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心工程的目标与任务探讨
湖南 长沙市 410081
(发表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6年第2期
【摘要】全民健心工程是通过各种途径以提高全民的心理素质,促使心理健康状态不断优化为目标的实践活动。其目标是提升十种心理素质:即性格修养能力、自我激励能力、理性认知能力、调适情绪能力、应对挫折能力、自我监控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积极应变能力、自我开发能力、获取快乐能力,并积极防治有关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促使人们的心理健康逐渐优化以达到十种状态:即性格完美、积极向上、认知合理、情绪适当、意志良好、行为适应、人际和谐、适应环境、自我实现、内心幸福这一理想状态。
【关键词】健心工程;目标体系;心理能力;心理问题;心理健康
Target System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ject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Xiao Hanshi
Abstract: national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ject is to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through a variety of ways and promote optimization of the state of mental health. Its goal is to enhance ten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character cultivation ability, self-motivating ability, rational cognition ability, emotional adjustment ability, frustration-coping ability, self-monitoring ability, interpersonal skills, active adaptability, self-development capability, happiness acquisition ability, and actively prevent and treat related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n this basis,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of people’s mental health gradually to achieve an ideal state, perfect character, positive, rational cognition, appropriate emotion, good will, behavioral adaptation, interpersonal harmony, environment adaptation, self realization and inner happiness.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ject; target system; mental ability; mental problem; mental health
要想全面提升人们的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迫切需要实施全民健心这一利民益社会的奠基工程,它对于人们的健康水平、幸福指数、生命质量的提升与顺利社会化,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安定与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们的心态文明也将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需的心理正能量。
全民健心工程是通过全方位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全面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及时提供社会心理支持与心理服务、全民积极参与以提升全民的心理素质,促使心理健康状态不断优化为目标的实践活动。其特点是面向全体居民、服务生命全程、全民参与、全民受益。
在健心工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中,首先需要明确健心工程应该达到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因为其目标体系的确定,不仅是全民健心工程理论研究的基础课题,也是全民健心工程实施的关键问题,直接制约着这一崭新工程的方向、重点、实施途径、所需条件、评估内容等。
(一)健心目标确立的原则
健心工程目标体系的建构需要遵循系统性、必要性、可能性、个体差异性这四个原则。
一是系统性。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不同的方面和因素,其内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系统性要求一方面要注意心理各个层面,要将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以及各因素统筹,不宜顾此失彼,或厚此薄彼。另一方面,要注意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内在关系,因为心理健康状态是心理素质水平的内在体现,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制约着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因此,健心的目标除了促进心理健康这一直接目标之外,还应该着眼于人的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是必要性。健心目标的确立需要服从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客观要求以及主体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人是生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现实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有着客观的要求。个人要想顺利地自我实现并社会化,必需具备应有的心理素质,才能在保持良好的社会适应的基础上顺利地达到自我实现,才能达到自我与社会的共赢。
三是可能性。心理健康状态受着先天与后天各因素的共同影响。而先天的许多因素难以控制,后天因素中的社会环境有的难以左右,对于这些不可控的因素只能根据可能尽力加以优化。除此之外,由于心理健康状态还受着主体心理素质水平的制约与心理卫生服务的影响,而人的心理能力可以通过科学培育与实践训练得以增强;许多心理问题可以依靠自身的心理能力与心理卫生服务可以防治;心理健康状态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而逐渐优化。因此,对于个体来说,健心工程的重点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培育以增强人们的心理能力,依靠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必要的心理卫生服务以防治心理问题并促使心理健康状态逐渐优化。
四是个体差异性。从整体来说,健心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但对于具体个体来说,因为心理健康状态的基础、心理能力强弱以及个人的心理问题存在差异性,因此,个体某一阶段的目标应该具有差异性。在健心过程中还应有层次的渐进性:在心理素质方面心理能力由很弱→较弱→一般→较强→很强,心理健康状态由病态→亚健康状态→一般状态→较好状态→健康状态这样,每个人的健心目标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渐优化,这样才有实现的可能性,才能在健心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富有成就感与效能感,进而强化自信心与内在积极性。
(二)提升十种心理素质并防治相关问题
人们的心理健康状态从宏观层面来看,在后天的因素中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自身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二是专业心理卫生服务的有无及水平,三是主体所处社会心理环境的优劣。
健心工程一方面需要积极提高人们自身的心理素质以积极预防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及时提供专业的心理卫生服务以矫治心理问题,同时尽力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在社会心理环境一定的前提下,为了促进心理健康状态优化,首先需要努力提升人们的心理素质,依靠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卫生服务来积极防治相关的心理问题。这既是健心工程的积极目标也是实现心理健康状态优化的必要条件或具体任务。那么,在健心实践中应该重点培养哪些心理素质,主要防治哪些心理问题?
