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我的幸福观

2014年02月21日 心质培养 我的幸福观已关闭评论 阅读 1,045 次浏览 次
扫码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健心学堂”,可获取大量科学实用的相关知识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黄金星与您分享,谢谢您收藏、宣传中国全民健心网,将独乐乐变为众乐乐)

作者:岳阳市十二中学校长  黄金星

      (引入:老师很累,作为校长,我无法从客观上去减少老师的工作量,这要靠方法的提升和技巧的增强来实现,要另辟捷径。但我想减少大家对累的感觉,这是我的心愿也是我的职责,这是很有意义、也是完全可能的。教师的职业怠倦的“侵袭”,现在是既普遍又深重,严重地妨碍了我们的幸福感,对于人生对于事业都不利,校长应为其化解而有所作为,也许有老师会认为这是黄校长又在激励我们工作,我当然要激励工作!但第一目的以却不在此,因为“敬业”已是我们十二中的趋势了。我衷心希望我们的老师:愉悦、舒畅、快乐、幸福!)

  一、幸福是什么
             ——幸福就是一种感觉、一种心情、一种情绪。
      1 幸福是一种惬意的感觉,
● 高兴、快乐、愉悦的感觉,
● 一种“好的感觉”,这是幸福感的“方向”问题。
      2、幸福是一种深度的感觉,
● 不是表浅的,而是深层的,——深度的;
● 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广度的。
例如:午餐吃的很可口,我很高兴,——单一说幸福就不贴切,形容词用大了;家庭和睦,生活很幸福,说高兴就不到位,形容词用小了,从这用法上来看我完全能体会到幸福的感觉的深度与广度。
       3、幸福是一种无固定标准的感觉,
——比如说以“收入”作标准:工资收入达到5000元才感到幸福吗?
        以住房作标准:入住别墅才感到幸福吗?也不是这样。
● 幸福的感觉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
小时候,总是以进入哪个幼儿园为幸福,长大后,以是否进哪所大学为幸福;
●经商的,以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为高兴,做官的,以仕途通达前程似锦为幸福;
●做学者的,以学有所成、理论建树为幸福;
●作教师的,一学生敬爱、桃李天下为幸福。不同的人高兴的感觉不一样。
      4、幸福面前人人平等,
      幸福的权利平等,无论是富豪还是穷人,无论是官员还是平民,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平等的幸福权力,都有获得幸福的同等能力。
幸福的感觉没有“贵贱”之分:街头搬运工休息的时候轻松一笑,并不比宾馆包厢里的大款的轻松一笑低贱,他们感觉幸福的程度是一样的,居民婆婆姥姥“打小牌”自摸时的得意并不比“阔佬们”打大牌自摸时的得意廉价,他们感觉幸福的百分比相同。乞丐行乞时讨得的半碗米饭与商人的日进斗金具有相同的幸福指数。

二、幸福的因素
       1、人的幸福感觉与人生价值取向有关,价值的取向决定人的品行、情操,价值取向越高,品质越优良,情操越善美的,幸福感越多。情操心灵越高尚越净美越容易获得幸福感,快乐与幸福最可靠来源是善心!我们有些老师感觉是: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学生成长,老师幸福;(为别人笑比为自己笑要灿烂些)
事业成功,人生充实。(充实不是一种幸福吗)
常言:”好人”比”坏人”幸福,坏人心理太阴暗,算计太多,活得累,幸福感就少。
      2、欲望多则幸福少.
