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心”工作的论述

2014年04月13日 社会心理服务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心”工作的论述已关闭评论 阅读 739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搜集整理)
习近平希望干部“保持良好心态”
2010年11月11日15:15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中央组织部举办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到省区市交流任职干部培训班的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希望干部淡泊名利,保持良好心态。对于淡泊名利,保持良好心态,尽管干部都会说,但很多干部都难以做到,“淡泊名利,保持良好心态”是党中央对干部个人修养、工作状态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值得好好品味。
 
  心态指的是人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态,所表现出的是一种顽强的生命力,是一种蓬勃向上、健康的精神风貌;不良的心态,则表现出悲观、自满、脆弱、自暴、自弃。从这个意义上看,良好的心态也就决定干部良好的精神状态、工作姿态、工作状态。那么,作为一位党员干部,能否保持积极进取、蓬勃向上、健康的良好心态,不但影响本人事业的成败,更影响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
 
  根据以往一些媒体的报道,确实有一些干部心态存在问题,值得我们警惕,某些年轻干部工作三年不晋升、优秀没评上,就垂头丧气,产生悲观情绪;某些干部离开“肥水”单位就有意见,不愿意到艰苦的岗位上锻炼,不服从工作安排;某些干部看到晋升无望或临退休,就变得贪恋,开始收受贿赂,走上违反党纪国法之路;还有某些干部,作出一些成绩就骄傲自满,不讲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能发现自身不足,尖刻对人,宽以待己等等。因畸形心态所造成的种种后果,都与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品质、工作状态,与我们党和人民要求相差甚远。
 
  党员干部对待人生,不能随心所欲,不能意气用事,更不能消极对事,干部用什么心态对待人生是由党的宗旨、性质、追求、奋斗目标所决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要求党员干部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有感情、有兴趣,有耐心,在不同的岗位上积极进取发挥个人的作用,过去,周总理以良好的心态,一以贯之的对事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塑造了大无大有的人格形象;雷锋同志以螺丝钉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留下了万世口碑;现在,温总理周末无假日,日夜奔波,演绎了竭尽心力的奋斗精神,安徽省财政厅领导干部沈浩以良好的心态,不计功名利禄,服从组织安排,下基层带领群众,成就了小岗村群众的事业;郭明义淡泊名利,以良好的心态,通过奉献和付出,通过爱心和善举,成就了他美满人生,为党的事业添光彩。
 
  无数的事实证明,干部有什么心态,就有怎么样的工作状态,保持良好心态就能塑造干部良好的形象,每个党员干部是一枚枚螺丝钉,是一个个标杆,一面面旗帜,并由此产生建设我们国家的无限力量。
 
  能否保持良好心态在于加强修养,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明确指出:党员有个人的利益,而且这种个人利益在某种时候可能和党的利益发生矛盾甚至对立,在这个时候,就要求党员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而不能在任何形式的掩盖和借口之下,企图牺牲党的利益去坚持个人利益。笔者以为,党员干部加强修养保持良好心态,关键就是对人生观、价值观、群众观、世界观的改造,在新的形势、任务和考验下,党员干部要时刻搞清楚几个问题,入党为什么?当干部做什么?面对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时,你选择何种利益?面对党的需要与个人需要,你选择的是前者还是后者?面对大局利益和局部利益,你选择的那种利益?刘少奇同志《论共产党修养》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党员干部要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
 
  能否保持良好心态更在于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党的17届五中全会要求: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要多到群众中去,多到实践中去,多呼吸一些清新的空气,多感受一些生机勃勃的群众实践,习近平副主席讲的好,与老一代共产党员比理想信念,与困难群众比生活待遇,与先进模范比工作奉献,笔者以为,如果我们满眼看到是高楼大厦、是亿万富翁、是高官厚禄、是灯红酒绿,看不到艰苦的地方,看不到困难群众,倘若如此,不但是对我们这个发展中大国国情的误解,党员干部还必然失去良好的心态,失去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党和人民事业就有阻力,我们只有在困难群众中感受生活,在困难群众中获得力量,我们才能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淡泊名利,保持良好心态不是小事,我们国家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需要一个艰苦创业、积极进取的过程。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党员干部别无选择,只有加强修养,淡泊名利,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保持良好的心态,以良好的心态提升我们的工作状态,确保党和人民事业顺利推进。