在确立心理素质的培训目标之前,必须首先明确心理素质的结构。关于心理素质的结构,学者的观点有所不同,例如刘华山认为心理素质结构应包括正确的人生态度(对整个人生)、积极的自我概念(对自己)、敬业和责任感(对工作、社会)、关爱和合作精神(对他人、团体)、智慧和创造力(获取、处理、产生信息的能力)、实践和生存力(对实际事物、生存环境)、耐挫能力和坚持性(对困难和压力)[1]。 胡江霞将心理素质结构分为一般和特殊两个层次:一般层次专指心理协调和平衡等方面的能力,包括适应力、应激力、承受力、控制力、适应感悟力、表现力、自慰力;特殊层次包括生活角色心理素质、职业角色心理素质、性别角色心理素质[2]。张大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经由理论上的概括而提炼出心理素质的结构。将学生的心理素质归纳为认知因素、个性因素、适应力因素三个维度,并具体化为 22 种成分[3]。许燕认为心理素质结构由社会素质、自我完善素质、职业性格素质、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再生素质等六大因素构成,总共包括 50 种具体的心理素质[4]。
笔者认为心理素质是指在遗传基础上,在教育与环境影响下,经过主体的实践培训所具有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由于性格品质除了受着教育与环境影响外,主要取决于主体的性格修养能力,在健心实践中,是通过心理教育以强化人们性格修养的意识,着重增强性格修养能力,以自我塑造良好的性格品质,矫治不良的性格品质。因此,在这里心理素质体现为心理能力,提高心理素质就是要增强各种心理能力。这里的心理能力不是指先天的,而是指经过科学的心理教育,经过主体有意识的长期培育与训练所具有的;也不是局限于认知方面,而是包括心理保健、心理适应与心理发展方面所需要的。
由于心理健康状态取决于心理素质水平,相关心理能力的强弱分别制约着心理健康各个方面的状态,为了促使心理健康各个方面状态的全面优化,心理素质培训应该包括十个方面的内容,增强主体的十种心理能力:即:性格修养能力、自我激励能力、理性认知能力、调适情绪能力、应对挫折能力、自我监控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积极应变能力、自我开发能力、获取快乐能力,并依靠这些能力与心理服务来积极防治相关的心理问题,从而为促进心理健康状态不断优化提供内在的基础。
1、增强性格修养能力 防治性格障碍
良好的性格品质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制约着各种心理能力的提升。性格品质有优劣之分,每个人都难以十全十美,需要终生修养,不断优化,才能逐渐达到性格完美的状态。性格品质的优化除了与外部教育与环境有关外,更取决于自身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行动、长期的性格修养。
性格修养能力指通过自我修养以塑造、优化性格的能力。性格修养能力体现在能准确认识自我性格品质的优劣现状;根据其意义、紧迫性与可能性确立自我修养的目标,科学制定有关性格的修养计划;长期付诸于行动,有意识地结合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交往、娱乐、体育等活动进行培养训练。逐渐树立科学的态度并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实现性格的逐步优化。
依靠性格修养能力与科学的心理教育,逐渐矫正不良的性格特征,譬如:对待自我方面的自负、自卑、退缩、自贱、放纵、任性、自我中心,与人相处时的孤僻、凶恶、冷淡、自私、虚伪、忘恩负义、计较、小气等,对待生活方面的悲观、狭隘、脆弱、奢侈、消极、怯懦等,对待工作与学习方面的马虎、粗心、敷衍塞责、懒惰、浮躁;应对问题时的冲动、逃避、被动、盲目、依赖等。
2、增强自我激励能力 防治消极被动
人们行为的力量一方面来自外部的压力或诱惑,另一方面来源于内在的动力。只有来源于内在动力的行为才会是自觉的、主动的、可持续的,主体才是愉快的、自愿的、自主的。无论是自我发展还是社会适应,要想拥有持续不断的力量源泉就必需学会自我激励,具备自我激励能力。
由于内在驱动力与主体的认知以及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价值观等个性心理倾向有关,因此,自我激励能力的培养需要在科学认知的基础上,充分看到某一行为对自我的现在及未来所具有的有形及无形的利弊,不断激发新的、更高层次的合理的需要,意识到行为的结果与自我需要满足的内在关系,体验到行为过程的兴趣,激发出实现目标满足需要的强烈动机,树立合理的理想与科学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行为。
在行为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认知上明确“我应该这样”,而且意识到“我自身需要这样”、内心感觉到“我乐于这样”、并且形成“我一定要这样”的强烈动机,最终转化为“我自觉自愿这样”的行为。同时能够正确对待行为的客观结果,用积极的结果来强化自我的价值感、自豪感、效能感和幸福感,进而激发出进一步行动、追求更高目标的内在动力,形成良性循环:即依靠内在动力去行动,用行动的结果激发出进一步行动的内在动力,从而不断积极向上。
