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应具备的心理素质研究
现代人应具备的心理素质研究
作者: 中国全民健心网首席专家、湖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肖汉仕博士
内容提要:现代社会变化的特点对人心理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也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现代人口的心理素质应该包括良好的性格品质、很强的智力和心理适应能力、强大而积极的内在动力、健康的心态、适应的行为。
关键词:现代社会 心理健康 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个性品质、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与工作的基本素质,是维护心理健康状态的前提条件。
现代社会已经表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如,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管理法制化、文化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选择自由化、竞争激烈化、协作紧密化、人际关系复杂化、信息膨胀化、更新频繁化、节奏快速化、身体素质优化、生活舒适化、依赖严重化等等。这一切就象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人们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条件,同时,其中许多具体因素又可能成为劣性的刺激,威胁着人们的心理健康。也给每个人,特别是各级管理者带来了日益严峻的挑战,在心理素质方面自然会提出了许多新的或更高的要求。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要想在这一客观背景下,求得顺利的发展、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适应现代工作、生活的新要求,也同时保持心理健康,是否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无疑显得更加重要。
以往对人口素质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水平、身体健康状态,当然,这些是非常重要的,思想道德素质不好的人一有条件就可能成为一个坏人;文化技能水平低下的人在一个正常的社会背景下,往往只能变为一个庸人;身体不健康的人,可能成为残废人。而人们往往容易忽视一个事实,即:一个心理素质不好的人,在外部劣性刺激面前,就难以保持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的危害往往被人们置之度外或掉以轻心,实际上,心理素质低下、心理存在问题的人就不是一个健康的人,不仅会使身体健康受到威胁,而且容易陷入不良的情绪困扰之中,轻则成为一个不幸福的人,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无法正常工作,可能成为一个残废人,有的因心理变态而导致行为失控,以至成为害人的人。因此,思想不好的人是危险品、文化和劳动技能不高的可能是次品、身体严重残废的可能是废品,心理不健康的则易成为易碎品。
进入21世纪以来,精神卫生问题更加严重。人们的紧张、抑郁、焦虑、恐惧、烦躁、郁闷、苦恼、愤怒等情绪障碍,并未随着社会发展而减少,反而在许多人群中更加频繁、更加强烈。这不仅带来精神痛苦,严重地威胁着健康状况,影响生活的质量,而且也容易引发个体和群体问题行为。当前,心理问题发生率并未随着社会变化发展而下降,反而呈现增高趋势,人群的职业地位越高,人的层次越高,心理压力也越大,对心理健康的威胁越大。
“我们生活在变化多端的世界中,人们每天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奇事物,我们所有的人都正在被卷入世界迅速变化的时代旋涡中”。【1】有关专家预言:“从现在到二十一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象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
心理问题的严峻化趋势,自然有其复杂的原因,从宏观的方面看主要有外部的劣性刺激增加、社会心理服务机制缺乏等因素的影响,而面对这一现实,能否保持健康的心态,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
由于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反映,现实刺激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外部的劣性刺激通过感觉、知觉、判断、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进而影响人们的情绪、情感、性格、兴趣、爱好等。如果主体自身的心理素质不够,就会直接威胁人的心理健康,并且直接或间接地制约其它素质的发展与社会适应。要想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与训练,首先得明确心理素质应有的内容。
那么,现代社会对人口的心理素质到底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
心理素质是在遗传基础上,在教育与环境影响下,经过实践训练所形成的个性品质、心理能力的合金,它直接制约着心理的健康状态,外化为人的行为表现。【2】
其中的心理能力不仅包含着智力,而且包括心理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衡量一个人心理素质水平高低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个性品质的好坏、智力水平的高低、适应能力的强弱、内在动力的大小与方向、心理的健康状态和行为的社会适应状况。它们内部的各因素以及与其它素质构成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统一体,共同体现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在这一整体中,心理素质居于核心的地位,成为其它素质发展的基础。
性格是一个人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个性的核心。性格品质有好坏之分,它的优劣在一定意义上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要想适应现实社会的客观要求,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实现自我的价值,必需具备优良的性格品质。
