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谈班级管理中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

2014年10月24日 心理教育 谈班级管理中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已关闭评论 阅读 1,060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与您分享,祝您多点开心,少点烦恼!谢谢收藏)
                                       作者: 湖南省洞口一中   黄中前

[内容摘要]  随经济社会发展,单亲家庭子女日益增多,随之引起一系列社会和教育问题,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如何加强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是当前班主任工作中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笔者根据班主任工作实践,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剖析单亲家庭学生表现出的心理特点及心理辅导,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班级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帮助。
 
[关键词]  班级管理   单亲家庭学生    心理问题     心理辅导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常常会接触到一个特殊的群体——单亲家庭学生,在这个群体中有的是父母离异、有的是父母中一方离世,但随着家庭、社会结构的多元化,这些家庭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造成单亲,如离婚、配偶死亡、配偶工作居住两地、甚至未婚先孕等等原因所造成的子女随父母一方生活而形成的家庭,这些单亲家庭的主要由他们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照顾。资料显示目前在校就读的学生中,这个特殊的群体占有一定的比例,由于家庭的破裂,使他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变,心灵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他们从小就饱受家庭动荡所带来的磨难,形成了心理上的残缺,很多单亲家庭学生无法面对现实,无法走出阴影,从而导致各种不良心理的产生,造成心理偏差:他们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落,性情浮躁,性格孤僻等等,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纠正,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的甚至造成这些学生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有的学生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据有关专家统计,父母离异的家庭中青少年犯罪率在40%以上。有关方面抽样调查显示:75%以上的双亲家庭子女心理承受能力较强,存在心理障碍的只占1.2%;而单亲家庭子女经常处于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的则占61.43%。单亲家庭子女人格障碍患病率达11.76%,为双亲家庭子女的5.9倍。这给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增添了新的课题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今年我班共有61名学生,其中单亲家庭的学生就有一半之多,她们的行为和其它正常家庭的孩子不太一样,出问题也比较多,鉴于此我萌生了能不能为这部分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于是2009年我申报了市级研究课题《特殊学生的教育与心理救助课题研究》。经过几年的课题研究我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下面我结合课题研究和班主任工作实践谈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问题。
一、单亲家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笔者作为课题组的主要负责人,重点负责分析与研究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通过几年的实践、分析、积累及班主任工作,我发现单亲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心理缺陷:
(一)缺乏信任感
    单亲学生由于家庭动荡,心灵受到打击,心理压力增加,对父母原有的依恋感、崇敬感,对家庭的稳定感、安全感会逐渐减弱或消失,并对家长产生不信任甚至产生敌视心态。同时,由于单亲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容易将这种不信任感的范围蔓延扩大到周围其他人。主要表现为:不服家长管教;听不进同学、老师或他人的意见;固执己见,刚愎自用,我行我素,言语偏激,有很强的逆反心理或攻击性行为;玩世不恭,与家庭、集体敌对,行为怪异。
(二)具有自卑感
由于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没有成熟,面对家庭的突然破裂,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无法适应无父或无母的环境,他们无法去体会父母们的生活,无法理解父母们的苦衷,幼小的心灵脆弱、敏感,没有自我调适的能力,他们在性格上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极度沉默或过分张扬,不能恰如其分地把握与人相处的尺度。沉默型学生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不能同他人敞开心扉、相互交流,逐渐形成孤僻封闭的性格。长期处于压抑、高度紧张、孤立无助的状态下,容易对学习和生活失去信心。张扬型学生对家庭现状不满,情感上的需要在家庭中得不到满足,感情压力又无从释放,逐渐形成大声说笑、缺乏自制、放荡无羁、与同学争吵、打闹、旁若无人,选择一种“忘忧”策略。无论哪种类型的学生都充斥着对家庭、个人、前途的忧虑和自卑。长此下去,学生的人格将会得不到健全发展,影响他们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三)自责心理
心理学认为自责是对个人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从而自我责备、自我鄙视、自我轻蔑,将一切的不如意归因于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单亲家庭的子女有较为强烈的自卑感,他们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悲观失望。由于对自己的评价偏低,因此他们把工作和学习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产生不安、内疚、失望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导致自己的整个心理失去平衡,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许多单亲家庭子女受到批评后,总认为是自己不好,在别人笑自己的时候,总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
(四)焦虑心理
    单亲家庭子女在他们父母亲离婚的过程中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攻击,学习到的是讨价还价、相互敌视,因此,他们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心,他们的监护人由于家庭缺失而引起情绪失调,极易把这种情绪带到与孩子的交往中,孩子生活在提心吊胆中,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应付家庭破碎后的家庭关系,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因此他们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敏感,结交伙伴时总怕别人说自己的坏话,被人说了什么总是不开心,在对人关系上具有退缩、焦虑的特点。
(五)妒忌心理
    单亲家庭的孩子,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所能获得的享受,一般来说不如健全家庭的孩子,而这些正是每个孩子所渴望的,由于健全家庭的孩子能得到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容易得到,他们的心理就容易从最初的羡慕演变成妒忌、憎恨,如果他们不能正确对待这种差距,认为别人能得到的,自己也应该能够拥有,就容易导致偷窃等犯罪行为的发生。