依靠自我激励能力与接受心理教育,克服在这方面可能存在的盲目服从、消极被动、固步自封、不求上进、骄傲自满,自卑自负、不思进取等不良心态,解决理想目标缺失、内在需要缺失、兴趣爱好缺失、应有的动机缺失而导致的内在动力缺失现象。
3、增强理性认知能力 防治错误认知
认知能力不仅指认知活动过程中的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创造能力,而且包括通过良好的认知习惯与理性的思维方式达到合理认知的能力。
在健心实践中,一方面要尽量将主体先天具有的智力潜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例如培养训练感知的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以提高感知能力;提高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的记忆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以便提高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由于认知方式直接影响着人的观念,而内在观念影响对具体现实的看法,有些看法直接制约着人的情绪体验,进而影响心理健康状态。因此,健心工程的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认知习惯,以提高认知结果的合理性。着重培养以下良好的认知习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向思维、慎重推断、不走极端、合理归因、积极预测、不苛求完美、理性攀比、活在当下、理性判断、适当关注自我、适当关注他人、弹性化要求等,以便准确感知、适度期望、正确思维、理性应付,从而保持合理的认知。
与此同时,逐步克服非理性的认知方式与习惯,例如,夸大其词、以偏概全、非此即彼、患得患失、单向思维、死板僵化、多疑多虑、随意推断、爱走极端、责任独揽、责任推诿、消极预测、自我贬低、苛求完美、无端牵连、小题大做、先入为主、仓促定论、情绪化判断、笼统化判断、过份自我中心、过分他人中心、一面夸大一面缩小、视可能为肯定、视想象为现实、绝对化要求等等,进而避免因认知失误所带来的负性情绪与心理压力。
4、增强情绪调适能力 防治情绪困扰
由于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万事如意,在遭遇劣性刺激时可能出现情绪困扰,产生心理压力,容易影响心理健康,导致行为不当。这就需要人人具备自我调适情绪的能力,才能拥有适当的情绪体验,减少心理压力。
情绪调适能力是指能够科学有效地将情绪从不适当状态恢复到适当状态的能力,从而解除情绪困扰、缓解心理压力。情绪的适当与否是指情绪体验与现实刺激的性质、强度、持续的时间、发生的频率是否大体一致,情绪体验与表达的结果是否值得。增强情绪调适能力是指当情绪体验不适当不值得时,能够自我控制,恢复冷静与理智,避免激情爆发与行为冲动。在此基础上,能找出情绪困扰的内在原因,自我澄清现实的真相,积极改变现实或主动修正不合理的认知,从而将负性情绪改变为正性情绪,或者减弱负性情绪的强度、缩短其存在的时间、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并且矫正不当的表达方式,以实现情绪的适当化。
除了积极提高情绪调适能力以尽量减少不适当的情绪体验与行为反应之外,还需要优化社会心理环境以减少劣性刺激,通过心理支持与服务帮助人们及时缓解所遭遇的紧张、焦虑、郁闷、苦恼、烦躁、恐惧、伤心、愤怒等消极情绪。
5、增强应对挫折能力 防治不良意志
挫折是指通往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而没有如愿的情境。包括通常的失败、失恋、失利等等一切不如意的现象。因挫折而导致自尊受损和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为挫折感。是否具有应付挫折的能力不仅影响到自身情绪体验及行为反应适当与否,而且制约着人们的自我实现与社会适应。
应对挫折能力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能够合理确定目标与计划,客观评估有关基础,创造必要的条件,从而尽量减少挫折;第二个方面是要能够正确对待、坦然面对、冷静分析,勇于承受挫折,以减轻并有效缓解挫折感;第三个方面是能合理应付挫折,理智处理由此导致的行为倾向,既不轻言放弃也不盲目蛮干,做到不失态、不失控,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
要想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还需要解决人们可能存在的盲目、冲动、脆弱、动摇、退缩、自暴自弃等不良性格特征,避免应付现实问题时无明确目的、无科学计划的盲目性;克服盲目决策或优柔寡断;解决在遇到不良诱惑时的随意放纵;克服遇到困难时可能出现的随意动摇,轻易放弃;避免遇到无法逾越的障碍时的死板僵化;矫正遭遇挫折时的自暴自弃、偃旗息鼓、一蹶不振的心理与行为反应。