                                                           习近平倡导进取、敬畏、平常之心

                                                                     江西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张世会
                                                      2011年06月22日10:22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2011年4月上旬,习近平同志围绕“十二五”规划贯彻实施和党的建设,在安徽调研座谈时强调,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杨善洲同志、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在对待党和国家事业上始终保持进取之心,在对待人民赋予权力上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在对待个人名利地位上始终保持平常之心。习近平同志倡导的这“三种心态”,既是围绕“十二五”规划贯彻实施和党的建设,为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作出的明确要求,也是领导干部如何落实执政为民的题中之义。

  一、领导干部落实执政为民,在对待党和国家事业上,要始终保持进取心

  进取心,是一种自觉的责任意识,也是一种人生追求,更是一种不满足、不放弃、不断超越自我的创新精神。因此,在对待党和国家事业上,领导干部落实执政为民,要始终保持进取心,做到“三个树立”。

  一是树立责任意识。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党和国家的事业,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谋幸福。因而说,党和国家的事业,实际就是人民的事业。党的各级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人民事业的责任主体,党的各级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在对待党和国家的事业、人民的事业上要时刻保持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增强一日不为、三日不安的使命感,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尽其力,主动地去做应该做的事,把应承担的责任承担起来,把应完成的使命完成好,始终保持进取心,做到不负党心、不违民心、不愧良心。

  二是树立追求意识。追求是一种自觉的行为,追求是朝向目标积极努力、不懈奋斗的行动。有目标,就有追求;有追求,就有动力。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有令我们想去追求的东西。领导干部最大的追求是党和国家的事业兴旺发达、人民的生活幸福。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兴旺发达、人民的生活幸福,党的各级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不管困难再大、任务再重、矛盾再多,都要有一股激情蓬勃之气,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做到勇于探索不怕失败、敢于攻坚不怕风险、善于突破不怕挫折。敢想事、能干事、干成事,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的幸福感不断增强。

  三是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党的各级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是建设创新型政党和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力量。创新是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人民的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落实执政为民的有效办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树立创新意识,按照党和政府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当地、当时的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不断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按照人民的意愿向前发展。

  责任意识是领导干部进取心的初始动力,追求意识是领导干部进取心的内生动力,创新意识是领导干部进取心的不竭动力。领导干部只有树立责任意识、追求意识、创新意识,才能在对待党和国家的事业、人民的事业上,落实执政为民,始终保持进取心,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使党和国家的事业兴旺发达、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二、领导干部落实执政为民,在对待人民赋予权力上,要始终保持敬畏心

  敬畏心,是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一种因内心感到神圣而敬重与畏惧。领导干部的敬畏心,是一种修养和境界,是一种成熟和智慧的表现。因此,在对待人民赋予权力上,领导干部落实执政为民,要始终保持敬畏心,做到三个“敬畏”。

  一是敬畏权力。权力是政治上的强制力,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和控制力。权力具有两面性,权力既有必要性的一面,也有危害性的一面。看不到权力的必要性,就容易走向无政府主义;看不到权力的危害性,就容易走向权力崇拜和专制主义。权力又是一把“双刃剑”,权力用好了可以造福百姓,用的不好就会危害百姓。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曾经说过 “科学是把双刃剑,它可以让人上天堂,也可以让人下地狱,关键看什么人掌握它”。用这段话来诠释权力,也是颇为恰当的。权力既能给掌权者提供施展抱负的平台,也能给掌权者掘下葬身的坟墓,是福是祸,在于掌权者对权力的敬畏。这就必然要求权力伦理的构建——以敬畏心对待权力,以敬畏心对待权力是基本的权力伦理要求。

