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全民健身更要全民健心

2012年08月13日 社会心理服务研究 全民健身更要全民健心已关闭评论 阅读 1,129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全民健身更要全民健心

作者:王一丹

关键字:全民健身;全民健心;健康新概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囊括了一个社会形态的各个领域。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积极推进卫生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从而为发展社会主义体育文化指明了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越来越关心和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人们对健康概念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与准确。因此,针对“健康”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就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全民族具有良好的健康素质。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人们才能精神抖擞、心情愉快地从事各项工作,全力以赴地奔向小康社会;才能真正尽情品尝小康社会给人们带来的幸福,从而实现生命的实际意义。健康的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除了体现在收入提高、财产增加,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有良好的人文环境、生态环境,还体现在人的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

    现代健康新观念认为:健康的内涵既包含人的身心全面发展,也包含人的心智全面发展,还包含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可是,“健康”在现实生活中却不是一个人人都清楚的概念。“健康”通常会被人理解为:“没有疾病”,“要拥有健康只要加强锻炼、合理膳食就可以了”。其实,“健康”远不是这样简单。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48年成立时,就在其宪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没有衰弱的表现,而是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一种完好状态。它至少应该包括三个层面上的意义:首先是自然性的,人首先是一个自然体,人的组织器官、生理功能良好,这是生物意义上的健康;其次是文化性的,人不仅仅是动物,他有思维,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不仅要适应自然还要改造自然,因此健康的心态和健康的行为与规范是文化意义上的健康;再次是社会性的,个人和社会不仅互为需要,而且是一种互动关系,健康活动多数是一种个体行为,但必定要受一定的社会制度、道德规范、人际关系的制约,所以健康的心理品质(如良好的认知、意志品质、处事态度、适度的情感及表达方式、高尚的审美情趣、自尊、自信、自爱等)是社会意义上的健康。也就是说,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必须从生理、心理和行为等因素进行分析,不仅要看他有没有身体上的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还要看他有没有主观不适感,有没有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

    二、重视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由于社会竞争的激烈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一种介于健康与非健康之间的身体状态在现代人中广泛出现,这就是人们经常谈到的“亚健康”状况。青岛大学教授王育学,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型样本调查,在被调查人群中,亚健康发生率约为58.18%,而真正患病的人群为5.62%,健康人群为20.18%。处在亚健康状态的人经常感到情绪低落、注意力难以集中、疲倦健忘、头晕目眩、失眠、抑郁等。据研究,亚健康症状中,由于精神心理因素造成的占2/3以上,有专家提出心理方面的障碍是造成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

    心理状态的好坏会影响到生理疾病的发病率,这已被许多科学研究所证明。据美国有关的统计资料表明:每4人中,有一个人在一生行为变化中会因心理方面的原因而引起躯体疾病,每12人中就会有一个人会因心理疾病而住院,每22人中就有一人在其一生中会得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并因此而影响工作与正常生活。我国卫生部资料显示,精神障碍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居首位。目前我国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从70年代的3.2‰上升至15.56‰,有14.6%的人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的情志过于激烈,或不良情绪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造成疾病,即所谓的七情内伤致病。现代科学也已经证实内脏器官的活动都是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进行的。因此可以认为大脑机能的特点及状态是可以影响内脏活动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的良好作用是任何药物补品所不能代替的,消极的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不亚于病菌与病毒。

    三、开展“小康体育”促进全民健康

    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全民身体健康。建设“小康体育”是实现小康社会人人健康的重要途径。“小康体育”应包含全新的健康观念、主动的健身意识、科学的锻炼方法、现代化的体育设施、良好的锻炼氛围及环境。从实践意义上说,“小康体育”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加强健康教育,传播健康意识

    体育工作者肩负着做好健康教育的宣传与普及工作的重任。要富有创造性的开展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人们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充分认识健康的内涵,了解健康对自身发展的意义,增强健康的内在需求,强化健康意识。

    2、追求科学健身,以“健身”促“健心”

    研究和实践表明,有规律的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同时对心理健康也有积极的影响。实验表明:运动后,人的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状态水平显著降低,而精力和愉快程度则显著提高。特别强调一点,体育活动对人的心理不仅具有短期效应,也有长期效应。有规律的参加体育活动者比不参加体育活动者,在较长时间内很少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增加人的自信心,完善人的性格特征。

    但是,并非所有的体育活动都有益于心理健康。体育活动具有多种功能和各种特征。体育活动的强度、持续时间、频率,体育活动的类型与形式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同效应。因此,健身运动必须要以有关的科学知识为指导,遵循科学的锻炼原则,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以“健身”促“健心”。

    3、重视心理指导,以“调心”促“健身”

    心理学认为:人的内脑器官的活动都是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进行的,人可以通过心理调节,改善内脏器官,调控自己的行为。心理学博士申荷永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公式:
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压力+身心疾病)/(心理应付技能+自信心+社会支持)。他在公式中特别强调了心理调节对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的作用。公式中分子上所涉及的因素,都是有害于心理健康的成份,从某种意义说,是难以改变的客观存在,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分母上的比重,来降低分子上的因素对我们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公式中分母上的第一项因素就是“心理应付技能”,即心理的自我调节。它提醒我们每个人都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掌握一定的心理应付技能,以努力将我们的心理调节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公式中分母上的第三项内容“社会支持”,主要是指家庭、朋友和社会的关心和各种形式的心理帮助。人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身体健康,还关系到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家庭幸福。家庭、学校、社会等都应该树立起“健心”的意识,并通过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咨询中心、开通心理健康保健网络、增设心理健康的专业机构等等,来营造良好的全民健心的社会环境,从而增进心理健康,减少心理疾病。

    全民的健康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紧密相联的,我们应该重视开展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心的宣传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全面了解健康的真正涵义,从而接受现代健康新观念,认识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相互联系,既重视“健身”,又重视“健心”。特别是体育工作者,更要自觉地投身到怎样将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研究和实践中,广泛传播以“健身”促进心理健康、以“调心”促进身体健康的先进文化,从而达到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目的。
谢谢浏览,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www.zhpsy.org
欢迎收藏、宣传、链接中国全民健心网,通过您让更多的人受益,将独乐乐变为终乐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