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心理学专家能否长寿?

2016年02月13日 心质培养 心理学专家能否长寿?已关闭评论 阅读 1,475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姚振东转载与您分享,祝您少点烦恼,多点开心!谢谢您的收藏)
       很多人对于学习心理学的顾虑之一就是担心接触了太多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后,自己成了心理垃圾的容器,从而使自己的心理健康也受到影响。其实,接受过心理学系统训练的心理学家,其中一个基本的、专业的素质要求就是要能理性地对待心理疾病,也只有在确保自己的心理健康之后才能真正地帮到其他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何况绝大多数的心理学家实际上并不会接触真正意义上的病人。而随着当代心理学越来越强调倾向建设智慧、健康、幸福、积极的心理学,应该会使其相关的从业人员更加健康长寿。
       有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可以用来证明这一点呢?
       2013年《大众心理学》第六期发布了高洁等人的调查报告。他们对二十世纪排名在前100位(实际上是99位)著名心理学家的生卒年月进行了研究,所用数据来源于美国广受欢迎的心理学期刊——《普通心理学评论》——在2003发布的一篇纪念文章。当初,该样本中有66人已经去世。这些已故去的人,大都生活在上个世纪,仅有两位是在本世纪去世的(分别在2001年和2002年);在这66位已故者中,有63位是男性,3位是女性。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样本;经统计分析,研究者得到以下结论:男、女心理学家平均寿命为76.7岁,其中男性心理学家的平均寿命76.5岁,女性心理学家的平均寿命81.3岁。
       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呢?如果将它们与其他人的相比,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呢?
       根据美国商务部在1997年得出的上个世纪人口的平均寿命,全球人口平均寿命为62.27岁。而发达国家的男、女平均寿命分别达到71.1岁和78.7岁;发展中国家的男、女平均寿命分别达到63.3岁和67.6岁;欠发达国家的男、女平均寿命为61.8和 65.0岁。
       相比之下,这些著名心理学家的平均寿命高出全球人口平均寿命14.43岁!甚至比发达国家的平均寿命也要高2.6~5.4岁!
       那么,中国心理学教授的平均寿命如何呢? 
       自2008年我回国工作以来,我有幸参与的一个科研项目是和我老师(清华大学心理学1952年撤系前的最后一任心理学系系主任周先庚教授)的孩子周广业和周文业先生进行的“早期中国心理学家历史生平调查”。我们发现,在1952年心理学被宣判为伪科学进而全部取消时,共有83位中国人(可惜其中一人无考)获得过心理学教职(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等职称)。我们花了将近三年的时间,一个一个单位的去了解和收集这些心理学家的下落,并整理成册,以纪念这些前辈曾为中国心理学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根据目前为止所获得的信息,除了2位是在解放前的战乱中去世,4位是在文革期间非正常死亡之外,其余76位早期心理学家的平均寿命竟然高达81.2岁!这比国际著名心理学家的平均寿命还要高出5岁!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按照我国1978年的人口普查结果,当时中国人民的平均寿命为男性66.9岁,女性69岁,取男、女平均寿命为68岁来算,中国心理学家的平均寿命要比之高13.2岁!而按照2010年的人口普查结果,我国的人均寿命达到了74.83岁,但中国已故心理学家的平均寿命也还是要高约7岁!另外,同样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10年世界人口的平均寿命为69.6岁,其中高收入国家平均寿命为79.8岁,中等收入国家平均寿命为69.1岁。即便照此标准,中国老一辈心理学家的平均寿命比世界平均寿命高出11.6岁! 
          为什么这些心理学教授如此长寿呢?在这三年的寻根过程中,我看了很多有关他们的回忆文章,并拜读了他们的文章和手稿,还访谈了部分老教授们的学生和亲属。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三大秘诀:
     
       秘诀一:远离政治,心无块垒
       因为一般来讲,政治容易让人激动、急躁、愤怒、仇恨,长此以往,容易使人伤肝动火,尖酸刻薄。一旦卷入了政治斗争,其中的勾心斗角,权谋博弈,很容易让人对人性和人生的认识,产生失望、失落和失误。尤其是中国的政治,往往是与权利、地位、荣誉、影响密切相关;因此,各种嗔痴之心、权势之心、地位之心等都会由然而生,这就极为不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而心理科学从来都不曾强调博弈、计较、权利和金钱,却总在强调——为他人服务,为他人着想。这样反而让我们在面对很多事情时放得开,看得明白;其中特别是“与人为善”这一条,应该是长寿最大的原因之一。因此,不搞政治,估计是心理学家容易长寿的重要保障。
       古人常说:“以德养寿”、“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执善而固执之”、“君子坦荡荡,胸中必磊落”等话语,其实是非常值得我们当代人深思的。如果我们原本就没有太多的愧疚,心态就会变得非常和乐。
       
       秘诀二:远离是非,心无挂碍
       很多学科由于其独特的社会地位、社会影响和社会资源,往往成为容易招惹是非之地,比如说政治学、经济学以及娱乐艺术圈等。为什么偏偏是这些地方容易产生谣言、绯闻、八卦和算计呢?很简单,利益冲突使然——因为“熙熙攘攘皆为利”呀!而心理学长期以来是不太受人重视的学科,恰恰变得清净无比,没有了太多的利益困扰和烦恼,相对来说,各种争议和纠纷也就都不多,这也许是老一辈心理学家长寿的原因之一。 
       正如古人所云,心无挂碍,究竟涅槃。希望得道成佛的人必须远离各种是非,方成正果。 
       不过,在新的世纪,心理学很有可能成为一门显学;如今,已经有越老越多的商业利益开始渗透到心理学领域。因此,各种嫉妒、算计、污蔑、陷害等市场竞争中惯用的残酷手段也会逐渐影响纯净的心理学领域——这正是令我特别担忧的地方。当心理学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时候,也往往是它最容易出现是非的时候。
 
       秘诀三:远离杂务,心无旁骛
        心理学家大多以追求学术和事业为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意义感的人,通常要比其他人长寿许多,这也是积极心理学家在过去十几年中的一个重大发现。这可能是由于心理学在过去还不是显学,所以,使得心理学家能够游离在社会的视线之外,安心做着自己的学问。 
       有研究发现,学术研究需要思考,而勤于思考的人的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状态,从而保养了脑细胞,活动时总是把较多的葡萄糖送到脑中最需要的地方,既促进大脑的新陈代谢,也延缓了大脑的衰老。这无疑也是科学家普遍长寿的原因之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老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任教和毕业的几位学术大师都很高寿:系主任唐鉞96岁,系主任周先庚93岁,原杭州大学校长陈立102岁,原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鹤琴90岁......
        因此,如果再有人担心学心理学会让人容易心理不健康或异常,我们可以明确告诉他们:学心理学不仅不会让您变态,反而更容易让您健康长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