(六)散漫放任心理
    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往往表现出无组织、无纪律,我行我素,肆无忌惮,自控力差,常迟到、旷课,爱说谎话,对老师批评不予理睬,缺乏上进心,对集体漠不关心等。
(七)自暴自弃和封闭心理 
    自暴自弃是指“自己损害自己,自己鄙弃自己。形容自甘废弃或堕落,不求上进。”由于家庭环境的变化带来的心灵创伤,特别是父母离异后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大多数单亲家庭的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在学习、纪律上都出现问题。他们的许多心理冲突,往往自我掩盖,或被成人忽视,以至不少孩子觉得生活中孤立无助,只好把种种心理冲突隐抑于心灵深处,因此倍受折磨,最终诱发各种心理问题乃至心理疾病,甚至发展到对人生失去目标和信心,一步一步走向堕落的深渊。自暴自弃一般表现为在心理上封闭,不与其他人沟通、交往,在性格上表现为孤僻怪异。封闭心理使单亲学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掩盖起来,过分自我克制,使交往无法深入。有关研究成果表明,父爱和母爱在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意义,但单亲家庭却无法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父爱和母爱,这些家庭的学生有的跟父母一方生活,有的跟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与完整家庭的学生相比,他们多处于无人说话、无人沟通、无人关心的气氛中,从而给他们的成长造成了不好的环境,久而久之也容易使孩子变得孤独、冷漠,经常感到寂寞无助,最终走向封闭的心理状态。
二、班级管理中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
    单亲家庭子女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这些不良的个性心理特征, 如不及时矫正,定会在学生群体内蔓延,既妨碍了优良班风的形成,又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更应该加强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证明: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高度关注单亲家庭学生,采取符合单亲家庭学生心理活动规律、个性和年龄特点的教育方法,开展情理交融、耐心细致的工作,给予切实有效的帮助,把一片赤诚的“爱心”奉献给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完全可以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1﹑建立单亲家庭学生的档案
    从新学期入学起班主任就应掌握本班单亲家庭学生的情况,建立单亲家庭学生的档案,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调查了解、跟踪并详细记录。同时,通过电话、家访等形式,定期与家长联系,掌握单亲家庭学生在家中和社会上的具体情况。
2﹑指导学生正确对待父母的离异
在班级管理中作为班主任要指导学生正确对待父母的离异:父母的离异虽使自己失去了一个完整的家庭,一份完整的爱,但对父母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既然父母彼此之间已经不能给对方带来幸福,与其在一起经常吵闹,还不如给对方一条生路,分开重新去寻找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份幸福。父母虽然分离,但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会改变,作为子女,我们应该理解并尊重他们的选择,面对新的生活一定要自强自信自立,打掉自卑心。班主任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一些方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比如,经常在心里默念“心平气和”这样的话,或在笔记本上写上“制怒”等词,给自己形成一种自我语言暗示,在动作方面也有一些方法,如心情烦躁时把口张开,舌头卷起顺时针转10圈,再逆时针转10圈,这对缓解紧张情绪非常有效。班主任在与学生探讨这样的话题时,应建立在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否则会引起孩子的戒备和反感。
 3﹑为单亲学生建立起和谐温馨的班级环境
    单亲家庭的孩子多有猜忌和孤独的心理。他们会因为心灵受到伤害而关闭与同学、老师交流的窗户,会因为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而认为是针对他个人的言行,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做到:
(1)密切关注,爱心抚慰
    马卡连柯说:“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爱孩子”。爱是教育的源泉,有了爱,教师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才会追求卓越和创造的精神。单亲家庭的孩子是可怜的,不幸的,他们缺乏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爱,班主任应用爱心去抚慰他们受伤的幼小心灵,像父母一样关心这些孩子。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某些普通小事会使他们的心理产生微妙变化,班主任要多注意这些学生的言行,若发现有异常的苗头,要及时跟他们谈心,如发现他们情绪不稳定时及时谈心,生病时热情地嘘寒问暖,成绩骤然下降时,发动其他老师和成绩好的学生为他们“开小灶”。学生饥饿时的一个包点,孤独时的倾心交谈,迷惘时的适时鼓励,成绩不好时的及时帮助,生病时的耐心守护,遭受挫折时的真心安慰等,都能让孩子感到春天般的温暖。对于一些违纪行为,应在课堂或课下及时批评,一旦改正,及时表扬。
(2)平等尊重,鼓励交往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给他们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尊重、和谐的交往环境,鼓励他们多参与集体活动,增强自信, 家庭成员的残缺使孩子在其他同学面前觉得很“丢面子”,抬不起头,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班主任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间的关系,班集体中应创造一种生活上互相关心,学习上既竞争又合作的良好人际关系,使他们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班主任可鼓励学生在班上交几个要好的朋友,经常一起学习、度周末,这样一方面他们在学习上能互帮互助,另一方面班主任提倡其他同学能多多感染他们,让单亲家庭孩子渐渐走出自卑、孤单,自然地融入集体,并从中体验真诚、友谊和幸福,享受赏识和进步的快乐。单亲家庭中的孩子虽然产生了自卑心理,但如果他们在绘画、讲故事或其它方面有一定天赋,班主任就可抓住这一优点,在班上经常表扬,并让同学们向他们学习,放大优点,缩小缺点。让单亲家庭孩子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学校、班级、老师、同学带给他们的帮助与关爱。若发现单亲孩子沉迷于游戏机、网吧、武侠小说中应及时提醒,多方面启迪,并安排一些有良好兴趣且人际关系较好的同学与之同桌或者参加集体活动,鼓励单亲家庭学生积极参加班上各项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感受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心的大家庭里,从而使他们提高自信心。
( 3)用宽容感化学生
     单亲家庭学生大多固执、任性、孤僻、不合群、戒备心理强、我行我素,容易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采取宽容、理解、信任、肯定的态度,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他们在被宽容、被理解、被信任的过程中,逐渐消除戒备心理,重建对环境的信任感,在学校和家庭中找到归属感;使他们融入集体、融入家庭、融入社会,增强他们的自尊、自信、自爱、自律、自立能力,树立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走上自我完善、自我塑造的正确发展道路。
    总之,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辅导需要我们广大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充分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满怀热情,不断地探索,才能使单亲家庭的学生在班级的大家庭里健康成长,快乐学习,成为社会合格人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