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0-6岁比青春期更重要

2014年08月07日 健心资料 0-6岁比青春期更重要已关闭评论 阅读 985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为什么0-6岁的经历如此重要?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李云希与您分享,祝您多点开心,少点烦恼!谢谢收藏)
(文章来源:互联网)

0-6岁的教育比青春期更重要!
 

  早教真的重要吗?尽管古人已经提醒我们:3岁看大、7岁看老。但是,我们中国人对早教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如青春期,因为青春期是孩子问题行为暴发的高峰期,如,缺乏自信、抗挫能力特别差、骂不得说不得、不会交朋友、不相信别人、不敢面对竞争、仇视父母、忌妒心特别强、特别好强不懂谦让、没有同情心等等。而作为一线的心理工作者,我们发现,这些“坏”孩子往往有着极其相似的童年经历:3岁前多次更换抚养人;父母和祖辈一起带孩子但是关系紧张,或者孩子寄养在亲戚家中,从小都要看人脸色,觉得不是自己家;孩子从小由祖辈带大,长大才回到父母身边;反复转学;夫妻关系不合、长期分居或者离异等等。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早教如此重要?因为这段时间,是孩子为人之初体验,是形成性格的最关键时期。有心理学家认为,6岁以前,人的心理结构已经形成,后面再没有新鲜事,后面经历的事,都是过去所有关系的重演而已。人就是关系的产物。在此,我们仅探讨其中最核心的一个关系:“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就是孩子与最初的“妈妈”之间的关系,这个“妈妈”可能就是妈妈,也可能是爸爸、外婆、奶奶等等。孩子刚出生的那一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能得到一个稳定的妈妈的爱抚、温暖、怀抱和哺乳,他就有能力开始感知外部世界,感知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孩子与妈妈就能形成信任、安全、温暖的关系,从而与别人形成安全信任的关系,让孩子变得健康、活泼、开朗、自信和自尊。如果母亲性格强硬,动作粗糙,情绪不好,对孩子管理疏忽(让孩子经常处于饥、渴、冷、湿等不安状态),或不愿亲自陪伴孩子,把孩子寄养别处,甚至虐待孩子,那么孩子就可能很难与人形成良好的依恋,慢慢出我封闭、认为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自己是不好的,严重者甚至出现人格障碍。
 
  人的心理力量很神奇,绝大多数婴幼儿都有主动与环境适应的能力。在没有语言的时候,他努力用笑、眼睛的追随、手舞足蹈、哭来表达内心趋向,讨好并控制母亲或照料他的人。母亲或养育他的人不要挫败孩子这样的努力,给予必要的回应可以鼓励并激发孩子努力发展与人的交流和建立亲密关系。如果孩子在两岁前,母亲由于种种原因,如外出、产后抑郁、让保姆或奶奶全权喂养,没有与孩子形成好的依恋该怎么办呢?孩子在前两年已经出现一些心理发展问题又该怎么办呢?不要担心,只要孩子五岁前回到父母身边,一切就都来得及。只要母亲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接纳、欣赏,并适当地增加与孩子的躯体接触、温暖地拥抱、轻柔地抚慰、细心地照料,孩子仍旧可以重新获得与母亲的依恋。唯一不同的是,这种依恋可能会维持得比普通孩子更长一些。如果6岁以后,孩子才回到父母身边,那首先要做的是重建依恋,而不是要求和约束。父母不要因为自身内疚而对孩子身上的某些行为、特征、习惯总是不满意,忙着纠正孩子,让孩子感觉很糟糕,没有安全感。很长一段时间里父母不要批评孩子,如果什么事非说不可,也要这样说:“孩子你这样做很不错啊,不过,妈妈还有一种方法,你想不想试试?”不要急于向孩子或让孩子表达亲密感,结果遭到孩子拒绝,引发大人的挫败和孩子的焦虑害怕。更也不要拒绝原来曾与孩子形成依恋的人(如老人、阿姨),嫉妒孩子对那个人太好,让孩子产生混乱的感觉。千万不要扔掉孩子随身携带的旧手帕、毛绒玩具、漫画书,给他买更好的。其实,这些东西对孩子内心平静很重要,是一种对父母依恋的替代品,要暂时保留,耐心地等待孩子自己失去兴趣(类似沉迷网络的孩子,千万不要直接拨掉电源)。父母要用一种平和、坚定、温暖的心去引导孩子,孩子会慢慢地完全投入父母的怀抱,完成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任务——依恋。
 
  依恋关系是孩子早期成长过程最核心的关系之一,将影响孩子一生。但是它不是孩子成长中的唯一关系。比如经常出现孩子特别任性、或者特别听话、规则感差、男孩女子气、女孩假小子等等情况,就涉及到孩子成长中的其它重要关系。我们将在“教子难题”的婴幼儿心理版块详细讨论。
 
  为什么早教重要?因为这是人之初体验,越早影响越大。所以建议每一位父母或者准父母,不管您孩子年龄多大,都仔细看看教子难题婴幼儿版块。心理治疗理论其实就是一门育儿的学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