  二是敬畏人民。人民既是个政治概念,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政治关系;人民又是个集体概念,是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大多数人。在我们国家,人民既是国家的主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主导作用;人民又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我们党的执政权来自于人民。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它实质上是一种委托权,体现了一种委托关系。在这种委托关系中,受委托者必须做到,一是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二是忠实地为人民办事。如果受委托者做不到这两条,人民完全有理由解除这种委托关系,收回自己的权利。因此,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和执政的职责,敬畏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辜负人民群众的重托与期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是敬畏法纪。人类需要社会秩序和维护秩序的权力,同时需要规范和制约权力的法纪,这将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命题。法纪是指法律和纪律,法律和纪律是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协调人民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领导干部敬畏法纪,是对公平正义的守护,是对道德良知的坚持,是对执政为民信念的追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领导干部敬畏法纪,不应只是迫于对违法违纪必受惩治的畏惧,更应该是出于自身的一种责任感和自觉意识,出于对人民赋予权力的珍惜和对自我人格的尊重。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法纪范围内履行职责,严守党纪国法,严守为官底线,严守法纪红线,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自觉做到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上述“三个敬畏”反映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行为准则,体现了廉洁从政、以德为先的从政道德要求。领导干部只有真正做到上述“三个敬畏”,才能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份之想,常思贪欲之害,做到警钟长鸣。

  三、领导干部落实执政为民,在对待个人名利地位上,要始终保持平常心

  平常心,是指一种超然的态度,对一切功名利禄都泰然处之,是心中最原始美的境界。对领导干部来说,保持平常心,就是对个人名利以及职务高低保持一种平和豁达、尽责心安的态度。因此,在对待个人名利地位上,领导干部落实执政为民,要始终保持平常心,做到“三个淡泊”。

  一是淡泊官位。古往今来,一个有序的社会,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社会管理系统,而这个管理系统就是由一个个的“官位”有机组合而成的。然而,“官位”意识一旦异化,就会导致“官本位”。“官本位”是我国封建社会遗留的政治文化糟粕,是一种自私自利、腐朽没落的人生理念 。“官本位”把是否为官、官职大小当成一种人生最高价值追求。“官本位”与党的宗旨格格不入,与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南辕北辙。“官本位”意识的产生,不是“官位”惹的祸,而是拥有“官位”的人,是以官为本,还是以民为本的问题。我们讲淡泊官位,就是摒弃“官本位”意识,树立“民本位”意识。“官本位”与“民本位”是相对立的,“民本位”把人民视为国家的根本,官为轻,民为重,官是为民服务的。我们党历代领导人都重视和倡导“民本位”思想,从毛泽东提出的“我们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到邓小平的“领导就是服务”,到江泽民的“立党为公”,到胡锦涛的“执政为民”,从根本上把我们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位在“民本位”上。

  二是淡泊名利。对待名利,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追逐名利,一种是淡泊名利。追逐名利是一种极端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人生态度;淡泊名利是一种超脱世俗的诱惑与困扰,豁达客观看待一切的人生态度。淡泊名利并不是力不能及的无奈,也不是心满意足的自赏,更不是碌碌无为的哀叹。淡泊名利是一种境界,浑浑噩噩、不思进取的人是无法淡泊名利的,他们眼中的淡泊名利不过是一种平庸和玩世不恭;淡泊名利又是一种胸怀,锱铢必较、气量狭窄的人是无法淡泊名利的,利己思想太重的人又怎能奢谈淡泊名利;淡泊名利更是一种信仰,公而忘私的人自觉淡泊名利,敬业奉献的人懂得淡泊名利,情操高尚的人甘于淡泊名利。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就应具有淡泊名利的胸怀、淡泊名利的境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心中装着党和国家的事业,心中装着人民,任何时候都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淡泊名利的情怀书写高尚的人生。

  三是淡泊物欲。人的物欲分为两种,一种是需要,一种是欲求。需要是生理性的,是人为了维持生存对物资的本能要求;而欲求则是心理性的,是对物欲的无限追逐。需要是应该合理满足的,欲求则应该予以节制。人若过分地追求物欲,就会陷入无休无止的欲望深渊,这无休无止的欲望,就是人类所有罪恶及悲剧的最终来源;人若过分地追求物欲,就会改变自己做人的原则,甚至铤而走险,最终带来的结果只能是痛苦和不幸。淡泊物欲是一种智慧,人的欲望无穷尽,而世间的物资有穷尽,以有限的物资满足无穷的欲望,即使用其一生去追逐也是欲壑难填。人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不管他怎样在这个世界上叱咤风云,怎样钱财万贯,最终也只能孑然一身离开这个世界,这是一个朴实的人生哲理,用通俗地话说,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若能认清这些道理,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因此,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淡泊物欲,执著信念,不为私,不为己,不贪图享乐,一心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让生命之花在淡泊宁静中傲然绽放。

