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关于心理健康的文件精神汇总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与您分享,谢谢您收藏、宣传中国全民健心网,将独乐乐变为众乐乐)
中央关于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指示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要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要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06年10月18日)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07年10月15日)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不断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2010年10月18日)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干部职工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表达利益诉求。要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干部职工多方面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心理咨询网络,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引导干部职工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要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妥善应对重大心理危机事件。大型国有企业要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农民工是国有企业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关爱,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不断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要积极做好对劳务派遣人员、海外员工和困难职工等群体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
——《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11年2月)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引导人民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移风易俗、抵制封建迷信。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年10月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2012-11-19
1999 年13号文件教育部下达《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1999】13号
2002年4月23日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的通知(教社政厅[2002]3号
2004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2005】1号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7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10年2月23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
2010年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教育部、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计划生育协会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的通知》(人口宣教〔2010〕71号)。教育部门要将心理疏导、性健康、行为养成和人格塑造纳入大、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心理咨询室建设和师资培养;扶贫开发协会和计生协要不断深化家庭教育,维护青少年儿童在心理、性和生殖健康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2011年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监察部《关于关心干部心理健康 提高干部心理素质的意见》2011]40号
2012年6月卫生部发布《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2-2015年)》(征求意见稿)
2013年3月国家卫生部发布“儿童心理保健技术规范”
2012年12月7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
2014年3月14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