感等高级精神需要的满足,将满足居民合理的心理需要纳入有关工作的目标体系与考核指标。从维护居民的心理健康、促进居民心理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积极优化我国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道德、文化、宣传、教育、管理、服务、生产、经营、消费等活动中直接影响居民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的有关因素。在注意自然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舒适化的同时,还应重视良好的社会心态环境的建设,例如,注意规章制度建构过程中的人本化,关注居民的心理承受能力;重视决策执行过程的人性化,实现工作、生活、学习压力适度化;在社会管理活动中关注居民的心理感受与情绪体验,根据管理对象的心理反应适时地调整、完善措施;在社会服务中,迅速建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完善心理保健服务体系。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影响心理的积极因素,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心理发展。
3.2面向全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居民心理素质的培育与心理保健意识及育心、护心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面向全体居民的心理健康教育来实现。
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心理素质培育与心理保健知识的普及,培养育心、护心意识与心理自助能力,以帮助居民优化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促进社会适应的实践活动。其作用是调动其自助的意识与能力。
由于社会现实不可能尽如人意,需要居民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应对;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矫治需要居民有正确的认识、科学的方法、积极的行动。这些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系统培训、专题辅导讲座以及居民的阅读自学等形式,以帮助居民树立或强化育心与护心意识,增强心理自助能力,自觉培育心理素质、学会心理保健、积极参与心理互助、主动利用社会心理帮助资源。
为此,必需将心理健康教育从学校扩展到社会,从学生扩展到各行各业的居民,从青少年延伸到人的生命之始终。
需要发动有关专业人士深入各单位、社区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使每个居民都拥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弥补相关知识的缺陷,帮助全体居民树立培育心理素质与重视心理保健的意识,掌握预防与应对心理问题的实用方法,获取心理不生病的智慧,并转化为育心与护心的自觉行动。从而促进居民性格的优化、智力潜能的开发、适应能力的强化、内在动力的激发,通过心理素质的优化,在维护心理健康的基础上,也促进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的提高,进而帮助居民顺利地社会化。
3.3建构心理支持体系
人是需要心理支持的,而居民心理互助是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的基础。居民相互之间既可以成为心理支持者,也可能成为伤害者。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互相抱怨,将苦海无边;相互计较,将弊多利少;互不相让,将两败俱伤。只有相互共情,才能心理平衡;只有相互悦纳,关系才会融洽;如果相互感恩,有促实现双赢。
居民心理互助是指居民在交往过程中心理方面的相互帮助,体现在人际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倾听、相互安慰、相互同情、相互开导、相互提醒、相互爱护、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鼓励、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悦纳、相互信任、相互感恩,避免相互之间的冷漠、排斥、幸灾乐祸、仇恨、鄙视、贬低、讽刺、计较、误会、讨厌、怀疑、抱怨。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关注对方心理反应与情绪体验,注意心理换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由于“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在人际互动中需要注意优化自己的语言、行为,避免心理相互伤害。
在居民互助的基础上,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发挥朋友、同辈心理易于沟通、共情的优势;组建、培训心理志愿者队伍;重视专业心理服务工作者与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人员、社会工作者在心理支持方面的专业作用,帮助居民解决自身及朋友无法解决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因素引发的行为问题。
通过这一互助、专业帮助相结合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使居民心中的不快有处宣泄、苦恼有人倾听、忧愁有人排解、困惑有人解释、压力有人缓解、委屈有人理解、困境有人帮助、心理矛盾时有人参谋、行为冲动时有人提醒,从而形成广泛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