对待自己,能够自知、自尊、自信、自强,这是获取自知之明,开发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必需品质。
对待他人,能够善良、尊重、宽容、悦纳、热情、乐群、合群,这是适应社会,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前提。
对待工作,能够乐业、敬业、认真、负责、务实、创新,这是成就自己的事业,干好本职工作的条件。
对待现实,能够坦然正视、积极改造、主动适应,不怨天尤人、不盲目从众,也不做无谓对抗,才能保持良好的社会适应。
在认知方面,有灵敏、精确的感知,准确、持久的记忆,丰富、大胆的想象,深刻、独立的思维,既能集中又能分配的注意。这是获取知识、认识社会必不可少的智力品质。
在情绪情感方面,主导心境能够保持乐观、开朗,情感积极、真挚、稳定,这是人生幸福的源泉。
在意志方面,能够坚强、勇敢、果断、有恒、灵活、镇静、自制。这样才能应付困难、实现目标。
在行为方面,能够理性、适度、自觉、主动、自律,这样才能保持行为的正常与积极主动的适应。
其中最主要的个性品质是:自信、自强、善良、合群、乐业、敬业、乐观、开朗、坚强、自制。
良好的个性品质就如人的体质,是保持健康心态,拥有快乐人生,走向成功、实现自我的基石,是适应现实及未来社会的必需。
要想适应客观社会,还需要将良好的个性品质转化为具体的心理能力。
除了认知方面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创造能力之外,要想保持良好的社会适应,更需要具有心理的适应能力。主要包括自我意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竞争协作能力、心理应变能力、承受挫折能力、调适情绪能力、行为自控能力。这些非智力方面的心理能力是进入社会的入场卷和通行证。是顺利实现个体社会的前提条件。
自我意识能力是指认识自我的能力,体现在是否能够正确的认识、评价、悦纳自己,包括对自己的优势及劣势、潜在的能力、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与角色,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的差异及整合策略等方面有清醒的认识,拥有自知之明。使自我的评价符合客观实际,既不过高也不过低。从而为自我优化与自我实现提供前提。
人际交往能力体现在是否能对他人的情绪、情感、意向、动机、态度有正确的知觉,掌握积极有效的交往方式及方法,理智地协调人际矛盾与各种关系。表现为自己的人际关系是否和谐,是否能有效地利用群体的力量。
竞争协作能力是现代人适应社会现实所必需的心理能力,表现为既能勇于、善于竞争,又能乐于、善于协作。不仅表现在竞争或协作的艺术上,而且表现在竞争及协作的道德等游戏规则的遵守方面以及在竞争协作过程中的积极良好的心态。
应变能力主要指心理上是否能坦然地面对、应付各种客观变化,尽力而为地主动去影响改造,使其为我所用;或积极主动地调整自我去接受、适应变化。在突如其来的变化所产生的心理应激面前能够心理上保持镇静、沉着应对、心态坦然,不惊慌失措,不固执己见、不死板僵化、不怨天尤人,而是审时度势、灵活调整,从容应变。
承受能力是指对挫折、逆境、批评、误会、失落、侮辱、困难、攻击,能够正确认识,合理归因,理智、坚强地承受,保持心理与行为的正常。在这些不如意的情景下,心理上的挫折感等消极的情绪体验能减少到最低限度,自我避免心理的失衡以及行为的失控,并积极主动地去改变现状,战胜挫折。
情绪调适能力是指在产生紧张、焦虑、烦恼、愤怒、悲伤、恐惧等消极情绪时,能够依靠理性调节和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自我缓解,使不良情绪持续的时间得以缩短,强度得以减弱,发生的频率得以减低,并且使情绪的性质与外部刺激的性质保持同一,使主导心境处于积极的状态。同时,使高兴、兴奋等积极情绪保持在适当的强度,得意不忘形,失意不灰心。
行为自控能力体现在不当的行为意向产生后,能够自我察觉,自我调节、自我抑制,依靠自我的力量将不良行为倾向抑制在萌芽状态,或克制于发生过程之中,或转变、升华为积极有效的适应性行为。
这些能力既是个体社会化水平的标志,也是自我适应现实社会的必需能力。否则,在现实及未来的社会中将难以很好地生存,更难以顺利地自我实现。
人的发展的力量源泉在于主体自身的内在动力,而这一内在驱动力来源于主体的需要、兴趣、爱好、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内驱力的大小及效能取决需要的迫切性与合理性,兴趣爱好的强度及积极与否,动机的强弱及所指的方向,理想的有无及实现的可能性,信念的有无及科学与否,以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科学性。这一切力量促使主体主动适应客观社会的挑战,成为个体不断进取、主动发展的内在力量。
心理素质与其它素质一道共同影响着人的发展。就好象行驶的汽车,要想顺利到达目的地,需要道路和车辆的各部分完好和谐。其中的性格品质与身体体质就象路基,心理与身体健康状况构成路面,政治思想好象方向盘,道德觉悟与自制能力就象刹车,体力、心力就象车轮,文化劳动技能好象车厢,需要、兴趣、理想等内在动力就好象发动机和汽油,情绪调适犹如润滑剂。遗传素质就是原始的材质。这一切共同制约着车辆的性能、速度、方向、载重量,缺一不可。
因此,作为一个现代人,要想在这一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客观社会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扮演好各自的角色,需要加强心理素质培养与训练,使心理素质与其它素质协调发展。以便保持心理的健康,获取高质量的人生。进而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希林整理,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兰博士在1999年中国/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高层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14(1):6
〔2〕 肖汉仕 心理素质的结构及其关系[J] 中国教育学刊 1999,4
谢谢浏览,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www.zhpsy.org
欢迎收藏、宣传、链接中国全民健心网,通过您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将独乐乐变为众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