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初中教师心理健康的社会保障策略的研究
(中国全民健心网肖汉仕/任木千子与您分享,谢谢您收藏、宣传中国全民健心网,将独乐乐变为众乐乐)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拥有高素质的中学教师队伍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促进学习型社会形成,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均起着决定性作用。好教师不仅应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也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更要有健康的心理。教师心理健康作为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反映,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直接关系到教师身心健康和学生的健康成长,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核心问题。
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提出了六项教师心理健康的指标:①正确的角色认知。即能恰当地认识自己,并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角色。②具有健康的教育心理环境,即在教育中教师的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反应适度、情绪自控、积极进取。③教育的独创性。不人云亦云,能创造性地工作。④抗教育焦虑程度高,能承受困难与挫折的考验。⑤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能正确处理与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关系。⑥能适应与改造教育环境。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不断适应改革与发展中的教育环境。虽然近年来教师心理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仍不容乐观。本研究将在分析影响中学教师心理健康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群体自身特点,提出维护和发展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与方法。
一、 优化教育环境
1、创设良性教育工作环境
学校创设良性教育工作环境,这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课题组老师们认为:良性的硬环境是教师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教学成绩得以充分体现的前提;软环境是提高教师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其愉快工作的基础。所以,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教师悦纳教师教色,充分发挥自身才能。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给教师创建一个公平、和谐稳定的、充分展现自我的工作环境。
2、增强教师职业安全感。
在调查中发现:所有教师都有的危机感。危机感能让教师不断进取,但教师老是在担惊受怕、不安全的环境中工作,是无法正常发挥自身的创造性的。首先,由于当前教育体制、教育法制不健全,社会上的少数不法分子,他们把对社会或其他现象的不满与仇视,极易发泄在教师身上,导致了家长甚至学生暴力打教师的现象,让教师的生命与安全岌岌可危。其次,在调查中发现:学校的制度、氛围、考核的条例,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学校制度、考核条例透明度大,教师的认可度高,该校教师的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就高,反之,就低。再次,一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教师对学生的要求稍微严一些、批评重一些,家长不是状告教师便是对教师横加指责,更有甚者对教师大打出手。
3、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教师与学生、家长心理上相互促进。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心理健康的指标之一。课题调查研究证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到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同样,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会影响到学生、教师的心理健康。所以,只有当教师,家长、学生都来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相互促进,才能和谐发展。因此,学校在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的影响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家长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心理保健的技巧和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4、领导优化管理、尊重教师需求。
目前的教育改革,改得较多的是教师,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对校长和职员的冲击并不是很大,而教师又是学校的主力军。调查显示:学校领导的管理艺术、人文关怀与该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关系很大。从教师工作的特性来看,有专家认为,教师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带有创造性的、长期的、紧张的精神劳动。所以,领导管理优化可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在现代教师管理中,应注重在管理中发挥激励效应的重要作用,在规章制度、管理措施、工作职责的建立方面应将教师的心里问题考虑进去,如降低师生比例,切实给老师减负,给予教师更多的工作灵活度和自主权;避免以约束为目的、为管理而管理的思想观念,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约束措施和评价手段,还教师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其真正把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要想方设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多组织教师进行文体娱乐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使教师的紧张情绪能够得到宣泄,能够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化解种种不良情绪,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教师评价问题上要努力做到公平合理。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满足其发展需要的条件和机会,使教师在变化的时代中能够拥有安全感和自信。
5、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解决教师的生活困难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我国历来非常重视教师的楷模角色,在“师者,人之模范”的传统观念影响下,教师们恪守职业道德,严格履行楷模职责,在各种场合下注意扮演楷模的角色。但是伴随着人性的复苏和回归,教师应有两种身份,一是社会的人,二是职业的人。作为社会的人,他们有着自己对客观事物价值的追求与志向,可以像常人一样去追求属于个人的得益;作为职业的人,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因而他们必须是学生的楷模。但由于传统的影响,教师在角色上单一认定“楷模”的角色,自身也在多年的“楷模”意识中忘记了自己还有“社会人”的角色。在“君子耻于言利”的古训束缚下,教师作为“社会人”的角色被压抑了,甚至被扭曲了。因此,学校领导要深入到教师中间,关心教师生活,了解并设法解决教师的困难,善于发现并解决老师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安心的进行“教书育人”的工作。
二、指导教师个人心理训练的策略,启动教师实行自我心理维护
1、营造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氛围,让教师们转变那种认为只有学生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当观念,使他们明白自己的心理也需要经常保健。
2、利用业余时间或寒暑假,在学校内引进专门人才进行授课让教师接受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会教师心理调节的方法,像放松训练技巧、时间管理技巧、认知重建、换位思考认同法、积极心理暗示等,能恰当而正确的宣泄自己的情绪,处理不协调的人际关系以及不愉快的情感体验,正确对待挫折和不公正的待遇、防止心理疲劳、提高教育责任感和效能感……
3、建立心理状况定期检查和心理素质考核制度,为每位教师建立一个心理健康档案,使教师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完善自我,在客观标准的形式下追求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精神世界;
4、建立并利用心理咨询室,由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来担任心理咨询师,利用微机、专用程序、规范化的量表等软硬件设施来为教师们提供及时准确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同时设立电话热线、信箱或在网上开辟虚拟咨询室。
5、开展同辈心理辅导
我们教师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有很多共性的东西,很多老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家在一起朝夕相处,当出现问题时,同辈的经验和交流往往可以很给力。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所以,给教师更多的关注、理解和支持,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则无旁贷;同时作为教师自身,不但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更要做好自我心理保健。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通过身体休息和精神调节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师的健康状况,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以利于完成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