  习近平同志倡导的“三种心态”,就是告诫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以进取心做事,以平常心做人,以敬畏心规范和约束自己做好事、做好人。竖看历史,横看周围,真正执政为民,被人民和历史记住了的人,都是始终保持了进取心、敬畏心、平常心这“三种心态”的人。

习近平希望有更多的心理咨询师参与艾滋病防治
 

        2012年11月30日 20:17   来源:CCTV   

      2012年11月30日,在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世界艾滋病日活动。这是习近平与志愿者共同体会“红丝带 手拉手”的含义。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听了徐惠玲关于社区开展心理咨询和艾滋病病人接受心理治疗的情况介绍后,习近平指出,心理咨询可以在防治艾滋病中发挥独特作用。通过心理咨询,帮助病人消除恐惧、自卑和自闭心理,增强自信心,有助于他们培育健康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希望有更多的心理咨询师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用专业的方法、真挚的感情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 

习近平的自述
 
(摘自《福建博士风采》 第一卷)


     格言
:老实做人,扎实做事;不事张扬,只求实绩;勿忘人民,甘作奉献;鞠躬尽瘁,奋发有为。
 
习近平的自述
 
    我1969年从北京到陕北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
 
    记得父亲要求我们从小就要做讲团结和善于团结的人。走上社会后,对这一点的体会就更深刻了。我感到:凡事团结处理得好,工作就能做得比较好;如团结处理不好,凡事就做不好。特别是当年上山下乡到陕北,远在千里之外,举目无亲,靠得就是团结。在梁家河我跟大家一起干活,生活习惯了,劳动关也过了,群众到我这串门的人也多了,我那窑洞逐渐成了那个地方的中心--村中心。每天晚上,老老少少络绎不绝,讲古今中外,讲他们感受到的新鲜事,渐渐地就连支部书记有什么事都找我商量。他说,年轻人见多识广,比他懂得多。回想我刚下乡的时候,大概有二,三十个知识青年,都是军队干部子弟,半年后大部分都当兵走了。近一年时间里就我一个坚守在那里,感到十分孤独。但当我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特别是和群众融为一体时,就感到自己生活得很快乐。
 
    我先后写过十份入党申请书,由于家庭的原因,都未获批准。后来村里和公社要留我,又将我的入党问题交到县委去研究。在研究我的入党问题时,当时的县委书记说,这个村姓氏矛盾复杂,他"整社"整得好,需要他留下来继续巩固;他爸爸的结论在哪儿?没有,不能因此影响他入党。所以就批准我入党,而后让我当了大队支部书记。
 
    我那时一边当着村干部,一边总渴望着有机会能上学深造。那时候报大学,清华有两个名额在延安地区,一个分给延川县。我三个志愿都填清华大学。县里将我报到地区,地区不敢做主,清华大学来招生的人也不敢做主,请示清华大学。这又是一个机遇。1975年7,8,9三个月,正是刮所谓的"右倾翻案风"的时候。迟群,谢静宜当时顾不上清华大学的具体工作,刘冰同志主持工作。当时我父亲刚刚解除监护,下放到洛阳耐火材料厂,耐火材料厂开了个"土证明":"习仲勋同志属人民内部矛盾,不影响子女升学就业。"于是我踏进了清华园。
 
    上山下乡中对学习的渴望,使我与清华大学结下了读书缘。从政近二十年后,我在职读博士研究生就是在清华大学读的,学的是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我结合实践,对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农村摆脱贫困,福建山海联动发展,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福建省发达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与完善,农村市场化建设与中国加入WTO等进行系列研究,着书并发表文章。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对基层有了深刻的了解,作出了再下基层的选择。1982年我从中央军委办公厅下到河北正定县。当时有许多人对我的选择不理解。因为我在至河北之前是给耿飚同志当秘书,他当时是国防部长,又是政治局委员。那时候从北京下去的人,有刘源和我。我们俩不谋而合,都要求走跟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基层离群众最近,最能磨练人。有了上山下乡的经历,我对再下基层充满信心,并义无反顾地下去了。
 
    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时刻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绝不能高高在上,鱼肉百姓,这是我们共产党与那些反动统治者的根本区别。封建社会的官吏还研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们共产党人不干点对人民有益的事情,能说得过去吗?
 
    总之,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的影响是相当深的,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情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