     ●这里关系着多与少的辩证思考:
烦恼多了快乐少,欲望多了幸福就少,
算计多了亲情就少,或者说算计多了朋友就少;
经验多了创新就少。
      ● 关于大与小的辩证关系:
年纪大了胃口小;脾气大了胸襟就小。
      ● 关于快与慢的辩证关系:
车快了,会变慢 (也就是欲速则不达,出事);
事快了,会变慢(事快三分假,返工)
     ● 欲望≠理想,就像“狡猾” ≠ “聪明”,区别不在智力上,而在德性上。如果“狡猾”的德行好就是“聪明”了,如果“聪明”的德行不好就是“狡猾”了。
● 欲望与理想也不是一个概念,“欲望”充其量属中性词,但“理想”绝对是个褒义词,区别在目的的美好上,与现实的结合上,已经付出的努力上。
● 欲望与现实差距太远而无法实现,就使人痛苦。
而理想要实现,壮志凌云的起点应该是脚踏实地,雄心勃勃的起点是小心翼翼,
    ● 幸福的指数=现实除以欲望,现实是确定的、客观的,但欲望是主观的,往往是不确定的。分子确定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所以幸福指数就小。
     3、幸福不由金钱物质决定。
富人可以很穷,穷人可以很富。
     我们通常认为物质的富有人就一定幸福,其实真的不是这样。富有的人很多,在这里物质的富有与精神的富有我们称之为“双富”。
     ●“双富”的人不少,李嘉诚、成龙、濮存希,而他们认为带着财富进坟墓是一种耻辱,财富来自社会,理应回报社会。小沈阳小品中说“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人死了钱未用完”,在这里我翻译一下,那不叫痛苦叫耻辱。这些“双富”的人很懂得感恩与回报社会,做公益做慈善享受精神快乐。电视里曾经报道过一位老人,职业很低贱的一位拾荒老人,但是他常年资助十几名贫困学生,电视台采访老人的时候,老人用很平实的语言说如果一个月没有捐款就不踏实。这样的人富吧?不富,经济上不富但精神上十分的富有。
     ●“单富”的人更多,有些富人很穷,穷的只剩下钱了,这就是缺德。
《读者》的言论上有这么一句话:
    世上只有道德的分配被认为是最公平的,因从不见有人说自己缺德!包括缺的,
只有金钱的分配是最不公平的,都说自己缺钱,包括不缺钱的。
“单富”这种人往往“发迹”的手段也很卑劣。
我曾发“感悟”:
手段卑劣往往目的肮脏,反之亦然。
不择手段来当官的,他一定会不择手段敛财。
这些富人致富后无度挥霍,不做善事。
      ● 为什么有吸毒人,我把他们归为两类:
一是富有而空虚的人,二是穷困而潦倒的人。
这些富人往往就是花天酒地、穿金戴银、豪车别墅,但这种人往往是“昙花一现”,缺乏精神生活。富有的人有更多的心事和顾虑。
俗话:大有大的难处,富有富的苦恼,穷有穷的乐趣。
富人:有更多的患得、患失,更多、更重的包袱,
“单富”的人难得过的轻松也难得有幸福感。富足的物质生活往往容易摧毁人的精神,这倒不是因为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这是理性总结。
为富不仁、纸醉金迷、玩物丧志的人往往空虚。
有一个社会调查:
英国1957年,52%的人感到幸福,2005年只剩36%感到幸福,在此期间,人均收入却提高了三倍,物质生活增长了,幸福指数却降低了16%;
美国生活富裕度提高,而得抑郁症率的人逐年在增加且年龄下降,平均年龄由29,5岁降到14,5岁,这谓之“幸福饥荒”,“幸福萧条”!