需要社会将心理支持系统的建构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以心理帮助为荣、助心为乐的舆论氛围;组建专业心理帮助队伍,提高帮助能力;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将心理帮助意识与方法的培训纳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将心理帮助能力作为员工培训、公务员考核之中,将对他人的心理关怀、心理帮助纳入单位和个人争先创优的评价体系。
3.4建构完善的精神卫生服务网络
由于心理疾病无法完全预防,心病需要“心药”医,社会有责任像重视身体健康那样重视居民的精神健康。一方面,重视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的建设,发挥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作用,以提高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率。另一方面,需要将精神卫生工作前移,深入到基层单位及社区,单位建立心理辅导室或心理咨询中心(室),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员或心理咨询师,使居民无法自助,又不必要到精神专科医院就医的心理亚健康问题,在单位或社区内通过心理专业工作者与社会工作者的及时帮助,及时获得缓解、矫治或转介,解决好居民常见的负性情绪、情感困扰、心理压力、人际冲突、应激反应、家庭矛盾,同时满足居民子女教育、老人精神支持、生涯规划指导等方面的心理需要。
心理问题的预防和矫治需要一个准专业和专业人员组成,自助与他助结合,精神病医生、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员、社会工作者、思想工作者有机协同,全体社会成员主动参与的心理支持与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才能实现预防心理问题、矫治精神疾病的目标。
图1 心理支持与服务体系
五 | ||||||||
四 | ||||||||
三 | ||||||||
二 | ||||||||
一 | ||||||||
→
→医院精神科医生
→社区心理咨询师
→单位心理辅导员
→人际心理帮助
→自我心理调适
3.5 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无论是心理素质的培育,还是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矫治都需要居民这一主体的积极性与自觉行动,否则社会的支持与服务再完善也难以发挥功能。
全民健心的效果取决于居民自觉参与的积极性。需要居民将育心、护心等健心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观念、转化为其自身的需求、激发出强烈的动机、变成自觉的行动,从而主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保健指导;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交往、生活、娱乐等活动中有意识地利用一切条件和机会来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科学评估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心理异常;自我调适不当心态、控制不良行为;主动利用社会的心理卫生服务资源,在必要时积极寻求心理咨询等专业工作者的帮助;在自助并坦然接受他人帮助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心理互助活动,尽力而为地向他人提供心理帮助。
居民积极性的调动需要通过内容科学、实用,形式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保健指导,使居民感觉自己需要健心,乐于健心,从而自觉自愿地积极参与各种健心活动。在活动参与中体验其价值,逐渐成为健心方面的有识之士、有兴趣之士、有行动之士。从而自觉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心理素质、积极参与心理支持。
居民精神健康问题的预防与解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多管齐下、居民积极参与。不能依靠单纯的行政手段或居民的自发行为;不能依靠精神卫生界等某一个部门,而需要社会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居民并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始终,不宜局限于学校或青少年阶段;需要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注重心理素质的培育,积极预防心理问题,不宜局限于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将优化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问题与矫治精神障碍有机结合不宜厚此薄彼;需要居民自助与社会帮助的协同、配合。
4、全民健心 一项利民、益社会的奠基工程。
全民健心,是一项重要的奠基工程,不仅为居民心理健康、人生幸福、社会适应奠定必需的基础,而且有益于社会的安定、和谐与文明。
4.1有利于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生幸福
通过对社会心理环境的全方位优化、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的建构与心理卫生服务网络的完善、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加上居民自我预防与心理保健的意识及能力的强化,将减少不良心理刺激、使居民获得更多的社会心理支持、享受更优质的心理卫生服务,加上自我育心、护心意识与能力的增强,将使许多心理问题得以预防,情绪困扰与心理压力得以及时缓解,心理障碍得以及时发现与矫治,心理疾病与行为障碍得以及早干预。从而将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率,提高精神障碍的康复率。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遏制当前心理问题严峻化的趋势。
