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运用积极心理学基本原理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2015年11月12日 心理教育 运用积极心理学基本原理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已关闭评论 阅读 1,041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与您分享,祝您多点开心,少点烦恼!谢谢收藏

         作者: 邵阳市第二中学   刘凌宇
    摘要:积极心理学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最理想的人类机能,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其目标是发现个体和团体、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本文着重讲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引导学生体验积极情感,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课堂氛围、教学、运用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由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发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其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它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
    课堂是师生交流、交往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情感、知识和能力水平在学生面前展示的过程。教师要驾驭好一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只是在课堂上教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动因、协调师生关系、形成默契,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导向和促进作用,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营造温馨的课堂物质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同时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一个人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实际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由此看来,课堂物质环境对对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营造温馨的课堂物质环境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带头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卫生,引导学生进行教室的布置,使教师和学生置身于温馨、舒适的环境里。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
     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出生后就有学习的欲望,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变成一种内心的满足,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微笑的面容、柔和的声音、亲切地语调、鼓励的语言能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融洽的心理环境。良好的课堂氛围会给学生带来独立思考的空间,促使学生产生积极学习的欲望。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用自己快乐、饱满、振奋的情绪诱发学生的快乐、饱满、振奋的情绪。这样的言传身教、这样的教学如沐春风,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热烈的课堂氛围
    积极心理学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形成个体积极人格,体验幸福。激发学校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是开发学生潜能的良方。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掌握知识,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要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创设问题情景,做好教学设计,激发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运用积极情绪体验,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
     课堂教学是一个特殊的人际交往环境。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运用语言、表情实现的面对面的直接交往,情感的因素发挥很大的作用。情绪取决于人们对其所处环境的评价和认知,并决定着所采取的行为。有积极情绪、情感的参与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而教师的心态是情感的表现方式,会对学生的态度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不同的交往态度,有时候是慈母,有时候是严师,而有时候是朋友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角色改变了,而是在面对不同交往对象时调整交往的心态罢了。教师通过自身心态的调整,引导学生改变态度,师生共同营造一个愉快而融洽的人际氛围和课堂教学环境。
    积极心理学从积极的层面来研究课堂教学问题,这种理念对改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供了一个更为开阔的视角。教师要以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引导学生体验积极情感,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2】    拿破仑.希尔等,积极心态的力量【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3】    李丽,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探析【J】,改革探索,2008(5)
【4】吕世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特色案例评析【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
【5】张倩倩,田良臣,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有效课堂教学建设【J】,基础教育研究,2011(3)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