6、增强自我监控能力 防治不当行为
人在实现目标与日常的活动中,由于自身的惰性等劣根性,加上外部的不良诱惑与压力,人的内心与行为有可能出现偏离正常的轨迹而越轨,偏离既定的目标而迷失,违背群体的规范乃至道德良心甚至法律制度而失误。许多时候外人可能难以察觉,不能及时实施教育与帮助,在得不到外部力量的约束时,如果缺乏自我监控能力,就有可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致酿成大祸而后悔莫及。因此,在人的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必须具备自我监控能力。
自我监控要求做到自查、自省、自律。具备自我监控能力就是要能够自我及时察觉、自我省悟、及时控制,从而达到及时发现、及早预防,及时修正各种不良的心理与行为倾向,避免外化为行为表现,做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通过自我监控促使自己的行为始终保持正确的航向,指向有价值的目标,少走弯路,不走邪路,在实现自我目标的同时,也使自己的行为保持良好的社会适应。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经常监督自己、约束自己、控制自己,并且主动改善自我的行为表现,以达到防微杜渐,使不当的心理与行为得以发现在萌芽之际,解决于出现之初,控制在发作之前。
为了达到行为适应,除了一方面积极增强自我监控能力外,还需要预防并解决实践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适当的行为表现。例如不符合法律、道德要求,违背科学的价值观、合理的规章制度以及群体规则的言行举止;有悖于自己目标的行为表现;违背自己信念与良心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性别、年龄、社会角色不当行为表现等。
7、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防治人际冲突
具备应有的人际交往能力是保持人际关系和谐的基本前提。作为社会群体中生活的每个人,都需要随时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人际交往的强弱关系到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自我实现等多个方面,自然是现代人必需的心理能力。
要想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学会做人,学会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人际交往能力的具备需要在学会做人的基础上,做到积极交往、主动沟通、乐于助人、与人为善、热情大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建构正常的人际关系;同时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冲突,具有同理心,会进行心理换位,逐步达到相互了解、理解、谅解,最后走向矛盾冲突的化解与人际关系的重新和谐,以维护正常的人际关系。
为了实现人际和谐,还要尽量避免并解决性格上的孤僻、过于内向、不喜欢交往、不合群,冷淡、冷漠,从而乐于交往并主动交往;解决在交往过程中在遇到人际矛盾与冲突时的自我中心、强加于人、没有同理心,不善心理换位,任性、冲动、放纵等不良心态与行为,能够正确看待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分歧,妥善管控矛盾与冲突,避免矛盾升级恶化,控制人际冲突时的不理智的行为。
8、增强积极应变能力 防治适应不良
每个人的身体、社会角色、所处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环境都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之中,在这些变化客观发生的情况下,就需要主体具备心理适应能力,才能积极主动地适应这些变化,避免心理不适,保持心理健康。
积极应变要做到应付变化是主动的、必要的、合理的,而不是消极被动的、盲目的、随波逐流的。这里的积极应变能力是指基于理性的认知、正确的评估与理性选择基础上,在积极影响现实的前提下,能够理性地、坦然地接受现实、尽量悦纳现实、积极优化自我素质,改善认知,重新体验新的、适当的情绪,理智地选择与变化了的客观现实相适应的行为。
具体表现为心理上接受变化了的现实,行为上符合所处社会的法律道德、符合主流价值观、符合所在单位的规章制度、符合所属的非正式群体的理性要求,也符合自己的社会角色以及自己的良心、信念。
为了达到与环境的积极适应,还要及时解决在这方面的适应不良现象。比如因思想僵化,而导致的心理不适,或格格不入、愤世嫉俗心理,以及由此导致的盲目逆反与对立行为;避免因思维不灵活而导致的面对变化了的新情境时的固执己见;不能根据新的情况灵活机动地调整已经不切实际的目标,改变行之无效的行动策略的死脑筋;面对新环境而一味恋旧、抱怨,却不主动调适自我等现象。
