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桃源一中2014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2014年12月05日 心理教育 桃源一中2014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已关闭评论 阅读 1,077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与您分享,祝您多点开心,少点烦恼!谢谢收藏)

    桃源一中是一所办学条件一流、办学成果骄人的省级示范性高中,近年来,我校招生对象均是桃源县乃至常德市和全省内中考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与其他学校学生相比,他们具有更强的自觉性、勤奋学习的能力、自立自强的意识以及明确的人生目标。经过高中三年学习生活,所有进桃源一中的学生经过学校精心培养,自我的不懈努力,能尽显才华,茁壮成长,考入理想的大学,但是通过教育实践我们发现我校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自私自负心理、交往困难、环境适应能力较差、意志力不够强、抗挫折能力较差等,由于我校主要是面向国家重点院校输送人才,这些学生毕业后会主要留在国家较为发达地区以及国外深造,因此他们的成长状况怎样,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和我校的发展前景,更关系到我县我市乃至国家的发展前景。为了培养出“健全人格、自主发展、求真向善”的优秀人才,学校除了重视学科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
    本年度以来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与全校师生的广泛参与下,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规划,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有计划、有目的、有实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形成了示范性普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体系。 学校心育工作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健全人格,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
    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认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应该是维护其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准,开发其心理潜能,三者互为条件互相渗透,又各自代表不同目标层次,因此在三个年级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
高一年级:学会适应高中的学习环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科学地了解自己,促进个性成长。
高二年级:发挥潜能,培养毅力、自主性、独立性,注重人际关系教育和挫折教育。
高三年级:培养社会责任感,增强自信心、缓解压力,走向辉煌的未来。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
    为达成上述目标,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学习心理教育;情绪情感教育;坚强意志教育;人际适应教育;反应适度教育;青春期心理教育;升学与择业心理教育;健全人格教育。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
1、以宣传教育为导向
    课题组通过开辟校内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专栏;利用学校报刊和各班黑板报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常识;定期组织学生制作心理小报等多种途径创设积极、健康向上的心育环境。制作心理小报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实现助人自助的最佳途径。心理小报主题均由学生自己确定,然后心理教师指导他们学习相应的知识,通过消化吸收,形成自身独特的思想,根据自己所思、所想、所知、所解,编排内容、设计版面。这种宣传形式一方面贴近学生生活成长的需要,易于接受,能够引起兴趣产生共鸣;另一方面主创人员在编排过程中也进行了自我学习、自我创造,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增长了心理知识,又锻炼了各个方面的能力,对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积极影响。
2、以习惯养成教育为基础
    心理学认为:“意志总与人的行动或活动联系在一起,它对于行动的支配和调节作用表现在发动和制止两个方面。发动表现为激励和推动人们去从事和达到预定目的所需要的行动。而制止则表现为抑制和阻止与预定目的相矛盾的愿望和行动。”养成教育的成功,恰恰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意志行为,从而塑造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在课题研究期间,我们通过在新生入校时进行入校教育,把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与环保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宣讲学校的行为规范准则,结合军政训练对寝室内务整理突击进行操练,并且每天都有检查验收,帮助学生努力形成习惯;积极倡导学生自我教育,注重将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致力于培养学生自律、慎独的能力;制定行为规范,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利用榜样名人示范效应,促进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等一系列措施,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增强高一新生适应新校园、新生活的能力。
3、以心理课堂为主阵地
    心理课堂是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手段,课题组在高一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课率达100%,由课题组主要成员罗莺莺担任授课老师。为使心理课这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发挥出重要作用,我们注重规范课堂教学秩序、改革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切合学生的需求,选定合适的主题组织教学。我们还创新了课堂的形式,组织学生参与心理团体游戏,在游戏中引导学生自我感悟和体会,培养良好心理素质,解决自我心理困惑。在高二、高三年级则针对学生在各个不同学习阶段的问题和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团体辅导活动。学生感叹,学校的这些团体辅导活动是学生的“心灵加油站”,学生们总是能从每次活动中得到感悟和提升。我们边实践,边总结,致力于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打造为我校校本课程的品牌。
4、以个体辅导为重点
课堂是学校面对全体学生进行系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心理咨询则是针对个别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学生的有力手段。升入高中,学生面对的学习压力、升学压力增大,竞争日益激烈,青春期困惑以及一系列在青少年身上常见的心理问题都会出现,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是不可缺少的。
本年度心理咨询室已接待学生及家长上百人次,回复学生信件30余封,经过统计分析,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现状,针对性地展开下步工作。
5、以社团活动为特色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塞里格曼,提出六大积极心理品质:智慧与知识、勇气、爱与人性、正义、节制、灵性与超越。为了培养学生以上积极的心理品质,课题组在学校团委的统筹下,向全校学生发出倡导,成立了阳光心理社、新闻社、摄影社、环保社等20多个学生社团,社团的宗旨是“助人自助,快乐成长”。
    10月份以校团委的名义发起了“打造魅力社团”系列活动,如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活动内容有:我校电视台组织“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培养学生感恩祖国的情感;文学社发动同学为父母写一封感谢信,做一件令父母感动的事;广播站组织学生在教师节送上祝福,彻底为老师清扫办公室;演讲与口才社开展演讲比赛,说说和同学之间的真实感人的故事,为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等。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教师之爱以及博大的社会之爱,帮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老师,树立感恩意识和奉献精神,用实际行动回报老师、父母和社会。社团活动构建了的爱的氛围,潜移默化地感染和教育着学生,促进了学生积极心理的形成。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表现在上心理课、班主任辅导、建立心理咨询中心等形式,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数量仍然不足,人员配备不充足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繁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心理社团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弥补这一不足,心理社团的学生不仅能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受众,同时也能成为宣传心理知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
    社团活动的开展不仅从微观上关注个体的积极体验,建立起个体的积极人格,培养健康的个体心理品质,而且是对和谐校园建设的极大促进。我们应该重视社团的建设,以它为载体培养中学生的积极心理,从而实现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整体效应。
6、以德育活动为拓展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二者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具有互补功能的,真正有效的德育与心育是在二者的紧密结合中进行的,二者结合得越融洽,其效果愈佳。如在军训、运动会、艺术节等各种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可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体验性和实效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德育实践活动不仅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实践,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拓展与延伸。
7、以家校沟通为延伸
    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独立于家庭之外,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作用不可替代,并且具有早期性、亲近性、深刻性、权威性,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学校对家庭心理教育予以指导,优化家长心理素质,能大大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我们组建了家长学校,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会向家长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并与他们及时交流学生心理状况,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和深化。
8、以课题研究促教育
    承担省级立项课题《针对示范性普通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研究工作为契机,我校围绕此课题开展各项研究活动。此课题于今年十一月份已结题。课题研究的开展,促进了参研老师的学习与实践,对参与研究老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更有利于我校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我们坚信,只要用心呵护,用爱倾注,我们的学生就能够健康快乐成长。因此,我们会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道路上继续努力,为创建和谐文明校园而努力。
 
桃源一中心理咨询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