      4、幸福与辛苦在一起,
      ● 工作使人幸福。《幸福的方法》的作者哈佛大学的作者泰勒教授:
“为了幸福,必须工作”,“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工作,就没有幸福的”。
      ● 有工作是辛苦的:
有工作要劳心劳力,要牺牲(某些利益)放弃,要去克服许多困难来做工作。
   ● 没有工作是痛苦的:
在该干工作的年龄,没有或不能工作是痛苦的。
比如下岗、失业——他们没有工作;
残疾患病——却不能工作,
他们都渴望、祈求有份工作,都羡慕他人忙碌与辛苦。
我还曾提出“享受”工作,享受辛苦,享受岁月,享受生活,
我还做过分析:很多时候,你身安了,但心往往不安,
你虽身不累了,但心往往更累。
近一段与几位老师在办公室有交谈,也聊到这样的问题,内容涉及如果你有困难、有病痛可向学校提出,十二中有三不:
十二中没有坐班制,
十二中不提倡带病工作,
十二中尽量不占用老师的法定休息时间。
     昨天与理工学院“校长班”的同仁们聊到此类问题是说:昨天与校长班的同仁们聊到这个问题说,老师请病假说请就请,请的假病假呢?不要担心老师们作假,要相信不会作假——既无病请病假。我说:装睡的人是叫不醒的,装病的人是治不好的,装病久了,会装出病来,假病久了会真有病!有句话说“假面具戴久了也会血肉相连”,何况作假也是很难的,谎言要一次次掩盖、编造,为了不出破绽。
      ● 工作使人幸福。
幸福使人有深度的感觉叫“沉侵感”,既能使人“痴迷”的程度,乐此不疲。泰勒说:要幸福,就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
但更重要的是,去喜欢自己正在做的工作。
如果没有选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就要设法去喜欢现在的工作,
否则的话就是在折磨自己。喜欢,就不会倦怠就会快乐!
有这么一个事例:“教授不满记者的报道”
教授术有专攻,取得成就——记者专访,不日写出报道,以不辞劳苦为主线,送与教授征求意见,教授说了两句话:
——你错了,我不累,我做的很开心快乐,
——你不懂,我是因喜欢才做这些的。
今年的第一个教工大会上我说过这么两句话:
“怠倦感”不是辛苦产生的,有执着追求的人没有倦怠感。
——前面说的可算是对这两句话的诠释。
我常想这么简单的问题:
为什么深更半夜甚至通宵达旦打麻将的人不觉得累?
为备课本周我有两个晚上是凌晨两点后才准备就寝,可我感到很惬意!
工作的幸福感可长留心中:
有一种快乐,感觉短暂时过境迁,回想时“找不着感觉”,根据社会学调查的结论,即使是中大奖的人一月后,再去考问他的心情,幸福感恢复原状。就是因为是靠运气而轻而易举的得到,幸福感是很短暂的。
但有一种快乐,历久弥新,刻骨铭心,回想一次,激动一次,这样的快乐是来之不易的,经历了艰难的。
       ●休闲也是快乐。
什么是“休闲”——是工作之余的放松活动。(成天无所事事的不叫休闲叫逍遥)。
一是情趣使休闲快乐,(这很容易体会)
享受兴趣,棋牌、运动、摄影、歌舞,
享受亲情友情,团聚、交谈,
享受自然,旅游、山水。
二是工作使休闲快乐,(这难以意识)
没有工作,休闲是不会快乐的。
假如休闲没有明确目的和有意义的目的,如休闲的目的就是休闲,玩耍的目的就是玩耍,一旦歇下来,感到的只是空虚,但真正的休闲(完成工作后)就截然不同。
幸福学博士蒙尔索利博士说,人在完成一项令人愉悦的工作后,才是最好的休息。我深有体会,在大事难事做完后坐下来休息,感觉特别爽。
日本作家石川达山说:
       因工作产生的疲劳,能使人在休息时产生愉悦,因怠惰产生的疲劳,只是人在休息时烦操与悔恨。让休闲成为你的专业,你会遭罪,会的抑郁症的。享乐主义,因无明确的目标,内心空虚,逍遥人生,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所以说是工作使休闲变得快乐,也就是说没有辛苦努力的工作,就没有幸福。幸福没有捷径,必须经历辛苦。
三、幸福的意义
       1、于心:愉悦的心情,少烦恼,少忧愁  年轻的心态。
       2、于身:健康体魄,保持青春,延年益寿.
男同志活力永驻,女同胞美丽常在,假如整天愁眉苦脸闷闷不乐,是人老珠黄的催化剂。长寿的第一要诀:清心寡欲,心态平和,宁静致远。
      3、于生活:一个人的幸福感少了郁闷多了,不是一个人不快乐,会影响一家人:一人不乐,全家遭殃。幸福感越多的人情趣越多,干什么都有兴趣劲头足。满意生活,但对生活要挑剔少,不要觉得自己缺什么,只要快乐就什么都不缺!