9、增强自我开发能力 防治潜能浪费
人人都有一定的潜能、人人也都有理想的目标,因而人人都渴望自我实现。自我实现就是指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潜能,成为一个可能的而又理想的自我。自我实现目标的达到需要具有潜能的自我开发能力。
具有自我开发能力就要求有自知之明,有自信之心,有自强之志,有自律之能,有自激之法并能积极开发利用外部条件,抓住出现的机遇。自知是前提,要充分发现自身先天具备与后天培养的各个方面的潜能以及外界可能利用的各种资源。并且相信自己,自我确立切实可行的具体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自我约束不良心理与行为,不断激励自我以强化积极有效的行为,在外部的帮助下一步步发展,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成为一个理想的我。
为了实现自我,还要努力解决不利于自我实现的各种心理障碍以及所造成的潜能浪费现象。比如由于没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能正确评估自我而缺乏自知之明;由于不能全面认识自己的潜在能力而缺乏应有的自信之心;由于没有切实可行的理想与目标而缺乏的上进之心,由于没有科学的行动计划而存在的盲目冲动;由于没有坚强的意志力而不能持之以恒而轻言放弃;由于不会自我激励而表现出的内在动力不足,积极主动性不够;由于没有应有的自制力而经不住诱惑偏离目标;由于缺乏敏感与果断而失去机遇等现象。
10、增强获取快乐能力 防治幸福缺失
追求快乐是人的本性,快乐等幸福心态的获得不仅受物质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更取决于自身获取快乐能力的强弱。获得快乐能力是指将潜 在的快乐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愉快、喜悦、平和、开心、舒畅、宁静、幸福的积极情绪体验的能力,从而提高幸福指数,达到内心幸福。
获取快乐能力表现在能够享受奋斗的成果,将成功转化为快乐,能够奋斗求乐;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充分享受拥有的一切,善于化有为乐;通过从物质上、心理上尽力而为地帮助他人以获取良心的安宁感、实现自我价值、满足自我成就感、体验自我效能感、获取自我安全感,实现助人为乐;淡化无法得到的,看轻已经失去的,珍惜现在拥有的;合理调适欲求,理性比较,从而知足常乐;培养一些积极有益的兴趣爱好,从中体验快乐,即养趣获乐;多回忆遇到过的好人,多重现赏心悦目的美景,多回忆开心的往事以通过积极回忆与想象来营造快乐。
为了达到内心幸福的理想状态,不仅需要学会自我开发快乐资源从而营造快乐心境,提升幸福指数,还要帮助人们解决内心幸福缺失的现象。包括尽力优化现实以减少劣性刺激;修正不良的认知方式、观念、心理活动习惯以及性格,以尽量避免不愉快情绪;通过心理辅导帮助人们缓解可能存在的各种负性情绪。从而增加快乐、预防烦恼、解除烦恼,达到内心幸福的目标。
表1全民健心工程心理素质培训目标体系
心理素质方面 | 子目标要点 |
性格修养能力 | ①正确认识性格的可塑性,②了解自己性格的优劣之处,③有具体的修养目标与计划,④掌握性格修养方法、⑤在日常活动中有意识地修养 |
自我激励能力 | 对自己的多数行为①内心认为“应该”,②觉得“需要”,③感觉“快乐”,④内心“渴望”,⑤行为“自愿” |
理性认知能力 | ①感知符合客观,②思维符合逻辑,③认知方式合理、④欲求具有可能、⑤应付观念理智 |
调适情绪能力 | ①能避免激情爆发,②能恢复心理平衡,③能澄清现实真相,④能修正不合理的认知,⑤能自我改善情绪。 |
应对挫折能力 | ①行为目标合理,②能科学看待挫折,③挫折感较弱、④顽强对待挫折,⑤应对策略有效 |
自我监控能力 | ①能自我察觉不当的心理与行为倾向,②能全面权衡利弊,③能自我警省,④能调适心理,⑤能控制行为 |
人际交往能力 | ①乐群合群,②能与人正常交往,③拥有各类朋友,④能与人有效沟通,⑤能化解矛盾冲突 |
积极应变能力 | ①能正确认识新的现实,②能尽力改善不良现实,③能坦然接受现实,④能主动调适自我,⑤与时俱进。 |
自我开发能力 | ①了解自己的潜力与条件,②有合适的自我规划,③掌握开发方法,④充分利用潜能与条件,⑤能实现追求的目标。 |
获取快乐能力 | ①会奋斗求乐、②会化有为乐、③能知足常乐、④能助人为乐、⑤能自得其乐 |
(三) 促使心理健康逐渐达到十个状态
健心工程的最终目标是促使心理健康状态不断优化直至达到健康状态。健心目标体系的确立涉及到心理健康的标准。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大量的论述,形成了不同的观点。
