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健康长寿的秘诀:修德、找乐、忘年、养心

2014年02月19日 心理保健 健康长寿的秘诀:修德、找乐、忘年、养心已关闭评论 阅读 1,251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与您分享,谢谢您收藏、宣传中国全民健心网,将独乐乐变为众乐乐)
 

      根据古今中外多数人士的实践经验,修德、找乐、忘年、养心是健康长寿的秘诀
     一、 修德
       我国两千多年前,孔子就体会到“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德不孤必有邻”。唐代名医孙思邈说:“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暇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按古人郑玄注释:“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明代医家龚廷贤说“积善有功,常存阴德,可以延年”。清代养生学者石天基说“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而以调养为辅”。南美洲有位医学家经过10年研究,得出结论,认为90%的长寿老人,都是一些德高望重之人。无论古今中外,都认为“积善,积德,亦积寿”、“德高寿自长”。
       人有德行,即有好思想、好行动。思想高洁,就能有豁达大度,从容谦和,不骄不躁,不凶不贪,与人为善的良好心态。人有嘉言懿行,多做好事善事,必然心情愉快,大脑多分泌“脑内咖啡”,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对健康大有好处。世界卫生组织特别提出“修德健康长寿新概念”:要求做到不损人利己;能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等是非观念;能按照社会行为规范准则支配自己的思想行动。
      二、 找乐
       快乐是精神生活心态良好的表现。首先要排除寂寞、失落、悲观、无用、自卑的烦恼情绪,能够心平静气去接受生活中的一切。
       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心态良好的人事事皆可找乐。清代名画家高桐轩总结“十乐”:耕耘、扫帚、教子、知足、安居、畅谈、漫步、沐浴、高卧、曝背之乐。现代找乐的方式、找乐之事更多。无论在家读书看报、舞文弄墨、习字作画、著书立说、吟诗颂赋、养鸟饲鱼、栽花植树、修枝浇水、教育子女、含饴弄孙,或出门学习开会、唱歌跳舞、打球游泳、弹琴下棋、习拳舞剑、游山玩水,或亲友相聚、谈心聊天、猜谜联对、听听相声、讲讲笑话、处处找乐,处处有乐。20世纪英国哲学家罗素有传世力作《寻乐》被称为“解除烦恼的秘方,寻找快乐的指南”。我们主张:淡泊为乐,平静为乐,从容为乐,忍让为乐,暇想为乐,助人为乐,以公为乐,与众为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人们要像大肚弥勒佛那样: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样的人将永远快乐。想到身边曾活到101岁的老人,就是一位见人常笑,见物常乐的人,我们上班了,她常独自在家,自己找乐,不会寂寞,看看风吹树叶,听听虫鸣鸟唱,她都感到很快乐。正因为如此,她在世时很健康,从未上过医院。
        三、忘年
      忘掉年龄,是自我心态上“返老还童”。是指不要叹老悲老、不要倚老卖老、不记年龄之老。心理年龄要自我减岁,自我忘年。有人总结过“八忘”的好处:
       一,忘掉年龄,保持旺盛活力;
       二,忘掉怨恨,对人对事宽容、;
       三,忘掉悲痛,从伤心处解脱;
       四,忘掉气愤,想得开解得快;
       五,忘掉忧愁,减少疾病缠身;
       六,忘掉悔恨,过去的过去了;
       七,忘掉疾病,减轻精神压力;
       八,忘掉名利,活得更加潇洒。
       自我忘年,提倡精神上要“六十而再立”、“再创人生第二个春天”。幽默地说,61岁心态当作16岁,72岁心态当作27岁。童心不泯,老当益壮。老年要与青年作忘年之交,学习青少年的朝气、灵气、锐气。才能做到“老夫聊发少年狂”、“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
       四、养心
      谁都知道“病从口入”,但没人注意“病从心生”。自古以来就有“心病要由心药医”的格言。
      古《医方类聚》有“中和汤”,专治那些普通医药无法治疗的心病,有30味“心药”:思无邪、行好事、莫欺心、行方便、守本分、莫妒忌、除狡诈、务诚实、顺天道、知命根。清心、寡欲、忍耐、柔顺、谦和、知足、廉谨、存仁、节俭、处中、戒杀、戒怒、戒暴、戒贪、慎独、知机、保爱、恬退、守静、阴騭。
       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讲过一副“养心八珍汤”。有位长期研究中医保健的朋友也有一副“八珍丸”:由慈悲一片、安祥十分、达观全用、自信足取、孝道一条、爱好适量、理解三分、开心一点8种“药”组成,将药安分,置于“体谅”锅内温火慢炒,以热诚为度,再放“方便”盘内,三益研为细末,加“自然水”,搅拌“恰好”为丸,“大度”不限,“平等”即可,装“知足”瓶内,每日“检点”一丸,“清净”汤送下,常服不辍,则心态平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