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复旦投毒案的心理分析

2015年12月19日 健心资料 复旦投毒案的心理分析已关闭评论 阅读 1,487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姚振东转载与您分享,祝您少点烦恼,多点开心!谢谢您的收藏)  
      沸沸扬扬近三年的复旦投毒案终于尘埃落定,林森浩昨天被执行了死刑。林家和黄家的遭遇都让人扼腕长叹,这两个孩子都太可惜了,这两家都值得同情。今天我想谈谈,我们的孩子能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
      直说就是:你会不会也遭人恨?你会不会也有被毒死的可能?我觉得今天谈这个对广大九友是有重大意义的,善莫大焉。
最难搞好的人际关系,不是与客户,不是与外人,而是日常相处、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身边人!如果你也正在经受着人际关系的困扰,那么建议你细细品读本文。别都把别人得罪死了你还在那儿傻乐呢。
      “不懂别人”带来的杀身大祸
      问题的关键就是:黄洋是怎么“作死”的?
      黄洋到底做了什么,导致同屋同学林森浩忍无可忍决心下毒?也就是到底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惨烈的结局?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办法可以避免、预防?
      这个问题不弄清楚,那么,从朱令到黄洋,从马加爵到林森浩,还会……这绝不是杞人忧天。
      因为你不懂别人,你可能是无心的,但你惹人烦了,招人恨了。
      与人相处,如果你不具备足够的正能量,引领身边人共同成长、成熟,那就别惹人烦,别招人恨!这是起码的体谅和尊重。否则,轻则被疏远,进而生怨恨,重则演变到决裂。碰上下毒的林森浩,算你倒霉。
     可怕的是:你竟然不在意别人的心理感受,你竟然对你给别人的伤害一无觉知。这才是最要命的!!
     若说“林森浩是找死,黄洋是作死”。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复旦投毒案的背后,其实是黄洋和林森浩之间两种性格的激烈冲突。两个室友,都是博士,都特优秀,之所以会上演如此悲剧,从“相互看不惯”一步一步发展到杀人的,深层原因或者说内在根源就是性格冲突,再加上情绪能量的推动。
      先分析他俩的面相,体会一下他俩性格的差异。对他二人外在气场的感受。首先要搞清楚性格冲突的本质,还需要探查清楚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搞清楚他们两位为什么如此不同,为什么会发生冲突。
 

森和洋:迥异的性格两极

      林森浩在法庭上说,他与黄洋并无深仇大恨,只是因为愚人节前黄洋说要整某同学,他看不惯黄洋那副很得意的样子,就决定先整黄洋。于是,闹出了惨剧。
      换句话说,黄洋,本来可以不死。就是因为日常琐事,导致室友心存不满,进而投毒谋杀,黄洋,你死得冤不冤啊!
      根据媒体披露的信息,可以明显看出,黄洋和林森浩的性格呈对角线分布,是完全相反的类型。喜欢表达的黄洋和沉默严谨的林森浩代表了性格上的两端。
      黄洋外向,热情,话多;
      林森浩内向,冷峻,少言。
      在各自的社交网络上,他们给自己贴了完全不同的标签。黄洋写上的是:运动、美食、音乐、旅行、80后、电影,而林森浩的标签则是:呆若木鸡、想法多,不喜言辞,不善言辞。
      黄洋在寝室喜欢说玩笑,说起林森浩的贫困和小气,说得有点露骨。同宿舍的同学在最后一次见到黄洋和林森浩时,黄洋还在开林森浩的玩笑。
     死前两周,黄洋还开玩笑,说林森浩是凤凰男,用一种被林森浩认为是很轻松的语气调侃。
     真是不觉死的鬼,哪壶不开提哪壶啊!聪明不是你的错,拿自己的聪明取笑别人还洋洋得意,这就不应该了!这不是作死是什么?
     正像他俩的名字,一个阴森,一个得意洋洋。
     当然,如果林森浩懂得黄洋的习性,愿意体谅、原谅黄洋,也不会有共同毁灭的悲剧。
 