现代西方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人格学家对现代人心理健康的标准,从四个角度进行了研究:一是以个人能否适应环境等作为划分是否健康的标准;二是以个人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作为划分是否健康的标准;三是以有无心理症状作为划分是否健康的标准;四是采用统计常态分配的概念,取得心质的平均值作为划分现代人是否健康的标准[5]。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判断心理是否健康不再以是否有心理疾病为依据[6]。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的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在情感上与他人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到最佳的状态”。心理学家英格里希(H.B.English)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者在那种状态下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且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状况,不只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7]。
国内关于心理健康标准也有多种观点。有人根据对现有心理健康评定的实际分析,指出存在六种确定心理健康状况的标准,即:一是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布为标准,二是以行为合乎社会规范为标准,三是以个人主观经验为标准,四是以社会生活适应状况为标准;五是以医学上的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为标准,六是以心理成熟与发展水平为标准[8]。还有的是以心理机能的充分发挥为标准[9]。有的从人性的视角来看,心理健康标准以生物性为基础,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心理平衡,第二层次是积极的社会适应(包括主动适应与被动适应),第三层次是人的自我实现[10]。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专家组认为中国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与评价要素包括以下方面:1. 情绪稳定,有安全感;评价要素: 情绪稳定、情绪控制、情绪积极、安全感。2. 认识自我, 接纳自我; 评价要素: 自我认识、自我接纳。3. 自我学习, 独立生活; 评价要素: 生活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4. 人际关系和谐良好; 评价要素: 人际交往能力、人际满足、接纳他人。5. 角色功能协调统一; 评价要素: 角色功能、行为符合年龄、行为符合环境、实现个人满足。6. 适应环境, 应对挫折; 评价要素: 接触现实、接受现实、挫折应对[11]。还有学者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知己知彼、反应适当、真实和谐、悦纳进取”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12]。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心理健康状态则习惯于进行二分法,认为心理不是处于健康状态就是病态。并且容易将健康状态理解为没有任何心理问题,仿佛是长期的、稳定的,可以高枕无忧,因而忽视心理保健;觉得心理障碍离自己很遥远而不重视心理保健。与此同时,将心理病态理解为严重的精神病或神经症甚至“疯子”。又觉得患上了心理疾病后,自身是无能为力的,只能被动地依靠医生,从而放弃自我应有的努力,觉得心理健康教育等心理预防措施是不必要的。这一简单的划分方法,一方面不能具体准确地表述出心理健康的真实状态,另一方面,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全社会的普及,不利于人们心理素质培训与心理保健意识的树立,也不利于心理问题的预防以及心理疾病的康复。
为了在社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人们的自我育心与护心意识,让人们了解自己某一时期心理健康所处的大体状态及水平,在判断心理健康状态时有必要将心理病症有无与心理素质水平进行综合考量,并将心理健康状态在定性的层面加以适当细化,宜将人们的心理健康状态大体区分为:心理疾病状态——心理亚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状态。
第一类是为心理疾病状态。指那些患有精神病、神经症或严重的病态人格者属于心理病态。这类人的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等能力低下,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认知能力也缺失。心理病态者一般缺乏自我康复能力,需要通过精神病医生与心理治疗师运用精神医学手段通过药物与心理治疗加以专业干预,并需要自身积极配合治疗。