      4、于工作:教师更需要幸福感,是职业需要也是社会需要。
教师的幸福感不是自己的问题,影响学生。没有教师的幸福,就没有学生的幸福,自己没有快乐,怎能送给学生快乐,自己没有幸福感,怎能让学生感到幸福,怨天尤人。,越幸福,越投入,投入多,成效大。
四、幸福的方法
如何获得幸福,我总结:努力要向上,比较要向下,心态要持平。
追求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物质是有限的,幸福是无限的。
●罗曼·罗兰说,我看透了这个世界,但我们仍然深爱着它。
——我的理解:是这个世界是唯一的家园,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要依赖它生存。所谓看透了,虽有丑恶、肮脏的一面,也应有善良的一面,我们要用选美的眼光去发现美,欣赏美。
● 有一位哲人说过,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
● 爱默生说过,对于不同的头脑,同一个世界可以是地狱,也可以是天堂。因此,一个人不能眼睛总盯着黑暗,心中总惦记苦难,要记住当面对太阳时,我们眼睛里就会阳光灿烂,当我们关注幸福时,我们就更容易发现幸福。
● 高尚的人怎么培养出来的,我认为眼球要多看美好的,嘴里多说积极的,心灵多触及圣洁的,那么这个人必定是高尚的人。人生活在自己的语言状态里,美好的语言和积极的语言能把人带向美好的境地。
● 幸福在路上。美味佳肴不能狼吞虎咽,要细嚼慢咽,品味幸福,要重过程。比如登山旅游年轻人多有劳累感,老年人却不感觉疲惫,为什么?年轻人只想快点到达山顶,老年人关注路途风光,要享受过程才不知疲倦。
      ● 比较要向下。郑渊洁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首富和首穷,所有人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幸福和痛苦的秘诀在于幸福的人比下,痛苦的人比上。
换个说法,丈夫身体有疾,不尽于妻意,
幸福的妻子视为“微软”,痛苦的妻子视为“微勃”。
         蒙特奈尔说,如果我们只追求幸福也就罢了,难的是我们实际上最求的是比别人幸福。赵本山在他成名时有过一段感慨,有二三十年了,说当心中有不平衡,不满足的想法时,我就会回家乡看看,看到儿时玩耍的山坡还有人在割草,看到老乡们还住着破旧的茅房,看到我的同学现在老得像我的父亲一样,我知足了。
当你为没有鞋穿而苦恼时,想想那些没有脚的人吧。我常常感到庆幸,妻子有工作,儿子无残疾,家庭平安未遭劫难,当然会有人想,我家是“幸福模型”,但我基本不“庸人自扰”,不精神自虐、自残。
我还作为这种假设:
      若我“大难不死”会怎么样,“劫难”之后的人有人生观的大改变,原看重的不在乎,原不在乎的,看重了。
若“时日不多”会怎么样,弥留之人为什么对生活亲朋恋恋不舍,恩恩怨怨的人生中,为什么最后只剩下眷恋,为什么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很多事,忍到最后才能变得纯洁高尚,心如止水,托尔斯泰说从天堂到地狱,我只是经过人间。因此人要少点贪欲,理性享受人生。
      实话实说,深知大家的工作节奏快强度大,这对幸福感有削弱的,应当改变。我能想得很好,说得很好,但却不能做得很好,我有心,但不敢,因逃不出教育功利的魔掌,我逃不出,这个学校更逃不出。我明知,少上两节,少做两套,少得20分,多让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多阅读,对学生的未来定有大益处,但就是不敢去做,因为整个社会都只对学校的升学率和学生的分数关心,对未来却很麻木。
●     教育的现象真的很奇怪:理想在高空自由的飞翔,
而实践却在地面上艰难的爬行,
想好好教书的人都在带着镣铐跳舞,
      因此我还只能用调整心态和化解情节的方法来尽可能地减轻大家的倦怠感觉,增加大家的幸福感受,我认为,这是当前基本上唯一的方式,同时这也是必须的方式,应该这也是有效的方式!
谢谢浏览,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www.zhpsy.org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