林森浩的性格死穴

     再来看投毒者林森浩的性格死穴。
     林森浩向警方供述毒杀室友的理由:闹着玩。说这句话时,他依旧是冷峻少言的风格。
     在黄洋中毒后的第二天,黄洋提出让林森浩给他做B超检测,这位投毒者做完B超后冷静地对黄洋说:“没事。”
     林对科研达到痴迷的程度,被同学称为天才。林非常冷静。做实验,他毎一步都规划得非常合理。
     林从不外露自己的感情,以至于当他说想成个家时,同学们都很诧异。
     林的婚恋观也很特别。在研一的时候,他谈了一个医学院的女朋友。他对那个女孩的要求是“可以帮他一起做实验,上阅览室自习,但当他需要一个人安静和思考的时候就希望女孩不要烦他”。结果这段感情很快告吹。同学形容他的爱情观——“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林还很孤僻。他经常端坐于蚊帐里读书,无论四季都会挂上蚊帐。
      林记仇,但绝不轻易外露。举个例子:2009年的夏天,在一次长达两个月的医院实习中,一位同学和住在一个寝室的林起了口角。一年后,已经毕业离别的林,申请了一个新的QQ号,并用另一同学的名字作为ID,在网上大骂这位同学。尽是些难以启齿的脏话。时间过去那么久,林还有如此怒气。
      根据九型性格理论,林显然是一个5号性格者,也叫观察者。压力状态下的5号人格好猜忌、批判、恃才自傲,愤世嫉俗,对人采取敌对及排斥的态度;冷血,过敏;长时间独处,希望不被骚扰。
      这样的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潜意识深处极度渴望获得知识和智能,最理想的就是全知全能,最恐惧的是无知。
      他们非常不喜欢身体接触,甚至讨厌表露感情,厌恶情绪化。他们会认为感情是软弱,是无知,是幼稚。
      在他们的眼里,开玩笑这种事是毫无意义的,因此他们不仅毫无兴趣,也会很反感。有时候,因为他们自己是很认真很严谨的,所以就分不清别人说的话到底是开玩笑还是真的,比如黄洋说的要整谁谁的话。
      到死也没明白:智能优势的幻觉
      除此之外,林森浩这种人还特认死理。这一点在他的父亲身上有极为明显的表现。有其子必有其父,有其父必有其子。大家看这两三年林父的所作所为,让我们丝毫感觉不到他有通情达理的地方。比如他一直没有对黄家表达歉意。
      一直不表达歉意,不是他成心故意这样,而是因为他内心从来不认为情感这东西重要。在这种人心中,情感是必须排斥的东西,有情感是缺陷,是不完美的。因此也是不重要的。
      林父为什么一直特较劲的认为他儿子林森浩无罪?就是认死理。林父这三年一直为无罪奔波,以至于被人说是“为他儿子的死奉献了一个神助攻”。
      但是我们一定要了解,他的“神助攻”不是他想这样的,他当然不是拿儿子的命去冒险,而是他内心深处认为自己有知识的优势,这种幻觉导致他认为自己就是有理。
      不仅是认为,而且是无比坚信的这样认为。即使全国人民都认为他的想法有问题,他自己也丝毫不觉察自己认为的有问题,反而觉得自己真冤。如果他能觉察自己的性格盲区,他就不会这样做无效劳动。
      可惜的是,林森浩到死也没明白“智能幻觉”是自己的性格盲区,没明白自己内心对知识的渴望给自己带来的缺陷。他在遗言中还说让弟弟妹妹多学习,让他们看《心理控制术》。这什么意思?
      他的父亲也没明白“智能幻觉”是自己的盲区。林父见儿子最后一面后对人反复说,儿子太傻了。意思是说儿子后来不配合他翻案了。
      其实,一个再典型的五号类型,他的智能优势也不意味着比别人强大,甚至不一定比一个情感型的人的思维强大,只是和他自己比,智能和知识的渴望占据了能量中心位置而已。
 

日常琐事下的杀心路线图

      如果黄洋了解林森浩的性格特点,体谅林森浩的内心深层渴望和恐惧,这两个学业都异常优秀的才子很可能成为好友。就算成不了好友,至少能和谐相处平安无事。遗憾的是,白天不懂夜的黑,黄洋根本不懂林森浩,林森浩也不懂黄洋。黄洋和林森浩之间的两极性格,就像火星撞地球。
      这种迥异的性格,直接导致在日常琐事上发生摩擦和冲突。
      但是,日常小事的摩擦怎么会发展到恶性杀人?这就是情绪的积压导致的。也许,一开始只是心里感到不舒服,渐渐地,这种不舒服就演变成了怨恨,最终导致杀机浮现。
      这就是复旦投毒案的杀心路线图,也是相互伤害的人际关系的通常走势:
      不舒服→不喜欢→不顺眼→不耐烦→不容忍。
      千万别小看“不舒服”的感觉。国仇家恨也许不是每时每刻记在心头,可这无日不在的“不舒服”,就像眼中钉,肉中刺,日复一日,会让人难以忍受!
 

与“林森浩”相处的绝对禁忌

      与这样的人相处,一定要切切切记住8条:
      1、不要侵犯他们的空间及时间;
      2、不要随便与他们有身体接触;
      3、不要催他们立即响应、马上做决定,容许他们有时间思索;
      4、不要对他们的思想或感受做出假设;
      5、不要对他们激动地大声说话;
      6、不要说“我觉得”,而要说:
     “我的分析是……”
     “我的依据是……”;
      7、不要轻易开他们的玩笑;
      8、坚决不要调侃、取笑他们!
 