第二类是心理亚健康状态,指心理方面介于病态与无病状态之间。一般指那些患有某些轻中度心理障碍或有某些神经症倾向、存在某些性格缺陷,心理素质有所欠缺,容易遭遇情绪困扰与过大心理压力者等,但没有达到病态程度。这类人群一般具有自知能力也存在一定的自我康复潜能与求助意向,需要心理咨询等专业的心理帮助,在专业心理服务与自我努力下才能改善而恢复到健康状态。
第三类是心理健康状态。这里的心理健康状态不是指单纯的心理无病症,而且是建立在良好心理素质基础上的健康状态。
有些人心理上虽然暂时无心理疾病的症状,但应有的心理能力不一定具备,只是因得到良好的保护而暂时免受心理刺激,或依靠心理卫生服务而暂时消除了心理症状。由于其心理无病不是建立自身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基础之上,一旦进入不理想的社会环境,遭遇到一定强度的劣性刺激或所依靠的心理卫生服务缺失就可能进入亚健康状态。因而其实际上属于暂时无病状态或表面的健康状态,这种心理健康状态缺乏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这里的心理健康状态是指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均处于良好的状态,其心理健康是建立在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之上。这种人即使遭遇外部的不良刺激,一般也能够依靠自身的心理素质而自我承受;即使偶尔失衡或遭遇情绪困扰与心理压力也能够自我调适或主动寻求必要的心理帮助而自我实现心理康复。因而其心理健康状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并且能够在保持社会适应良好的前提下达到自我实现。
这类人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主要依靠自我但也不排斥必要的他助,他们偶尔也可能需要外部的心理支持与心理帮助。并且由于心理素质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因此,他们也需要不断加强心理修养,才能使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状态。
可见,处于任何心理健康状态者都需要参与健心活动,从而促使自己的心理逐步达到全面的心理健康状态。那么,心理健康状态的标准应有哪些?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结合有关研究成果,根据心理正常、自我实现与社会适应等客观要求,心理健康应该达到以下十个状态,即性格完美、积极向上、认知合理、情绪适当、意志良好、行为适应、人际和谐、适应环境、自我实现、内心幸福。
1、 性格完美
性格完美或叫人格健全,即各种性格品质良好。性格完美是心理健康状态的基本标志,而且制约着心理健康的其他方面,良好的性格品质也是良好心理素质的核心表现。
性格完美或人格健全体现在对自己、他人、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方面都自觉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与良好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对待自己,具备自知、自信、自尊、自爱、自强、自律、自控等;对待他人具备友善、合群、热情、大方、诚实、感恩、包容、温和、同理心等;对待生活具备乐观、开朗、坚强、勤俭、积极、独立、镇静等;对待工作与学习具备认真、负责、勤奋、务实、乐业、吃苦耐劳等。
2、 积极向上
积极向上反映着主体心理活动的状态与方向,是指主体在内在动力的推动下自觉自愿地不断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这里的积极不仅是主动而非消极的,而且指发展的方向符合主体的内在目标,同时也保持着良好的社会适应。向上发展的力量是来自于主体合理的需要、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动机、理性的理想、科学的信念等,其行为表现是积极而非消极的,并且不断进取。
3、认知合理
认知不仅影响情绪与意志及行为,而且认知合理与否直接制约心理健康的状况。这里的认知指的是经过认知活动过程所形成的对现实的具体认知,包括观点、信念、想法、看法、态度、意见等。
认知合理的标准为如实感知、合理期望、科学思维、理性应付。具体要求感知符合客观,不歪曲现实;欲望与需求合情合理,既有合理性、必要性,也有可能性;推理符合逻辑,判断符合事实;应付现实的行为意向有目的、有计划、有预判,结果能有利无弊或利大于弊。
4、情绪适当
情绪是客观现实是否符合人的主观意愿时的内心体验。情绪适当与否既要看情绪与现实的一致性程度,也要看情绪体验及情绪表达的利弊,不宜单纯从积极或消极性质上区分。
情绪适当的基本标准为:情绪体验的性质、强度、持续时间、发生频率与所遭遇的现实大体一致;情绪体验及情绪表达基本符合年龄等特征 并且结果利大于弊。
5、意志良好
意志良好体现在从决策到执行的整个意志行动过程中处于良好状态。