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通过影响身体健康状况的好坏、情绪体验的积极与消极、人际关系是否和谐、活动效率的高低、应付方式的理智与否,进而制约人生的幸福;认知方式与观念的理性与否直接制约着人的幸福感,科学的心理教育将帮助居民学会奋斗求乐、化有为乐、助人为乐、苦中寻乐、养趣获乐,从而增加快乐等积极的情绪体验;并且通过帮助居民学会自我调适不当情绪与压力,提升主观幸福感。可见,居民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也有利于幸福指数的提升。
4.2有利于优化心理素质、促进社会适应
现实社会需要居民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全民健心工程的实施,将通过心理素质的培育与训练,实现心理素质的优化。而心理素质居于整体素质的核心地位,构成其他素质的基础,将为德、智、体等其他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提供动力支持。
图3 心理素质与其他素质的关系图示
通过优化居民的性格品质,强化自我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竞争协作能力、心理应变能力、承受挫折能力、调适情绪能力、控制行为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将帮助居民拥有适应现实社会所必需的心理素质,为其顺利进入社会获取“入场券”和“通行证”;有促于居民坦然面对现实、理性看待现实、理智应付现实,从而减少与现实社会的矛盾冲突,保持良好的社会适应。
4.3有益于社会安定与和谐。
认知影响情绪、情绪容易导致相应的行为。当人们面对不如意现状的时候,如果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容易产生不理性的认知,诱发不当的情绪,导致不理智的行为甚至诱发违法犯罪,威胁着社会的安定与稳定。经验与教训告诫我们,社会管理不宜单纯依靠外在的压力,社会可持续的安定和谐有赖于居民自身的心理优化,只有建立在理性的认知、适当情绪、内在动力基础上的理性行为才能带来社会的长治久安。
通过面向全民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训练,将提高居民自我应付社会变化、承受挫折、调适情绪、控制行为的能力;帮助居民学会理性认知、缓解激情、控制冲动。这样可望减少危害社会安定的因素,预防相骂、打架、自杀、攻击等行为的发生。
通过在全体居民中开展心理互助活动,将促进居民之间的相互关心、爱护、尊重、欣赏、鼓励、支持、理解、悦纳、共情、信任、感恩,有促于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减少相互之间的冷漠、仇恨、鄙视、贬低、讽刺、拆台、计较、厌恶、不解、怀疑、抱怨,从而形成和谐的社会心态,有益于和谐社会的建构。
4.4有益于社会文明与进步。
只有居民拥有健全的性格品质、良好的认知能力、必要的心理适应能力、强大而积极的内在动力这些心理素质与健康的心态,社会的精神文明才有坚实的基础。通过指导居民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健康的心态,培育自知、自信、自强、自律、善良、乐群、合群、勤奋、负责、敬业、坚强、乐观、开朗等优良的性格品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习惯,将促进居民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有益于精神文明建设深入人心,从而由外部强行灌输转化为居民的自觉行动,产生更理想、可持续的效果。
全民健心要求社会各部门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人文关怀落实于心,通过对与心理健康密切联系的各个领域实施全方位的优化,不仅有益于营造心情舒畅的心理环境,而且将客观上推动社会管理的进步,有益于社会的文明发展。
可见,全民健心的开展有望实现居民与社会的共赢,事关居民的健康、幸福与适应以及社会安定、和谐与文明,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无论是居民还是社会,不应该将其当做奢侈品,也不应仅仅作为装饰品,应该将其视为必需品。
全民健心活动的实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协调机构,需要国家卫生部与教育部等有关部委协调,同时,在国家卫生部需要设立精神卫生司具有管理精神卫生工作。我国的部分学校已经利用“吾爱吾”即5月25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日,建议国务院将每年的5月25日作为中国的全民健心日,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将健心转化变为居民的自觉行动,像重视身体健康那样重视心理健康,像参与体育锻炼那样参与健心活动。国家有关部门应将其视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将全民健心活动早日提上议事日程,纳入有关规划,像开展全民健身与精神文明建设那样重视全民健心活动,将这一利民、益社会的奠基工程抓好。
参考文献:
[①] 肖汉仕,湖南洞口县人(1960~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应用心理学博士,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卫生。xiaohanshi@163.com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兰博士在1999年中国/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高层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