      我们应该做的是这5条:
      1、赞赏他们的学识及分析能力;
      2、容许他们在采取行动前说出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3、协助他们成为业内的专家;
      4、邀请他们评论甚至批评其他同事的表现;
      5、帮助他们处理好他们不擅长的人际关系。
     可惜的是,白天不懂夜的黑。黄洋不了解这些。
     可惜的是,我们的教育严重缺失了这些!
 
       但是,不能说所有的第五类型性格的人都是像林森浩一样,都是可怕的潜在的凶手。每一种性格都有不同的状态,也有不同的能量层级,林森浩显然是能量层级很高、但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或者说是逆境中的第五类型。诸如出身、经济状况等因素,和他的性格特征发生了化学反应,他的三观因此扭曲。
     第五类型人格也有表现极好的,比如扎克伯格,再远一点的例子是释迦牟尼。释迦牟尼的事情太过遥远,我们就看看现世的扎克伯格:
 
      看林森浩和扎克伯格他俩,一个眼神阴郁,一个眼神宁静祥和。一个很阴沉,一个很阳光。一个是健康状态,一个显得病态。这就是第五类型的高层次和低层次的表现。
     第五类型的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生活都特简单,所以扎克伯格会同款T恤一买就是N多件,一穿就是好多年以至于被误以为他总穿一件衣服。这个类型的人看问题总是看内在本质,所以在小扎的眼里,汽车就是代步工具而已,能跑动够安全就可以了。这也是他为什么能省事就省事的原因。
    这种崇尚简单的观念是与生俱来的,别的性格类型的人也可能崇尚简单,比如三号类型的人,但三号类型人声称简单是给别人看的,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扬的,而五号类型的人天生就认为就是这样,根本不存在别人怎么看的问题。
 

这才是小扎极爱普莉希拉的真相

      这也是为什么普莉希拉·陈和小扎为什么是绝配的原因。五号人格者的生活能力偏弱,如果没人帮他料理,他能把自己过成猪窝,天天吃热狗面包。又由于他们偏爱理智,行动力偏弱,社会性偏弱,所以内心需要一个强大的力量中心,照顾他,帮他决断,帮他行动。这就是灵魂伴侣的意思。
      小扎两口子要注意的问题是,普莉希拉必须不能过于介入扎克伯格的空间,必须确保扎克伯格独立的心灵空间,也就是说,必须经常让他独处。过于频密的照顾他,一会儿让他喝水一会儿让他吃水果,那就离对你反感不远了。
 

如何快速读懂别人内心?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了解他人?怎样才能洞察别人真实内心?怎样才能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怎样才能避免性格冲突的悲剧?
     中西文化都有很高的人际关系智慧。一位传说中的智者说的四句话很精彩,与大家分享:
 
     把自己当别人;
     把别人当自己;
     把别人当别人;
     把自己当自己。
     虽然非常智慧,但听起来有些玄妙,需要放在现实生活中慢慢体悟,才能发现、领悟。不如九型人格理论讲解的更具体、更清晰、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做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认识别人,尊重别人,体谅别人。
 
      九型人格理论,其实就是说,由于压力源、动力源和关注点的不同,潜意识深层的欲望和恐惧类型不同,人的心智模式、行为特点差异巨大。你在意的,别人未必在意;你不在意的,可能正是别人的痛点。九友回复“九型”可以收看各种性格类型的内心欲望和恐惧,也有各类型要注意的方面和提升的方向。
 

嘿,小心,你越界了!

      九型秀认为,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伤害,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不认识自己,也不能理解和体谅别人;一个是界线不清,或者越位,或者缺位。
       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下,很多人没有独立人格,就更容易造成冲突。咱们以前曾分享过《嘿,你越界了!》一文,深入剖析了17种界线不清的情形,回复“情绪”就可收到这篇文章。
      经常有新闻说,很多大学生不满意自己的宿舍关系,心存怨恨的也不少。其实,我们身边,人际关系的各种烦、各种郁闷、各种纠结,不都是不了解别人、不体谅别人、不尊重别人导致的吗?
      甚至家庭关系的紧张与硝烟,也是由于我们总是从自己的角度要求别人导致的。
      每种性格都有自己的盲区,都有让人烦的地方。回复“烦人”取阅对各个类型烦人之处的解读。
      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不是迁就,而是尊重;不是妥协,而是和谐。因为我们往往只看到别人的现状,却并不了解他的历史、他的故事。我们往往认为自己是对的,却不知道自己正在盲人摸象。
      多一点了解,少一点忽略;
      多一份体谅,少一点挑剔;
      多一份尊重,少一点自我。
      一切就会好很多。
      写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为了防范,不是为了警惕,而是为了了解!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不知人不知己,不体谅不尊重,还洋洋得意,祸不远矣!
      福祸无门,惟人自召。但愿复旦投毒案的警钟,让我们警醒!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