意志良好指能自觉地确定目标与计划、决策果断、行为主动、毅力顽强,因此,意志良好体现在行为具有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表现为在确立行为目标时是自觉的、有目标的,不盲目,不冲动;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果断地决策,而不优柔寡断;为实现有价值的目标能坚持不懈地执行决定,顽强地克服障碍、战胜诱惑,不轻易放弃合理的目标与行动,同时也能够审时度势,灵活机动。
6、行为适应
行为适应反映着行为表现与主体以及社会的适应性,这里的行为适应是以内在素质为基础,在自觉自愿基础上的积极适应,其适应不是以压抑自我的个性为代价,不是被动的服从或盲目从众,也不是消极的适应。
行为适应的标准是指外显的行为表现与主体的认知、情绪、意志基本一致;与主体的性别、年龄以及所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基本符合;与所处社会的主流文化、道德规范、所处群体及环境的合理要求与规则基本适应。
7、人际和谐
人际关系和谐与否是人际交往能力强弱的直接表现,也是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志之一。
人际和谐具体表现为能在区分善恶是非的基础上,与人为善、接纳他人、正常交往,乐于助人,善于协作,正当竞争。在活动中能与他人保持必要的交往、有效沟通、和谐相处,关系正常,拥有各种朋友圈与社会心理支持网。
8、适应环境
这里的环境不仅指自然环境、新的工作、学习及生活环境,而且包括主流的社会文化、道德规范、所处非正式群体的规范、所在单位的文化、规章制度等。
适应良好是指心理方面能够对客观现实加以科学认知、适当接纳、合理认同、尽量悦纳,积极调整心态,主动完善自己以适应现实环境的客观要求。对于其合理的加以悦纳适应,对不合理的尽力而为地改造,对无能为力的客观现实能坦然接受。既不死板僵化、盲目逆反或格格不入,也不消极地随波逐流。
9、自我实现
这是心理健康状态在自我发展方面的标志。即自我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所拥有的各种智力潜能、现实资源与创造力,达到自己理想的状态。
自我实现是建立在自己潜能可能的基础上达到最佳的状态,是相对于自身潜能而言,不是与他人比较而言的;是在保持社会适应的基础上,不是脱离社会现实,更不能是与社会相冲突的,是自我实现与社会适应的有机统一,要求达到自我与社会的共赢。
10、内心幸福
追求幸福是人性中自然属性的终极目标。根据以人为本的要求,健康的心理状态应体现在主体的内心幸福。
内心幸福是指积极或正向的情绪为主导心境,即多数时候是处于平静、平衡、安宁、愉快、舒畅、开心、安全、坦然、喜悦、和谐等积极的心境之中,不是要求每时每刻都处于开心状态。负性的情绪体验相对较少,即使发生,其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强度较弱。
表2全民健心工程心理健康状态优化目标体系
心理问题的变化情况 | 心理健康状态评估 |
性格变态→有些缺陷→基本正常→性格完美 | 对待自己、他人、生活、工作、学习的态度与行为习惯没有明显缺陷。 |
消极退缩→不求上进→依靠外力→积极向上 | 是在内在动力的推动下行动,不断向更好的方向或更高水平发展。 |
认知经常失误→偶尔失误→基本正常→认知合理 | 感知如实、期望合理、思维科学、应付理智 |
经常情绪困扰→情绪失当→偶尔失当→情绪适当 | 情绪体验的性质、强度、时间及频率与现实大体一致,情绪表达结果利大于弊,表达方式符合身份。 |
严重缺乏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部分缺乏→基本具备→完全具备 | 有明确目的,主动以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顽强地克服困难和障碍。 |
行为经常不当→偶尔不当→基本适当→行为适应 | 行为表现与认知、情绪、意志一致;与社会角色符合;与合理的要求相适应。 |
经常人际冲突→偶尔冲突→基本正常→人际和谐 | 接纳他人、能正常交往、能有效沟通、能和谐相处,人际关系正常。 |
严重适应不良→有点不适应→基本适应→适应良好 | 能科学认识、能尽力改造、能适当接纳、能主动改善自己以适应现实的客观要求。 |
潜能浪费→利用失当→基本利用→自我实现 | 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所拥有的各种潜能与条件,达到自己理想的状态。 |
幸福缺失→烦恼较多→偶尔烦恼→内心幸福 | 积极的情绪为主导心境,负性的情绪体验相对较少。 |
综上可见,全民健心工程的目标是通过面向全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自我培养以增强十种心理能力,同时依靠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加上心理环境的优化、自我心理保健、社会心理支持与心理卫生服务以积极防治相关的心理问题,从而促使心理健康达到十个理想状态,由此构成全民健心工程的目标体系。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